- 基于性能的保障理论与方法
- 赵元立等
- 1198字
- 2020-08-27 20:53:44
1.2 基于性能的保障特征
为了利用日益紧缩的预算获得更多的系统战备,美国国防部采取了基于性能的保障,这就彻底转变了美国国防部保障其武器系统的方式。我们认为,以下特征将基于性能的保障和传统的保障布局区分开来。
1.2.1 描述结果性能目标
基于性能的保障项目的目标在于获得可衡量的结果,例如,所使用的有效性度量,从而确定结果。这些项目应在最大限度上符合作战人员的作战需求,并只包括一些简单的、现实的、连续的和易量化的度量标准(集中于作战性能和增值过程指标)。这些度量标准可通过合同与供应商的动机连接起来。
用户和项目办公室签订的书面的基于性能的协议(Performance Based Agreement, PBA)可用于确定具有阈值和目标的结果性能范围,以及每个基于性能的保障能力等级的目标价格(对用户的成本)。在很多情况下,专注于一些措施(例如,武器系统可用性,任务可靠性,后勤规模和/或系统总体战备级别)便已足够。根据这些作战人员的需求,可制定适用的度量标准。
1.2.2 确保职责得到分配
多数基于性能的保障能将供应链管理、管理系统、部件风险和责任有效地从用户转移至供应商。例如,未使用基于性能的保障之前,由于很多与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例如,采办、工程、采购、审计和后勤)全范围相关的“孤岛”,用户没有能力制定良好的财政决策。签订基于性能的保障合同后,用户掌握了保障的真实费用,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财政和做预算。此外,如果能够合理地开发基于性能的保障度量标准,就能进一步明确地规定供应商的职责。例如,明确部件或系统的可用性指标。规定供应商配送部件的到达时间小于48小时,配送可达率大于95%,并让所有相关人员清楚这一约定,且及时掌握供应商的履约信息。
由于采用基于性能的保障,用户不再受烦琐的供应链管理的约束,可以关注更高级别的任务。这些任务包括开发适用的绩效结果、开发系统供应链战略、构建和授权合同、监督和评估性能。
1.2.3 降低所有权成本
合理地实施基于性能的保障,可以降低武器系统所有权的费用,并提高系统的战备状态。成本的降低来自库存的减少、供应链效率的提高、低可靠性组件的替换和系统可靠性的提升。
1.2.4 为达成绩效目标而提供激励
每项基于性能的保障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根据该项目或情况而定制的,并致力于打造用户与供应商的“双赢”。基于性能的保障行动应从根本上使供应商与用户的利益一致,引导供应商承担更多的责任,不断改造其产品。这种方法用于向供应商提供激励(多数情况下是一个合同商),因此供应商能够改进设计和程序,执行最佳的商业行动。一旦双方认为已经具备了充足的数据,那么合同形式可以是固定的价格和激励。供应商不断完善提高,节省了成本,从而提高了性能,降低了费用,并可以将节省的费用提供给用户和供应商。由于供应商能够直接享受到节省的成本,因此又具有动机执行自身的投资战略,识别并提高低可靠性的组件,提高供应链效率,使用提供实时费用和性能可视性的智能决策工具。这最终会带来性能和可靠性的提高和费用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