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述评

学术界对于自主创新的相关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相关研究。Arrow最先将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中进行分析。但“自主创新”这个概念最早是在中国提出的,国外只有相近的概念:内生创新(Endogenous Innovation)和集成创新(Integrated Innovation)。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及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区域自主创新及创新系统研究

关于自主创新的内涵及创新系统的研究,国外学术界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经济学及企业技术能力等文献之中。国外学者注重的是技术领先战略下技术创新及其微观行为的研究。[1]一些学者分别以韩国、印度、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本和新加坡为例,研究了技术进步机制以及技术引进转型路径。[2]有学者研究了技术追赶者进行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并比较了技术追赶者与领先者在研发方式上的差异性。[3]有学者研究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及其结构。[4]国内学者在定义自主创新的内涵时,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寻求技术创新、研究开发中的自主学习以及核心技术上的突破[5],研究了自主创新的五个阶段模式和全过程三个环节[6],探讨国家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7]。普遍认为区域自主创新系统是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构成的创新网络系统[8],也有学者强调区域各创新行为参与者相互合作[9],以及区域自主创新系统制度要素的构成及其重要性[10]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自主创新内涵以及创新系统的研究可以发现,区域自主创新是发生在区域层面,为解决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问题起到关键作用的创新活动,其以区域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表现形式,目的在于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产业形态。上述关于区域自主创新及创新系统的研究,为本项目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 产业组织和企业自主创新研究

熊彼特及其追随者提出了有关市场结构与创新的假设:垄断性产业市场结构比竞争性产业市场结构更具创新的激励;大厂商比小厂商更具创新动力。在市场集中度因素中,竞争性环境会给企业创新研发带来更大的激励。[11]有学者从欧盟社会经济研究项目中的11个调查区,依据创新网络类型、重要性及企业的区域根植性程度,对这些地区企业的创新活动、地区间创新活动的差异以及企业创新中相互联系的各层面合作者类型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12]一些研究表明,产业组织和企业创新能力依赖于研发资金存量、劳动力获得和人力资本教育质量。[13]国内学者研究了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研发活动的因素,包括企业规模、竞争压力、技术引进、出口导向、技术专有等[14],探讨了企业规模、产业集中与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普遍认为两者呈现反比关系。[15]有学者以江苏省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观测企业所处行业、企业规模以及企业所有制等三个因素对企业自主创新研发行为模式的影响,得出中国小公司、中型公司、大公司的R&D强度趋势存在着明确的倾斜V形结构关系结论。[16]还有课题组对钢铁等9个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调研,分析影响其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初步找出制约产业创新能力生成的主要问题[17],提出了中国创新型企业的选择标准和企业创新的若干策略。[18]

综观上述关于产业组织和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研究的文献可知,产业组织和企业是区域自主创新的直接执行者和实现者,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与产业门类、企业规模及性质有着密切关联。然而,产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知识管理是一个多层次系统化的协同运作,目前学术界缺乏对产业组织与企业自主创新支持系统结构功能、运行机制、作用机理深入具体的研究。

三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及其评价研究

有学者把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内不断地产生与商业相关联的创新的潜力[19],认为一个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由生产一系列相关的创新产品的潜力确定,最重要的因素是R&D存量[20]。有学者指出不同区域创新间的明显差异与R&D活动的生产率有关,与从区域内其他创新主体的R&D活动所产生的R&D溢出有关。[21]有学者通过对美国各州的实证分析发现,知识存量、工业研发投入、高技术人力资本和获得大学学位的人力资本数量,是影响美国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22]还有学者提出了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包括区域生产和创新环境、大学、公共管理部门和私营企业。[23]大多数学者都从体现创新能力的若干方面,设计指标对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24]国内学者的研究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关于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研究,一般包括区域创新能力的投入、产出以及创新环境等因素[25];二是关于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有学者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证据推理、EAHP方法、灰关联、改进的TOPSIS法、VIKOR法、因子分析法的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26]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虽然学者们设计了系统合理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了大量复杂的计量和数理统计方法,对于指导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大多指标体系都是从创新投入、产出方面构建的,没有深入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机制的内在影响要素,忽略了对自主创新系统要素间互动关系的反映,导致评价体系科学性不足。

四 区域自主创新系统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自主创新所带来的技术进步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性要素。有学者强调区域创新系统是创新系统的重要形式,比较了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与创新系统之间的关系。[27]很多学者针对特定区域来研究区域创新系统,如对德国巴登—符腾堡和莱茵—阿尔卑斯地区、英格兰东北部、美国硅谷和波士顿128号公路等创新系统开展研究。[28]有学者发现因技术创新推动单位劳动生产率而吸引更多生产要素的投入,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29],产业结构和创新之间存在互相影响的关系,技术进步会影响特定地区的产业结构[30]。就中国的情况而言,有学者认为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主要的产品提供者,是因为技术创新改变产业水平[31],创新系统提高了技术模仿和原始创新的能力,使产业竞争力提高[3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中国产业技术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可利用全球化机遇,引进先进技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3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之一就是产业结构的高技术化[34]。自主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主要是促进传统产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发明和利用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使产业结构逐步向高级化发展。

从上面的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对自主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分析,主要集中在自主创新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意义、影响程度,以及技术创新活动如何推进产业结构比重优化等方面。而目前学术界对于自主创新推动区域产业创新资源配置优化、区域产业科技一体化、支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体制机制的研究还较少,这为本项目研究提供了空间。

五 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及公共政策研究

自主创新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研发活动如果完全交给市场,研发活动的资源投入就会表现不足。[35]很多学者研究了税收政策对于促进自主创新的效果。[36]国内学者认为,在动态竞争环境中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方式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中面临的难题[37],以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为对象,研究了政府战略协调下支持自主开发的科研体系[38],并对如何加强自主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议[39]。有学者研究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研发投入、企业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40],探讨政府科技投入的挤出效应[41],研究中国政府的创新研发投资效应以及政府资助企业自主创新研发的政策工具及效果[42]。有研究认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可以发挥重大作用,区域自主创新成功的关键,在于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能否取得成功。[43]学者普遍认为,目前中国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太少,处于有制造无创造、有产权无知识的状态,必须深化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改革。[44]还有学者从区域自主创新软环境的角度,提出了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45]

综上所述,推进中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必须推进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变革,构建一揽子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宏观微观政策体系,推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转型。目前相关研究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区域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建议,但这些建议只有结合具体区域实际、创新基础、社会文化场景,给出可操作性对策,才能避免落入自主创新对策构想千篇一律的陷阱。

六 简要评述

通过对项目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目前学术界对自主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大多集中在宏观国家层面或微观企业层面,对中观区域层面自主创新行为机制及绩效,特别是支撑自主创新长效发展体制机制的专门性研究较少。作为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特定层面,区域自主创新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结构的复杂系统。而已有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区域自主创新模式及能力评价方面,缺乏从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区域创新服务与人才支撑、区域创新法规政策体系、区域创业创新环境、社会文化与交往等体制机制层面,对区域自主创新系统及其关键体制机制要素做深度、生态、复杂性的研究,没有形成关于区域自主创新体制机制的共识性成果。长株潭区域作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近年来在产学研结合、成果转化产权激励、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产业创新联盟搭建、创新创业环境营造、科技与产业一体化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经验与成果。以区域层面的自主创新为研究视角,研究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成长与体制机制建设的基本规律,挖掘制约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的深层体制机制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体制优化与机制创新的政策建议,以深化区域自主创新系统理论研究,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环境营造,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激情与智慧,促进科技要素与其他经济要素有机互动,促成研究开发、产业化、市场化等创新链顺畅连接,提升长株潭区域创新系统的整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