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众价值观、信念与信仰的定义

公众价值观,顾名思义即社会公众所持有的价值观。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世界、对人生、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表现了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于是非、善恶、好坏的评价标准,对自由、幸福、荣辱、平等这些观念的理解和重视程度,是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不管自觉不自觉,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在对是非、善恶、好坏进行评价时,总会明显或不明显、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一定的倾向,这就是人们的实际价值观。

公众价值观与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公众价值观首先是一种个体所持有的价值观,具有多样性甚至多元性,核心价值观则是国家和社会的主流价值理念。但核心价值观不是空洞的、纯思想的产物,而是来源于社会实践和社会实际。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公众,由于共同的生活环境和共同的理想追求,形成了某种较为一致的价值倾向和价值理念。对这些公众价值观进行理论总结和科学概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对公众价值观的建设。

社会个体对其价值观的总体认识,有清晰与否、自觉与否、信守与否的区别。依据这些区别,我们可将个体对其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分为相信、信念和信仰。

人们接受一个事物、一种观念,首先源于认同并相信。因受长辈的影响,或因受社会大众整体行为的影响,人们接受了某个事物、某种价值观,并按照该种价值观选择自己的行为和活动,这就是一种相信。这种相信是初级的,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理论概括。在这种总结和概括的基础上,形成信念。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和观点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信念不仅仅是内心的相信,而且还表现为行为和实践,它是主体在长期的行为和实践中身体力行某一相信对象而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因此,信念是一个复合性整体,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或“合金”。不同的人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信念。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具有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许多信念。一个人所拥有的信念层次有高、中、低之分,它们各安其位,形成有序的信念系统。

信仰是最高层次的信念,是信念的最高形式,在信念系统中居于支配地位,具有最强的统摄力。信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含义丰富的一个词汇。何谓信仰?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信仰有不同的理解。按《辞海》的解释,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某种主义的极度信仰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这是对信仰最一般化的解释。从学理上来讲,哲学、宗教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很多学科都对信仰进行了研究,其在不同的学科背景下有不同的含义。如从本体意义(哲学)上来说,信仰表达的是一种主体对自己与世界关系的终极价值理解和追求。宗教意义上的信仰,一般指对本宗教最高神的信奉。政治学意义上的信仰,主要表达的是社会特定人群的意识形态,以及这个群体的精神观念、态度、价值体系等。文化学意义上的信仰,反映的是一种文化的主流价值取向。

伦理学意义上的信仰,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道德人格层面的集中表述,是人们行为特别是道德价值行为的精神动因。在心理学上,信仰是个体倾向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形成的一种以人生最重要的价值追求为终极价值取向的心理行为。从上述对信仰的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信仰的基本特征:它是人们对某种价值、理论、观点、主张的尊崇、坚信与敬仰,并以之为行动指南;其指向是终极性和超越性的,具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精神性。信仰给人类生活以终极意义和价值指导,信仰对个人、社会、国家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