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推荐序二:一本书,一次成长
- 心理营养: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
- (马来西亚)林文采 伍娜
- 1728字
- 2019-04-09 18:32:10
朱正欧
辣妈帮内容中心副总裁
原《父母世界》杂志执行主编
两个孩子的妈妈
人生的很多事情都需要一个契机。
林文采老师之于我,便是开启再次成长的契机。
那是2008年年末。当时,儿子进入了terrible two,女儿早已是horrible four……身为育儿杂志编辑的我,突然对“做个好妈妈”这件事感到力不从心。
有个机会,说是去采访美国临床辅导学博士和家庭治疗专家。于是,我带着自己的焦虑跑去见这位专家,也就是林文采老师。
见面之后,我抛出所有困惑。我问林老师:“为什么孩子的个性那么难把握,亲子互动显得那么不可控?”林老师说:“孩子原本就各有各的天性,其中有优点也有缺憾,只是父母通常对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反正它已经在那儿了,反而对孩子所缺乏的一直批评和指责。”我问林老师:“对职场妈妈而言,陪伴是不是质比量重要?”林老师说:“这是一种逃避内疚的借口!但是,‘重质’不代表不停说教,而是平静地跟孩子在一起,给他需要的支持和安慰。”
我问林老师:“为什么我们那么在意孩子在人前的表现?”林老师说:“缺乏自我认可的父母往往要通过孩子的表现来证明自己的水平!”我再问林老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判断自己能否成为一个好父母?”林老师说:“如果一个人能做自己的好父母,也就能做孩子的好父母。什么叫‘做自己的好父母’?就是有没有办法对自己温和而又坚持——当你遇到挫折时,是不是可以接纳自己和安慰自己,当你想要放弃的时候,能不能坚持对自己说‘不行’?”……
现在回想起来,那次采访,解答了我对于如何做父母的根基性疑问。而我此后参加的林老师的工作坊,则奠定了我对待孩子乃至对待自己的心理基调:带着敬畏之心去探求内心的奥秘,带着接纳之意去看待情绪的起起落落,带着温和之情去好好说出每一句话。
在林文采老师这里,我得到的最大启发是:好的亲子关系,先于教育。我想,这也正是千千万万如我般焦虑的中国妈妈最需要得到的指引。
从孩子一出生开始,我们为人父母者的脑子里就会出现两个字:教育。我们希望通过“教育”让孩子知书达理、令行禁止、敏而好学、从善如流。我们希望通过“教育”来塑造我们和孩子之间良好的关系……只是,“教育”二字带来的强大使命感和紧迫感让我们忽略了这样的事实:我们与孩子之间先有关系,后有教育,我们首先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亲密组合,其次才是一个生命帮助另一个生命成为更好的自己(且不论究竟是谁帮谁)。
记得林文采老师谈起她和自己4个孩子的关系时说:“如果孩子做了什么事情让我生气了,我会直接告诉他们我生气了,我不喜欢。这时孩子们自己就会注意了。因为我们的关系一直很好,孩子们不愿意去破坏这种良好的关系。”其实,孩子们天生就知道,他们需要父母,他们依靠父母,所以只要父母的要求是合理的,孩子们是不会去故意破坏这种关系的。而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越友好,我们的“教育”也才越有效。
那么,我们做好了与另一个生命好好相处一场的准备吗?我们了解那个我们想要好好相处的生命究竟需要什么吗?我想,这可能是懂得了“亲子关系先于教育”之后,我们遇到的更复杂的一个问题,因为这对我们而言是一门全新的功课——当我们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对此并不了解,也因此很少给到我们——它的名字便叫作:心理营养!
我相信,“心理营养”这个名词的字面意思很容易懂,套用“身体营养”的解释,它应该是让孩子的心理保持健康、获取成长所需要的营养。但我也知道,对于这个名词的含义,我们中的大多数都会是一种面对“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觉:无条件接纳、安全感、赞美、认同……这些我们曾经在各处听到的名词,其确切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我们为人父母的到底该做些什么?而这,恰恰就是林文采老师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所谓“见字如面”。
林老师的书稿,反反复复看了几遍。阅读文字的感觉,就如同参加她的工作坊一样,表达简练,但直指痛点。尤其喜欢Q&A的部分,那些对于儿童心理的解读以及对于父母应对方式的指导,在每一个具体场景里面都生动地表述了出来,让我们既获得“道”的启发,也得到“术”的指导。我想,无论对于我这样的老学生,还是拿到此书的各位新妈妈,这都是一本可以帮助我们梳理亲子关系与教育方式的最好指导。也真心希望每一位读到此书的妈妈,都能够如我一般,获得一次崭新成长的契机!
作为学生,再次感谢林文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