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写作人的动力探讨
高峰体验无疑是写作者个体最大的写作动力。本处力图从人“类”的层面探讨如何释放引导写作的动力。
一、人是社会的动物,要重视环境营造。中国文学的辉煌旧路告诉我们,一个宽松的环境无疑会大大地促进文学的发展。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决非旦夕之功,而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并且还得有纪律与法规的保证,方能日见其效。1980年2月23日到29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二十一条,其中第六条就明确规定:“由于认识错误而讲了错话或者写了错误的文章,不得认为是反党反社会主义而给予处分。要严格实行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所谓‘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就是禁止夸大一个人的错误,罗织成为罪状,并给予政治上、组织上的打击甚至迫害”,还强调指出:“把思想认识问题任意扣上‘砍旗’‘毒草’‘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种种帽子,任意说成是敌我性质的政治问题,不仅破坏党内正常的政治生活,造成思想僵化,而且易于被反党野心家所利用,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秩序,这种做法必须制止。”《准则》公开发表后,在党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社会各方面的由衷拥护,文艺家们更是欢欣鼓舞。文艺家的面前展现的是广阔的艺术创造天地,他们可以在这个宽松和谐的环境里自由驰骋了。45
二、在“人”的理论中去寻找文学变革的理论动力。应该把文学还原到文化背景中去做整体性考察,我们可以借以分析与发现叙事文学中的人类普遍要素与文化特殊要素,以及描述这些要素在叙述者与读者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诚如现代派诗人埃兹拉·庞德告诫年轻的学诗者那样,去寻找一种尚未有人写过的文化吧,诗的灵感就会降临。瓦格纳以痛苦为例,说明痛苦可以是清晰地感受的,但未必独特。因为被主体感受到的东西无法同感受它的主体区别开来。痛苦既是感受到一种状态,亦是感受此种状态的方式,就像快乐、狂欢、出神等其他心理体验那样,这种体验深藏于个人的宇宙之中,无法直接地予以交流传达。人的思维决定作文之道的根本在意象,只有通过立象,将它体现在语言的或非语言的意象中,把这种感觉的意义置换为一种感觉,成为过程中预期的意义,才可传达于他人。比兴便是引出此类感觉的意义的常用手段,内在的感觉只有通过另一种比喻在他人心中被诱导出来,用生命的、体验的、再想象的方式方能把握它们。46
三、重视感动的作用。
(一)感动乃推动人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备情感品质。近代以来,有关人类行为动力的研究成果表明,感动作为人类情感的普遍形式,在日常生活语境、历史文化语境与现实情境中,总是莫名地被体验着,它强力地改变和优化着人的心灵结构,使生命的心理环境独具诗性。
在创作者那里,感动已被个体所收束、沉潜,内化为了原创的主要精神动能。感动是两个动词的组合,“感”是“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动”的原因背景。“感”因一般甚是复杂,呈现为多因素的集合。“动”是“感”心理活动的展延,是“感”派生出的阶段性成果。此种成果有很多,譬如: “感受”“感情” “感悟”“感染”“感喟”“感发”等。其中,“感受”“感情”和“感悟”可视为成果的最高级别,它们业已包蕴了生命中的某次经验或某种收获。“动”具有极大的差别性,总体而言,可分为轻度和深度两个层次。轻度感动呈现为心的波动,包括内心微澜、涟漪、颤动、惊喜、慨叹等,具体指向赞美、钦佩、仰慕、同情等情感。它们在人的心灵留下遗存,只是印记不那么深,容易被人疏忽、遗忘。“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呈现为对美的企慕,这种即时性惊喜,就属于轻度感动的层次。深度感动显现为内心震撼,包括悲悯、虔敬等情感。深度感动不仅导致人的体征变化,伴随着外显行为,而且还会造成心灵的持久运动,在人的心里刻下深层烙印。它有利于改进心灵的面貌,增进心理的深度,成为心灵的财富,这是一种内含一定价值取向的长效性感动层次。威廉·福克纳明白地告诉文学青年们:“在重新去学习描写人心目中的永恒真理前,一个文学青年仿佛被人类末日所浸染,眺望着人类的末日那样去写作。”于此,福克纳凸显的是一种浩大深沉的感动,其内核为悲悯与虔敬。在这感动情境里,人的内心似退潮大海,平静安详而又浩瀚无垠。
(二)深度感动联系着个体的生命心理环境,它能持续强化写作信念和写作事业心。
拜伦式的忧郁,川端康成式的苦闷,郭沫若式的迷狂,都与多情深刻地关联着。维吉利奥·弗雪拉说:“我写作是为了活着,我写作是为了存在。”雨果·克洛认为:“我写作则我生存。”巴金则说:“我是在作品中生活,在作品中奋斗。”
1.感动是生命诗性萌发的起点和具体内容,能加浓、加重、加深生命的诗性。诗性激扬的情境,总伴随着深长的感动。伫立于荒郊高台,我们惊骇于时间的剥蚀,可能想到“彼黍离离”,想到“天地之悠悠”;缅怀往昔,我们感叹历史如烟,“西风残照”;眺望远方,我们可能感受到“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也可能想起“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或“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一旦感动缺席,生命的诗性便萎缩了。倾轧、挫折、猜忌、烦恼、忌妒、矛盾、冲突慢慢蚀化,物质世界肆意诱惑,身体机能日益萎顿,情感的退潮、思想的功利、想象的平庸和意境的苍白让人变得冷漠、僵硬。
2.感动是写作原创的心理前提,它分为触动、感动和冲动几个环节。
触动是感动的先决条件,乃感动的前奏,感动则是触发的情感部分的延伸和发展。冲动并不是感动的结果,而是感动的一种极端形式。
感动应该是在触动之后(有时和它同步)、冲动之先存在的一种具有接续和生长力量的情感,它虽无触动的突发性和冲动的高潮性特征,但它乃推动情感运动抵达巅峰的基础性、弥散性的情感,丰盈的心灵将人置于爱和美、梦想与追求的诗性状态。难怪杜勃罗留波夫说:“诗是以我们内在的感情,以我们内心对一切美丽、善良并且理智事物的向往作为基础的。”“向往”由感动激发而成,它乃达成写作冲动的有生力量之一,成为感动中的一种最有色彩、生气与张力的情感质。
写作冲动乃生命冲动形式,它具有强烈性、高潮性、痛快性、短暂性特征,具有生命高峰体验的一般性质。冲动乃原创具有决定意味的建设动能。
3.日常语境中的感动比较,写作感动在具备其爱和美的特质的同时,还具有三个特性。一是它和个体气质、个性、处境、襟怀相关联,当面对某种共同情境时,不同个体引发的感动差异鲜明。譬如古典诗歌离别情境中的“感动”:《夜雨寄北》体现为“茫茫”,《渭城曲》呈现为“依依”,《别董大》则表现为“开解达观”,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彰显为“情江同流”。二是它以自我感动作为起点,力求引发人类的心灵共振。个体绝不自足于一己之心旌动摇而能内省感动。排除偶然和私密成分,它还追求共鸣的最大化。三是它还是一种需要节制的感动。人深陷于某种感动往往会妨碍其理性分析和综合,进而影响到对事物性质的评判。故而须将其节制、沉潜,内化为动能,构成写作感动本质。贝纳德·鲍桑葵将事物引发的主观心理感受视为事物的第三级属性。在这一级次里,个体的精神霸权越过了事物自然实在模式的约束,“以人的内在固有的尺度及建构于这个尺度之上的诗意化审美精神去点染、解释由客观事物发出的刺激”。审美是一个心物交融、主客一统的世界,人饱含着巨大热情来展开审美。M.C.比尔兹利曾经问曰:“宇宙究竟能给予我们什么?我们可以用宇宙的给予来实现什么?”文学说,宇宙能给予人类无穷无尽的感动和梦,人将其纳入思维的河床,推动精神升腾,最终走向原创。47
四、重视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是改善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变重演绎式写作为重过程式写作。演绎式的写作过于注重构思预设,剥掉了应有的情感。太强的目的性,太多的分析,太多的直达目标,很容易让一个故事变得枯燥、无趣和苍白。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每一次写作都是唯一的。第一次的创作,不需要研究过往,不需要展望未来,每一次都是纯粹的,这才是文学的魅力所在。每一次过多地思考写作的目的、写作的效果、已知的写作手法云云,都会破坏创作的流畅度。
重视写作过程模式的作文训练的基本维度包含两个方面。
一方面语图互文,像以文载。培养文学写作能力,不外乎立意、立象(像)、意象关系链接等方面,要训练写作者解意、储意、立意的能力,言与意相互转化的能力,感知、辨识、储备象的能力,想象和联想的能力。通过因果关系和类比关系进行意句之间的推理训练、意象之间的融合训练,写作者能抽“象”出“意”并转“意”成“象”,作文便可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物后便可训练意象关系,做到言而有序。
另一方面以问题为先导的任务驱动思维训练。在写作者由生手向熟练者转化的过程中,写作者设定的目标、形成问题的能力起主导作用。而目标的设定、形成问题由目标导引进行记忆搜索等,不仅仅是写作知识、语言技巧的问题,也与写作者的思维能力紧密相关。把高水平的写作过程视为问题解决的过程,写作者可运用各种问题解决的方法来处理写作任务,教师可以把“目的手段分析法”“反推法”“制订简化问题的蓝图”等问题解决的方法作为写作的策略,教给学生,以指导学生有效完成写作任务。
形成问题和认知阈限相关,因而丰富写作者的知识内容与经验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经年累月的写作实践,可使创造性的写作问题解决转变为只需检索一下储存的经验就能解决的常规问题。故经常性的写作训练、写作实践乃提高实际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48比如美国的中学微型文写作就较好地贯彻了这个原则。训练写作者围绕一个清楚一致的目的,通过相对有逻辑感的组织结构,使用适合目的的语言来表现因果关系,详细描述加强情感的深度,支持自己的论证。
(二)将心理学常识引进课堂也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尤其是现代小说或后现代作品创作。在小说家、诗人、剧作家等作家这里,讲述某个故事,塑造某个人物,安排剧情的发展,阐述自己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乃至对宇宙的思考,需要来往于真实生活和虚拟的故事之间,耐心地编织一个又一个细节,最终将它串成故事,实现他渴望慰藉自己和他人的心灵,或者对社会提出正见的目的,他需要很长很久的耐心,需要不那么着急地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说出来,甚至他可以选择晦涩不明地表达。选择写作的作家理应具备一部分对心理的了解,不管是有目的的学习的还是自发地偶然获知的。当然他呈现自己的人物和故事的时候,仍旧最好将这些心理学的内容抛开,自由地投入写作中去,同时忘记“正确的写作方式”“正确的写作规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