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本主义理论

云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教学实施策略从“师本”向“生本”的转向,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积极为学生开发学习资源,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探索行政班和教学班并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建立选修制度和学分制改革,通过探索努力寻求适合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促进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变革,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等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生学业的进步和个人的成长。云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从理念到实施,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这源于一个理论前提: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观点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以学生为本位,注重学生身心和情感的发展,强调“自我实现”,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深刻影响着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人类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和潜能,这是一种值得信赖的心理倾向,它们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释放出来;当学生了解到学习内容与自身需要相关时,学习的积极性最容易激发;在一种具有心理安全感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学习。罗杰斯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知识,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至于应当如何学习则应当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实施策略的角度看,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在这些方面对改革有着原则性的指导。

一、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潜能是自我实现的,而不是教育的作用使然。他们认为,教育的作用只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人类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地得以实现,提出了“自由学习”和“学生中心”的学习与教学观。人本主义认为教育应该有一个现实的教学目标,这就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 “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只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才是真正有教养的人。在现代世界中,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这种变化取决于过程而不是静止的知识。”可见,人本主义重视的是教学的过程而不是教学的内容,重视的是教学的方法而不是教学的结果。

二、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人本主义强调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因此学习并非教师以填鸭式地强迫学生无助地、顺从地学习枯燥乏味、琐碎呆板、现学现忘的教材,而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吸收任何自觉有趣和需要的知识。人本主义认为学习方式主要有两种: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所谓有意义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向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三、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人本主义的教学观是建立在其学习观的基础之上的。人本主义认为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知识,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能够影响个体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因此,教学的结果,如果不是毫无意义的,那就可能是有害的。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这是行为主义者所强调的),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这是认知主义者所重视的),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四、自我实现的目的观

人本主义教育的目的,按马斯洛的话来说,是人的自我实现,完美人性的形成和达到人所能及的最高境界。自我实现意味着人真正地成为了自己,更完善地实现了自己的潜能,更接近自己存在的核心,成为了更加完善的人。总之,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科学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独特个性的形成。充分发掘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具有整体性和创造性的人格,最终成为“自我实现”的人。

五、超越学科中心的课程观

人本主义教育内容的安排由学科中心转向个体。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求应适合学生的需要,符合学生生长的自然模式和个性特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状态密切相连,体现出思维、情感和行动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在课程结构的组织上,坚持统整的原则。在课程学习程序安排上,要求课程程序富有弹性,以符合学生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不断获得进步。在课程评价上,重视过程,而轻结果。评价的对象侧重学生的认识、情意及心理动作能力,而非学生的掌握记忆。评价方式上,推崇自我评价。课程设置必须考虑将学生的情感发展和认知发展相统一,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长过程有机联系起来,促进学生作为整体人的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六、化教于学的教学观

人本主义教学观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非指导性教学”,强调学生的亲自体验,在经验中学习和发展。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人性内部具有实现潜能的倾向性,教育的功能在于为实现学生的潜能,创造最佳条件,创造自由的心理气氛,这就需要培养能起促进作用的教师,建立真诚融洽的师生关系。反对个人组织化,学生要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懂得自己是一个有自己感情的、独特的人,是一个自由的、有抉择的、要为自己负责的人;教师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而不是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教师的职责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通过鼓励、关怀、提供选择机会等来表现对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关注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情感情绪的反应,鼓励和诱导学生独立思考;为学生创造一种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氛围,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和潜能的实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倡导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突出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了一种以知情协调活动为主线、以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的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核心,强调人际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维系于课堂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师引向学生,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体。现在的新课程改革及其学科教学实施策略的革新不外乎发掘学生学习潜力,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发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构想的实现由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供指导,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