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自序:“心理营养”的由来

在心理学界,“心理营养”这个名词是由我在2008年正式提出来的,我也提出了有关这个名词的系统理念。很多人很好奇,这个理念是如何发展出来的?我想有必要在这里简单说明一下。

从1990年开始,我就在马来西亚大量做个案,从那时到现在,我接触了很多家庭,也接触了很多所谓有“偏差行为”的孩子。很明显的事实是,专注在改变孩子的行为不是根本之道,你处理了孩子的一个偏差行为,往往过了不久,第二个偏差行为又会出现,这令父母和老师特别头疼。当时我就发现,根本之道是要改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一旦孩子和他的“重要他人”的关系得到改善,这个孩子的行为就会渐渐好起来,孩子会变得更有朝气,更快乐,目标也更明确。因此,我们必须要问:亲子关系为何如此重要?在和谐的亲子关系中,孩子从父母身上得到的到底是什么?

对于我来说,孩子有偏差行为是很奇怪的一件事。作为一个人,生命的原本状态,必然是渴望人见人爱,被人喜欢和接纳,而孩子肯定知道偏差行为只会给他们带来排斥和厌恶,为何还是有那么多孩子乐此不疲呢?合理的逻辑必然是:孩子需要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比得到别人的喜爱更重要,这些也必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东西,如果它不是食物和水——我们称为生理营养的东西,那么,它是什么呢?

2001年,在做了超过一万个个案后,就是在帮助无数家庭和孩子建立关系后,我开始教导父母亲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给予孩子我称为“心理营养”的东西。令人感到惊奇和兴奋的是:只要父母亲开始对孩子做心理营养,孩子就真的如同生命得到了滋养,生命的“五朵金花”(我提出的另外一个理念,指的是人类的五大天性)就能绽放。这个结果屡试不爽。其中我们所针对的各种偏差行为,包括了精神疾病、厌食症、不愿上课和自闭症等等。

如同种子一样,生命原本就在其中,但是如果没有阳光、空气和水,藏在其中的生命无法展开!人类也一样,我们的生命有无穷的能力,但是如果没有生理营养,身体就不会健康;没有心理营养,心理的巨大能力也就无法实现,“五朵金花”不能绽放,心理力量也只能奄奄一息。心理学原本就是现象学,1000多个孩子得到心理营养之后的转变,足以证明这个理论的实用性。

2008年我开始到中国授课,教得最多的是亲子课,讲得最多的是“心理营养”这个理念。与我在马来西亚得到的结果相同,许许多多学员告诉我,他们的孩子改变了;当他们把养育孩子的这些理念,用来对待自己,学习做自己的好父母(good enough parents)时,他们的生命、他们的关系、他们的生活素质,也都发生了改变。这种反馈很多很多,部分学员还把自己的经历寄给我,发表在我的QQ空间,读者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看,这种文章至今也有1000多篇。

我到中国不久,就开始在育儿杂志上传授育儿方法,就是用“心理营养”的理念来诠释幼儿的行为,并指导父母如何养育。每个月都由伍娜负责访问我,然后写成文字发表。当初并没有出书的想法,但几年下来,没想到这些文字已经有机会可以结集成书。这是我在中国出版的第一本书,心中自然无限欣喜。和伍娜的合作相当愉快,我们也成了很好的朋友,这本书能出版,伍娜功不可没。和青豆书坊苏元沟通时,大家都认为以“心理营养”为书名最为准确,因为心理营养理念的提出,也是我对亲子关系、心理治疗最大的贡献。有关这一理念在心理治疗上的运用,我会另文说明,这本书中主要是针对育儿而言。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运用这个理念来育儿,既轻松,又有效。

我必须感谢其他儿童心理学家在儿童观察和研究领域付出的努力,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法,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Donald Woods Winnicott)的客体关系理论都给了我许多的启发。从大量书刊中,特别从我自身做个案的体验中可以证实一件事:父母如果能对孩子无条件地接纳、重视,给予足够的安全感,给孩子肯定、赞美和认同,用自身作为模范,教导孩子如何处理生活,孩子自身的生命力就能被激活,他就有能力发展自己的特长,活得快乐和自在,如同他们初始来到这个世界的状态。

我常说的话是:养孩子有什么难?如果养孩子养到鸡犬不宁,十有八九是方法错了,理念错了!那么,现在或许是一个改正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