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永浩的“得到”专栏停掉,看知识生产者服务的动机

得到APP曾邀请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打造一款年度专栏《罗永浩创业课》,然而专栏进行到一半,老罗就宣布停止更新他的专栏,并发了一封道歉信。

我无法再完成后续的专栏更新,我的身心状态和公司的现实发展局面都不允许我再以这样的状态继续下去。

我是他的订阅用户,几个月前发现专栏开始无法按期更新时,就预感这档专栏可能要流产。果然,这档直播创业课终止了。

在听课时,我就怀疑这些干货输出的质量,一个创业者的精力如何维持长达一年的创业直播指导?从商业运作上来看,老罗如果选择精品课(小课程)可能会稳妥很多。

例如,得到产品发布会邀请真格基金创始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徐小平,让他分享创业和风投的经验,最后上线了一档1元钱的《徐小平讲创业基本功》,购买量超过10万。

精品课(小课程)这类知识付费产品小而精、精而美,而且这类一次性交付性产品牵扯的精力必然是阶段性的,如几周、几个月,生产出来一套后就可以休息了。

而大课需要每周甚至每天持续稳定的输出,如果没有工业化的生产流程,维系起来会非常艰难。

显然,每一个得到大课的背后,一定有一套工业化产出流程和服务团队,老罗的创业课也不例外。

罗永浩尝试了多种方法,试图减轻自己的负担。他谈道:“搜集资料、整理内容的制作团队尝试了很多方法(一度有五个人接近全职帮我做内容,但不能代笔)。像这类工业化的输出,其他作者都如此。得到APP《关系攻略》的主理人熊太行说:“除了睡觉、来公司开会(一周一次)的时间,其他时间都在做《关系攻略》。有的文章一气呵成,三个小时写完。也有时写了几千字再推翻重写,最长拖到三天。”

由于得到产品有相对“苛刻”的品控要求,上面的专栏作者要付出辛苦的努力。

如刘润的专栏《5分钟商学院》,虽然成品只有5分钟,但在一次直播中他谈到,自己每天花在课程上的时间长达6个小时。

如此高强度的打磨,可以说明这些知识生产者都是一群对自己知识产品较真的人。到底是得到产品平台方的品控较真,还是生产者本能的较真,这个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既然都是一群大咖,我会“偏见”地认为,必然是生产者对产品本身较真了。

这个“偏见”的潜在逻辑是,这些大咖的知识分享首先是源自对知识分享效果本身的热衷,而不是为了赚钱。或者说,为了品牌的流量服务。

创业成功之前忌讳高调,如果刻意高调,一定有着潜在的商业动机,而负担着商业动机的知识生产很难持续。

持续的知识生产是一项人类智慧传递的服务。就像把一个人的大脑绑定在社会协同的大机器上,往大脑里不断输送信息流,然后抽取过滤后的信息,包装成产品,而这些产品可以不断满足其他大脑升级的需求。

满足了用户,即累死了生产者们。上线这种持续性的知识服务,将会导致知识生产者的分化。一些赚一笔就走的人会离开,那些专注分享的人会变得越来越专职化。

所以,做一个知识生产者也不是那么好玩的。从职业属性来看,教师和培训师可能更适合这份工作,而其他行业的人则适合输出阶段性产品,即精品课(小课程)。这一点从“得到”APP中的专栏作家就可以看出,教师职业的人越来越多。如果真是如此,对整个知识生产业态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未来,在持续知识生产上,应该还会有技术性的创新来打破这种职业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