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案例评析

基于全球化经济发展和消费社会人性堕落欲望贲张的医学模式思考

1.在中国的医疗市场领域,病人是上帝吗?这种提法是否合理?

结合前面五种医学模式的主要知识点,我们认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视病人如亲人,病人就是上帝”的提法是欠妥的,那些基于对病人“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的行为的奖励是滑稽可笑的。因为人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以自然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必然导致病人需求的扩大和欲望的释放,误使病人认为花钱就是来买服务,必然破坏医学本来的治疗规则。

2.以上述案例为基础,请问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如何协调统一?

现代有关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都表明,人们的躯体健康与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息息相关。20世纪七十年代,医学研究人员有两项重大的发现:首先,大脑中的同一化学物质不仅调节身体的免疫系统,同时还影响人们的思维和情感。这意味着人们的心理状况和躯体状况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其次,这种化学物质不仅存在于人的大脑中,而且在身体的各个系统中循环传递,包括免疫系统。这意味着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躯体健康状况之间可以互相影响。心身疾病就是对这种关系的一种证明。心身疾病是指那些发病、发展与治疗都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负面的心理活动如消极的情绪、长期的焦虑、巨大的精神压力等会导致不良的生理反应。这种生理反应如果持续过久,就会导致躯体的损害,甚至造成器质性病变。常见的身心疾病有溃疡、炎症、高血压、心脏病、疼痛等等。而另一方面,乐观、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又可以预防疾病,在患病的康复治疗中有时可以起到药物甚至手术都无法达到的作用。

3.现在的医患关系越来越严重,请问这是谁的过错?

经济社会特有的畸形现象,人与人之间的物质金钱关系侵入到了医疗领域。首先,病人认为拿钱来就是购买服务,把神圣的医患关系等同于商品交易。其次,死亡教育的缺乏,死亡是生命历程中的必然环节,它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无需对死亡忌讳甚至避而不谈。死亡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正确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然而在我国,死亡教育极度匮乏。我国没有关于死亡教育的书籍,也没有开展关于死亡或者生命教育的课程,当人们面对死亡时,就会出现恐惧、焦虑、愤怒等心理现象。有研究者在对111位丧亲人士的调查中发现,逾七成出现失眠、健康状况下降等问题,约82%的人于亲人去世后常感孤独寂寞,约三成的人透露曾有自杀念头,更有不能接受亲人不能治愈以及离世的事实而做出冲动行为的。与此同时,这也使得临终病人没有得到最好的陪伴,抱憾而去。再者,这也是经济社会人性堕落的表现,促使人们思考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存在着的宽容纵容迁就病人的一面。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这是长眠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治愈”需要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积累,它是“有时”的,不是无限的,这里的分寸把握很精准。医学不能治愈一切疾病,更不能治愈每一个病人。而患者不应盲目相信医学的“本事”,对医学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就算治愈了,医生也应该客观地评估其效果。事实上,绝大多数医生都追求精湛的医术水平,试图做一个真正能“治愈”的人,这也是医学的人文性使然。“帮助”是给病人以援助,是医学的经常性行为,也是医学的繁重任务,它的社会意义大大超过了“治愈”。在技术之外,医生常常要用温情去帮助病人。从古至今,一切医学技术都是对身处困境的人的帮助。医学的作用仅仅是帮助而已,通过医学的帮助,人们才能够找回健康、保持健康。“去安慰”,是一种人性的传递,是在平等基础上的情感表达。如何学会安慰病人并且坚持经常安慰病人,是一个大课题,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各种医患沟通的技巧,这也被提出是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之一。这句名言明确了医学是饱含人文精神的科学。抽去医学的人文性,就抛弃了医学的本质属性。也说明医学的最大价值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安慰和帮助病人。医学不是技术的产物,而是情感的产物;行医不是一种交易,而是一种使命。因此,只有让医学走出商业交易和技术崇拜的误区,医患关系才能回归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