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会计主体理论与主体思想的变迁

尽管人们很难将会计与市场经济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联系起来,然而不同社会学科中一些声名卓著的学者,如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历史学家沃纳·松巴特(Werner Sombart)、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和美国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都曾把复式簿记放在他们各自的资本主义发展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马克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不仅仅把资本主义看作是一种经济制度,是机器发明和机械应用等相联系的技术发展的结果。在他看来,资本主义应理解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一种文化、一种经济、一种具有特殊动因的价值系统。资本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复式簿记核算成本和控制盈亏。马克斯·韦伯认为,这种尽可能以较少资本获取更多利润的“节省”原则在工商企业经营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构成了新的理性精神的本质。“要使一种完美地适应资本主义特性的生活态度最终能够得到选择,即它能够支配其他生活态度,那么这种生活态度就不可能起源于孤立的个人身上,而是为整个人类群体所共有的生活方式。”这些节省、精打细算的观念作为一种符合理性的社会精神气质或社会心理在欧洲传播开来,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最终导致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

黄仁宇在其《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一书中考察中国为何没有从内部产生资本主义制度时,总结道“中国社会不能在数目字上管理,由来已久”。他认为,“中国下层各种经济因素尚未造成一种可以公平而自由交换的情势。最下层的数字既不能复实,中上层之经理亦受影响,所谓各种黑暗与腐败,并非全系道德问题,而是有这样一个基本的技术问题存在。”(黄仁宇,1997)由此可见,复式簿记作为一种始自社会基本单位的自下而上的精细管理方式,对市场经济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松巴特在其《现代资本主义》一书中对“科学”簿记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三个明确的论据。第一,工业合理化。复式簿记中保持平衡的与固有的数据逻辑,连同产业资本主义一起,帮助企业对它的经济业务进行定量化、系统化和实施控制,并使资源分配达到新的合理性。第二,抽象化。复式簿记通过把资产和权益转换为抽象数字,并通过将经营活动的总成果表现为损益,把企业经营的目的明确为“对无限利润的合理追求”。第三,非拟人化。复式簿记通过用抽象资本概念来替换个人所有权的观念,从而为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提供了方便,并促进了大型公司的发展。其第三点指出的即是“会计主体”概念。由于形成了一个脱离业主所有权的会计主体,使企业的经济活动能够独立于业主的经济活动而存在,不仅为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和扩大企业规模创造了条件,而且建立了企业以其资产独立承担债务的有限责任制度,从而在局部化解和分散了市场风险,保护了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

通过历史回顾,我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会计主体假设及权责的界定是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在进行财务会计核算时应满足的首要条件,因此政府单位若要建立财务会计,这一条是绕不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