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之四:玉米使用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玉米是养猪最主要的饲料,玉米适口性好,粗纤维含量很低,淀粉消化率高,且脂肪含量可达3.5%~4.5%,可利用能值高,是猪的重要能量饲料来源。玉米的能量含量在谷实类籽实中居首位,其用量超过其他能量饲料,在各类配合饲料中占50%以上。所以玉米被称为“饲料之王”。

玉米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配合饲料的饲喂效果,但是玉米使用中经常会遇到水分含量过高和霉变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一、玉米水分含量超标问题

玉米水分含量超标是最常见的玉米质量问题之一。饲料用玉米水分含量标准为14%,随着玉米水分含量的提高,全价料的粗蛋白和代谢能水平不断下降。由于玉米水分含量过高稀释了日粮营养浓度,必须针对玉米水分含量的变化对配方进行必要的调整。这一点自己配制饲料的养猪场必须注意,比如随着玉米水分含量的增加,豆油和豆粕的添加量必须相应增加,否则会导致猪采食的养分不足,影响饲养效果。

二、玉米霉菌污染问题

世界上每年大约有25%的玉米遭受霉菌污染,由此造成的损失可达数千亿美元。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在谷物或饲料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

霉菌造成玉米的营养值下降。受霉菌感染的饲料,由于霉菌生长需消耗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以及在霉菌所含酶的作用下使饲料组成成分发生分解,故可使饲料的营养价值严重降低。Bartov等(1982年)报道,贮存期间发霉的玉米(玉米含水量为15.1%,贮存96天)脂肪含量明显减少,由3.8%降低为2.4%;胡萝卜素含量由3.1毫克/千克降低为2.3毫克/千克;维生素E含量由22.1毫克/千克降低为20.6毫克/千克。

Fritz等(1973年)报道,串珠镰刀菌可使被感染的饲料中维生素B1的含量显著下降,从而引起动物维生素B1缺乏症。Richardson等(1962年)报道,雏火鸡食入发霉豆粕时可引起生长缓慢,而当添加赖氨酸时则可防止生长下降。其他的研究结果表明,未用抑霉菌剂处理的饲料在贮存40天后可引起脂肪含量下降(Bartov和Paster,1985年)和胡萝卜素含量下降(Nahm,1988年)。受霉菌污染的玉米,其代谢能下降5%~25%。

在霉变过程中由霉菌产生的酶、饲料自身所含的酶和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使饲料的感官性质恶化,如具有刺激气味、酸臭味道、异常颜色、黏稠污秽感、结块等,导致适口不良。反刍动物摄入霉菌污染的饲料时,还可破坏瘤胃内异常微生物群的平衡,从而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

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也不容忽视,如黄曲霉毒素属急性剧毒物质,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急性中毒表现为动物肝实质细胞坏死、胆管增生、肝细胞脂质消失延迟,出现脂肪肝、肝出血等症状。慢性中毒动物生长迟缓,肝脏出现亚急性或慢性损伤,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变化、肝组织学变化、食物利用率下降、体重减轻、生长发育缓慢、免疫力降低等,而且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呕吐毒素会强力抑制猪的采食量和生长速度,在呕吐毒素含量为0~14毫克/千克饲料的试验中,Williamsetal(1998年)发现饲粮中每增加1毫克/千克呕吐毒素,生长肥育猪的采食量即减少6%,在含毒量10毫克/千克以上即完全拒食。而且呕吐毒素是潜在的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主要对快速生长的组织(如皮肤和黏膜)和免疫器官产生影响,导致对传染病的易感性。

玉米赤霉烯酮是具有雌激素作用的霉菌毒素,其临床症状随接触剂量和猪年龄不同而异。在所有的圈养动物中,猪对玉米赤霉烯酮最为敏感,而受影响最大的部位主要是其生殖系统。较低浓度会诱发女性化现象,较高浓度会干扰排卵、受孕、植入及胚胎的发育。后备母猪最为敏感,低含量下(0.5~1.0毫克/千克)即可造成假发情和阴道脱垂或脱肛(Blaney和Williams,1991年)。

玉米赤霉烯酮会增加怀孕母猪发生流产及死胎的概率,初生仔猪的存活率较差,出现八字腿及外阴部肿胀(Vanyi,1994年)。Golhl(1990年)指出饲粮中10毫克/千克的玉米赤霉烯酮会延长母猪自离乳至配种的间隔时间,降低窝仔数和增加畸形猪的数量。玉米赤霉烯酮使年轻公猪性欲下降、睾丸变小、睾丸生精细胞上皮细胞变性,最后导致精子发育不良和不孕、生精细管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等。

霉菌毒素在畜产品中的残留对人类食品卫生造成的潜在危害也不容忽视。动物摄入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在肝、肾、肌肉、血、乳汁以及蛋鸡中可检出霉菌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因而可能造成动物性食品污染。霉菌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可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玉米防霉的意义远远超过了脱毒,应将玉米防霉问题放在首位。购进玉米时要抽样检测其水分、毒素指标和营养成分等,筛除破碎和霉变的籽粒和杂质,籽粒应饱满、有一定光泽,尤其应注意有无外观正常但已被霉菌污染的玉米。

保管的时候应严格控制玉米原料的贮存条件。一般霉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7℃;但有的霉菌更适宜15℃左右的温度,适宜的相对湿度为80%~90%。

如果发现玉米霉变较为严重时,建议最好废弃不用;如果确需使用时,除应进行处理并减少用量外,最好不要用来饲喂种猪和仔猪,特别是种公猪和妊娠母猪。

不要相信脱霉剂能解决玉米发霉的一切问题,如果只是轻度发霉时用脱霉剂具有的脱毒或减轻毒害的作用。中毒、重度发霉的玉米应坚决废弃,因为,它不仅含有大量无法除去的毒素以及有害物质,而且它原有的营养成分已被破坏殆尽,使用它有百害而无一利。

三、玉米含水量感官鉴定

(1)含水量在14%以内 籽粒干燥,颜色正常。用牙咬有震动感和清脆的响声,碎粒大小不一,断面光滑。用手抓玉米籽粒或插进种子堆时有滑流“刹手”的感觉,在堆内搅动时会有“哗哗”的清脆声。玉米胚部凹陷,干枯贴底。

(2)含水量在15%~16% 玉米较为干燥,颜色正常较新鲜。用牙咬时有震动的感觉,响声不清脆,用手抓握或搅动时流利发滑但不“刹手”,胚部收缩凹陷,用手指可轻微掐入,指甲边缘有发亮的油迹。

(3)含水量在17%~19% 玉米粒感觉不十分干,但也不很潮,颜色新鲜。牙咬时有响声,不震牙。胚部有凹陷,用指甲很容易掐入,指甲带有湿痕。

(4)含水量在20%~24% 玉米籽粒潮湿,颜色鲜艳有光泽。用手触动种子堆时,声音低沉,感觉潮涩,向玉米堆插入时感觉有阻力,胚部与粒面基本相平,牙咬时易碎,稍有低沉的响声或无响声,碎渣常连在一起。

(5)含水量25%以上 玉米籽粒潮湿,颜色鲜艳,光泽强并发亮,胚部饱满或稍有突起,用牙咬时很容易压扁,无响声,手很难插入种子堆内。

(6)含水量在30%左右 玉米籽粒特别潮湿,籽粒涨大,粒色鲜艳明亮,胚部膨胀突起,用指甲掐胚部有水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