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定性研究

(一)定性研究概念(qualitative research)

定性研究是一种性质研究,是一种在自然的情景下,通过对少量样本深入、细致的分析,从整体的角度深入探讨和阐述被研究事物的特点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的一类研究方法。它主要用于了解目标人群的相关态度、信念、动机和行为等问题。

(二)定性研究的特点

1.定性研究注重事物的过程

定性研究关注原因导致结果的中间过程,要了解事情发展过程中的许多细节。

2.研究对象一般是少数特殊人

定性研究调查对象的数量很小,一般用非概率抽样选择研究对象,分析的是研究人群的特殊情况。

3.研究者与调查对象要有长期密切接触

大多数定性研究要求研究者与调查对象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收集信息。

4.定性研究结果不宜做统计分析

定性研究一般是对某一事件进行具体的描述,或用分类的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总结。

(三)常用定性研究的调查方式

1.深入访谈法

深入访谈法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访谈。其并不依据事先设计好的问卷和固定的程序,而是只有一个访谈的主题或范围,由访谈员和被访者围绕这个主题或范围进行自由的交谈。其实施步骤包括:设计访谈提纲、访谈、收集资料和及时做好访谈记录。

2.观察法

观察法是通过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及行为痕迹进行资料收集和结果分析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分为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其实施步骤包括:准备工作阶段需要估计在现场居住的时间及现场工作量,尽可能地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观察者进入现场时应持有足够的工作、身份证明材料,巧妙、合理地向接触者进行自我介绍;在现场观察时,对观察对象行为进行录像、录音;在离开现场时,应感激当地有关人员,求得相互信任,以保持良好的关系;结果分析。

3.专题小组讨论

专题小组讨论是指通过召集背景相似的同类人员组成若干小组,在一个主持人的启发下,围绕确定的主题和讨论提纲进行充分和自由的讨论,自由地交换意见和观点,研究者依此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其实施步骤包括:设计、讨论与资料收集、结果分析。

4.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又称为专家意见法,是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团队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联系,以反复地填写问卷、集结问卷填写人的共识并搜集各方意见,可用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术。其实施步骤包括:按照课题所需要的知识范围确定专家;附上有关这个问题的所有背景材料,提出问题和相关要求,同时请专家提出还需要什么材料;由专家做出书面答复;各位专家意见汇总,列成图表进行对比;将上述材料再分发给各位专家,让专家比较自己同他人的不同意见,修改自己的意见和判断。其中收集意见和信息反馈这一过程需重复进行,一般要经过三四轮。

5.选题组讨论

选题组讨论是一种程序化的小组讨论,其目的是为了寻找问题,并把所发现的问题按其重要程序排出顺序来。其实施步骤包括:介绍调查的目的、过程和要求;与会人员观点形成;登录观点;讨论展示登录结果;项目排序和打分;汇总并取得一致性结果。

6.专家会议法

专家会议法是根据规定的原则选定一定数量的专家,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专家会议,发挥专家集体的智能结构效应,对预测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状况作出判断的方法。其具体形式包括:专家会议调查法、头脑风暴法、个人判断法和集体判断法。

(四)定性研究的实际应用

1.辅助问卷设计

研究人员在设计问卷时,有些内容不一定适合研究对象,甚至可能引起调查对象的反感,用定性研究可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

2.估计非抽样误差

问卷调查收集的多是“言语”资料,即回答者所说的情况,文化程度过低、对高层次的调查人员或权威过于拘谨、受文化习俗和习惯的限制、缺乏积极的动机等多方面的原因,都可能造成言语信息与事实间的出入,定性研究方法可以估计这些调查的非抽样误差。

3.验证因果关系,探讨发生机制

定量研究确定的因果关系,有时可能掩盖真正的原因,定性研究可以揭露这种虚假关系。

4.分析定量研究出现矛盾结果的原因

定量研究有时会发现人们的行为与其知识水平和态度不一致。这是因为报告行为与实际行为不一致,还是因为人们未具备发生行为的知识和态度,可以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加以识别。

5.了解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

某些危险因素可能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这对于非纵向追踪的定量研究有较大的影响。如,很多人在发病前后的行为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夸大,也可能掩盖可疑危险因素,所以通过定性研究对发病前后一段时间的行为进行动态的了解后才能下结论。

6.作为快速评价技术,为其他研究提供信息

当时间和财力不足时,小范围内的研究可以在短期内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大量深入的信息,此时一般采用多种定性研究手段收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