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领域信息化

【工业领域信息化】

2016年,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渗透,工业企业继续深化信息化系统应用,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智能制造,创新生产模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一)原材料工业

1.钢铁行业

2016年,钢铁行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积极大力化解过剩产能的基础上,加快推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智能制造,转变生产管理模式,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层出不穷,逐步实现敏捷制造和精细化管理,工业云、工业大数据由理念逐步走向实践,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愈加频繁。

企业智能制造探索步伐加快,其中大型钢铁企业在智能制造的探索和实践取得较好的成效。宝钢、马钢、沙钢、河钢集团唐钢等大型钢企,采用工业机器人、无人行车、无人台车、无人仓库等智能制造技术,在钢铁生产自动化、库存、营销等关键环节进行应用,智能化处于先进水平,在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方面成效显著。

钢铁企业持续夯实生产过程信息化基础,加强信息系统升级改造,深化信息系统应用,促进协同创新。南钢深入开展“C2M(客户对工厂)+JIT”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配送,组织建设了智能排产、智能接单、智能物流及客户管理系统、绩效管理系统,促进了企业经营的智能化、互联网化、高效化,智能制造、智慧运营的系统初步打通。酒钢通过搭建私有云技术架构平台,将酒钢部分核心业务迁移到私有云平台,并优化钢材产品销售流程,实现异地铺货存储和销售一次结算的目标。莱钢钢铁主业全部实现了对生产设备或机组的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创建“PMO 作战室”,全面深化精益管理工作,并推广开发专项管理信息系统,如型钢铁前 MES 系统、IC 卡自助计量系统、产成品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等促进精益运营。方大特钢通过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系统、TPM项目及加大生产装备的自动化改造等两化融合项目的实施,形成了信息环境下的精益生产管控和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控等新型能力,规范和带动了业务的优化和再造,有效支撑了方大特钢拳头产品高质量、高效化、低成本的生产经营,效益显著。

钢铁企业持续深化信息化系统应用,规范信息化管理体系,加强企业信息化组织保障,完善信息化相关基础设施。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6年,大部分钢铁企业由决策层领导亲自主管信息化工作,约85%的企业专设职能管理部门推进两化融合,84.6%的企业制订了企业级的信息化规划;2016年钢铁企业全年信息化总投入约32.7亿元。系统硬件方面,在用计算机总数约21.6万套、大中型服务器1500余套、PC服务器7200余套、工作终端20余万套、独立存储设备3500余套、网络交换器28000余套。软件方面,选择商品经营管理软件和定制经营管理软件并举的企业占52.9%,产线以定制生产管理软件应用居多,占比达到54%;七成的企业建设了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其中近90%的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对煤气、氧气、氮气、水和电进行管理,系统中基本涵盖了数据采集、传输和监视功能,能源平衡、调度覆盖比例明显提高;大部分企业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已建立,约80%的企业生产线的MES覆盖率达到70%以上;70%的企业建设了烧结和炼铁的自动控制系统,已建系统有高炉干法除尘自动控制系统、高炉炉顶余压发电(TRT)自动控制系统、高炉综合自动化系统和高炉热风炉自动控制系统。在信息安全方面,企业逐渐加强个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统计显示,近半数企业采用了数据加密传输,七成以上企业的服务器端有入侵检测、网络边界防护及网络出口安全审计,80%以上的企业划分了不同安全级别的网络区域,90%以上的企业对(设备)网络准入进行了管控。在数据管理和应用方面,仍以数据库各自独立和数据库区域集中管理为主,这二者共占86.3%;约55%的企业实现了公司的统一应用架构并按区域集中管理;40%的企业做到了同城异地容灾。

2.石油石化行业

(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2016年以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积极落实国家信息化战略要求,以“智能制造”和“互联网+”为主线,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升级等中心任务,发力两化融合,全面推进信息化“421工程”建设,大力推动信息系统深化应用,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数字化水平,促进了改革发展、管理创新,为降成本、控风险、抓优化、拓市场等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推进智能制造。中国石化完成了4家智能工厂试点工作,成功打造了中国石化智能工厂1.0版,并作为牵头单位组织了国家石化行业智能工厂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启动了智能工厂2.0版的设计研发;完成了智能油气田建设方案并开展试点工作,围绕“一个平台、两大支撑体系、四项核心能力,六大业务领域”开展了总体方案设计等工作;研发了一套具有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管线管理系统,构建了6大功能、23个模块,实现了管线基础资料数字化、可视化,在生产运行监控、风险隐患监管、快速应急响应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已逐步成为油气管线日常管理的有力抓手。打造“互联网+”新业态。工业品电商平台“易派客”与全社会共享供应链资源及采购优势,提供采购服务、销售服务、金融服务、综合服务四大项核心业务,以“互联网+供应链”的创新模式推动中国石化物资供应体系的转型发展、提质增效。

全面推进四大平台建设。

一是经营管理平台强化集中集成。实现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ERP大集中、全覆盖。ERP大集中系统与资金集中、人力资源、合同管理、IC 卡等30余套系统紧密集成,打通了企业之间的业务链条,实现了上、中、下游业务的信息集成、数据共享、产销联动,提升了集团资源统一配置能力和市场响应能力;推动了资金集中、电子招投标、费用报销等系统建设和推广应用,提高了管理效率,促进了降本减费。

二是生产经营平台继续完善功能和推广应用。安全管理系统覆盖110家企业、5万余个基层单位,移动安全诊断App正式上线,实现了用户发现身边不安全问题的“随手拍、随时报、随时查”;完成总部和4家炼化企业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全功能试点建设,完成建设项目环保、环保统计及在线监测模块全集团覆盖应用,完成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模块上线试运行;完成碳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在总部的推广应用,实现96家企业2016年线上碳盘查;在123个管理区有序推进油气生产信息化建设,通过部署局、厂、管理区三级生产指挥系统(PCS),实现指标波动逐级追踪、关键设施精准定位、影响范围快速评估,进而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炼化企业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在7家企业完成了建设和推广应用,提升了能源精细化管理水平。先进过程控制(APC)在23套生产装置上线投用,全年创效4000余万元;在科研、工程单位信息化建设方面,完成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镇海炼化公司的试点应用,实现了对185个项目的线上管理,炼化工程公司建设了集工艺、工程、三维工厂为一体的集成化设计平台。

三是客户服务平台继续推进。构建互联网营销网络,油品销售企业整合加油卡、非油品管理等系统,以网上营业厅、手机App和微信为入口,为客户提供加油卡充值、积分兑换等互联网服务,实现油非互动、油非互促;加大微信平台推广应用,带动非油品营业额59亿元;开通“95388”服务热线,建成中国石化统一呼叫中心系统和短信服务平台,对油品销售、化工销售和润滑油等业务支持月呼入量近5万次,为客户发送短信30万条。

四是继续加强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基于互联网云技术和通用技术的中国石化私有云初具规模,为统一电商与客户关系管理、智能化管线管理等百余个应用系统提供了云资源服务;完成4个区域中心互联网统一出口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关闭企业互联网出口122个,有效降低互联网出口信息安全风险;自主研发的中国石化一体化移动应用平台全面推广,用户达到37万户,上线App应用近700个,日均访问量超过3万次;完善 IT 运维平台功能,对总部统建应用系统和 IT设备实现集中监控,建成了信息安全管控平台(SMCC)。

(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2016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信息化工作按计划持续推进,全年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ERP)2.0、流程模拟与仿真培训系统等12个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采油与地面工程运行管理系统、加油站管理系统2.0等19个项目实施,ERP应用集成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物联网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云技术平台建设应用继续深化,信息化基础能力不断增强,有效支持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信息系统建设方面,中国石油搭建完成ERP2.0、系统集成、决策支持和用户访问四大平台,成功部署在云计算环境中运行,并完成ERP系统在未上市业务、炼化领域的实例整合,ERP应用集成系统已在海外勘探开发、装备制造两个业务领域全面建成,累计在长庆油田等100家企事业单位上线运行;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全面完成在大庆油田等7家油气田的示范建设,启动在大港油田等6家油气田的推广实施,新增4000余口油气水井、近300座站库现场实施和数据接入,通过物联网应用,人均管井数由实施前的1.9口增加至3.1口,年均节省生产运行费用上亿元;工程技术物联网系统累计在2482支作业队伍实施,覆盖3000口井的钻井、录井、井下作业施工,以及36个物探施工现场项目、4.9万井次测井施工,另外,川庆钻探等单位建成两级远程监控指挥中心;云技术平台建设应用持续深化,已经具备2200台服务器、4.5PB存储的服务能力,累计供给1.6万台虚拟机,形成能源行业最大的企业云;ERP、加油站管理等40个核心应用系统成功云化,实现资源共享、按需调度。

信息系统应用方面,中国石油积极推进信息系统深化应用,信息化大幅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效益。在勘探与生产领域,信息系统实现32万余口油气水井生产数据的采集、处理发布等一体化管理,累计存储近60年的单井、区块数据30亿条,为勘探开发研究提供地震、井筒等各类数据服务200TB以上;在炼油与化工领域,信息系统管理了1200多套装置的生产运行业务,辅助10套新建装置的开工投产,支持12家炼化企业检修复产过程的装置监控、计量数据自动采集,全年形成生产优化和效益测算方案6200个,重点开展降低柴汽比优化分析,促进整体柴汽比降低14%,增效2.6亿元;在销售领域,累计发售加油卡超过1亿张,沉淀资金280亿元,微信、支付宝等互联网支付累计消费12亿元;在天然气与管道领域,信息系统新增实施管道1000多千米,服务天然气终端用户30多万户;在工程建设领域,信息系统覆盖油气田地面、管道工程等7类核心业务,支持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在装备制造领域,信息系统为生产管理人员提供科学分析手段,为车间操作人员提供便捷、高效的业务工具,支持跨地区协同设计,缩短产品研发周期20%以上。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覆盖全球业务的网络持续完善,内网总传输带宽314GB,互联网出口带宽26.7GB,国内外10座卫星主站、810座卫星小站总体运行稳定,卫星链路可用率达99.7%,在大庆油田实施的下一代互联网IPv6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具有云计算能力的数据中心运行平稳有序,23个系统、558个机柜完成数据中心之间的搬迁工作,昌平、吉林、勘探院3个数据中心累计部署机柜3491个,克拉玛依数据中心提供10个模块空间、共计1440个机柜的物理环境,增强了基础保障能力。

(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按照“厚平台、易应用”的建设原则,积极落实公司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深入开展IT与业务融合,在夯实应用基础、“互联网+”创新发展、海外业务共享支持和保障信息安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中国海油正式发布“十三五”信息化规划,提出了在持续推进“数字海油”的基础上,重点推动“互联海油”建设,积极向“智慧海油”愿景迈进;依据“两地三中心”的建设思路,历经4年设计与建设,位于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的5座“绿色节能”数据中心及园区基础网络全部落成投用,为资源共享整合奠定基础;按照“厚平台、易应用”的原则,开展技术路线标准化建设,逐步推动海油传统“竖井式”架构向“厚平台”云架构转变,集团云管理平台、Domino协同办公平台、移动应用开发平台陆续上线,“厚平台”能力得到初步验证;信息化与经营管理业务深度融合,启动了集团合同管理系统和科技管理系统的实施工作,推动了基于数据分析的统计系统建设、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选型研究、集团资金管理系统的推进等工作,支持业务更好地实现集团化管控。

推动“互联网+”创新应用。中国海油结合降本增效推动“云大物移”等新技术在中国海油的创新,研究部署了集团基础设施云平台,具备提供私有云的服务能力;搭建了移动应用开发平台,实现协同办公OA等系统的移动接入,验证移动应用快速迭代开发能力;海油卡扩展到了天然气产品消费业务,完成海油一卡通建设及在气电集团53座加气站的实施,成为国内同行业首家集团层面实现加油站、加气站共用一套零管系统的企业;在终端销售领域,按照“借船出海”的思路与第三方互联网公司开展合作,完成中国海油电商平台应用建设。

加快海外资源共享。在新加坡亚太区域中心试点建设成功并平稳运行的基础上,总结经验,选取中东迪拜为核心节点,因地制宜地开展中东非洲区域中心建设;在海外信息化建设规划的指引下,依托公司现有成熟的 IT 服务管理体系资源,借鉴国内外公司成功经验,对呼叫中心和运维服务管理 ITSM 等系统进行海外版定制开发,建成了专业的海外坐席,实现了对试点单位统一、标准的服务接入,海外信息化支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保障信息系统安全。通过互联网出口统一管理,完成116个出口的关闭和现有出口的加固,使上网行为更加安全可控;通过动态口令管理平台的部署和优化,建立集群灾备架构,提高了可靠性;通过终端安全管理的实施和推广,完成主要二级单位总部的部署,终端的安全管理能力得到提升;开展8个局域网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5个片区互联网出口安全监测和新一轮三级信息系统安全测评,对近20家单位的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生产进行现场检查。

3.煤炭行业

2016年,煤炭行业信息化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和新特点。

在政策环境方面,2016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相继出台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及智能制造、云计算等的发展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编制发布的《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智能开采,使机械装备和智能化控制系统在煤炭生产上全覆盖,并且实现重点煤矿区采煤工作面人数减少50%以上的目标;《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煤矿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建成一批先进高效的智慧煤矿。

在煤炭行业信息技术发展方面,智能开采、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加速煤炭生产技术变革。例如,神东锦界煤矿自动化割煤率已达97%;神华集团等完成的“智能煤矿建设关键技术与示范工程”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公司的“煤化工智能工厂试点示范”入围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利用机器人实现了井下泵房无人巡检;开滦集团尝试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电量进行智能管控。

在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方面,随着不断改革、创新、转型,煤炭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方向和形式也在发生着显著变化。煤炭企业集团推进两化融合的主要目的和方向,不仅在于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压缩成本,还将主要目标锁定在通过两化融合推动产业转型、技术升级及创造发展新动能上。两化融合推进的形式,由主要依靠上项目、建系统,逐步向合作、开放、共享发展模式转变。例如,山西阳煤集团与百度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充分利用百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与阳煤煤炭开采、煤化工生产、大宗物流管理展开合作,共同推进煤炭行业智能化生产、管理及技术、商业生态的完善;兖矿集团在西安成立北斗天地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北斗定位技术,服务于军民融合和矿山工业智能化发展;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与奇虎360合作推进河南工控系统信息安全和云数据中心建设;徐矿集团与华为公司等合作建设淮海大数据中心等。从两化融合发展趋势看,虽然行业经济呈下行趋势,但煤炭行业两化融合水平仍然呈上升态势,大型国有煤炭集团总体处于各行业中等以上水平,且不断向“综合集成”阶段跨越。

4.建筑材料行业

2016年,建筑材料行业积极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实现绿色低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建材行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取得新实效。通过标准宣贯、宣传推广、专题培训、经验交流等系列活动,辐射到建材行业的水泥、玻璃、陶瓷和新材料等主要产业近千家企业,提升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社会效应,形成了行业重视、企业积极参与的两化深度融合发展环境。通过贯标工作,进一步规范了企业两化融合的管理模式,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从信息化部门向全员参与转变,为推进建材行业智能制造和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6年以来建材行业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荐了数十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其中徐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徐州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等企业已通过认定。建材贯标试点企业在生产用能、财务业务一体化运营、生产管理一体化和精细化能力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已初步显现。

建材行业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牵头组织申报的“面向建材行业的智能工厂通用模式研究与试验验证平台建设”项目、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的“千吨级碳纤维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中材江西电瓷电气有限公司申报的“大规模超特高压用绝缘子生产线智能制造新模式示范工程”项目和山东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工程用高性能碳纤维材料复合材料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立项的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中国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的“高性能玻璃纤维生产绿色关键工艺开发与系统集成”项目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立项的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确定了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能源管理系统(TES)等11个项目作为水泥行业基于在线监控的管控集成试点项目。

(二)消费品工业

1.轻工行业

2016—2017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紧密联合各行业协会、地方轻工部门和广大企业,深入贯彻落实《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提高质量和效益,促进轻工业转型升级。

召开“智慧轻工”高峰论坛暨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颁奖盛典。2017年6月20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承办的“智慧轻工”高峰论坛暨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颁奖盛典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公布了2016年度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评价结果。

承办食品工业智能制造现场交流会。为贯彻落实“中国智能制造战略规划”决策部署,推动我国食品工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于2016年11月4日在湖北省黄石市召开了食品工业智能制造现场交流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出席会议并讲话,着重强调了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消费品工业“三品”发展战略过程中,消费品工业领域发展智能制造的主要任务、基本要求和方法途径,特别是针对当前食品工业围绕转型升级的工作进展实际,总结了行业内在流程制造、个性化定制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发展智能制造的要义精髓。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劲牌有限公司、云南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5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食品企业在会上分别介绍了开展智能制造的主要路径、基本方法和经验体会。

组织“食盐安全信息追溯体系规范”标准研制。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对食盐的质量形成来源可溯、流向可查询、风险可防范、责任可追究的市场监管体系,以保障消费者的食盐安全。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食盐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根据试点工作安排,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负责承担“食盐安全信息追溯体系规范”标准的研制。2016年4月15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在上海组织召开“食盐安全信息追溯体系规范”标准启动会暨技术交流会。2016年5—7月,组织相关单位在山东、安徽、江苏、上海等地食盐生产经营单位开展相关调研活动,针对食盐追溯现状展开调研,完成标准初稿。2016年8月,协调意见,完成标准送审稿。

完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积极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2016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工作。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宣传推广,组织贯标试点企业和咨询机构申报,组织参加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体系贯标培训等。

组织开展“工业大数据服务标准化和试验验证系统”课题研究。课题针对现阶段工业领域亟须解决的问题,采用急用先行的原则,研制工业大数据服务领域重点标准。依据标准,围绕工业大数据全生命周期,建立工业大数据服务标准验证系统。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是课题的联合申报单位,主要承担系统应用验证工作,配合完成工业大数据在轻工业领域的应用示范。珍珠笔业作为笔业代表参与了标准验证与应用示范工作。珍珠笔业通过验证工作,使得企业内部建立起较完善的产品和资源标识体系,基本解决了企业内产品研制、生产、质量检测过程中的标识数据传递和共享问题,使终端客户利用OID技术达到对产品质量跟踪溯源的目的,并且建立与外行业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的窗口,提升了企业服务能力,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纺织行业

纺织行业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2016年,在“一带一路”政策驱动下,纺织行业加速向“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转移,新增、扩建产能信息化建设起点高,企业信息化投入和数字化生产装备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信息化基础建设重点项目—纺织行业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进展顺利。

纺织企业两化融合深入实施。随着纺织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及智能化装备水平的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成为纺织企业两化融合的重点内容,智能车间建设需求强烈。印染行业的华纺股份有限公司构建了消费者深度参与的、多层级协同的“智慧华纺(HFCPS)”平台。该平台主要包括生产工艺参数在线监控系统、染化料助剂精准配送系统、生产计划自动排程系统、生产过程智能化系统、智能仓储物流管理系统五大核心部分。山东华兴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和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分别建设完成5万锭和12.5万锭规模的纺纱智能化生产车间,且数字化、智能化关键技术装备皆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设备,安全可控装备比率高;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已建成的5万锭规模的“数字化纺纱车间”被评为2016年第一批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无锡一棉、际华三五四二等企业的智能车间也正在积极建设之中;石家庄常山股份正在进行织造工厂的智能化建设。智能车间建成投入运行后成效凸显,生产效率提高30%~35%,企业运行成本降低20%~25%,能源利用率提高10%以上。

纺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2016年,全行业国产智能化装备水平不断提升,以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自动化成套生产线为代表的国产智能装备实现了技术突破。清梳联、粗细络联、筒纱智能配重包装等装备的应用,实现了纺纱数字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其中筒纱智能包装物流系统“编织布在线仿人工自动成包”属首创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智能可穿戴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步伐加快,青岛即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应用“纳米导电纤维”等技术开发可穿戴智能健康产品,通过产品创新推动传统企业对接新兴市场需求;北京创新爱尚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定位于石墨烯科技健康服饰,其自主研发的“AIHF”是具有卓越发热效能、可释放宽频谱能量光波的新型功能性纺织材料,“石墨烯+智能化+大数据”的整体系统解决方案 AIHF-S 系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其他行业领域

烟草行业科学有序推进两化深度融合。2016年,烟草行业各级信息化部门按照“整合兼容、互联互通、先进适用、改造升级”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烟草产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为:规划引领,顶层设计水平持续提升;上下联动,技术支撑水平持续提升;数据共享,信息服务水平持续提升;突出重点,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人才为本,基础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农业和农村信息化】

2016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围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继续完善农业信息化基础环境,推进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中的应用,积极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进一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促进农业大数据应用,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扎实有力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

(一)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环境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2016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发布,文件全面贯彻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强调要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推动农业现代化,确保亿万农民迈入全面小康社会。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提出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强调“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市场流通、资源环境等融合。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推进农业大数据应用,增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涉农电子商务。”2016年9月,农业部发布的《“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未来5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总体目标:到2020年,‘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面深度融合,信息化成为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先导力量。”并且要求在“十三五”期间,把信息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以建设智慧农业为目标,着力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能力,着力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水平。2016年,在国家政策和战略规划的引导下,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二)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与环境

国家继续深入实施村通工程,加快宽带普及,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完善。2016年,全国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5%,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4Mbps;农村宽带接入用户为7454万户,比2015年增加1056万户,同比增长16.5%;截至2016年12月,全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为27.4%,规模达2.01亿户,较2015年年底增加526万户,增幅为2.7%;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已达33.1%。2016年农村广播、电视节目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7.79%、98.49%,分别比2015年增加0.44个百分点、0.17个百分点;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为8093万户,比2015年减少157万户,同比下降1.9%,占农村家庭用户总数的比重为33.17%。全国直播卫星用户总数超过1.2亿户,2016年新增直播卫星服务区域超过15万个行政村,直播卫星已成为中国农村地区广播电视覆盖的主要方式之一。2016年年底,全国农村固定电话用户为5043万户,比2015年减少736万户,同比下降12.7%。

农业信息化科研体系初步形成,基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农业信息技术学科群建设稳步推进,建成2个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综合性重点实验室、2个专业性重点实验室、2个企业重点实验室、2个科学观测实验站,大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IT企业相继建立了涉农信息技术研发机构,研发推出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产品,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先后两批认定了106个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格局初步建立,农业互联网企业不断涌现。农业监测预警团队和信息员队伍初具规模。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开始起步,启动了一批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项目。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取得新进展,框架构建基本完成,主要指标通过测试。

(三)“互联网+”现代农业

2016年,国家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引导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2016年5月,农业部会同发改委、中央网信办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了未来三年“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基本形成了全面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的政策框架。2016年9月,《“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颁布,为“十三五”期间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全面深度融合做出了顶层设计。2016年,农业部还召开了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会议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深化了全社会对“互联网+”现代农业的认识,形成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

继续加强推广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国家将物联网作为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加快推广应用。近几年来,国家深入实施天津、上海、安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积极推动北京、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新疆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智能农业项目建设,坚持边试验示范、边总结提炼,促进农业物联网技术产品不断得到推广应用。2016年,农业部在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深入实施国家物联网示范工程智能农业项目和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加强试验示范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在海南省召开农业物联网节本增效交流会,发布了“奶牛养殖、番茄种植物联网应用模式”,召开了《农业物联网发展报告2016》新书发布会。组织开展农业物联网标准研究工作,推进农业物联网指标体系建设,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奠定基础。

(四)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政策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在2015年相关政策密集出台的基础上,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各部委累计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共计40余个,基本完成了农村电子商务的顶层设计和配套政策部署。2014—2016年,连续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提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培育和壮大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环境,加快发展线上线下融合、覆盖全程、综合配套、安全高效、便捷实惠的现代农村商品流通和服务网络。”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和国家发改委共同出台《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形成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村电子商务体系,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商务部颁布《农村电子商务服务规范(试行)》,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提出了6个方面的具体建议,包括县级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体系、农村电子商务营销体系、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体系,并对功能、建设和服务等要求进行了系统阐述。商务部印发的《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指引(试行)》指出,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新型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加快推进农村产品电子商务、鼓励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提高电子商务扶贫开发水平。农业部出台的《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新的目标,即到2020年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8000亿元,年均增长保持在40%左右。商务部印发《全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专项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加快中小城市和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积极推进电商物流渠道下沉,实施电商物流农村服务工程。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2016年,农业部高度重视农业电子商务,始终将其作为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印发了《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部署北京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开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休闲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推动12家电商企业与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签订共同推进农业电子商务试点工作协议,积极探索农业电子商务新模式,初步形成农业部门与相关企业合力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格局;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对接”专项行动的通知》,充分发挥农业部牵线搭桥的作用,促进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及经营单位与涉农电子商务企业对接,积极引导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上线销售;组织开展苹果电商促销月行动和贵州土鸡电商促销行动,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开辟农产品电商流通新途径;加强农业电商的行业管理和组织协调;编写《中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6》。

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快速成长。2016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规模达到8945.4亿元,约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17.4%;农村网络零售单品数达到2.93亿个,占全网的20.3%;农村网店超过800万家,占全网的25.8%,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000万人;全国农产品的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1589亿元;各类农产品电商园区有200个,占各类电商园区的12%,并呈快速增长趋势。全国淘宝村达到1311个,淘宝镇达到135个,年销售额达到100万元的淘宝村网店达到11000个。2016年,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行业巨头加快布局“农村电商”,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已覆盖约500个县的2.2万个村;京东在1700余个县建立了县级服务中心和京东帮扶店,培育了30万名乡村推广员,覆盖44万个行政村;苏宁在1000余个县建设了1770家直营店和超过1万家授权服务点。此外,菜鸟物流“县级到村当日送达”服务范围已覆盖全国40%的县,“次日送达服务”已覆盖99%的县;中国邮政集团的“邮掌柜”系统已覆盖20多万个农村邮政服务站点;供销社旗下的“供销e家”电商平台,致力于打造以县域为基础、全国互联的农村电商生态。

(五)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与大数据应用

继续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近几年,按照中央一号文件有关推进信息进村入户的决策部署,2014年农业部开始在全国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2个县,整县推进,开展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2015年试点范围依据地方申请扩大到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16个县。2016年,农业农村部进一步加大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力度。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推进组;二是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印发了《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规范》《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服务规范》《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员培训规范》;三是积极探索政企合作机制,逐步确立“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农民主人”的建设运营机制,探索“政企社共建”“飞机场”“联盟推进”“麦当劳管理”“农场云”等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商业模式,为下一步全面推进信息进村提供了多种路径;四是印发了《农业部关于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推进工作视频会议,全面总结信息进村入户试点成绩和经验,重点研究解决农业互联网的“网”和“端”建设、运管、应用“短板”问题,部署落实信息进村入户由试点转为工程实施的重点工作任务;五是联合中国气象局印发《关于联合推进气象信息进村入户的通知》,将气象信息整合进益农信息社,大力加强气象信息在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等环节及农村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截至目前,全国共建成运营6.9万个益农信息社,累计培训村级信息员38.5万人次,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公益服务1115万人次,开展便民服务1.8亿人次,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28亿元。

继续加强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农业农村大数据是国家大数据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新型资源要素,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和应用。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对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做出了专门部署。2015年12月农业部印发《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的五大基础性工作和11个重点领域,对未来5~10年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做出总体安排。2016年,农业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印发了《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方案》,在北京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试点工作,从涉农数据共享、单品种大数据建设、市场化建设运营机制、大数据应用等方面,探索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的有效模式和途径;开展试点省份片区交流,探索推进以产业产品为主线的大数据共享共建;加强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推进系统整合、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启动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农兽药基础数据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新型经营主体直报平台“四平台”建设,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农业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建设,启动国家农业数据中心云化升级,制定《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实施办法》《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建设与管理试行办法》《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农产品供需分析月报制度实施方案》,推进海外农业数据调查分析,并且于2016年7月起,每月定时、定点发布中国玉米、大豆、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5个品种的农产品供需平衡表。

【服务业信息化】

(一)金融行业

2016年,金融业积极应对金融风险和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紧抓新技术发展和金融业态变革的机遇,在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提高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完善金融行业标准、优化金融信息技术治理体系等方面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

1.银行业

银行卡发卡量保持稳步增长,受理环境不断完善,电子支付业务发展较快。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达61.25亿张,同比增长12.96%;其中,借记卡在用发卡数量达56.60亿张,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4.65亿张。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达2067.20万户,联网POS机达2453.50万台,ATM机达92.42万台。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生电子支付业务1395.61亿笔,金额达2494.45万亿元。其中,网上支付业务为461.78亿笔,金额为2084.95万亿元;电话支付业务为2.79亿笔,金额为17.06万亿元;移动支付业务为257.10亿笔,金额为157.55万亿元。

金融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国际化工作扎实推进。国内方面,2016年共发布《中国金融移动支付 支付标记化技术规范》等金融行业标准12项,截至2016年年底,共发布有效的金融国家标准53项、金融行业标准136项;推进《银行营业网点服务基本要求》等9项金融国家标准的宣贯实施。国际方面,通过制定《金融国际标准化跟踪研究工作行动方案》,加强对国际标准化组织金融服务技术委员会(ISO/TC68)的跟踪研究;组织国内金融单位广泛深入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累计推荐国内金融领域51名专家加入 ISO/TC68的21个工作组;推动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中国金融业申报的《银行业产品说明书描述规范》被ISO/TC68批准成为国际标准项目,中国主导开发的“ISO 20022外汇业务报文”首次成为金融国际通用报文。

2.证券业

深入开展证券行业信息安全工作。2016年,证监会对《中国证券期货业信息安全工作规划》中23项任务的责任单位进行重点督促,对证券期货业各机构从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系统开发和数据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开展网上信息系统渗透测试和漏洞扫描,共完成142家机构的渗透测试工作,共发现漏洞770个,其中高危漏洞360个。另外,对295家机构进行了漏洞扫描,累计发现高风险漏洞15328个,累计修复漏洞13910个。认真开展“两会”和G20会议等敏感时期的行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全年共调查处置了95起信息安全事件,向行业通报信息安全漏洞46个,渗透结果142个,编发《行业信息安全通报》10期。

银证业务系统证联网上线工作取得实质进展。2016年5月,证监会办公厅和银监会办公厅分别发文,正式启动了证联网银证业务上线工作。2016年11月9日,证监会组织召开了证联网银证业务上线推进会。截至2016年12月底,12家银行已完成全部上线工作,证联网共上线27项业务,其中2016年新上线8项业务,启动证联网测试网建设和接入工作,整体实施工作顺利推进。

一批证券期货交易系统完成升级上线。上海证券交易所完成了大数据平台的原型验证和新基金业务管理系统、费用收付平台、容器云、上证云平台移动互联服务系统等系统建设。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五代交易系统投产运行,围绕新一代交易系统,全面开展下一代技术平台规划工作,深港通技术系统提前上线,持续推进期权技术系统建设,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基本完成了郑州异地灾备中心一期建设、新版监察系统规划工作。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完成深港通、新股发行改革和重启、营改增、跨期现一码通账户体系等行业重大项目建设。上海期货交易所完成交易组播行情的开发测试工作,完成统一资金划拨系统的开发测试工作,完成技术系统监控升级改造的大部分开发工作,完成SMARTS系统落地安装实施的验收工作并上线运行,完成行情网建设,建设高速交易通信网,完善会员接入统一平台。大连商品交易所完成“两地三中心”容灾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保障工作,积极推进7期核心交易系统建设。郑州商品交易所持续完善第五期交易系统,并启动第六期交易系统建设工作。

3.保险业

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在保险业的应用不断深入。2016年,新增互联网保险保单61.65亿件,占全部新增保单件数的64.59%。其中,退货运费险签单件数达44.89亿件,同比增长39.92%;签单保费22.36亿元,同比增长24.97%。从云计算应用看,整个保险行业已有50余家机构与第三方社会化云平台合作,有效降低运营成本、促进产品创新。从电子保单应用看,整个保险行业有104家机构签发了3.61亿张电子保单,其中,财产险公司46家,电子保单数量为1.98亿张;人身险公司58家,电子保单数量为1.63亿张。从互联网保险业务看,117家保险机构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实现签单保费2347.97亿元,其中,财产险公司56家,实现签单保费403.02亿元;人身险公司61家,实现签单保费1944.95亿元。

保险公司互联网用户数及线上服务呈现快速递增态势。2016年,中国平安互联网用户达3.46亿户,较2016年黏初增长43.4%,人均使用1.94项线上服务,互联网业务实现规模保费53.25亿元。截至2016年年底,集团通过各项服务积累的互联网用户达3.46亿户,App用户达2.33亿户,用户在各互联网平台之间的迁徙量达6905万人次,同比增长31%,平均每个互联网用户使用中国平安1.94项服务,较2016年年初增长16.2%。同时,用户的活跃度逐步提升,2016年月均活跃用户达6199万人,同比增长42.3%。太平洋保险公司互联网服务品牌“e宝”累计绑定用户已达1099万户,线上服务项目达49项,依托微信等互联网渠道,推出“快 e 赔”理赔服务,客户远程自助提出理赔申请,实现“指尖上的理赔”。

(二)交通行业

1.公路水路运输业

智慧交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对智慧交通发展及网约车的管理和运营做了规定。根据交通运输部的统计,2016年,33%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制出台了本省的智能交通发展规划,编制的智能交通发展规划范围涉及公路、水路、铁路、民航、城市交通、综合运输系统等多个方面;67%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建立交通应急指挥中心;56%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建立交通数据中心,其中53%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交通数据中心是集中部署的,40%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是分布式部署的[其中,72%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省厅、局、委为主,28%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厅直属业务局为主],7%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了其他方式部署。

信息技术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卫星技术在交通领域深入应用,研究起草《交通运输部关于在行业推广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指导意见》,完成基于北斗的海上遇险报警管理系统的部分系统建设;全国ETC联网运行平稳有序,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ETC车道超过13000条,主线收费站 ETC 覆盖率达99.06%,用户量稳步增长,已超过4000万户;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城市、发卡量均显著增加,初步形成全国交通一卡通清分结算体系,发布《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规范》;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省级行政区域覆盖率达70%以上。

2.民航业

信息新技术、国产化设备在空管系统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民航空管系统实现了全国民航航路航线 PBN(基于性能的导航)运行,完成了全国203个机场飞行计划统一集中处理,实现了全国空管运行限制信息、空中交通通行能力、航空气象等信息24小时实时更新和查询,实现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ADS-B)地面站设备全部国产化且具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支持功能,开展了多点定位系统、ADS-B地面站等38个型号设备合格审定。目前在中国民航实施准入许可的空管设备中,7个类别的通信设备有6类实现了国产化,5个类别的导航设备中有4类实现了国产化,12个类别的监视设备中有7类实现了国产化。

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民航发展的各领域。2012—2016年,民航共验收科技成果295项,组织“中国民航协同空管技术综合应用示范”等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大型机场仿真模拟、跑道拦阻系统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国所有航路航线实现基于性能的导航(PBN)运行,95%以上的运输机场具备PBN飞行程序,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ADS-B)、平视显示器(HUD)、电子飞行包(EFB)、卫星着陆系统(GLS)等新技术应用取得较大进展。

民航“互联网+”行动深入推进。全行业实现100%的电子客票,离港系统100%覆盖全国机场,自助值机、网上值机、手机值机等值机方式快速普及,中航信客票交易系统实现国产化。

(三)物流业

物流业具备向“互联网+物流”转型的基础条件。中物联调查发现,77%的企业使用了自主开发或者委托开发的信息系统或平台,17%的企业使用互联网平台或租用服务;但也有6%的企业尚未使用信息系统或平台服务。使用了信息系统或者物流平台的企业,信息化覆盖仓储业务的有70%,覆盖运输业务的有83%,覆盖跟踪业务的有78%,覆盖车辆和司机管理的有72%。

信息技术在物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SaaS云技术使物流配送效率提高了10%以上,降低运输事故率达15%以上,降低果蔬、肉类、水产品等流通腐损率达3%以上。基于北斗技术的电商快递运输过程透明管理云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化的信息手段,把快递物流过程中的车辆运输部分全程监控起来,使得运输过程始终处于动态监控管理之下,真正做到运输过程信息全透明,进一步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率。

(四)旅游业

新媒体在旅游业宣传中发挥重要作用。官方微博“@中国旅游”新开设每日旅游播报、厕所革命再提速、一周工作回顾等重点主题微博10个和“一句话寄语首届旅发大会”“旅游警察在我身边”等旅游话题8个,累计发布微博8277篇,共有粉丝5418715人,博文形式主要为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月平均微博发布量为160~170条,话题阅读量最多达500万人次。中国旅游微信开通服务号和订阅号双重功能,订阅号开通“微信厅”并整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官方微信日常发布的资讯内容,开通2300多个县级所在地气象信息服务。订阅号推送230期,每期5条信息,共计1150条,累积用户达3592人。服务号每周五推送涉旅图文信息,内容主要为一周涉旅新闻热点,已推送62期,每期8条信息,共计496条,累积用户达21906人。

旅游产业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2016年,国家旅游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对接了国家旅游局假日旅游统计系统、旅游厕所管理系统、导游管理系统、旅行社管理系统、饭店统计管理系统5个系统。截至2016年11月30日,国家旅游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实现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27家5A级景区的视频和数据对接,其中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了5A级景区全部联通,全国5A级景区整体覆盖率达到96.33%。

(五)其他行业领域

工商系统信息化围绕抓好“一幅图、一张网、一个库、一平台、一门户”的“五个一”建设展开,印发了《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正式上线。工商系统开展国家法人库云平台项目建设,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156台前置机的安装联调,初步搭建起高效运行、弹性扩展的云支撑平台框架,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基础支撑环境,实现了工商电子政务基础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运维。

“互联网+质检”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质检信息化发展顶层设计得到加强,完成《质检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组织制定了《质检总局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质检云平台服务管理办法》《质检信息资源管理办法》,通过加强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管理,消除信息孤岛,引导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促进质检总局信息系统建设的集中统一和互联互通。中国电子检验检疫(E-CIQ)主干系统分期、分批完成了在全国35个直属局、868个分支机构的全面试点上线工作。质检系统整合18个业务系统,对接39个专项系统,建成业务覆盖全面、应用集中统一、数据标准规范的信息化运作平台,主干系统在扩增口岸卫生检疫及风险管理、监督管理、注册备案等功能的同时,实现了与实验室管理平台的有机衔接;包含2.8万多条全新CIQ代码、上万条业务规则,以及97个业务规范、27个技术规范,并且以CIQ代码、审单抽批规则、现场查验与监控表单为核心的全国集中管理规则体系基本实现了业务监管指令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