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雅典卫城

古典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一组建筑是雅典卫城(Acropolis, Athens)。它原来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时期的宗教活动中心,盘踞着贵族寡头。公元前480年波希战争中波斯侵略军毁坏了全部建筑物,包括卫城正中的一座雅典娜庙。在波希战争中雅典联合各城邦战胜波斯后,在雅典的最高执政官、将军伯利克里(Pericles)的领导下,雅典建成了古代最彻底的自由民主制度。雅典卫城被视为国家象征,被当作城邦守护神雅典娜(Athena)的圣地,因此把贵族寡头从卫城中逐出,建造了一个新的雅典卫城。新的卫城的建造是为了盛赞雅典,建立一个全希腊宗教和文化的中心,所以雅典卫城集结了古希腊的圣地建筑群、庙宇和柱式,达到了最高水平。

4.6.1 卫城布局

雅典卫城建立在雅典城中央一个孤立的山冈上,山顶石灰岩裸露,大致平坦,高于四周平地70~80米。东西长约280米,南北最宽处约130米。山势陡峭,只在西南面有一通道可以盘旋而上。新的卫城建筑群的一个重要革新是,雅典作为全希腊的盟主,突破小小城邦国家和地域的局限性,综合了原来分别流行于大希腊和小亚细亚的多立克艺术和爱奥尼艺术。这是和雅典当时作为全希腊的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相适应的。两种柱式的建筑物共处,丰富了建筑群,而且又能够很好地统一,因为它们本来就具有柱式的共性,基本格局是一致的。为了反映经济发达的、共和政体的城邦里手工业者和商人们的审美趣味,卫城的多立克柱式向爱奥尼式有所靠拢,开间较前期宽一些,柱子也修长一些,甚至在多立克式建筑物中安置了爱奥尼式柱子,因此两者更容易协调,但多立克式建筑仍不失自身强烈的特色。所有的建筑物都用白色大理石砌筑,也有利于统一(见图4-26)。(参见教材(上)P49—50)

图4-26 雅典卫城遗址

卫城发展了民间自然神圣地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物的安排顺应地势。因为山势陡峭,游行队伍必须绕过卫城北、东、南三面再从西南方向唯一的通道上去,所以主要建筑物贴近西、北、南三个边沿建造,便于山上山下的观赏。供奉雅典娜的帕提农神庙(The Pathenon)从前在山顶中央,重建时移到南边,人工垫高了它的地坪(见图4-27)。

图4-27 雅典卫城平面图

每年在雅典娜的诞辰祭祀一次雅典娜,每四年举行一次大型的雅典娜节,历时数日。游行的队伍清晨从位于卫城西北方的陶匠区广场(the Agora, Athens)出发,穿过市场广场,向南经卫城西侧,绕过西南角,开始登山(见图4-28)。卫城中心是雅典城的保护神雅典娜·帕提农的铜像,主要的建筑有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胜利神庙以及卫城山门。这些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帕提农神庙位于卫城最高点,造型端庄,体量庞大,其他建筑则处于陪衬地位。卫城南坡是平民活动中心,有露天剧场和敞廊。(关于卫城在雅典城的地位和意义以及游行队伍从古希腊各城邦进入卫城的路径,请参阅《城市设计(国外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译丛)》中的《希腊城市的成长》([美]埃德蒙·N.培根著,黄富厢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图4-28 古希腊雅典城全景绘画

雅典卫城为非对称布局,以行进路线来组织,在运动中展开和深入。从卫城西南通道登山,依次见到的是:胜利神庙→山门→雅典娜铜像→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游行队伍先在山门前绕一个小弯,上山后又几乎穿过整个卫城。建筑群是根据动态观赏条件布局的,人们在每一段路程中都能看到优美的建筑景象,它们相继出现,前后呼应,构图作大幅度的变化,建筑物和雕刻交替成为画面的中心。建筑物有形制、形式和大小的变化,有两种柱式的交替;雕刻的材料、体裁、风格、构图和位置也都不一样。朝拜者在行进过程中见到的卫城景观画面不对称,但主次分明,条理井然,很完整。为了构成这些画面,建筑物的朝向不死板,面向游行队伍展示出最好的角度。同时,建筑群因为帕提农神庙的统率作用而成为整体,它位置最高、体积最大、形制最庄严、雕刻最丰富、色彩最华丽、风格最雄伟。其他的建筑物,装饰性强于纪念性,起着陪衬烘托的作用。建筑群的布局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见图4-29和图4-30)。

图4-29 雅典卫城模型

图4-30 泛雅典娜节的节日盛况

【观点】 古希腊建筑雕刻性产生的背景:雅典卫城建筑群建设的总负责人是雕刻家费地。他有一句名言:“再没有比人类形体更完美的了,因此我们把人的形体赋予我们的神灵。”事实上,雅典卫城处处有雕刻,建筑本身也类同于大的雕刻作品。古希腊人看待建筑更多的是将它看作雕刻,这与希腊独特的气候也是密切相关的。希腊属于亚热带的国家,平均温差不超过17℃,4月至10月间很少下雨,很适宜户外活动。希腊地中海的阳光具有独一无二的纯净、清澈,投射出强烈的阴影效果,使得景观的营造倾向于线条利落、深刻的原则,强调建筑外部的使用和观看,相对来说室内空间不是很发达。再加上希腊特产的细腻洁白的大理石,因此就不难理解古希腊建筑的雕刻性产生的原因,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卫城的总负责人是雕刻家了。

4.6.2 胜利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

胜利神庙位于雅典卫城山冈西南侧高8.6米的基墙上,人们登山时可以最先见到。为了突出在波希战争中胜利的主题,神庙特意探出山顶边缘,基墙也是为此目的而造的。胜利神庙不大,台基面积为5.38米×8.15米,前后各四根柱子,为爱奥尼柱式。大约为了适合于它所奉的神灵,也为了同多立克式的山门相协调,柱子比较粗壮(长细比为1∶7.68),是爱奥尼柱式中少有的。檐壁上一圈全长26米、高43厘米的浮雕和基墙上沿高1米的女儿墙外侧的浮雕,题材都是反映波希战争胜利的主题。胜利神庙的朝向向山门略略偏一点,同山门呼应,使卫城西面的构图很完整(见图4-31)。

图4-31 胜利神庙(公元前449—前421年)

4.6.3 雅典卫城山门

山门是卫城唯一的入口,位于陡峭的西端。为了对山下显得形象更完整,更有气势,它突出于山顶西端,但地面没有刻意取平,而外部的西半边比内部的东半边低1.43米。屋顶也同样断开,这样就保持了前后两个立面各自合宜的比例。山门的北翼是绘画陈列馆,南翼是个敞廊,它们掩蔽了山门的侧面,所以山门屋顶的两段错落不易被发现。高低两部分之间在内部用墙隔开,墙上开5个门洞,基本形制是源于克诺索斯宫殿建筑群工字形平面的大门。中央门洞前设坡道,以便通过马匹和车辆,其余门洞前设踏步(见图4-32)。

图4-32 雅典卫城山门遗址(公元前437—前432年)

山门是多立克柱式的,前后面上各有6根柱子,细长比大约为1∶5.5,檐部高与柱高之比为1∶3.12。这一套比例已经完全摆脱了前一时期多立克柱式的沉重之感。额枋微呈弧形,中央隆起4厘米。柱身卷杀也已经减弱,显得刚挺。(参见教材(上)P51)

为了通过献祭的车辆和牲畜,中央开间特别大,柱子中线距是5.43米,净空距是3.85米。上面的石梁重达11吨,显示出当时已经具有了很高的起重能力。加大中央开间的做法,除了实际的功用之外,也能更好地表现出山门的建筑性质(见图4-33)。

图4-33 从山门里望向卫城内部

门的内部沿中央的道路两侧,有3对爱奥尼式柱子。在多立克式建筑物里采用爱奥尼式柱子,是首创。采用的原因大概是因为这些柱子比立面上的高(高10.25米,而立面的柱子为8.5米高),如果用多立克式柱子就会比立面的柱子粗(按比例推算柱径为1.8米),很不美观和合理,而用爱奥尼式柱子则能细得多(柱径为1.035米)。加之爱奥尼式柱子柔和雅致,比多立克式柱子更适合于用在室内。由于多立克式柱子用在外部,处于强有力的优势地位,爱奥尼式柱子只用在内部,所以,两者在山门一个建筑里的合用,没有显著的不协调,也不会影响山门建筑整体多立克式的风格(见图4-34)。

图4-34 雅典卫城山门平、立剖面

站在山门西柱廊前,可以望见11公里外的海洋;在东柱廊前,则可以望见建筑群后十几公里外的潘特里克山(Mt.Pentelikon),雅典卫城建筑群就是用那里又白又细的大理石建造的。

4.6.4 帕提农神庙(The Pathenon)

帕提农原意为“处女宫”,是守护神雅典娜的庙,雅典卫城的主题建筑物。作为建筑群的中心,卫城的设计从几个方面去突出它。第一,把它放在卫城的最高处,距山门80米左右,一进山门,就是很好的观赏距离;第二,它是希腊本土最大的多立克式庙宇,共8×17柱,台基面30.89米×69.54米,柱高10.43米每根柱子由多段“柱鼓”组成,每段柱鼓重约5~10吨,约需一个车夫赶着33头骡子夹着车从采石场运到工地,可见整个庙宇工程之浩大。,底径1.905米;第三,它是卫城上唯一采用围廊式的庙宇,建筑形制最隆重;第四,它是卫城上最华丽的建筑物,全用白大理石砌成,铜门镀金,山墙尖上的装饰也是金的,陇间板、山花和圣堂墙垣的外檐壁上满是雕刻,红蓝为主的浓重色调中夹杂着金箔,艺术品质精美、高超,是古希腊最伟大的雕刻杰作的一部分。帕提农的风格肃穆而庄重,它定下了该建筑群的基调(见图4-35)。

图4-35 帕提农神庙遗址(公元前447—前431年)

它的内部分成两半。朝东的一半是圣堂,圣堂内部的南、北、西三面都有列柱,是多立克式的。为了使它们细一些,尺度小一些,以反衬出神像的高大和内部的宽阔,这些列柱做成上下重叠的两层。如果用通高的柱子,柱径会因为柱高的放大而做得很粗,内部将拥挤不堪,而且尺度过大,神像也会受到柱子体量的压制。朝西的一半是存放国家财务和档案的方厅,里面4根柱子用爱奥尼式,构思大约同山门内部柱子一样,也是为了要细一点、柔和一点(见图4-36)。

图4-36 帕提农神庙内部

帕提农神庙代表着古希腊多立克柱式的最高成就。它比例匀称,风格高贵典雅、刚劲雄健而全然没有重拙之感。它可能采用了一个重复使用的比数——4∶9,即台基的宽比长,柱子的底径比柱中线距,正面水平檐口的高比宽,大体都是4∶9,从而使它的构图显得有条不紊。(参见教材(上)P53—54)

帕提农神庙还使用了一系列的“视差校正法”,以通过精致细微的处理使庙宇的外观看起来更加稳定,更加丰满有生气。具体做法有:加粗角柱(底径1.944米,相较于中间1.905米的柱径);缩小角开间(净空1.78米,相较于中间2.40米的柱间净空);所有柱子均略向后倾约7厘米,同时它们又向各个立面的中央微有倾侧,越靠外的倾侧越多,所有柱子的延长线大约相交于3.2公里的上空;柱子有卷杀但不显著,柱高2/5处外廓突出于上下直径两端连线最多,不过也只有1.7厘米左右,柱子因此却显得既有弹性又硬朗;台基上沿和额枋都有呈中央隆起的曲线,在短边隆起7厘米,在长边隆起11厘米;墙垣都有收分,内壁垂直而外壁微向后倾。因为上述所有这些曲线和倾侧会带来的精密变化,所以组成帕提农神庙外立面的每块石头几乎都不一样,而且都不是简单的几何形,但组砌在一起却能构成完整、统一、精妙的外形,使整个工程完成得精细完美、无懈可击。这不仅要求很熟练的石作技巧,而且要求很严谨的作风和严密的工程组织、协调工作,以及高昂的工作热情(见图4-37和图4-38)。

图4-37 帕提农神庙的视差校正法示意图

图4-38 帕提农神庙正立面

【名词解释】“视差校正法”:古希腊人已经发现,眼睛所感受到的尺度的精美关系,和真正造的时候的数的关系之间是不一样的,换句话说,人对看到的对象和实际物象之间是有一个视觉差的,通过一个精微的数的关系的校正,可以使人的视觉感受更完美。比如说,额枋真正水平的建造,看起来却会觉得水平线呈中间下垂的倒圆弧形;立面端部的一跨,因为后面没有遮挡,透出天空的亮,看上去比实际的宽,所以缩小角开间会使它看上去反而和其他开间均衡。古希腊人对于完美精确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的视觉与数值之间关系的发现,是古希腊人对于西方建筑艺术的伟大贡献。

4.6.5 伊瑞克提翁庙(The Erechtheion)

伊瑞克提翁是传说中雅典人的始祖。伊瑞克提翁庙是爱奥尼柱式的庙宇,位于帕提农北面约40米,基址本身是一块神迹地,有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断坎相交成直角,庙宇就坐落在这断坎之上,并巧妙地将这块断坎组织进了整个建筑的构思当中。因此,伊瑞克提翁庙有着复杂的平面关系和外观形体,它由中间连成一体的三个小神殿、朝北和朝东的两个门廊和一个女神柱廊组成。东面是主入口,是高高的爱奥尼柱式的六柱门廊;西立面由于位于断坎之下,地势较低,因此将柱廊高度缩短,在其下面建了一间地下室;北面的门廊规模最大,看过去像是一个独立神庙的门廊,突出于神庙的西端;南面的门廊较小,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用6个2.10米高的端丽娴雅的女郎雕像作柱廊,使落在断坎下的西部圣堂与断坎上沿搭接,巧妙地克服了西立面和南立面因断坎造成的构图上的脱节。女像柱廊与圣堂南墙的大片石墙之间的光影和形体的强烈对比,使石墙不再沉闷枯燥,也使女郎雕像得到明确的衬托(见图4-39至图4-41)。(参见教材(上)P55)

图4-39 伊瑞克提翁庙(公元前421—前406)

图4-41 伊瑞克提翁庙女神柱廊

伊瑞克提翁庙的各个立面变化很大,体形复杂,但却构图完整均衡,各立面之间互相呼应,交接妥善,圆转统一,而且从每一个方向都能看到优雅的门廊,从西面甚至可以同时看到三个门廊。在整个古典时代,它的形式都是最独特的,前无古人(见图4-42)。

图4-42 伊瑞克提翁庙剖面图

伊瑞克提翁庙这样的安排在雅典卫城的整个建筑群构思当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体积不大的伊瑞克提翁庙(圣堂基底为11.63米×23.5米)离高大的帕提农神庙只有40米,如果不采取积极的设计策略,而只是作一个常规的矩形体,它就会被帕提农神庙压倒,显得像个侏儒。因此,伊瑞克提翁庙采取了强烈的对比手法:用爱奥尼柱式同帕提农神庙的多立克柱式在风格上对比;用不对称的、复合的形体同帕提农神庙对称的、单纯长方体对比;用活泼轻巧对比帕提农神庙的凝重端庄;它的装饰虽然繁复,但色彩淡雅,对比出帕提农神庙的金碧辉煌;它以朝南的白大理石墙对比帕提农神庙朝北的柱廊,南墙上的石块经过刻意的磨光,也许有意用它反射阳光给帕提农神庙的北廊。这些对比的处理,不仅避免了重复的体形和样式,使建筑群丰富生动,而且在对比之下,伊瑞克提翁庙在建筑群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活跃作用,而免于沦为完全的配角。(参见教材(上)P55—56)

图4-40 伊瑞克提翁庙平面图

伊瑞克提翁庙建造于雅典与斯巴达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这时的雅典已经走向衰落,伊瑞克提翁庙是希腊古典盛期的最后一个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