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与模式实例
- 陆若辉
- 1122字
- 2020-06-24 18:18:44
7.水禽旱养
模式概要
水禽圈养和笼养的“水禽上岸”模式,减少了水禽对江河水流域的依赖和环境的污染,圈养产生的污水直接作为有机肥利用,实现了生产与生态共赢。
水禽上山突破了土地短缺瓶颈,扩大了水禽养殖区域,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该模式比传统放养模式节省人力10~20倍,提高饲料转化率6%,但基础设施投资成本也有所提高。
模式内容
水禽圈养就是在苗木基地内建鸭舍,舍外设围栏、运动鸭滩和沐浴水围。每天抽取地下水注入水围,供蛋鸭嬉戏沐浴,使用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再将其抽取到山顶的储液池,灌溉时经管网系统输送到苗木基地。该养殖模式要求在每个养殖场建立独立的活动场地,每平方米饲养蛋鸭7~8羽,每5000只蛋鸭配套建设1~2个深度为45厘米、面积为25~30平方米的水围,水围中的水每天冲洗更换1次,每周消毒1次。
而水禽笼养关键技术在于蛋鸭专用笼具设计、笼养条件下的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等。在蛋鸭笼养区建设标准化钢棚鸭舍,每座可饲养1万羽。每排鸭笼分为上中下三层,每两只鸭子住一个小“房间”, “鸭房”底下配蛋槽架。鸭舍中安装笼养鸭专用笼具、通风湿帘、屋顶自动通风帽、饲料自动投料机、自动饮水器、机械刮粪板等。蛋鸭笼养简化了饲养管理操作程序,通过增加自动化通风、饲喂、清粪设施设备,可大幅提高劳动效率。粪便污水经沼气工程无害化处理后,一般建议就地、就近进行还田消纳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也经常两种模式组合应用,如前期圈养,到100天左右的时候再把鸭子放进笼子。建议每1万只鸭配套4.7公顷土地作为消纳地。在消纳地的种植作物选择上,一般选择耐肥、回报率相对较高、回报周期相对较长的苗木,以弥补蛋鸭回报周期相对较短,回报率相对较低的缺陷。
模式成效
与传统放养模式相比,水禽旱养主要有以下明显优点:一是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传统放养模式,每个劳动力只能饲养蛋鸭250羽左右;采用圈养模式,每个劳动力可以饲养蛋鸭2500~3000羽,笼养模式则可饲养5000~7500羽。二是可明显提高饲料利用率。采用旱养模式后,由于改造后降低了蛋鸭基础代谢的能量需要,可提高饲料转化率6%左右,同时可改变传统养殖模式下的饲料浪费情况。三是可减少周边环境污染。传统放养模式长期放养后,容易对水库、河道等水体资源及周围环境产生污染,采用旱养模式后实现了污水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四是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在节省人工成本、饲料成本的同时,改造后的旱养模式可明显减少用药成本。同时,经鸭粪施肥后的苗木可明显提高生长速度,每公顷苗木每年可产生7.5万元左右的经济效益,达到丰产丰收。五是可明显减小疫病传播危害。采用蛋鸭旱养模式后,由于饲养环境相对稳定,受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明显减少,有利于鸭群防疫和减少因放养引起的疫病交叉感染,明显减小疫病传播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