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剧批判:从黑格尔对正剧的批判出发
- 陈军
- 1632字
- 2021-03-29 21:12:44
三 “正剧”概念在中国戏剧界的使用情况
在中国戏剧界,有部分学者使用的“正剧”概念可溯源至狄德罗。
1942年,现代戏剧理论家李健吾先生在一篇评论《上海屋檐下》的文章中介绍了狄德罗的“正剧”概念。在现有的资料中,李健吾算是介绍此概念的先行者。[15]在当代,狄德罗“正剧”概念的两重内涵,我们主要取的是其中的第二重内涵,即“正剧”是一种表现启蒙时代之人类理想(如自由、平等,以及建立在自由基础上的道德原则)的戏剧。以董健先生为例,他认为正剧首先是一种“更加生活化”、题材“更广阔”的戏剧,这说的便是狄德罗“正剧”概念的第一重内涵(普通人物,贴近日常生活的事件)。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正剧是更加个性化的戏剧,亦即更加人化的戏剧”。董健先生所说的“个性化”和“人化”就是其一直以来倡导的“现代意识”、“启蒙意识”,也即西方启蒙时代的自由意识、民主意识以及基于这些现代意识的道德准则。再次,在董健先生看来,易卜生的《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都是经典的正剧作品。[16]在当代中国戏剧界,董健先生的正剧观极具代表性,持类似正剧观者还有谭霈生先生、胡星亮先生等人[17]。
对中国当代戏剧学者来说,或许是改变中国现状的愿望过于迫切,现代意识从来被视为克服当代中国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的不二法门,或者说,实践生活的诸多矛盾、问题和冲突均可由现代意识解决从而走向圆满。从世界观的角度说,这是不折不扣的正剧性世界观。当中国当代戏剧学者带着这样的世界观涉足戏剧领域时,他们并不想(也意识不到)借“正剧”这一戏剧形式在“现代意识”的上空做一番精神上自由的翱翔,而只是拿“正剧”来表达他们对“现代意识”的膜拜甚至迷信之情。易言之,作为鼓舞人心的实践理想,“‘现代意识’是正确的、进步的、符合历史潮流的”。这一观念像个“抓手”,牢牢地钳制了人们的精神和思想。中国当代戏剧学者所表述的“正剧”,不是品尝和观照现代意识之有限的“悲剧性戏剧”,而是将它理解为宣扬和彰显进步的、符合历史潮流的现代意识之“正剧性戏剧”。
还有一部分中国戏剧学者使用的“正剧”概念与马克思唯物主义史观联系在了一起。
比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这样描述正剧:“正剧的外部表现特征,主要在于人物命运、事件结局的完满性。正剧性作为一个特殊的审美范畴,也是正剧的审美本质所在。它不仅是指完美的收场、幸福的结局,其实质在于:既表现生活的肯定方面,又表现生活的否定方面,主人公也像悲剧人物那样追求着历史的必然要求,所不同者,这种要求在悲剧中不可能实现,而在正剧中则具备了实现的可能性。……而在正剧中,不合历史潮流的要求则被否定掉。”书中还写道,表现“主人公在坚持斗争的行动中内在精神的完满”的社会问题剧(如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以及表现“新旧两个世界的较量”的英雄戏剧为正剧的两个类型。[18]
事实上,从现代意识之个体解放(也就是获得自由)的角度而言,马克思是启蒙的后裔,其社会进化理论是启蒙理想的别种表述。只不过,在马克思看来,狄德罗、康德等人的自由、平等以及建立于此的普遍道德还只是抽象的观念。马克思把这些抽象的价值落实到具体的阶级和个人头上,他认为,只要阶级存在,自由、平等还有道德等就还只是统治阶级的观念,而不是真正全人类所践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实践原则。一旦消灭了阶级,自由、平等,以及普遍理性的道德自然也就实现了。或许,鉴于马克思的思想中所表现出的对启蒙思想的天然亲和力,中国学者才会把狄德罗的“正剧”概念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史观嫁接在一起,并把前者的启蒙道德理想替换为后者的共产主义理想。[19]
综上,现代以来的中国戏剧界在使用“正剧”概念时,或者直接取法于狄德罗,或者将“正剧”与马克思唯物主义史观相嫁接。中国戏剧界希冀拿“正剧”概念来表达的理想(现代意识或共产主义理想)均被理解为关于实践生活的绝对真理,而不是被理解为有限的实践理想。基于这样的正剧性世界观,现代以来中国戏剧界所理解、使用和表述的“正剧”为“正剧性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