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说话要顾及别人感受

我们都知道,与人沟通的过程中要想让他人从内心真正接受我们,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就是良好印象的不断累积的过程。的确,那些高情商的人一般是那些“贴心的”、让别人觉得“了解我”“信任我”“接纳我”这种类型的人。因此,如果你认真努力地去了解别人的心意,非但大家抢着成为你的朋友、想和你谈恋爱、买你的商品,也会蜂拥而来寻找你。

所以,在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千万不可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不可一世,也无论你有怎样出众的才智,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你要做的是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说话贴心一点,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支持。

张阿姨身体一直不好,有心脏病,还经常失眠,而最近,隔壁好像在装修,经常大清早的就来了,夜间张阿姨好不容易睡着,又被吵醒了。为此,张阿姨的儿子很生气,要去对面理论一番。

谁知道,第二天早上大清早,对面的邻居就敲开了张阿姨家的门,张阿姨从厨房走出来,这位邻居急忙上前做了一个作揖的姿势:“大妈,我今天来,是想说声对不起,我今天才知道您心脏不好,昨天打扰到您了,不过您放心,我给民工说好了,装修时间就定早上8点半到中午11点半,下午2点半,晚上最晚到6点半,他们如果违反规定,我就扣他们的工钱,这是我的名片,他们如果做得不好您就给我打电话。”

第二天装修的时候,这些民工果然遵守这位邻居定好的规矩,而且很会办事,他们在使用那些噪声比较大的工具时,都会和张阿姨说一声,让老太太有个思想准备。以前,其他邻居在装修的时候,整个楼层的人都会倒霉,不仅是噪音,楼里楼外又脏又乱。而这家的装修工人却把废料装在编制袋里,整齐地码放在楼角处。每天,他们在装修完之后,都会把这些废料一起带走。另外,他们严格遵守规定的工作时间,所以楼层的邻居们都没有被吵到,两居室足足装修了两个多月,时间确实长了点,可没招来邻居一句抱怨。

对此,张阿姨对儿子说:“多为人家想想,就没什么可生气的。”

的确,替别人着想是一种美德,是解决问题的首要途径。换个角度来讲,替别人着想,不仅释放了自己,改善了自己的心境,使自己不容易生气,还能减少人际间的矛盾,让彼此关系更进一步。

人际交往中,我们也应该和故事中的邻居以及张阿姨一样,凡事多为对方考虑,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贴心,那么,对方便也会认可你和接受你,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这样做:

1.凡事多询问对方的意见和想法

询问与倾听,不仅能防止自己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侵犯他人,还能帮助我们鼓励对方说出自己真正的想法,了解他们的愿望与感受。一个懂得沟通艺术的人,都是善于通过倾听来获得好感的。

2.说话要有耐心

耐心地说话,不仅有利于对方听懂你的意见,更能让你慢条斯理地理清思绪。生活中,人们经常因为没有花时间系统地审视自己的先入之见而身陷糟糕的交谈中。心理学家把这种急切的心态称为“确认陷阱”——他们没有去寻找支持自己想法的证据,同时又忽视了那些能证明相反意见的证据。

3.换位思考

如果你与对方产生了分歧或者利益争端,应当把自己和对方所处的位置关系交换一下,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以他的思维方式或思考角度来考虑问题。这样,通过换位思考,你就会发现,他的要求并不过分。通过换位思考,你会真切地理解他此时此地的感受;通过换位思考,你也会变得宽容。

总之,人都是感情的动物,我们要想真正做好沟通,“用刑”不如“用情”,多为对方考虑,站在对方的立场说话,他会觉得你在为他着想,也就会臣服于我们的真情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