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道德发展研究报告(2014)
- 葛晨虹
- 3954字
- 2020-08-30 02:49:02
二、当前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及其信念与信仰的现状调研
社会个体所持有的价值观具有多样性甚至多元性,这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但公众价值观必须与核心价值观同质或相向而行,才有助于形成合力,才有助于社会发展与和谐。若公众价值观完全发散、多元化,没有基本的价值共识,则这个社会一定是一盘散沙,一事无成。所以研究公众价值观一方面要了解公众所持有的价值观,并了解他们对这些价值观信守的程度,另一方面也要了解其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这都是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此,在我们的相关调研中,也设置了一些关于价值观信念、信仰方面的问题,以了解我国公众现有的价值观状况及其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状况。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尽管当前我国公众的价值观及其信仰呈现出多样化状态,但其信仰大多与党和政府倡导的价值观相一致。调查数据也显示,在人们普遍认同价值和文化多元的现代社会,大多数人在价值信仰上与国家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这种一致性是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地走下去的强大精神力量。但调查中发现的公众价值观及其信仰构建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公众信仰现状调研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各种思想文化纷至沓来,传统文化研究也在国内兴盛起来,中国逐渐形成了价值多元的局面。
当今公众的信仰状况如何?在我们回收的81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别为2114人、857人和3941人,分别占调查对象总数的25.9%、10.5%和48.3%,共计6912人,占总有效问卷的84.7%。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信仰个人主义和宗教的只有1244人,占问卷总数的15.2%。这也表明社会公众的主流信仰与党和政府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具有相当大的一致性(见表2—1)。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和地域的群体又会表现出不一样的倾向性。分析如下:
分性别来看,有效问卷共8122份,占问卷总数8156份的99.6%。其中男性有效问卷4004份,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计3251人,占男性总数的81.2%;女性有效问卷4118份,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计3634人,占女性总数的88.2%。其中女性信仰宗教的比例比男性少近3个百分点,这与我们通常认为的女性信仰宗教的比例高于男性有一定的出入(见表2—2)。
分年龄来看,有效问卷共8135份,占问卷总数8156份的99.7%。其中小于25岁的有效问卷4648份,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计3864人,占该年龄段的83.1%;25~45岁的有效问卷2130份,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计1830人,占该年龄段的85.9%;45~60岁的有效问卷953份,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计826人,占该年龄段的86.7%;大于60岁的有效问卷404份,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效问卷372份,占该年龄段的92.1%。从这里可以看出,年龄较大的人(特别是大于60岁的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特别是高出25岁以下人群达9个百分点,这表明不同年龄段群体的信仰存在一定的差异(见表2—3)。
分职业来看,有效问卷共8127份,占问卷总数8156份的99.6%。其中工人的有效问卷749份,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计631人,占该职业群体的84.2%;农民的有效问卷728份,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计632人,占该职业群体的86.8%;学生的有效问卷4152份,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计3576人,占该职业群体的86.1%;商人的有效问卷699份,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计582人,占该职业群体的83.3%;干部的有效问卷645份,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计568人,占该职业群体的88.1%;其他职业的有效问卷1154份,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计896人,占该职业群体的77.6%。数据表明,从职业的角度看,干部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高于其他职业(见表2—4)。
分居住地来看,有效问卷共8120份,占总问卷数8156份的99.3%。其中农村的有效问卷1589份,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计1346人,占该地域总数的84.7%;小城镇的有效问卷1757份,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计1489人,占该地域总数的84.7%;中小城市的有效问卷2604份,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计2265人,占该地域总数的87.0%;大城市的有效问卷2170份,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计1780人,占该地域总数的82.0%。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农村信仰宗教的比例大大高于大城市,农村高达4.4%,而大城市只有2.5%(见表2—5)。
从以上各个角度的分析可见,我国近85%的公众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表明,在我国公众中,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占主导地位的信仰。
(二)非主流价值文化的被认可情况
分性别看,在8027份有效问卷中,男性有效问卷3960份,其中认为主流价值文化之外的文化有存在价值的共2354人,占男性总体的59.4%;认为没有的549人,占13.9%;说不清的1057人,占26.7%。女性有效问卷4067份,其中认为有价值、没有价值和说不清的分别为2323人(占57.1%)、541人(占13.3%)和1203人(占29.6%)。认为主流价值文化之外的文化有存在价值的总计4677人,占58.3%(见表2—6)。
分年龄看,在8039份有效问卷中,小于25岁的有效问卷4599份,其中认为主流价值文化以外的文化有存在价值的2193人,占63.3%;24~45岁的有效问卷2102份,认为有存在价值的1091人,占51.9%;45~60岁的有效问卷943份,认为有存在价值的492人,占52.2%;大于60岁的有效问卷395份,认为有存在价值的192人,占48.6%。显然,除了60岁以上的人群外,其他各年龄段人群认为主流价值以外的文化有存在价值的比例均高于50%。其中25岁以下的人群认为有价值者更高达63.3%,而且,60岁以上人群认为有价值的也接近50%(见表2—7)。
分职业看,在8033份有效问卷中,工人的有效问卷740份,认为主流价值文化之外的文化有存在价值的385人,占该群体的52.0%;农民的有效问卷715份,认为有价值的290人,占该群体的40.6%;学生的有效问卷4108份,其中认为有价值的2531人,占该群体的61.6%;商人的有效问卷688份,其中认为有价值的322人,占该群体46.8%;干部的有效问卷637份,其中认为有价值的431人,占该群体的67.7%;其他职业的有效问卷1145份,其中认为有价值的725份,占该群体的63.3%。从职业来看,除了农民、商人外,其他职业人群都有过半数认为主流价值文化之外的文化有存在的价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干部认为主流价值文化之外的文化有存在价值的比例高达67.7%(见表2—8)。
分地域看,在8027份有效问卷中,农村的有效问卷1569份,其中认为主流价值文化之外的文化有存在价值的964份,占该群体的61.4%;小城镇的有效问卷1740份,其中认为有价值的1022份,占该群体的58.7%;中小城市的有效问卷2582份,其中认为有价值的1504份,占该群体的58.2%;大城市的有效问卷2136份,其中认为有价值的1186份,占该群体的55.5%。分地域看,居住在不同地域的人认为主流价值文化之外的文化有存在价值的比例都超过了50%(见表2—9)。
以上数据分析表明,不论从哪个角度看,我国公众大多对多元文化和价值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持认可态度。这告诉我们,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从总体上看我国公众已具备了基本的开放、开明心态,对与主流价值文化不同的文化持宽容和取其精华的态度。这应该说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情况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或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之间存在着不同步的问题。这种不同步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从前面的数据分析可见,我国公众选择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信仰的约占调查对象的85%,而选择“非常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比例低于这一数值。在“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否认同”这一问题的8121份有效问卷中,选择非常认同的1951人,占24.0%,有点认同的3663人,占45.1%,不认同的998人,占12.3%,说不清的1509人,占18.6%(见表2—10)。
这里我们只以年龄为例作些比照分析。前面的分析显示,小于25岁人群中选择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信念的为83.1%,25~45岁的为85.9%,45~60岁的为86.7%,大于60岁的为92.1%。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对于“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否认同”这一问题的回答,在8109份有效问卷中,小于25岁的人群中选择“非常认同”和“有点认同”的共计3469人,占该群体总数4633人的74.9%;25~45岁的人群中选择上述两项的共计1277人,占该群体总数2125人的60.1%;45~60岁的人群中选择上述两项的共计609人,占该群体总数951人的64.0%;大于60岁的人群中选择上述两项的共计250人,占该群体总数400的62.5%(见表2—11)。
从上述比较不仅可以看出,各个年龄段人群对社会倡导的社会主义道路及理论的认同,相对高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而且可以看出,对这两方面的认同存在着明显的年龄差异:25岁以下的人群与其他年龄段人群相比较,更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74.9%比61.6%,相差13个百分点多;而25岁以下人群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相比较,更不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83.1%比86.1%,相差3个百分点,尤其与大于60岁的人群形成了鲜明对照,即83.1%比92.1%,相差9个百分点。
导致公众对社会主义理论、道路的认同与对社会倡导的价值观的认同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比较复杂。归纳起来,可能主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明确提出来的时间短,宣传教育不到位,没有充分表达公众利益需求,表述本身不够喜闻乐见等原因。从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相当多的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亲和力、感召力不够。在我们的问卷中有“您认为当今中国主流价值文化的感召力如何”和“您认为当今中国主流价值文化是否有亲和力”两个问题,认为当今中国主流价值文化感召力很强的只有20.3%,认为中国主流价值文化有亲和力的也只有37.4%。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见表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