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华为非常重视对员工的培训,把持续培养信息和通信技术人才作为公司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华为有各种人才发展项目,与世界十多所知名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设立了多个人才培养基金,提供科研经费,广泛开展基础科学、信息和通信技术及产品研究,以此建立长久的人才供应渠道。任正非希望英雄成倍地在华为这个世界级平台上涌现。

因此,华为建立了严格的培训制度,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新员工进入华为后,要根据不同岗位,进行3个月到半年的入职培训。

华为大学是华为优秀人才的摇篮,是中国企业的“黄埔军校”,为了把华为打造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华为进行了各方面的努力,2005 年正式组建了华为大学,为华为员工及客户提供众多培训课程,包括新员工文化培训、上岗培训和针对客户的培训等。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研发、销售、客服、供应链、财经、法务、人力资源等领域的专家。

华为大学位于华为总部,总占地面积 27.5 万平方米,分为教学区和生活住宿区,教学区占地面积15.5万平方米,拥有9000多平方米的机房、100多间教室、500多个办公座位,能同时容纳2000多人进行培训。

2016 年 9 月,华为大学新校区在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大学路开工建设,新校区总面积约500亩,新校区建成后华为大学将会从深圳整体搬到东莞办学。

任正非认为,华为大学要具备两个“基因”:一个是像“黄埔”和“抗大”采用的短训方式来培养人才的“基因”;另一个是西方职业教育的“基因”,给学生赋能。任正非明确要求,华为大学一定要办得不像大学,因为华为的学员都接受过正规教育。华为大学的特色就是要训战结合,赋予学员专业作战能力。

华为把能力的交付作为对华为大学的评价标准。以下是任正非对华为大学的责任定位和教学要求:

华为大学要为华为主航道业务培育和输送人才,特色是训战结合,最终就是要作战胜利。在现实工作中,一般不主张多考试,因为考试会浪费实战时间。但是华为大学的培训,主张多考试,一个星期至少考三次。培训结束之前,先把你自己的沙盘讲清楚,毕业后带着沙盘回去,一边实践,一边修改,最后看结果。

华为大学不是一个正规院校,正规院校是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华为的学员都是完成了基础训练才进来的。华为大学的本质是对已经受过正规教育的人进行再教育,再教育应该跟岗位要求有关系,不再与基础知识有关系。华为需要你从事某个岗位,就会给你赋能,且赋能不是全面赋能。

华为大学的赋能要支撑公司文化、管理平台和关键业务能力,尤其是战略预备队的建设,要培养一批能对抢占战略机会点做贡献的人出来。

为保证华为大学不偏离教学方向,华为在华为大学成立了一个指导委员会,任正非亲自做指导员,三个轮值董事长(2018年前称轮值CEO)做委员,半年开一次会。然后成立校级行政组织,由需求拉动供给,“片联”(华为重要组织)代表需求方,华为大学是供给方。

任正非指出:“华为大学实行赋能管理模式,我们要什么样的干部,华为大学就给我们培养什么样的干部。没有老师,就去找。华为大学主要以赋能为中心,教学就是要和客户需求相结合,这个客户就是“片联”所需要培养的作战队伍。学员在赋能期间的评价由华为大学说了算。”

华为大学还通过建立获取分享制(任何组织与个人的物质回报都来自其创造的价值和业绩,“作战”部门根据经营结果获取奖金,后台支撑部门通过为“作战”部门提供服务分享奖金),实现让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的目标。

华为大学建立起了优秀的讲师队伍,目前拥有 300 多名专职教职员工和1000 多名兼职培训讲师,遍布于中国深圳总部,以及中国及世界各大洲的分部(代表处)。华为大学建立了真正有效的物质和精神激励机制,不搞教师终身制,专职教师的职级、工资、配股等总体沿用华为大平台机制,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什么叫最优秀的人?任正非说:“每个人都不能说他最优秀,比如,我年轻时很优秀,我 89 岁时还优秀吗?人的优秀、人生的优秀,只有短短的一段时间,你把这段“输出去”,然后再去干其他事情。”

为了帮助新员工尽快适应公司文化,华为大学对新员工的培训内容涵盖了企业文化、产品知识、营销技巧及产品开发标准等多个方面。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性质,培训时间从一个月到六个月不等。

华为还拥有完善的在职培训计划,包括管理和技术两方面。不同的职业资格、级别及员工类别会有不同的培训计划,这为每个员工的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除了为员工提供多种培训资源,帮助其进行自我提高外,华为大学还设有能力与资格鉴定体系,对员工的技术水平和能力进行鉴定。

华为让公司最优秀的员工来培训员工,让最优秀的人来培养更优秀的人。年轻人一批批被派往国外考察学习,一批批走向领导岗位。

项目管理是华为管理的基本“细胞”,被视为公司最重要的一种管理方式。任正非认为:“美军从士兵升到将军有一个资格条件,是要曾做过班长。将来华为对干部资格的要求首先必须是成功的项目经理且有成功的项目实践经验。”“项目管理做不好的干部,去管理代表处和地区部会成为‘昏君’。”因此,华为以项目管理为主要方式去培养后备干部。

以打通端到端项目管理和经营为主要培训目标的“华为青训班”,不仅包括课程讲授,还包括自学、课堂教学、实战等环节的系统赋能项目,源源不断地为一线输送后备人才,为华为未来以项目为中心的科学管理模式奠定基础。

对于一个志在未来要成为“将军”的华为人来说,仅靠业务的项目管理赋能是不够的。一名合格的基层管理者,不仅要会“管事”,还要会“管人”。

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新任干部持续上岗,为了使他们尽快完成“转身”并帮助他们持续提升管理能力,华为大学教育学院推出了专门为基层管理者设计的FLMP项目,旨在帮助学员完成从骨干(个人贡献者)到管理者的转身,并点燃每个基层管理者的内心之火。

为了把基层干部培养成能打胜仗的“将军”,帮助华为中高级干部实现从“术”向“道”的转变,华为规定每位高级干部都必须参加华为大学的干部高级管理研究班的学习。

干部高级管理研究班的主要目标不仅是让学员理解并应用干部管理的政策、制度和管理方法,更重要的是组织学员研讨公司核心战略和管理理念,传递公司管理哲学和核心价值观。

与一般企业大学的做法不同,华为大学的干部高级管理研讨班向每位参训学员收取20000元的学费,学费由学员个人承担,目的是让每位参训干部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

“青训班”项目重在开发项目管理能力,打通项目管理的全流程,使受训者从本职岗位的单一视角扩展到项目管理全过程的整体视角,实现了技术技能的开发。

FLMP项目对基层管理者在团队管理与激励等方面进行团队领导力赋能,实现“士兵”到“士官”的角色转变,有效开发了人际技能。

具体来说,就是学员通过干部高级管理研讨班系统研讨,把实践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深度发酵。而这一过程的重点是概念技能的开发,从组织层面出发,构建战略管理与公司文化管理思维。沿此路径,华为的管理者将逐步完成从“士兵”到“将军”的进阶,从而实现从“术”向“道”的转变。

据华为大学执行校长陈海燕介绍,华为的核心管理理念及管理方法源于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它承载了华为 30 多年管理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是干部保持正确的管理方向及带领团队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华为干部参加干部高级管理研讨班,旨在促进干部对公司核心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同时通过高层亲自授课和考察,可即时识别可能进入公司关键管理岗位的优秀干部苗子。目前,华为干部高级管理研讨班每年的学员达1000多人。

华为还成立了华为ICT学院,该学院是华为主导的、面向全球的校企合作项目。华为ICT学院向全球在校大学生传递华为ICT理念与产品知识,鼓励学生参加华为职业技术认证,在全球范围内为社会及ICT产业链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技术人才。

目前,华为ICT学院在全球分布超过300家合作大学和院校,每年为ICT产业链培养人才超过万名。在推进信息产业发展这件事上,华为正在成为培养ICT人才的播种者。华为ICT学院通过产教融合,建设开放、合作、分享、共赢的平台,促进了人才生态链的形成与联动。

任正非指出,华为非常愿意把多年来在ICT行业中积累的经验、技术、管理、人才培养标准等贡献出来,输入到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中,成为人才培养的“指南针”,为企业、合作伙伴、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

华为预计,未来5年ICT产业生态系统对人才的需求将超过80万人,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人才缺口,华为所倡导的人才生态建设还没有终止,通过在人才领域的持续投入,进而打造良性生态平台。

目前,华为在面向未来的基础研究和创新上持续加大投入,在ICT的热点前沿领域已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在 IT 领域围绕云化进行多维度持续创新,为客户提供了一系列性能领先的服务器、存储、网络等 IT 基础设施,早已成为高科技企业的代表。

2018 年 3 月,华为正式推出“华为生态大学”计划,致力于打造中国数字化转型的人才引擎,这也标志着华为ICT人才生态建设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华为希望借助“生态大学计划”及产学研各方的力量,共同促进ICT前沿领域的创新,培养贴近产业需求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同时,为合作伙伴提供一站式的能力提升服务,帮助它们建设合理的人才梯队,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8 年 5 月,华为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华为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人才培养、教研资源上的优势,以及华为在产业洞察、企业管理实践和提供ICT行业的解决方案能力方面的优势,通过联合研究、创新论坛、联合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等多种方式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未来,双方将在创新研究、人才培养和教育信息化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推动ICT前沿领域的发展和人才生态建设,培养具有数字化领导力的新一代企业领导者,构建世界一流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华为董事会董事、战略 Marketing 总裁徐文伟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在通往智能世界的创新之路上,离不开ICT的快速发展,更离不开高端的产业人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具备世界级的视野和理论创新能力,华为也非常重视ICT人才生态建设,双方既有共同点又优势互补,期望双方的合作能够结出硕果,为ICT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驱动。”

从最初的6个人到今天员工总数超过18万人,从筹资几万元创业到今天年收入超过 1000 亿美元,华为的成长离不开研发、创新和人才。欧盟委员会官网发布的“2017 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显示,华为以 104 亿欧元排名全球第六、中国第一。

华为生态大学校长杨文池表示,华为的创新是“立体的”,包含技术的创新、管理的创新等,但核心只有一条,就是基于客户需求的创新。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这是华为成功的关键,也是华为建设ICT人才生态的基础,其最终目的是全面提升企业的能力。

在促进创新方面,华为将借助各方的力量开展联合研究,为产业发展和人才生态建设提供智力支持。2018 年8 月 8 日,华为联合计世资讯发布《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2018)》,从产业生态、新兴领域等多个维度剖析ICT产业人才的需求趋势,为高校和企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建议和帮助。同时,华为还计划打造系列论坛,搭建产学研在前沿创新领域的交流平台。另外,华为还会继续加大在培训赋能上的投入,帮助ICT人才实现从学习到就业、从就业到进阶,最终成为管理者。

在学生培养方面,华为将继续和高校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依托华为ICT学院校企合作项目,通过专业共建和课程改造等方式,共同培养契合产业需求的ICT人才。今后,华为将协同高校重点推进“新工科”建设。

在促进人才可持续流动方面,2018年,华为发布了“线上人才双选平台”,以此为桥梁,一方面,帮助合作伙伴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也帮助华为ICT学院的学生找到适合的工作。

以前,华为的ICT人才生态培养主要面向的是学生或ICT专业技术人才,而与像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这样的一流商学院合作,则是瞄准企业的高端管理人员,从而形成人才培养的闭环,全面为企业赋能。从2018年开始,华为推动“卓越企业家生态计划”的落地,帮助合作伙伴的管理者进一步提升领导力。

华为员工的全方位的培训既包括对不同潜质的员工进行专门的培训,也包括对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这种目的明确的培训使企业员工自己能够更客观地认识自己,从而据此对自己进行新的规划。加之企业的培训及时完美地切入,员工自身的特点就会被逐渐放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自然而然地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