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的研究:探寻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本质特征

作为社区学习共同体系列研究的一部分,杭州市成人教育研究室从2012年起至2016年,采用质的研究方法,选取了20多个典型社区学习共同体开展个案研究。为什么选择质的研究方法?首先是着眼于已有相关研究的不足;其次是因为这种方法基本上可以满足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的要求。

“共同体”早已有之,最早见于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ǒnnies)1881年的社会学名著《共同体与社会》(Gemeinschaf t und Gesellscha f t)(中文版,林荣远译,1999)。1995年,博耶尔(Emest L.Boyer)在《基础学校:学习共同体》中明确提出“学习共同体”概念。事实上,杜威的实验学校、要素主义学校联盟、霍姆斯小组的基础学校共同体等教育实验都使用了共同体的概念来承载各自的教育理想。然而,诸多的有关学习共同体的描述,更多的是一种修辞性的语言信息,告诉我们学习共同体应该是怎样的形态;没有再现学习共同体里的成员的心理状态和意义建构方式;没有对学习共同体的具体情境和过程进行探讨;也没有人知道学习共同体里的成员真正经历了什么等等。并且,当我们试图在相关领域构建这种理想的社会单元时,很难找到适当的操作指南。更为重要的是,在当前对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中还没有涉及内容更为丰富的成人自发组织起来的学习群体。相对于学校围墙内的学习共同体,成人自主学习形成的学习群体更具共同体的特征,在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进行相关探索和研究具有更深远的价值。近十年来,中国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主要成果体现在在三个方面:

一是概念研究。2010年汪国新发表了题为《基于“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一种新的成人学习方式》的文章,首次提出了“社区学习共同体”这一概念(之前是在课题和演讲中提出)。他认为,社区学习共同体是“在社区内任何一个普通成员,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及学习需求,在平等、互助的原则下,通过社团形式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组织。它最根本的特点是将学习巧妙地镶嵌于社团组织中,同步进行,自主互助,合作分享。”汪国新:《基于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一种新的成人学习方式》, 《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第12期。随着研究的深入,对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概念不断进行丰富和完善,2012年,我们对“社区学习共同体”予以重新界定,即“社区内的居民,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及学习需求,在平等、互助的原则下,通过心灵契约的形式自发构成的非正式学习团体。”汪国新:《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策略》, 《职教论坛》2012年第3期。这一概念较之前一概念注重突出社区学习共同体的自发性和内在凝聚力。2014年,汪国新在接受《中国成人教育》杂志主编徐明祥研究员专访时又再次深化了这一概念,提出社区学习共同体与“学习型社团”或“学习型团队”在内涵上有本质的区别,它是由城乡社区居民以实现自身生命价值为根本目的,以享受共同学习过程为出发点而自愿结成的相对稳定的学习群体。其特点是,学习者的学习是把学习本身作为目的,是一种真正体现人的“本质意志”的学习。徐明祥:《社区学习共同体在中国的广阔前景》, 《中国成人教育》2014年第14期。这一概念的内涵更为丰富,它囊括了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组建目的、组成方式以及根本属性等要素,高度强调了社区学习共同体在人的生命价值的成长上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从真正意义上触摸到了社区学习共同体这一概念的内核。到2015年,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又有新的发展,《中国教育报》2015年12月31日题为《学习共同体中的生命成长》一文中提出:“社区学习共同体是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因共同学习而结成的能实现人的生命成长和建立守望相助关系的群体。”汪国新:《学习共同体中的生命成长》, 《中国教育报》2015-12-31。

二是意义与价值的研究。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意义和价值,目前的认识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一是社区学习共同体促成社区成员学习方式的革新。二是社区学习共同体实现了民众的共同学习,它的存在能在满足居民学习需求的同时也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是成人学习的有效方式之一,能有力推进学习型社区的构建、学习型城市的构建。三是社区学习共同体有助于形成社区居民之间信任、守望相助的人际关系,营造出温情的社区环境,增强民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是对现代城市社区如何建立精神家园问题的直接回应。四是社区学习共同体为提升居民幸福感和归属感找到了一条极佳途径,是提升城市幸福指数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三是培育策略的研究。“处于成长期的社区学习共同体,需要利用现有资源,构建服务体系,促进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与社区学习共同体间的协同发展,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成长生态,更好地养护社区学习共同体,使其自由成长。”汪国新、余锦霞:《社区学习共同体发展策略研究——以杭州为例》, 《当代继续教育》2015年第4期。要孕育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生成环境,营造终身学习氛围,开拓民众互动场所,丰富社区资源信息,促进共同体成员互动共生,挖掘社区共同体的文化内涵。构建社区学习共同体要注重“形成平民学习的共同愿景,挖掘共同体本身蕴含的文化,开展体验式的互动活动,在运行方式上对现有的群众性草根社团植入契约和行为规范。同时把数字化网络平台的运用与学习共同体进行衔接,产生更加丰富多样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可以通过“评选和表彰示范性学习共同体,经常性地开展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进行核心成员培训”汪国新:《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策略》, 《职教论坛》2012年第3期。,来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对于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本质特性和内生发展规律问题的探寻一直在进行,也有一些成果。如汪国新与孙艳雷提出:“成员即资源,这是社区学习共同体持续发展的关键。”汪国新、孙艳雷:《成员即资源:社区学习共同体内生发展规律探析》, 《职教论坛》2013年第24期。首先,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成员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他们大多是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及各种专业知识的成年人,形成了独特而又富有实践价值的个人知识;其次,成员能带来资源,“社区学习共同体可以通过成员来获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重要资源,特别是一些外在的场地、设施、设备、师资等资源”。再次,成员生成资源。它表现在“社区学习共同体活动过程中知识的生成上”。但总体上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迫切要求理论上的成熟,直面根本问题,即:社区学习共同体到底是什么样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具有什么样的本质特征?社区学习共同体是如何形成、发展、运行的?社区学习共同体中的学习到底是怎样发生的?社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又是如何互动的、相互关系是如何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对于身处其中的成员而言有什么样的意义?成员在社区学习共同体中的经历和感受对成员们有何影响?社区学习共同体是如何凝聚成员积极主动的持续参与的?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各种资料收集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综合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质的研究方法,可以通过对大量的资料和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运用归纳法,形成关于“社区学习共同体”特性的理论框架,满足当前对“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建构的需求。质的研究方法,对当事人看问题的视角十分重视,这可以帮助我们从社区学习共同体成员本人的角度了解他们在共同体中的经历和感受以及他们对自己行为的意义的解释。质的研究方法着重在微观层面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和分析,这有利于我们对成员们在社区学习共同体中的具体行为、学习活动、所思所想进行深入探讨。质的研究还强调在自然情境下研究事物发展的动态过程,这有利于我们对社区学习共同体进行长期的追踪调查,了解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成长发展过程以及身在其中的成员们的变化过程。质的研究允许选择较小数量的样本,这样我们可以选择能够为所研究的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典型样本,集中精力深入研究,细致探究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内部细节和其中纷繁变化的因素,成员们复杂的内心情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