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行音乐演唱:三维立体声音的建立及运用
- 陈占邦
- 9字
- 2020-08-29 16:35:46
三维立体声音的建立
第一课 气息系统
找出真实自然的声音;训练真声的低音、中音、高音;训练假声的低音、中音、高音;真假声的连接;“混声音区”咬字接音点的建立;“咽部音区”咬字接音点的建立;腔体共鸣系统的建立与分离;三维立体声音层次的建立及在歌唱中的运用等,均是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但是其学习的旅程都将始于本节课气息系统的学习。
无论是学习哪种声乐演唱方法,气息系统的建立无疑都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基础功底之一。流行声乐的学习当然更是如此,在流行声乐的学习过程中,多数的声音技术都与气息系统有关。关于气息的运用,我们平时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气沉丹田”。但是,在流行音乐中,气息系统的运用是在身体内外压强重复平衡与不平衡的状态下使气息力量上、下流动的转换过程,“气沉丹田”只是其中一个技术点。
气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及作用
气息系统的组成
气息系统是由上半身除头部、胳膊、脖子之外的胸腔到最底部的盆腔所组成的腔体构成,这个“大腔体”实际上就是身体内部压强与身体外部压强相互协调平衡的循环系统。供给氧气的呼吸系统是身体内外气压循环相互协调、平衡的过程,供给演唱力量的气息系统是身体内外压强循环往复的相互协调、平衡的过程。呼吸系统的气压循环是上半身的局部行为,而用于声乐气息系统的压强循环则是上半身的整体行为。
如下图所示,气息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储存气体的肺部;储存气息力量的小腹部以及介于肺部和小腹部中间的力量通道。
作用及基本运作
在讲解歌唱气息系统运动过程之前,我们先了解正常的人体呼吸过程:
● 大脑是人体的“总控室”,人体对氧气的需求由大脑监控,同时接收身体对氧气需求的反馈并发布指令让相关器官完成相应的肌体运动。
● 吸气时,收到神经中枢系统的指令,横膈膜收缩向下方运动,使肺部扩张,大量气体进入肺部。
●呼气时,横膈膜放松到原本状态,那些因胸腔扩张而被拉伸的肌体、组织也都恢复到吸气前的状态。
人体便是通过不断循环重复这个过程来维持身体内部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平衡,满足我们的基本生理需求。驱动呼吸系统运作的力量来源于横膈膜等相关肌体的主动性运动,在这一过程中其他运动机体则是被动性运动。然而,这一身体内部的非条件反射式肌体运动满足不了歌者唱歌时对气息力量的需求。为此,我们需要训练歌唱气息所需力量肌群主动运动的能力,以此建立更有利于歌唱的气息力量运作系统。
为了更直观地感受气息力量在身体中的运用状态,我们做如下流程图示:
图一
图二
1.如图一,身体站直成放松的自然状态,此时,小腹自然地向外鼓出。
2.如图二,收缩小腹,使之产生一股向上的力,这股力把肺内气体挤压到嘴边,随之将气体吐出。持续吐出气体,随着肺内气体的不断减少,从小腹(肚脐以下)开始到肚脐周边再到胃会往里收缩。
3.持续吹出气体直到感到无气可吹,甚至有略微憋着不舒服状态的时候,开始快速充分地吸气。
4.把气体吸回肺内,充分放松身体,尤其是肚子。
在这两个肌体运动过程中,你会发现:
1.我们用于冲击声带的气体储存在肺内,且肺的功能只用于储存气体。
2.吸气时,气体吸入肺部并逐渐调整身体快速恢复到放松状态。
3.除横膈膜的动态平衡运动,通过小腹的收缩与放松、主动改变身体内外压强的变化亦可以控制肺内的气息量,使得吸气与身体放松同步进行。
在流行音乐演唱中,除了自身横膈膜的动态平衡运动,我们主要使用这种“腹式呼吸”来帮助歌唱系统的气息获得更大、更有利于演唱的动能。这种气息力量来自于小腹的主动性运动,使身体内部与外部压强处于一个不断协调、平衡的变化过程。
我们都知道杠杆原理中支点到用力点的部分叫动力臂,根据原理,动力臂越长身体也就越省力。同样,我们身体内部也存在一个杠杆系统:气息系统和咬字系统。在这个杠杆中,咬字系统是阻力点,声带是支点,小腹是用力点,声带到小腹的距离就是动力臂。由此,之所以用腹式呼吸来帮助发声就是因为腹式呼吸的动力臂比起胸式呼吸的动力臂更长。这种呼吸系统的运作方式在声乐演唱状态下更省力、更灵活,从而提供了最有效的力量来源,且满足边唱边跳的流行歌手之所需。
气息的训练步骤
以上基本气息系统的运作体验还不足以运用到实际歌唱中。因此,现在我们来学习气息系统运作的基础练习,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放松吸气
如上图所示,身体在站直的状态下是全身心放松的。我知道很多女孩子在练习形体的时候,被要求挺胸、抬头、收小腹,但是在这里,我要告诉你,歌唱中这样做很不利于气息的运用。所以尝试我提供的建议:先把平时建立起来的身体肌体状态放松下来,特别是你的小腹,并想象你正如坐在家里沙发上一般地自在。把气息力量恢复到上半身腔体最低的聚焦点“小腹”(实际上这一过程就是身体放松、小肚子自然鼓出来的状态),并保证肺内的气体和外界保持平衡。
2.送气、吐气
如上图所示,要保证从肚脐到肺部通道的畅通无阻(身体放松,不僵硬)。小腹部(丹田)自然收缩产生的气息力量向上挤压肺部,使肺内气体向上通过声源送出嘴边。嘴部要微微张开往外吹气,身体放松保证这股力量能够把气送到嘴边。尝试胃部往外“鼓”会让气息的通道更加畅通。刚开始时,气息力量的训练要速度适中,才能更容易感受到气息力量的运用。当这股力量运用得越来越熟练以后,应放慢吐气的速度,使气流量小且稳定。吐气的快慢、大小能力的训练需要同时进行,以适应不同的歌曲对气息的要求。
3.放松吸气
做完整个吐气的过程,接下来的难点就是困扰很多初学者和部分有经验学习者的关键问题——歌唱中的换气过程以及对换气口的要求。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在演唱开始的第一大段,气息的运用会相对比较舒服,身体不感觉到“憋”,随着歌曲的进行,越往下唱“气”越短,总是觉得气不够用。这就是我们平时唱歌所感受到越来越“憋得慌”、气越来越不够用的现象。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首先,气息系统中吸气的步骤,也就是一首歌曲中所有的换气口都需要充分地把气体吸收进肺内,并且保证肺内气体和外界气体的平衡。其二,除了把气体吸回到肺部,另一个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方法就是要把力量也吸收回来,保证要让你的小腹、身体重新放松下来,恢复到吐气前的状态。至少要感觉到肚子、小腹不是瘪的状态,这也就是歌唱到后半段感觉气息力量不够用的主要解决方法。
了解了气息系统的运作过程以及关键点的要求,从现在开始就要对以上的这三个步骤进行系统、有规律的练习。在学习声乐的初级阶段,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训练气息系统以此保证声乐技巧训练顺利进行。
气息的性质及作用
1.气息的力量方向
气息系统运作过程的两个肌体运动方向形成了气息运作的两个力量方向。收缩小腹且吐气时身体及气息的力量是向上的,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气息的力量向上。身体放松、小腹向外鼓且吸气时身体意识及气息的力量是向下的,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气息的力量向下。气息的力量方向是我们塑造三维立体声音的关键因素之一,希望你能充分地理解、运用这一特质。
2.气息力量的大、小,快、慢及长、短
根据不同的歌曲及环境需要,对气息的处理不尽相同。气息的力量有大有小,有快有慢,有长有短。对气息控制力的关键在于小腹的收缩能力以及身体的肌体协调能力。
一个力量、两个方向、三个细节的要求就是练习气息的三个基本要素。充分剖析气息的运作过程,付诸实践练习气息力量的关键因素是声乐前期学习的首要任务。
气息系统在歌唱体系中主要有三大作用:提供歌唱中所需要的气息力量;与咬字系统相互协调、结合,控制声音的方向;调整气息的大小、快慢以及长短状态,以满足不同歌曲作品的演唱处理要求。
理想的气息系统运作状态并不容易做到,需要具备放松的身体、灵活的肌体状态以及明确的技术理念为前提。年轻歌手能对气息处理自然协调实属不易,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歌手也有失误的时候。很多情况下,为了弥补气息的不足,身体的其他肌体会下意识地做出某个动作来进行补救,然而任何大部分非气息系统的肌体运动行为比如说耸肩、大喘气等都会给气息系统的运作过程带来更大的阻力。只有保持气息系统的所有部位包括提供力量的小腹、力量通道的畅通、储存气息的胸部以及音源周围的肌体(颈部)的平衡协调,才能形成具有最大动能的气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