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每天学点审美基本原理

植物学家和诗人谁在审美

——审美活动

公园里长着一棵树,植物学家走来了,他细细端详着这棵树,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临走,说了一句话:“很一般嘛,没有什么价值。”接着,一位诗人走来了,他驻足凝视,又绕树一周,脸上露出激动的神情,他一会儿靠近它细察,一会儿又远离它眺望,他被这棵树奇特的造型和枝叶绿中带红的怪异色彩惊呆了,久久不愿离去,只听他一遍遍地赞叹:“太美了,太美了!”

植物学家和诗人谁进行的是审美活动呢?

审美是一种不带实用功利目的的情感活动

审美活动简称为审美,是指在欣赏和创造美的过程中,人感受、体验、欣赏、评价、创造美的活动。通俗来讲,审美就是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欣赏。审美活动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情感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审美活动与其他活动不同,它是不带直接实用功利目的、始终伴随着感性形象的活动。康德说:“这是一种不凭借任何利害计较,只追求精神性快感的活动,是非物质功利的,也就是说人们欣赏蓝天白云并不是要得到什么好处,再美的音乐绘画也不能够当饭吃,它只是在精神上带给人愉悦的享受。”审美活动不需要通过概念来表达,不需要判断、推理;而是凭借生动的形象进行联想、想象和情感活动,通过形象思维获得审美感悟和审美享受,是非物质功利的或超物质功利的。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植物学家的行为不是什么活动,因为他观察这棵树是为了做科学研究的,没有给他的精神带来任何愉悦。而诗人在经过仔细地观赏之后大加赞美,不带有任何功利性,只是单纯地在精神上得到了愉悦,所以,诗人才是在审美。

如果你依然分不清什么才是审美活动,那么我们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桌上有一盘鲜红娇艳的樱桃作为模型,如果你一眼看到就想:“这盘樱桃肯定很甜,如果拿过来吃掉就好了。”这就与审美无关了。如果你没有想把它吃掉,而是被它鲜艳的色彩、娇艳的外表和圆润的线条所打动,想把它画下来,那么你就是在审美了。就是这样简单!

与外物构成审美关系的活动就是审美

审美活动的内涵十分丰富。除了审美欣赏,审美创造也是审美活动。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人们美化环境、美化自然、美化生活,都是审美活动。总之,审美欣赏、审美创造、审美体验、审美评价、审美鉴赏以及贯穿其中的审美心理活动,都是审美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它都必须要求人与外物建立一种关系,没有这种关系就不能成为审美活动。这种关系就是审美关系,是人与外部世界关系中的一种,是人类以一种情感观照的方式来欣赏和体验着现实的美,反过来又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的关系。

人是世界万物之灵,总是与外物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比如认识关系、实践关系、功利关系等,审美关系也是其中的关系之一。如果没有这棵树作为审美对象,那么诗人就不会发出任何赞美的感叹,相反,如果没有诗人作为审美主体来欣赏这棵树,这棵树也不会得到赞美。所以,必须是当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同时存在,并建立起一种审美关系才能算是审美活动。

没有审美态度的审美就不是审美

这棵树的美,诗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而植物学家却感受不到。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涉及审美态度问题。

审美态度是指人们审美地对待事物的态度,即以非功利的态度来对待事物、对象。诗人是以非功利的审美态度来对待、观赏这棵树,自然被惊呆了,并一遍遍赞叹“太美了”;而植物学家并不是以审美态度来对待这棵树,而是以功利的态度看待它,认为这棵树没什么价值。可见,审美态度是审美活动的前提,超功利的审美态度是审美活动的最主要特征。所以,一个人要想成为审美的人,就必须让自己在审美活动中使自己远离功利,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审美对象。如果不能排除功利或利害方面的干扰,那么主体与对象就不能形成审美关系,不能进行审美活动,更不能对对象作出审美评价。

当然,审美态度是一种主观现象,所以它会受到时间、地点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更会受到人的主观的心理因素,如心境、情绪等的影响。在《水浒传》的“智取生辰纲”一回中,白胜挑着一担酒唱道:“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歌词中的农夫在“心内如汤煮”的情绪支配下,对于当时的太阳,绝不会视为一个美的形象。

所以,在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必须使自己处于一种非实用的、非功利的、静观的审美态度,才能进入审美状态,才能观赏到美,获得审美的精神上的愉悦,也才能对对象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

人们为什么要审美

——审美需要

在北宋元丰年间的杭州发生了这样一件案子:以卖扇子为生计的张二向绸缎商人吴某借了三百贯钱用来买绫绢做扇子,他们约定的还钱时间是三个月后。但是不幸的是,当张二做好扇子之后,恰巧赶上了连月的阴雨,天气凉爽,人们都不需要扇子取凉,所以导致扇子滞销。三个月很快到了,张二根本无钱还债,而吴某几次催讨不成,就把张二告到了知府衙门。官府此时也左右为难:想要处罚张二,又于心不忍。这老天下雨,张二又有什么办法呢?但是不处罚张二,也不妥。自古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恰巧这时苏东坡被贬来杭州任通判,于是知府大人连忙将这件棘手的案子交给苏东坡办理。苏东坡了解了事情始末之后,就命张二将积压的扇子全部挑来,他提起笔,在每把扇子上,或描几笔画,或题几句诗。顿时,每一把扇子都变得与众不同了。于是张二挑着这些扇子上街去卖,此时的天气已经转凉了,但是这些扇子却很快被市民一抢而空。最后张二不仅还清了吴某的债务,还获利不少。

天气凉爽,为什么杭州的市民还将扇子抢购一空呢?这是因为经过苏东坡润笔的扇子,已经美化了,老百姓买的不是扇子本身,而是扇子上的“美”。可见,杭州市民是爱美的,且具有强烈的审美需要。

看山看水实畅神

审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需要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所衍生的一种精神需要。

谢灵运曾经说过:“夫衣食,人生之所资;山水,性分之所适。”意思是说:人不仅有衣食之需,还要有“性分”方面的即审美的满足。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研究出著名的“需要系统”,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级的“超越性需要”,其中包括人对审美的需求。我们把这种审美方面的精神需求,称为审美需要。

人之所以需要审美,不仅仅是因为审美能给人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享受,还因为世界上存在着许多东西需要我们去取舍,找到美的事物,可以使人摆脱庸俗、狭隘和自私,并使人择真而求,择善而从,择美而爱,使自己的人生进入诗意栖居的审美世界,超越功利的狭隘生活,获得丰富的精神体验。所以爱因斯坦认为艺术和科学创造的动力,在于“摆脱日常生活,在单调乏味和这个充满着由我们创造的形象的世界中,去寻找避难所的愿望,才是他们最强有力的动力”。连信奉人生四大皆空的佛家也会醉心于山水审美,醉心于艺术创作。在《传灯录》上说,“吃茶吃饭随时过,看山看水实畅神”,意思是:茶饭只是随时过而已,而看山看水却使“万物皆备于我”,让人畅神,得到高级精神享受。可见,出家人把看山看水与吃茶吃饭相提并论,甚至认为看山看水更为重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生来就爱美,无论是诗人、艺术家、为官者,还是普通的老百姓,都有审美的需要,都有爱美的心。

诗人、艺术家自然是有着强烈的审美需要的。李白在《秋下荆门》一诗中就表白自己挂帆东下,不是为了到东吴吃当地的鲈鱼脍等名菜佳肴,而是去游览剡中一带的名山大川。在李白看来,欣赏美景要比吃喝更重要,饱眼福胜于饱口福,审美需要高于物质享受。

当官的也有审美需要。陆游的《官衙》中写道:“官身早暮不容闲,尘土堆胸愧满颜。也有向人夸说处,坐衙常对水南山。”这首诗所说的是当官的人在坐衙办公的时候,也会忙里偷闲,抬起眼睛观赏衙门对面的山水景色。

普通的老百姓也爱美。陆龟蒙的《奉和夏初袭美见访题小斋次韵》一诗有这样描写:“啼鸾偶坐身藏叶,饷妇归来鬓有花。”意思是:前往田间送饭的农家妇女,尽管要忙于农事,但是在回家的路上还是忍不住对花的喜爱,采了几朵野花插在头上。

可见,人的智慧从客观上决定了我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动物只是本能地适应这个世界,而人则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发现世界上存在的美的东西,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家园,以达到愉悦自己的目的。

审美需要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人有审美需要,除了愉悦自己的目的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完善自己。因为只有通过一代代人对周遭世界的评判,不断进化,才能形成更为完善的对事物的看法,剔除人性中一些丑陋的东西,发扬真、善、美。

在当今社会中,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尤其是对人性中存在的友情、亲情、爱情的审美,成为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的人们源源不断的心灵慰藉,能够为他们因为物质丰富而带来的空虚心灵提供满足感。如今,我们正走向一个生态文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诗意栖居与和谐守望是人类应有的追求。人有了审美需要之后,审美能力就能得到提高,就会改变人生的态度,人的生存境界就会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就可能上升到更高的层面,人们才能去创造美和设计美。人与人之间就会减少虚伪与欺骗、人与人之间会变得友好、友爱和彼此守护。人的审美能力提高了,就会想方设法去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就会逐渐达到和谐守望的最高境界,营造出一个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所谓精神文明时代,如果没有对“美”的强烈追求,就不能很好地把握“美”的规律,也就谈不上社会文化的高度发展。

为什么距离能够产生美

——审美距离

常言道:距离产生美。宋代诗人游九功有一首诗:“烟翠松林碧玉湾,卷帘波影动清寒。住山未必知山好,却是行人仔细看。”这首诗说的是:住在山里的人,天天面对翠绿如烟的松林、澄碧如玉的水湾、临水而居的人家以及卷帘摇动的波光云影,往往浑然不觉其美;倒是初来乍到的游人如醉如痴地仔细欣赏,沉迷在如画的山光水色之中。为什么会这样呢?

审美距离是一种审美的力度

所谓的审美距离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距离、间隔。它包括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审美距离在审美活动、审美关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果说“审美”是在紧紧抓住“美”的尾巴,不让它飞,那么“审美距离”就是“审美”的力度,太轻,“美”便怅然而去,太重,“美”便郁郁而终。有时候,人只有跳出圈外,俯视其中,才能找到曾经不解的奥妙,而曾经的不解正如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审美距离中最重要的是心理距离。心理距离是指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在情感、观念、经验、态度上的距离。最早把“心理距离”作为一种美学原理提出来的是英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他所说的“心理距离”的概念,是距离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我们在观看事物时,在事物与我们自己实际利害关系之间插入一段距离,使我们能够换一种眼光去看世界。他说:“美,最广义的审美价值,没有距离的间隔就不可能成立。”他认为审美要有恰当的心理距离。对象没有被人感知到,或者人们对它太隔膜,心理距离太远,便激不起美感;但对象与人的实际利益、功利态度紧密联系,或者人们对它太熟悉,即心理距离太近,也激不起美感。布洛举过一个“雾海航行”的例子:在航海业尚不发达的时代乘船遇雾,如果不能摆脱现实的利害,抛弃患得患失的心理,由海雾所造成的景象就会成为我们精神上的负担,使我们除了忧虑自身的安危之外,哪还顾得上审美呢。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情景,站在海岸上,和那些身处雾中的人的心情就会根本不同了。因为他们不会感到危险、没有忧虑,就会把注意力转向浓雾中的种种风物。这时,海雾就可成为浓郁的趣味与欢乐的源泉,能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时空距离也是审美距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心理距离能产生美、影响美,时空距离也能产生和影响美。距离的远近也能直接影响审美的内容与感受。就如案例中住山里的人从来不会觉得山有多美,但是游客却觉得山很美,这就是空间距离不同的缘故。因为住山里的人与山的空间距离太近,成年累月生活在那里,朝夕相处,所以感觉不到它的美;而游客因为不经常见,所以才会如痴如醉。可见,空间距离能产生美。与心理距离类似,空间距离太近不能产生美,许多人都有这个体会。比如苏轼游庐山时,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是随着距离的变化,就开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可见,空间距离造成了不同景观。

在审美过程中,时空距离与心理距离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审美者的心理条件不同,心绪心境不同,主观感受上的空间距离就可能有所不同。有时美在咫尺却令人有远在天涯之感,有时远在天涯却又令人有近在咫尺之感。

正确把握审美距离才能获得美感

从心理距离和时空距离对美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出,保持恰当的审美距离,是获得美感、领悟对象的意蕴的重要前提。但是现实中许多人,由于掌握不好审美距离,所以很多美被人一次次地错过了。比如,在艺术欣赏中,经常会出现由于心理距离太近而混淆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界限的事件。如那些读了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而自杀的青年和观看歌剧《白毛女》而站起来朝“黄世仁”开枪的战士,等等。那么面对审美对象,我们要怎样来靠近、来把握这个距离呢?

布洛说:“无论是在艺术欣赏的领域,还是在艺术生产中,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离最大限度地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失的境界。”这种“不即不离”的境界之所以是理想的艺术境界,在于它对“距离的内在矛盾”做了妥当的安排,它既不使因距离过远而无法理解,也不使因距离消失而让实用动机压倒审美享受。

充分利用距离去发现和捕捉美

由于距离能产生美、影响美,所以人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规律,去发现美、捕捉美。

首先,在欣赏自然的美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南宋诗人杨万里在观赏山水美景时提出:看山要从湖中看,水中看山山更美。因为在山中看山或在水上观水,都因为与审美对象的距离太近而只能见到单一的局部的景致;但是如果在山外看山或山上观湖,人与审美对象的距离又会太远,而得不到美感;只有在湖上看山或岸上观湖,人与对象拉开一段距离但又不远不近,才能观赏到山或湖的整体形象,观赏到山和湖之间的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而这时的山和湖就显得更美了。

其次,在欣赏艺术品时也要保持恰当的距离。比如欣赏绘画,特别是油画和水彩画,离得太远了和离得太近都不好,必须要与画面拉开一定的空间距离才行。俗话说:“近看一块疤,远看一朵花。”观画如果不拉开一定的距离,那么映入眼帘的是线条、色块,很难看到它的整体形象和艺术韵味。

为何“人间万象模糊好”

——朦胧美

中国传统文化是很看重朦胧含蓄之美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审美效果一直居于中国传统审美的中心,诗人杜牧的名句“烟笼寒水月笼沙”也一直被人们传唱不朽。

清朝诗人蒋士铨有一首著名的诗《题画》:“不写晴山写雨山,似呵明镜照烟鬟。人间万象模糊好,风马云车便往还。”其中“人间万象模糊好”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朦胧画境的肯定,还道出了诗人乐得糊涂看待世事的人生哲学。

诗人戴安常在《神女峰》一诗中写道:“朝霞中,她像从瑶池浴身归来;烟雨里,她像一团云雨梦。呵,不要靠近她,她的美——永远是朦胧……”然而如果我们真的攀上峰顶来看,也许也只能看到堆近似人形的耸立的石块而已,反而会索然无味。这种景色之所以美,是由于“朦胧”。

其实,我国古典诗歌绘画中前人早已有许多论述,如“雾中看花”“云滋山巅”“烟锁楼台”“远水波渺”“灯前看月”“潇湘水云”等。为什么朦胧会产生美感呢?

朦胧往往能带给人一种意境之美

美从表现形态上划分,可分为优美、崇高美、悲剧美和喜剧美等,如果从审美对象的特征上来划分,还可以分为朦胧美、含蓄美、缺陷美、富贵美、质朴美、幽默美,等等。朦胧者,不甚分明之谓也,是一种不真切与不确定的美,依稀、恍惚、隐约、空灵、缥缈、模糊、迷离,皆如雪泥鸿爪带给人的一种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不定感。其特征是审美对象的模糊性、抽象性,内容的多义性、不确定性,形式的变幻莫测、扑朔迷离、诡谲离奇。朦胧美可以营造一种特定的意境,诱发人的好奇心,从而激起人的探究心理,人们往往通过揣测、想象、意会等,在似明白又模糊中而获得一种特殊的审美享受。

具有朦胧美的艺术作品之所以更能打动人心,就是因为它能把人带入一种美的意境。在诗歌中,朦胧诗是最具魅力的。李煜的《蝶恋花》中有这么几句:“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扑朔迷离的风云变化,朦朦胧胧的月色,隐隐约约的雨声,构成了一幅美妙神奇的意境,多么令人神往。“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由于感情朦胧、隐蔽,感觉的不可捉摸,内心状态的飘忽不定,形象的模糊朦胧,深受人们的喜爱。

具有朦胧美的美术作品往往更胜一筹。宋代画家任安是画建筑物的高手,然而却画不好山水人物。所以,他常常请著名的山水人物画家贺真同他合作。然而,人们在欣赏两人合作的作品,贺真的山水得到的赞誉很多,而对任安画的楼台亭阁很少提及,任安心中很是不平,所以他想想个办法来压倒贺真。一次,当他们再次合作时,他便在画幅上将建筑物画得满满的,只留下很少空白处让贺真点缀山水。但是贺真似乎并不在意,只在仅有的地方淡淡地勾了几笔,让人若隐若现地感觉到远山近岫和江岸的形状。结果,观赏的人大多赞美其笔少意长,颇有朦胧含蓄之美。这时,任安彻底服气了。贺真的艺术才能就在于他能够利用极小的空间,创造出朦胧的意境,给人一种朦胧之美。

自然界中的朦胧美是最迷人的。沐浴在月光下的稀疏梅影,倒映在湖水里的纤柔柳枝,轻纱般的晨雾,淡烟似的暮霭……这些朦胧的景色,能给人隐约、飘忽、迷离、悠远的感觉。云雾缭绕的巫山,雨雾弥漫的黄山,烟雨迷茫的漓江,让人浮想联翩。月夜、黄昏的朦胧美最令人神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朦胧的月色,静谧的意境,缕缕的清香,疏淡的梅影,多么令人陶醉。

自然界中的朦胧美还表现在倒影中。元好问有诗云:“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李白《东鲁门泛舟》其一)把山水、舟、月的倒影描绘成朦胧的仙境,别有一番情趣。

社会生活中的朦胧美也是诱人的。爱情中的含蓄、羞涩、温情脉脉的朦胧色彩,展现的是朦胧的优美;战场上厮杀的英雄、刀光剑影的搏杀、硝烟滚滚中飘扬的军旗,显示的是朦胧的崇高美;梦境中的恍惚迷离、玄妙变幻,同样令人感叹。

朦胧美来自于人的审美错觉

朦胧为什么会产生美感?这与审美错觉是分不开的。

普通的错觉是由一股感知所造成的错位,是直接单纯的,而审美错觉就是对欣赏对象深入体验后,形成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错误知觉。恰恰正是这种弄假成“真”,却创造出一种新颖独特的审美意趣,欣赏者从中可以获得一种意外的快感和满足。从艺术的角度讲,朦胧就是含蓄在某种程度上的深化,它追求的是一种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正是造成审美错觉的根源。难于捉摸的意象、隐秘的感性色彩、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象征手法的应用等都是朦胧艺术的特征,这是一种概念不能穷尽、理性认识无法达到的审美境界,正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审美错觉是一种蕴含在我们的想象世界中,若隐若现、形态朦胧、若即若离的不可言状的审美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已经虚幻化了。然而审美错觉往往又凭着灵感的延伸,按“美”的形态对审美对象进行重构。虽然审美对象的某些实际在重构中被“歪曲”了,但错觉却由此产生出更为美妙动人的异化的艺术形象,使审美者看到一种特殊的“美”。

朦胧美如此招人喜爱,也难怪蒋士铨感叹:“人间万象模糊好。”

人类情感的逻辑、心理的法则原本就是朦胧的

朦胧的事物会给人以美感不仅仅是因为一种意境和错觉,其实还在于人类情感的逻辑、心理的法则原本就是朦胧的、模糊的。这种说法正是人脑(主要指右脑)复杂的高级功能的生动展示,更是人类独有的精神现象变幻莫测的多样性、丰富性、不确定性、深刻性的有力表现。我们知道,艺术表现的就是人类情感的世界、心灵的世界,所以当艺术作品越是表现出它的朦胧性和复杂度,作为一种信息便越会被欣赏者所吸引、接受并激起强烈的回响,其美学的魅力正深藏在艺术作品结构同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对应、契合之中。所以,对于艺术的创造者和欣赏者来说,强制性地要求无比珍贵的朦胧和模糊变成科学般的清晰和明确,只能使艺术品丧失价值、失去魅力。

“不著一字”如何“尽得风流”

——含蓄美

中国的古典文化非常崇尚含蓄美。晚唐诗人司空图著有著名的《二十四诗品》,其中一品为“含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满绿酒,花时反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其主要表达的意思是作诗须求含蓄,要用烘托的笔法,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现,不须作者直接诠释说明指意,或评论道理,要让读者自去心领神会诗情。这样的诗才韵味盎然。

在文学领域是如此,在绘画上,我国也非常注重含蓄美。宋代为了促进绘画的发展,建立了皇家画院,并以绘画开科取士。有一次出的诗句是“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我们知道,描写梦境的诗句是很难用图画形象化地表现出来的,所以大多数考生就避开梦境,在画卷上画些明月栖鸟什么的,只画出了“杜鹃枝上月三更”的情景。然而,有个考生却独辟蹊径,他不画鸟,只画人。画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寒冷冬夜,月色朦胧,身陷匈奴的苏武怀抱节旌在冰天雪地里打瞌睡。睡觉一般情况下是要做梦的,而苏武的梦当然是怀念远在万里的故国家园,而且又暗合了杜鹃啼血之意。此画一下被主考官看中,但是一个考生对此不服气,他认为这幅画太晦涩,不通畅明了。他认为应该在苏武头顶上方画出故国家园,并用蝴蝶形状的虚线圈起来,这样才能很好地表达诗句的内容。于是,他就按自己的想法重新画了一幅画,结果却招来了众人的指责,说其是画蛇添足。

那么,含蓄到底美在哪里呢?

含蓄往往能给人带来意味深长的美

所谓含蓄,就是把情感、意图、意蕴、意境隐藏起来,蕴含起来,让别人去自己体会、琢磨。简言之,就是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耐人寻味。含而不露的语言和艺术作品,往往能给大家带来意味深长的美。朦胧美的意蕴往往是含蓄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朦胧美也是含蓄美的一种表现形式。

中国古代诗文中就蕴含有含蓄美,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有“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杨花,却又全非杨花。花者,美者也,似花又非花的杨花漫天飞落,却无着落也,这恰似美貌的风尘女子。然而诗却句句不提女子,但意思却溢于言表。再如宋人欧阳修的《画眉鸟》写道:“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人间自在啼。”诗中写画眉在林间自由啼啭,与锁在金笼中的鸟儿形成鲜明的对照。如果仅看到这个层面,则失之肤浅。我们要联系当时的写作背景来理解,诗人在朝中为官,因正直敢言而被贬滁州,诗人心中郁闷,看到山林中画眉鸟的鸣啭和美丽的自然景色,触景生情,托物(画眉)寄意而作此诗,其寓意也就不言自明了。这就是“含蓄”,表面的形象背后隐藏着深层的含义,叫人真正感到触动的地方不在表面,而在背后。

中国画也讲究含蓄,即通过画面上有限的片段情节,来反映那没有出现在画面上的部分,要画外有画。古人云:“画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所谓“思”,即从含蓄中去联想和思索。

《雪树寒禽图》是宋代李迪画,它描绘了凛冽的寒风摇撼着山野,雪花簌簌有声地飘落下来,一株落尽残叶的棘树挺立风中,树杈疏落有致地直上苍天,一丛秀竹傍树生出片片翠叶,并伴有点点绿色,这却在萧瑟冷寂的氛围中平添了几分勃勃生机。一只白头翁安详地栖于枝头,昂首看着微茫雪色,似乎在寻找伴侣,它虽然显得有点孤寂,但神气丝毫无减。画家似乎想通过画面告诉人们,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仍然有活泼的生命在跃动。所以,欣赏这幅画,不会感到悲凉萧瑟,内心所涌动的,是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赞美。

含蓄也被广泛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无一不包含含蓄。比如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园林设计。在中国,园林在进门的地方,几乎都不是可以一眼望到底的,不是一块巨石,就是一座假山,要不就是一片林荫……反正不会让人一眼就看透。还有那蜿蜒回廊、弯曲小径、小桥、流水、亭台、青山古树等,都包含着园林艺术家的良苦用心。含蓄美作为中国美学里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一种气韵,是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

崇尚含蓄和含蓄美,是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魅力

崇尚含蓄和含蓄美,是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魅力。人们的审美心理,一般喜欢曲,喜欢含蓄;忌直,忌一览无余。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贵直者人也,贵曲者文也。天上有文曲星,无文直星”“意贵透彻而语忌直率”。中国的年轻人谈恋爱,不像西方人那样,经常把“我爱你”挂在嘴边,他们表达爱情时往往是很含蓄的。例如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的歌词:“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哥啊,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用比喻的手法,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少女的深情,给人以美的联想,带来一种诗情画意般的美感。江苏民歌《茉莉花》也以含蓄的手法借花抒情:“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把青年男女的纯真爱情委婉地表达出来。

中国人不仅表达喜事时喜欢含蓄,表达悲情时也讲究含蓄。如现代著名散文家秦牧有一次搭乘公共汽车,看见一个老年妇女和一个中年妇女在小声交谈。那中年妇女头上扎着一朵白花,明显正在戴孝。老年妇女同情地问道:“董嫂,你为什么这么‘素’呢?”中年妇女悲伤地回答道:“董兄不在了。”这一问一答的意思是十分明了的:“董嫂,你为什么戴孝呢?”“董兄死了。”这两位妇女运用含蓄说法,不仅准确表达她们的思想,还体现了她们的文化修养和文明程度。

为什么断臂的维纳斯被认为是美的

——缺陷美

1820年,在克里特岛和希腊本土之间的一个称作米洛斯岛的山洞里发现了希腊雕刻家亚历山德罗斯的作品——断臂的维纳斯。她具有椭圆形脸蛋,平额,端正的弧形眉,扁桃形的眼睛,希腊式的直鼻梁,发髻刻成有条理的轻波纹样式,神态平静,面带微笑。半裸的身体,亭亭的立姿优美动人,各部分的起伏变化富有节奏感。内心显得十分宁静,没有半点羞怯或娇艳,只有纯洁和典雅,欣赏者不管从何种角度看,都同样能获得庄重而不失妩媚的感受。尽管它遗失了双臂,却依然被人们尊称为最美的女雕像。这是为什么呢?

残缺美只是人们心里追求“完美”的一种表现

注意!这里所说的是“完美”而不是“完整”。所谓缺陷美,就是事物的缺陷、残缺,并不影响它整体的美,反而增加其魅力的一种审美特性。我们知道,正常的美,其形式和内容都是美的,实际上这是一种理想的美。但客观情况却是,人和事物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缺憾,不是完美无缺的。比如鼻梁不够高,嘴唇比较厚,身体的某个部分不对称、不协调,这都是一种缺陷。但是,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缺陷或残缺也可以显出美。人类的审美已经经过千百年的进化与完善,维纳斯断臂的美,在于其不但没有给人们留下什么缺憾,反而却给人们留下了想象空间,诱使人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获得美感。所以,归根结底缺陷美是因为这种残缺的美丽给人无尽的遐想空间,艺术家和欣赏者可以驰骋自己想象的翅膀,可以构筑自己心中的完美。而太完美则限制和制约了创造者与欣赏者的想象空间。

缺陷、残缺给人真实感、亲切感

其实,在艺术作品中,有很多美人都是“不完美”的。《红楼梦》中有个个性刚烈的女子叫鸳鸯,是贾母跟前的丫鬟,由于聪明伶俐,长得漂亮,很得贾母欢心。然而却被老色鬼贾赦看中,强迫她做小妾,但鸳鸯蔑视封建权贵,誓死不从。对于这样一个该歌颂的人物,书中是这样描写她的肖像的:

只见她穿着半新的藕色绫袄,青缎掐牙坎肩儿,下面水绿裙子;蜂腰削背,鸭蛋脸,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

在一般人看来,美丽少女脸上有雀斑,真是有失大雅。然而,这些雀斑非但不影响鸳鸯的美,反而显得她真实、亲切、可爱。脂砚斋在评点这一段描写时,指出:“可笑近之野史中,满纸‘羞花闭月’‘莺啼燕语’,殊不知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鸳鸯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真正美人。

美人如此,英雄也不例外。在历史小说《斯巴达克思》中,奴隶起义军领袖斯巴达克思骁勇善战,不计名利,顾全大局,视死如归,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传奇式英雄。但是他也有缺憾: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他私自带领三百名骑兵闯入独裁者苏拉的别墅后,去会见自己的情人。在当时严酷的战斗中,这显然是一个严重错误。但是人们还是被感动了——不是被缠绵悱恻的爱情描写所感动,而是被他那为了奴隶解放事业而且抛弃一切的伟大精神和高贵品质所感动。斯巴达克思的形象不仅没有因这个缺憾而失去光辉,反而更加丰满高大,更像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了。

缺陷美的存在是一种对人生存在的见证

每个人都在追求完美,但也应该珍惜我们的缺陷。有句话说,有缺陷的人体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当上帝关上一扇门时,就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缺陷未尝不是一种美。残缺的景观、文物等,是历史文化的积淀,不仅能给人以自然的美感,又能引发人们对历史文化的体验。“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菩萨蛮·大柏地》毛泽东)词人看着弹痕累累的墙壁,回忆起当年的战斗,感到这些残迹旧址特别的美。北京圆明园遗址上残留的石门石柱体现了中国近代史上苦难屈辱的内容,唤起人们深沉的痛定思痛、振兴中华的感慨……可以说正是因为缺陷的存在才见证了人生的丰硕与完满。

缺陷美、残缺美,以特殊的美的形式给我们带来了无穷乐趣。但是,现在很多人追求完美无缺,拒绝缺陷美。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书画收藏者邀他的一个古董商朋友到家里做客,拿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古画让他欣赏。谁知这位朋友看后却这样说:“这幅画虽然是名家手笔,可惜右边破损了一块,如果你把它修补一下仍然能看得出来,倒不如将右侧整个切除,价钱要比补了之后还高得多。”

“怎么会有这种道理呢?”收藏者很不服气,“这幅画我可是花了不少钱才买来的。”

“你想想看,当买主看到这幅画的右边破损了,还会买吗?可是如果你将右侧整个切除,买主就会把它当作一幅完美无缺的画,那他就会出高价钱的。”

于是收藏者听了朋友的话,殊不知恰恰是因为那一点破损才使得这幅画显得珍贵,如今被他切除了整个右侧,这幅画就不值钱了。

从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往往只注意那小小的疵缺,而忽略整体的美好,更没有欣赏缺陷美的能力,所以,他们宁可被骗,也不愿接受缺陷美。殊不知,缺陷也是一种独特的美。

俞伯牙为什么摔琴不奏

——审美主客体的互动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一年,俞伯牙出使楚国。八月十五晚上,他在渡船上弹琴,正沉醉时,却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俞伯牙很是吃惊,那人大声地说:“先生,不要惊慌,我是个打柴的,听到您绝妙的琴声,就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俞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怎么会懂得音律?他想考验一下这个樵夫。他接连弹奏了几曲,当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舒缓时,打柴人说:“这后面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潺潺的流水。”俞伯牙知道自己觅到了知音,就和打柴人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这个打柴人就是钟子期。可第二年钟子期就病逝了,俞伯牙就在钟子期的墓边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然后把琴摔了个粉碎,发誓以后不再弹琴。

俞伯牙因为钟子期能够听懂自己的琴音而把钟子期视为知己。但是得知钟子期去世之后,便在钟子期的坟前扯断琴弦、将琴摔得粉碎,并立誓不再弹琴,还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为什么俞伯牙要摔琴而不奏?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大自然之所以美,主要是自然物具有它独特的自然属性,即色彩、声音、线条等形式美的因素,但是这只是一个方面,尽管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自然之美的美在于人对自然物的欣赏,正如古人所言:“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法国哲学家萨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片风景,如果没有人去观照,它就失去了‘见证’,因而将不可避免地停滞在‘永恒的默默无闻状态之中’。”可见,没有人的观照和欣赏,风景便也只是自然存在的一种现象罢了。在钟子期和俞伯牙的琴声之间,形成了一种关系,即审美关系。其中钟子期是审美主体,而伯牙弹出的琴声则是审美客体。

所谓审美主体,就是审美的人,即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审美客体又称审美对象,它与审美主体对应,指能引起人的美感的客观对象。离开审美客体就无所谓审美主体,同样,没有审美主体也就不存在审美客体。也就是说,一个人并不一定就是审美主体,只有他以审美的态度去观赏艺术品或自然景色,他才能成为审美主体。而自然景色或是艺术品也并不直接等同于一个审美客体,它们只有在遭遇了欣赏者那渴望而流连的目光,或被欣赏者收入耳中后,才成为审美客体。

因此,如果俞伯牙的琴声没有人去欣赏,它只能默默地随时空流逝。而钟子期的出现以及对俞伯牙琴声的欣赏则使得俞伯牙的琴声有了存在的意义。所以基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伯牙在钟子期死后要扯断琴弦、摔碎琴体,从此再也不弹琴了。

美是审美主客体互动的产物

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谁也离不开谁,二者缺一不可。在审美关系中,一般来说,审美主体是主动的,因为审美客体(艺术品或自然等)要靠主体来发现和欣赏。如果没有人去发现并欣赏它,它就不会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但是,从审美客体的角度来讲,审美对象并不是完全被动的,有时也会主动招引、诱使主体。审美对象本身具有一种吸引力或“召唤结构”,它不断地向人发出邀请,吸引人们注意,吁请欣赏者进入它的世界。王阳明与友人游深山时,桃花仿佛瞬间向人畅开,变得明亮鲜艳起来,就体现了审美客体这一特点。

其实,美是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是审美主客体互动的产物。首先,人具有主动性,一旦人发现并开始欣赏审美对象时,立即与之形成了审美关系。其中,人就变成审美主体,被发现被欣赏的审美对象就成为审美客体,美也由此产生了。其次,审美对象招引、诱使主体,当主体开始注意、欣赏审美对象时,被主体欣赏的审美对象就成为审美客体,主体就成为审美的主体,审美关系立即形成,审美活动由此而展开。所以当俞伯牙得知知音人钟子期去世时,就知道自己琴声的美不再有人欣赏了,即使琴声再具备“召唤结构”,但是没有人听懂、与之互动也是枉然,所以俞伯牙摔琴而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