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医学案例与实训教程
- 黄仙红
- 1688字
- 2020-06-24 18:02:16
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影响
(一)对卫生事业的影响
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把健康推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
强调以健康为中心,重视躯体、心理和社会健康,才能保证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实现其社会发展目标。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促进“大卫生观”的形成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使人们从宏观的、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高度来看待卫生工作,充分认识到卫生工作的社会性、群体性,把卫生工作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社会的事业。积极推动了封闭式的“小卫生观”向开放式的“大卫生观”改变。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倡导以公共政策、科技进步、重大行动为切入点,实施综合治理,有机协调部门职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应对卫生挑战;倡导以实现社会经济和人民健康协调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促进人群健康、提高健康的公平性;提倡以人为本,以国民健康需要为导向,从注重疾病诊疗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转变,推进卫生事业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
(二)对卫生服务的影响
1.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
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是指从防治分家到防治结合,将医疗服务工作融入预防工作中。即在疾病防治过程中,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重视和强调疾病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病因预防),在疾病未被发生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疾病的发生;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在疾病发生早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三级预防(临床期预防),在患病后做好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工作。
2.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强调生理服务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前提下,突出卫生服务的整体性,尤其强调心理服务、社会服务的重要性,倡导扩大心理服务范围。要求在提供躯体照顾的同时,也要对普通人群和病人进行心理服务,了解影响病人的心理因素,积极开展心理卫生工作。
3.从医院内服务扩大到医院外服务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卫生服务应由传统的封闭式院内服务,逐步向院外服务转化,适应卫生服务的社会化要求。医生应从在医院内被动等待病人的服务方式向主动走出医院,进入社区和家庭,为社区人群提供综合性照顾的方式转变。
4.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
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是卫生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医学进一步社会化的体现。在提供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医疗人员除诊疗疾病外,还应该通过社会医学诊断,发现居民的健康问题,找出危害居民健康的因素,进行健康指导和健康促进。
(三)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想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框架下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需要自然科学知识,也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因此,医学教育在重视传统医学学科教育的基础上,还应开展心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诸多相关学科的教学,注重培养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新的医学模式对医学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要求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要有社会责任感和科学奉献精神;(2)现代型的医学人才,既要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又要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3)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加强社会实践的锻炼。
(四)对临床医学的影响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在临床工作中,从观念到实践都要进行变革;由以医疗为导向向以预防为导向转变;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由偏重个体诊治向更加重视群体健康防护转变;由着眼于分析影响健康的生物因素向综合性多因素分析转变;由单纯性治疗向兼顾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社会支持等转变。
(五)对预防医学的影响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预防医学理论的拓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推进了预防医学对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从生物因素扩展到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把生物学预防和医学预防扩大到社会预防和心理预防。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指导下,预防医学建立了“高危”的观点,产生了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高危环境、高危因素、高危人群。对高危环境、高危因素、高危人群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可降低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改善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