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NP+了”表“过程”现象分析

“这本书我看了三天”和“这本书我看了三天了”是吕叔湘先生提出的一对老命题,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本节从观察的角度重新分析这对命题,提出了“NP+了”表顺序的观点,同时从认知理论出发,辨析了“VP+了”“NP+了”“V着”之间的区别。本节意在阐述“完整”与“非完整”是基于观察的方式不同而造成的结果,这个结果对句法意义和句法结构都有影响。

一 吕叔湘的论题

1.1 吕叔湘先生曾经讨论过“这本书我看了三天了”和“这本书我看了三天”这两个句子的区别。他认为“这本书我看了三天”表完成,“这本书我看了三天了”表未完成。

1.2 造成“这本书我看了三天了”这个句子表未完成的原因在于:和“这本书我看了三天”相比,“这本书我看了三天了”句末多了一个“了”。“了”,现代汉语把它定义为动态助词,表完成。在“这本书我看了三天了”这个句子里,显然第一个“了”并不是造成这个句子表未完成的原因,因为“这本书我看了三天”是表完成的。第二个“了”是造成这个句子表未完成的原因。

二 完整与过程

2.1 我们观察事物的时候,有一对非常重要的范畴,那就是完整和过程。对静态事物和动态事物而言,其表象有区别,但从整体而言,都是表达的这一范畴。

什么是完成?完成是动作的一种状态,如果从观察角度来看,完成是对事件的整体观察,也就是说,完成从认知的角度看,其实就是着眼于对整个事件的观察,整体性是完成的最大特点。

(1)他吃了饭。

(2)他吃了三碗饭。

显然,(1)“他吃了饭”展示的整体性是动作从始到终的完整。(2)“他吃了三碗饭”则更多地展示数量的完整,二者的区别在于,一个强调动作的完整,一个凸显数量的完整,单看动作的话,(2)并不完整。

2.2 前景与背景。为什么两个句子所展示的完整会不同呢?我们观察事物的时候,必然有关注的焦点,这个焦点才是我们最关心的,这个焦点就是前景。和前景相对应的是背景,它是衬托前景的。对于一个事件而言,我们对前景的关注度要远远高于背景。对于上边两个句子而言,它们展示了不同的前景,(1)展示的是动作作为前景,它关注的焦点是动作的完整,即吃饭的动作有一个从始到终的过程。而(2)则更关注于动作产生的结果,这个结果是由动作衍生的一个量化结果。

2.3 完成是静态还是动态?完成着眼于对事物的整体观察,它关注的不是动作的持续,而是动作的整体过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完成是一种静态的状态,由于其关注点是整体,所以表达完成就意味着观察到的是一个完整的内容。当然,完整是相对的,对于(2)来说,完整意味着有一个完整的数量,也就是将“三碗饭”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这个完整相对于整个动作过程而言,可能也只能是相对的,因为当吃三碗饭没有吃饱,还要再吃时,动作就不是一个完全的整体,而只是整体动作的一部分。但由于观察者是将“三碗饭”作为前景的,所以动作的这种不完整并不妨碍表达完成的效果,即表达一个静态的整体。

2.4 两种观察方式。为了加深完成表达静态整体的印象,我们不妨讨论一下观察事物的方式。其实,我们对于事件的观察,无外乎两种观察方式,即静态的观察方式和动态的观察方式。静态的观察方式是一种远景观察,采取的方法是驻地观察,站在一个高地,观察事物的整体;动态观察是采取跟踪观察的方式,跟随事件的主体移动观察。静态观察以事件的整体全貌为观测点,所以会得到事件整体的印象;动态观察以事件的局部某一点为观测起点,跟踪事件的主体进行观察,所以会得到事件主体的动态信息。根据以上两种观察方式可知,完成是一种静态的观察,持续是一种动态的观察,二者的区别明显。

2.5 完成的结果。完成所描述的既然是一个完整的事件或相对完整的事件,那么对事件而言,必然有个结局,对完成而言也必然会有个结果,而这个结果更能体现出其静态的性质。

从完成的结果看,其描述性更强,而非动作性更强,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完成表静态的观点。

2.6 完成体现的哲学范畴。质和量的辩证:(2)反映的事件的观测点有两个,其一是动作,其二是动作衍生出的数量。数量来源于动作,同时也是描写动作的,因此,如果把事件的主体(动作)看作事物的质的话,数量就是事物的量,是对动作的量化,它们体现的是一种质和量的辩证统一。(1)的量没有凸显出来,我们姑且称为量是空位,但并不表明其没有量的因素在里面,它的量其实也就是完整动作所需的量,比如说,他吃了两碗就吃饱了,不吃了,那么它的量就是两碗,他吃了三碗就吃饱了,不吃了,那么它的量就是三碗,只不过这个数量是隐含的,由于事件强调的并非数量,所以没有必要显现出来。因果辩证:原因和结果是一对哲学范畴,探求因果联系也是我们探究万事万物发展变化采用的科学方法。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原因的,我们看到现象时应该探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所以同样会遵守认识的一般规律。从2.5分解的动作和结果来看,我们完全可以将动作看作产生后面结果的原因,因为如果没有动作,也不会产生后面的结果,这种因果联系显而易见。它也反映了作为事件必须具备的要素,即起因、经过、结局要素。据此,对B1而言就是:吃(起因)、吃着(经过)、吃了(结局)。

三 “NP+了”表顺序

3.1 事实上,表完成的“这本书我看了三天”这句话中,表事件结果的“三天”可以提前,而“这本书我看了三天了”中的“三天了”不能提前。这种情况具有普遍性。

(9)他打人了。——人他打了。

(10)他愁白了头。——头他都愁白了。

(11)他走出了教室。——教室他走出去了。

在英语中,完成句的宾语也是可以提前的。

They have finished the work.

The work have been finished by them.

汉语没有词的形态的变化,汉语完成句宾语提前可能会使句子发生些许的变化[(10)多了个“都”]。相反,表未完成的宾语不能做这样的变换。

(12)他吃了三碗了。——三碗了他吃了。*

(13)他走了三个小时了。——三个小时了他走了。*

3.2 为什么表未完成的“这本书我看了三天了”不能将“三天了”提前呢?其实,我们看这个句子的时候,发现表未完成的功能是通过“三天了”来展示的,“这本书我看了三天了”就其表未完成的功能而言相当于“三天了”。而“这本书我看了三天”其表完成的功能就相当于“这本书我看了”,由于“三天了”展示的是一个动态的图景,所以“三天了”宜成为前景,成了句子的焦点,“三天”是静态性的描述,不宜成为前景。

(14)看了三天了=三天了(凸显前景)

(15)看了三天=看了(凸显前景)

3.3 为什么“三天了”表未完成呢?这和“数量短语+了”的格式有关,造成“数量短语+了”表完成的原因既和数量短语的语义特征有关,也和“了”的语法作用有关。

3.4 先说说数量短语。数量短语是一种带有“顺序”义语义特征的语言单位,同时它又可以作为整体而存在,具有“整体”义的语义特征。再看看我们讨论的两个句子:

(16)这本书我看了三天了=三天了(“三天”表顺序义,即第三天)

(17)这本书我看了三天=看了(“三天”表整体义,即总共三天)

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这本书我看了三天了”表未完成,原因是“三天”表顺序义,是第三天的意思。“这本书我看了三天”表完成,原因是“三天”表整体义,这和完成表示完整的含义相一致。

3.5 其实,不只是数量短语,凡具有“顺序”义语义特征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在“NP+了”这样的格式里,也都会表达未完成的含义。

(18)大学生了,该懂道理了。(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

(19)冬天了,你还穿这么薄。(夏天、秋天、冬天、春天)

(20)大孩子了,也该懂点礼貌了。(小孩子、中等孩子、大孩子……)

(21)二十几岁的人了,做事要有头绪!(几岁、十几岁、二十几岁、三十几岁……)

(18)中如果大学生懂道理是顺理成章的话,达到这个要求算是完成任务,显然,(18)表达的是未完成任务;同样,(19)中冬天应该穿得厚一点,而(19)显然没有达到要求。(20)、(21)都是如此。

3.6 哪些NP具有“顺序”的语义特征呢?首先就是数量短语,数量本身就具有顺序的含义。其次是表示递升关系的一组词或短语,比如,学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最后就是表循环关系的词或短语,如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应该指出的是表递升关系的一组,处于开头的词或短语不宜进入“NP+了”。

(22)学龄前儿童了,该懂道理了。*

而表循环关系的词或短语没有这个限制。

(23)春天了,该换棉衣了。

显然,循环关系的词或短语并没有指定哪个词或短语处于开头位置,所以并不违背开头词语不能进入“NP+了”格式的要求。

为什么序列中处于开头的NP不能进入“NP+了”格式呢?其实“NP+了”表顺序相当于“V着”,表无界未完成,在“学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这个序列中,位于开端的“学前儿童”显然是有界的,因此无法用于“NP+了”表顺序的格式中。但“研究生了,该懂得礼貌了”却可以说,是因为在我们思考问题时,我们的经验往往影响我们的思维,从而形成思维定式。对于一个序列而言,我们似乎很难界定序列的终端,因为事物的发展性使得终端的结果不断被打破,从而产生新的终端,这样就等于说我们实际上无法确定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序列的终端,由于这种心理的存在,使得我们甚至无法界定终端的界。这也是人们基于经验产生的心理定式,这种心理定式会影响语言的使用,从而在语言的使用上,序列中开端和终端词语表现出不同的语法功能。尽管有些终端可以界定,但由于语言毕竟受思维和经验的影响,在使用上不会考虑具体或特殊的情况而采用趋同化的原则,这样就不难理解处于终端的词语可以进入这个格式的原因了。

3.7 再说“了”的作用。“了”是动态助词,其主要功能是使前述词语发生变化。主要是由动态转化为静态或由静态转化为动态。

动态转化为静态:

静态转化为动态:

可见,“了”的语法功能在于使前述词语发生状态的变化,由静变动,由动变静。静态和动态本来就是一个连续统,名词和动作动词分别处于两端:

3.8 再看看“这本书我看了三天了”和“这本书我看了三天”这两个句子,发现这两个句子表达完成的含义虽然不同,但都遵循一个原则,即在前景和背景的选择中,往往将表示不完整的局部视为前景,在动态和静态的选择中,将动态视为前景,加以凸显。

(24)这本书我看了三天了。

(25)这本书我看了三天。

整体和局部、静态和动态是认知心理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在认知心理学中,局部的显著度高于整体,因而,局部宜成为前景焦点,整体宜成为背景。同样,动态的显著度高于静态,动态宜成为前景,静态宜成为背景。(25)“看了”虽然从整体上看是静态的,但其动态性显然高于“三天”,所以“看了”是前景,“三天”是背景。“看了”显著度也高于“三天”的显著度。

3.9 其实,“整体—局部”和“静态—动态”之间是有联系的。

(26)看了三天了。

(27)看了三天。

“静态—动态”“整体—局部”的关系中,显著度从小到大依次是:

这其实也是它们动态性大小的排列顺序。其中,“静态动词+了”值得讨论,静态动词及形容词加“了”表示的是一种变化,是两个整体之间的转换,如:

(28)自从他姓了王,我们就绝交了。

(29)她的脸红了。

(28)表示的两个整体,一个是“姓王”之前,另一个是“姓王”之后,从“姓王”之前到“姓王”之后完成了一个界变,这种变化是两个整体之间的转换;(29)也分为脸红之前和脸红之后,完成一个界变,也是两个整体之间的转换。我们不妨把这种变化称作“半整体”以区别于表局部的顺序、表整体的完成。这样,显著度的排列为:

整体(完成)<半整体(变化)<局部(顺序)

3.10 “NP+了”表顺序的语用功能。任何语法现象都有相应的语用功能,“NP+了”表顺序义的语用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表达的事实和期望相反;其二,表示提醒。

(30)三年了,他还没回来。(应该回来但事实上没回来)

(31)大学生了,要注意形象!(提醒)

3.11 其实,“NP+了”表顺序和“着”表达功能很相似,特征几乎相同,下面对本节中提到的几种情况做一下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表顺序的“NP+了”和“着”具有相同的表现特征,同时在句子里也可以看出二者的表现基本相同。

(32)三碗饭了,还没吃饱。(顺序)

(33)正吃着第三碗呢。(顺序)

(34)正吃着三碗呢。

(34)错误在于,“吃着”是无界的,不能和表有界的“三碗”结合,二者是相互排斥的。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推导式表示(32)和(33)的关系:

三碗了→到第三碗了→正吃着第三碗呢

再看看“了”和“着”的语法功能,“了”使前述词发生变化,动态变静态,静态变动态;“着”使前述词状态不变,有的是使动作加强,有的是使表达更具体形象。

“NP+了”表顺序和“着”表达的语用功能也相同。

(35)正吃着呢!(提醒)

(36)正吃着呢,打扰他干吗!(表达的事实和愿望相反)

(37)三年了!(提醒)

(38)三年了,该回家了。(表达的事实和愿望相反)

四 结论

4.1 从本质上讲,“NP+了”凸显的是当前进行中的状态,“V着”则是一个笼统的进行状态,和“V着”相比,“NP+了”更加具体。

“吃了三碗饭了”指的是吃完了第三碗,它凸显的是阶段性的完整,因为吃了第三碗是一个完整,其后还会有第四碗、第五碗,整体而言,动作并没有完成。由于阶段性完整,所以具有静态特点。正吃着第三碗和它不同,它仅表示正在吃第三碗,是非阶段性完整,其动态性较强。考察这两种句式发现:“V着”是匀质的,并且是一个平级式的推进;“NP+了”则是非匀质的,是一种跳跃式的升序推进。

其实,“NP+了”和“V着”都表达的是一个过程(进程),“VP+了”才表示的是一个整体。“NP+了”和“V着”虽然都表示过程,但二者还是有所不同的:“NP+了”表过程,展示的是类似于幻灯片式的过程,即一幅图片结束后又一幅图片开始,中间有停顿,这个停顿就是阶段性的完整,每一幅图片也就是一个阶段性完整,这些静态连续性的图片构成了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从整体上看,“NP+了”是动态的,但动中有静。“V着”则是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展示其过程,它不是连续的静态图片,而是连续的动作流(或类似于动作流)形成的一个动态性极强的过程。由于“V着”是一种匀质平级的动作流,所以显得较为笼统而模糊,而“NP+了”是由连续图片构成的升序过程,所以当一幅图片出现时,这幅图片显然就是凸显的焦点,所以看起来显得较为具体。这也解释了在“这本书我看了三天了”中的“三天了”成为焦点的原因。这样,我们可以比较“VP+了”“NP+了”“V着”这三种句式:

整体和过程是一对范畴,整体是静,过程是动。“NP+了”虽然表示动态过程,但动中有静,所以从动态性上看,“VP+了”“NP+了”“V着”是一个由静态过渡到动态的过程,它反映了事物发展连续性特点。


[1] 例句大部分出自《1981—1982年全国获奖中篇小说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少数出自小说或杂志上,少量例句为征询句,被征询者均为从事语言、文学方面学习和研究活动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