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版前言

区块链技术商业应用杂谈

亲爱的读者,感谢你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从众多可选的讲述区块链的书籍中选择了本书。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你真正了解:什么是区块链技术,这项技术能够帮你做些什么,以及区块链技术的最佳实践可能应该是什么样的。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互联网的变化本身就很大,而本书讲述的区块链技术又是互联网领域中的一个新兴技术,变化必然非常快。在我们写作的时候提到的理念和方法,很有可能到校稿和出版时就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如有疏漏之处,还请见谅。

我们用陈刚在2016年1月18日的一篇文章作为开篇。

区块链技术商业应用杂谈

陈刚(Jerry)

昨天晚上和“魔都”几位区块链技术研究领域的朋友一起把酒言欢,畅谈区块链的当下及未来。几位朋友大多做过矿工,对比特币有很深的感情。笔者当年也做过矿工,因为没有预测好电力因素,币没有挖出,倒是烧坏了服务器和一些电器。

昨天大家共同的观点认为,挖矿不仅不利于环保,而且破坏生态。不知道各位矿工朋友是否认可?

区块链研究领域的三个流派

当前区块链领域的研究者基本上可以分为三派。

第一个流派是技术派,大多在翻译国外区块链技术的文章里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技术派的问题是其文章的阅读难度较大,笔者习惯性把技术派的语言定位为“不说人话”。

第二个流派属于实践派。他们并非技术出身,可能因为在2012—2013年开始接触比特币,参与投资,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之后开始研究这个领域,从加密货币的研究到区块链的研究。这个流派的同学已经针对特定的应用场景创业,公司账上的钱不敢多花,对行业前景踌躇满志又小心翼翼。创业的感受是既兴奋又孤独。

第三个流派属于趋势派。趋势派又可以细分为两个派别:第一派是利用自身的资源和行业定位,发动技术和商业应用场景的运动和尝试。比如风险投资机构凯鹏华盈(KPCG),全球第一家应用区块链来奖励对项目有重大贡献的伙伴及合伙人;再比如德勤,比较早就投入区块链在审计领域应用的研究,他们刚刚在元旦之后和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合作推出了应用场景黑马大赛,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二十几支队伍报名参赛;全球著名的风险投资机构软银启动了区块链技术在项目投融资领域的商业应用。而趋势派里第二类人,在商业应用场景上花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索,弱化技术,他们更多的是洞察区块链的商业价值。笔者属于这一类人。这一类人,说人话!

笔者曾经说过,2015年是区块链理论的元年,技术的理论已经越来越成熟,研究者之间大多可以达成共识,并经常展开讨论和互动,积极探讨技术的商业应用。

区块链技术的爆发,预示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退幕

不过,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在研究学者中也出现了一些流派,主要是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的研究学者在理论体系见解上的差异。北京的有些研究学者将量子力学和人工智能的重要原理和观点应用到区块链的理论研究中。上海的研究学者,则不太认可这一类观点。笔者认为百家争鸣是行业的利好,只要逻辑行得通,自圆其说即可。

毫无疑问,区块链的研究,需要诸多学科和行业融合的知识。这是当下在知识认知领域最复杂的技术之一。它贯通的是数学、物理学、哲学、计算机学、密码学、金融学、法学等诸多学科。其技术本身蕴含的价值是以上所有学科相联通的升华。区块链技术的爆发,预示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即将退幕。IT的概念也随之消失,一种叫 BT(Blockchain Technology)的概念可能会引领未来 10年的新浪潮。

笔者预测,只有基于 BT 谈云计算和大数据才不是空谈。区块链技术可能就是大数据领域的“无门之门”。

在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约世界,新的信任体系完美存在于分布式算法里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商业模式是价值载体,创新是根本,而在智能物联网的新世界里,商业模式和创新不再重要。一切都服务于最根本的场景,一切都围绕着应用。服务不是附带的需求,因为其本身就是服务。Blockchain as a Service(BaaS,区块链即服务),就是这个观点。

桌面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思维定势,将无法适应新技术的颠覆。请记住,区块链不是互联网的产物,而是万物互联的存在基因,是一项肩负着创造“完美世界”使命的技术。在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约世界,新的信任体系完美存在于分布式算法里。

笔者建议,每一家区块链技术应用公司的首席战略官最好邀请从事哲学研究的人来担任。当然,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请精通算法的人来担任,笔者认为,精于算法的人应该担任CEO,因为算法将贯穿应用的所有环节。

没有资本的驱动,任何新的概念可能都会胎死腹中

网络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区块链的投资金额在10亿美元左右,但是大多数是对于比特币创业公司的投资,对纯区块链技术的投资金额应该不会超过1亿美元,中国市场对于纯区块链技术的投资金额不会超过5000万元。所以,投资井喷只是时间的问题。

国内的金融机构设立的区块链实验室尚处于早期。肖风大侠领导的万向区块链实验室有全球化的视野,以更大的格局促进区块链新经济的革命,令人尊敬。很高兴,笔者在元旦前发布的关于区块链50大场景应用的预测,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与支持,并且已经看到一些创业公司计划进军这些领域。

最近京沪两地的VC及PE圈[1]的朋友频繁在朋友圈问笔者关于区块链的投资事宜。各家机构摩拳擦掌,蓄势待发。没有资本的驱动,任何新的概念可能都会胎死腹中。比如2015年风靡全球的工业4.0,如今几乎偃旗息鼓,“浪”了一时,无法“浪”得一世。究其根本原因,还是资本对它不感兴趣。希望区块链不要发生这样的悲剧。

2016年区块链作为行业新宠已经势不可挡

圈内同学关注得比较多的是R3公司的动静。笔者的观点是,R3模式在中国走不通,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金融环境不允许。所以,区块链创业,应该还是一场草根革命,不出意外可能和 2013 年爆发的互联网金融创业浪潮有点相似。区块链的第一应用场景应该还是发生在金融行业,最有可能的还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笔者建议,如果想走得更稳健一点,那就讲区块链技术,少谈比特币,少谈加密货币。就技术本身谈应用,更直接也更有力量。

至于未来公有链和私有链谁跑得更快、更远,不得而知。凡事先易后难,总归没有错。大胆试错,拥抱未来,牺牲也光荣。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案例出现,从各种迹象来看,2016年区块链作为行业新宠已经是势不可挡了。笔者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平台、机构、人员参与到这场伟大的革命事业中。

《区块链》这部世纪大片,票房多少,还无法预测,但前景一定相当乐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等将上下而求索。

比特币仅仅是区块链的开始,以太坊也只是目前最好的区块链技术而已,区块链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书会介绍区块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更重要的是会讲述一些区块链的实际应用。作为读者,你并不需要有太多计算机或者密码学的背景。如果你对自己所在的行业和领域比较了解,那么希望你在读完这本书之后能有所启发,在你的领域中做出独特的区块链应用。

在本书中有不少案例,专注于执行细节的读者可能会提出疑问,说我们写得不够具体。不过事实上是这样的,区块链技术本身正在快速发展,各种开源的代码每天都有更新,甚至会推倒重来。我们认为,在做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真正应用时,可以选择的方向有三个:其一是用类似以太坊的方式,基于比特币区块链衍生出来的代码做二次开发;其二是借鉴区块链的思路,但是用全新的代码来构建系统,比如在第8章最后提到的OpenChain;其三是做整合,用已开源的区块链代码为基础,来实现整个系统中需要保证数据安全性和可追溯性的部分,而对于其他部分,可选的代码范围就比较广了,可以用原有的或者重新构建的混合云或私有云的方式来实现。

读者服务

轻松注册成为博文视点社区用户(www.broadview.com.cn),扫码直达本书页面。

· 提交勘误:您对书中内容的修改意见可在 提交勘误 处提交,若被采纳,将获赠博文视点社区积分(在您购买电子书时,积分可用来抵扣相应金额)。

· 交流互动:在页面下方 读者评论 处留下您的疑问或观点,与我们和其他读者一同学习交流。

页面入口:http://www.broadview.com.cn/35282


[1] VC即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PE即Private Equity(私募股权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