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窟行

陈琳

饮马长城窟[1533],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1534]。官作自有程[1535],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1536],何能怫郁筑长城[1537]。长城何连连[1538],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1539],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侍新姑嫜[1540],时时念我故夫子[1541]。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1542]。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1543],慊慊心意关[1544]。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注释】

[1533]长城窟:长城附近的泉眼,古时供行役者饮马用。窟,泉窟,即泉眼。[1534]慎:小心。稽留:滞留。太原卒:从太原地区调来服役之人。[1535]官作:政府的工程。程:期限。[1536]格斗:短兵相接的搏斗。[1537]怫郁:烦闷。这一句和前一句意谓:男子汉宁可与敌人搏斗而死,怎能憋着一肚子气而在这里修筑长城呢![1538]连连:绵长的样子。[1539]边城:亦指长城。健少:健壮的年轻人。[1540]姑嫜:古时如此称呼丈夫的父母,即今日的“公婆”。[1541]故夫子:原来的丈夫。上面四句是戍卒劝妻子改嫁的信中之语。[1542]鄙:薄。[1543]结发:古时男子二十束发而冠,以示成年。[1544]慊慊:怨恨的样子。关:牵系。

【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是乐府古题之一。这一首诗歌,是通过描写修筑长城所带给人们苦难,写出当时的哀风悲鸣。

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在追随曹操之前,曾效力于袁绍,多次写文章辱骂曹操,历数他的罪行。后来陈琳被曹操俘虏,曹操惜才,便安抚陈琳,没有将他斩杀,反而收为部下。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战乱的时代,塑就了诗人独特的视角和笔触。边地水寒若此,连马喝了这种的水,都会因受不了寒气而被伤,戍卒苦役们的艰辛可想而知。诗人开句点题,直接进入主题。一个征夫对监管修筑长城的官吏诉苦说:“我已经到了服刑期满的日子了,千万不要延迟我的归期。”可以看出这位征夫归心似箭,也可以看出修长城是一项多么非人的徭役。

征夫提醒之后,官吏并不放行,只是打着官腔说官府自有定夺。这让归期已到的征夫十分不满,他认为大丈夫如果要死,就要战死沙场,轰轰烈烈,而不是在这里窝窝囊囊地做苦工。但他的怨言又有何用呢?战事一日不停,长城就不能停止修建。

如果要怨,也只能怨这无休止的战争和动荡的时局。长城绵延万里,何时才能修筑得完?可是生命有限,如果将全部的精力都耗费在修筑长城上面,那几时才能为自己打算和考虑?但不论征夫作何打算,他都无法违抗官府的命令。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用征夫绝望的心情来寓意当时的纷乱时代,与建安七子其他人相比,陈琳相对年长,所以,他对汉末魏初的动荡岁月有着刻骨的体会。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女子明知道丈夫生死难料,但仍甘愿以自己的一生作为赌注,等待丈夫最终的归来。征夫与妻子之间的这份情感在那个纷乱的时局中尤为可贵。正因为知道艰难,所以才愈加珍惜和耐心。

这首《饮马长城窟行》一直是魏晋诗歌史上的名篇,给那个黑暗的年代增添了少许的光亮。可以说,这是陈琳一览民间疾苦,然后与自身所受之苦相融合,迸发出的情感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