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针刺角度与深度
【角度】
常用的针刺角度分斜刺和平刺两种。
1.斜刺
针身进入表皮后呈25~45度夹角,适用于治疗深层肌肉束(群)或皮下脂肪厚者。
2.平刺
针身与皮肤呈10~25度夹角刺入,适用于治疗浅层肌肉束(群)或皮下脂肪薄者。
临床中斜刺与平刺并不是绝对的,如用5寸针治疗疾病时,为了使针尖与针身完全产生治疗效果,调节恢复股四头肌收缩功能则需斜刺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深度】
《素问·刺要论》曰:“病有沉浮,刺有深浅,各致其理,无过其道”,其意就是要根据不同病情的需要及组织深浅来决定针刺的深浅。竖横针刺法针刺深浅仍遵循“病有沉浮,刺有深浅”古训,但因针刺法的不同也有所异。古训中“沉浮”,是讲疾病的虚实、表里;竖横针刺法中“沉浮”,则指病灶部位深浅,肌肉的长短、宽窄、薄厚,而定刺之深浅。深层肌肉束(群)之疾,刺之浅,则不能调节恢复其生理功能;反之,浅层肌肉束(群)之疾,刺之深,亦不能调节恢复其生理功能。
竖横针刺法中针刺之深浅,必须对所针治的疾病进行详尽的被动试验、临床试验来鉴别诊断;竖横针刺法中针刺之深浅,就要求医者有目的性地进行治疗,有目的、有方向地调节恢复其生理功能,以达用1枚针当百枚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