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俗 字 類 型
明清時期的俗字,總體來看,其造字類型并沒有突破唐五代時期的俗字類型。蔣禮鴻先生在《中國俗文字學研究導言》一文中根據敦煌材料等大致分俗字為七類,張涌泉《漢語俗字研究》將俗字類型分為增加義符、省略義符、改換義符、改換聲符、類化、簡省、增繁、音近更代、變換結構、異形借用、書寫變易、全體創造、合文十三類,黄征《敦煌俗字典》分為類化俗字、簡化俗字、繁化俗字、位移俗字、避諱俗字、隸變俗字、楷化俗字、新造六書俗字、混用俗字、準俗字十大類,曾良《俗字及古籍文字通例研究》羅列了十二類。明清小說的俗字類型基本上也屬於這些類型,這裏我們結合明清古籍材料,簡單做一介紹。
1. 訛變
訛變就是在正字基礎上的書寫變易。漢字在使用過程中,由於逐漸由筆意走向筆勢(符號化),字形結構就出現了種種訛變,這也是產生俗字最多的類型之一,往往訛變為多個俗字形體。
《集成》明刊本《剪燈新話》卷上《天台訪隱錄》:“明日,殺鷄為黍,以盆盛松醪飲逸。”(78頁)“”是“瓦”的俗字。
《集成》明刊本《隋煬帝豔史》第一回:“尉遲女也匕笑道:‘只恨賤婢下人,不敢點汚龍體。’”(17頁)《集成》清刊本《金雲翹傳》第十六回:“你收拾資,逃往他処,暫躱幾時。”(187頁)同前第十八回:“見宦氏只有一點氣。”(219頁)“”是“微”的俗字。又或訛變作“”,《集成》戚序本《紅樓夢》第五十九回:“原來五更時,落了幾點雨。”(2241頁)
“既”有多個俗字形體,或作“”“”“”等。《集成》明刊本《孔聖宗師出身全傳》卷一:“葬而後,曰:‘吾聞古者墓而不墳,今丘東西南北人也,還要謹慎体魄,慮及久遠。’”(1頁)《集成》明刊本《牛郎織女傳》卷四《鴉鵲請旨》:“聖后曰:‘不建橋,又不造舟,陛下許令牛女七夕相會,似此無際天河,夜來東西両人,將飛渡耶?’”(133頁)《集成》明刊本《皇明開運英武傳》卷一:“太祖曰:‘總帥來此濠州,何人守之?’”(61頁)
2. 音借俗字
這裏所謂的“音借俗字”并沒有創造新的俗字形體,而是借原有的音同或音近正字加以俗用,用來記錄另一個詞,即音借字。因為這種寫法在官方看來是不規範的,不是正字,故也歸到俗字裏面來。正字與俗字是相對待出現的的概念,即規範字與不規範字,如果是社會上流行的不規範字,不論其創造了新字形,還是借音方式,均歸入俗字範圍。可能有人會不同意這樣的歸類,認為它們是假借字。假借字是針對本字而言的,因為事物是多質的,這裏我們不從是否為本字的角度去區分,而是從字形是否合規範的視點去考慮。其實像古今字、繁簡字、正字與俗字、本字與假借字這些術語是從不同角度去認識漢字的,例如:“平原”的“原”,在現代漢語裏我們認為是正字(規範字),這是沒有問題的;如果從是否本字去考慮,“原”就是假借字,《說文》:“邍,高平之野,人所登。从辵备录,闕。”段玉裁注:“邍字,後人以水泉本之‘原’代之;惟見《周禮》。”“邍”用“原”字代替,是因為“原”字筆畫少,寫起來快捷。由此說來,“平邍”寫作“平原”,“原”字還經歷了由俗字向正字轉化的過程。又如人稱代詞“我”,既是正字,又是假借字。但有的假借字,如果從是否規範的角度看,可能就是俗字。《高麗大藏經》本《弘明集》卷五《桓君山新論形神》:“有強弱堅毳之姿焉,愛養適用之直差愈耳。”(59/686/a)注75《中華大藏經》本可洪《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卷二十九“堅毳”條:“此歲反,正作脆、膬。”(60/529/b)注76此“毳”是音借字,也是俗字。我們可比較《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卷二十八“者”條:“古瓦反,少也,正作寡。”(60/526/a)“”明顯是“寡”的俗字,我們看到可洪將音借字與形體俗寫一樣看待。
(1) 借用同音字來記錄
乙 《集成》清刊本《後三國石珠演義》第三十回:“隨修子婿之礼,取出白金乙千送過去。”(521頁)“乙”是“一”的同音假借俗字。《集成》明刊本《警世通言》卷二十八《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有一個兄弟許宣,排行小乙。”(1122頁)“小乙”即小一,我們看下文:“許宣答道:‘在下姓許名宣,排行第一。’”(1126頁)可知“乙”就是“一”的俗寫。
付 《集成》清刊本《躋雲樓》第一回:“行芳答道:‘我爲寒家,無可施舍,師付别處去化罷。’”(2頁)同前:“行芳聞听,大爲諤然,答道:‘師付少待,我把柴禾送到院裡,再來合你說話。’”(2頁)“師付”即師傅,可見,同音字“付”為“傅”的俗字。
胡 《集成》清刊本《金蓮仙史》第五回:“若論來根,我胡你比上不足,比下有餘。”(83頁)同前第十回:“我胡你將靈龕擡過河南,如同空龕一般。”(178頁)“胡”即“和”字,蓋方俗“和”“胡”同音,今民間打麻將稱“和了”,即音讀“胡了”。或寫作“湖”,《集成》清刊本《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六回:“我閑着也是白坐着,我們就打起骨牌湖來了。”(1728頁)
什 《集成》清刊本《花陣綺言》卷三《花神三妙》:“因兩什形骸,欵洽言笑。”(270頁)“什”即“釋”之俗字。“什”作“釋”字用不是偶然的個别現象,所以當以俗字看待。《集成》明刊本《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換骨羅漢》:“居士聞言,即什然領悟。”(214頁)《集成》明刊本《古今律條公案》卷一《馬代巡斷問一婦人死五命》:“奚雲曰:‘老爺說我有一婦人頭與他即時什放。’”(48頁)同前:“次日奚雲將婦人頭親送臺下,以求什放。”(49頁)《集成》明刊本《警世通言》卷二十九《宿香亭張浩遇鶯鶯》:“展放案上,反復把玩,不忍什手。”(1211頁)
驀 《集成》清刊本《鳳凰池》第六回:“至雲兄,以驀不相知之人,而反有敝縣之行,心甚不解。”(184頁)“驀”是“陌”的音借。《集成》清刊本《金蓮仙史》第四回:“這個婦人,臉恥全無,驀路相逢,遂托終身之語。”(64頁)
脱 《集成》清刊本陳梅溪搜輯《西湖拾遺》卷二十《雪壓梅花假鬼冒西閣》:“三日道塲圓滿,又見瓊瓊在烟霧之中說:‘我已得誦經放生之力,脫生人間。’再三作謝而去。”(779頁)“脱生”即“托生”。
(2) 因語音變化而使用同音俗字
色盆 “色”有shǎi音,在方言區“色”與“簺”同音,故或用“色”表示簺子的意思。《集成》清刊本《金石緣》第一回:“彥庵送色盆行令,學師有意要試他,故意說此疑難酒頭酒底,美(弄)得林旺一句也說不出,雲程反句句說來如式。”(9頁)
東司/東廝 近代漢語中常見廁所被稱為“東司”“東厮”。《集成》明刊本《醒世恒言》卷三十《李汧公窮邸遇俠客》:“且說支成上了東厮轉來,烹了茶,捧進書室,却不見了李勉。”(1851頁)《集成》本潘鏡若編次《三教開迷歸正演義》第十八回:“大儒忽出外靜(淨)手,走到一個坑厮。”(274頁)《元曲選》武漢臣《老生兒》第二折:“〔引孫云〕是那門上的?〔張郎云〕是東厠門上的。”《音釋》:“厠,音次。”注77《集成》明刊本《古今律條公案》卷六《蘇縣尹斷光棍争婦》:“上岸,小婦人與夫往東路回母家,彼扯往西路,因而厮打混爭。”(312頁)“厮”字注:“音色。”因“廁”“廝”同音,東廁故或作“東廝”。《集成》清刊本《生綃剪》第一回:“右首屋子,是些牛牢、猪圈、毛厮而已。”(66頁)《集成》清刊本《清風閘》第七回:“到了僻靜之處,他把老爹衣服脫去,一撕撕了,料在大毛厮坑內。”(101頁)同前第二十二回:“到後九進,還有東厮、井,還有空地一大塊。”(277頁)宋人孫奕《履齋示兒編》卷十八“聲譌”條,指出俗讀“以廝(音斯)為廁”注78,實際上是語音起了變化。清刻本徐三省輯《新刻增訂釋義經書便用通考雜字》“木料類”:“茅廁(私),制起于周初。”注79“私”是對“廁”的注音。
园子 不少方言“丸”讀如“員”,故俗寫或作“圓”“园”等。《集成》清刊本《忠烈全傳》第四回:“買了一盤园子,兩個鯉魚,裝了兩盒,呌人挑了送去。”(58頁)這裏“园子”指丸子。
必 《集成》清刊本《忠烈全傳》第二十六回:“早已驚動了一位菩薩,此人非必,乃藥師佛。”(398頁)“必”即“别”的同音假借俗字。
3. 變換
變換既可以是變換原來字形的形旁或聲旁,也可以是變換字形的結構,造成俗字。
(1) 變換形旁或聲旁
籹 《集成》清刊本《鳳凰池》第七回:“使其易男扮為女籹,置之燕姬趙女之中,恐勝尋常萬倍也。”(199頁)同前第十回:“守貞寒谷未舒香,為待春風催淡籹。”(290頁)同前第十二回:“太僕有两个女児,向来怕人求親纏擾,籹做了一个女壻,掩人耳目。”(328頁)同前第十五回:“春風已不須待矣,而尚無催籹之人。”(433頁)“籹”即“妝”的俗字。
餫 《集成》明刊本《唐三藏出身全傳》卷二《唐三藏起程徃西》:“那母親知得和尚不肯吃餫,整理潔淨茶飯款待。”(95頁)此“餫”字不是正字字典所載的各義,而是“葷”的俗字。
縍 《集成》清刊本《續西遊記》第四十三回:“又湧出許多小妖來,將他慣翻在地,用繩索綑縍起來。”(768頁)同前:“將我綑縍起來,单綑縍身子也還好處,為何連手都縍在裏頭?”(768頁)同前:“他也是綑縍着喫的,如何因你又壞了規矩?”(768頁)同前:“八戒道:‘從來請客,那有個綑縍的道理?’妖狐道:‘若不綑縍,倘被你逃席走了,豈不辜負了我一番美意?’”(769頁)“縍”是“綁”的換聲旁俗字。
《集成》清刊本《續西遊記》第四十九回:“八戒近前一看,那裏是饝饝,却是一團腐爛臭物,八戒把鼻子了。”(870頁)“”是“捂”的換旁俗字。
《集成》清刊本《大清全傳》第二十六回:“賀兆熊見黄三太怒氣添胸,不由己的答话,说:‘黄三哥,你老人家还不知道他的外號兒,人人稱他懈怠鬼,最愛说凑话,咱們這些年的兄弟,不能不知道他的性氣。’”(304頁)“”就是“義”的俗寫。
一頓飯的“頓”,改換義符,俗或作“”,從食、屯聲。《集成》清刊本《大清全傳》第三十一回:“這次比我慶寿人來的多,每十五桌,預備五天。”(370頁)
《集成》清刊本《隔簾花影》第三十五回:“袈裟披上見空王,洗盡鉛華木香。”(592頁)“”即“樨”的俗字,將聲旁“犀”換為“悉”。標點本或認此俗寫作“槵”注80,非。
“滅”俗寫或作“”。《集成》清刊本《異說反唐全傳》第二回:“色心狂盛思亡婦,遍體蛆鑚色心。”(17頁)同前:“今見小娘子杏臉桃腮,朱唇玉頸,香氣侵人,就是鉄漢也欲消魂,這點心那能得?只得將小娘子做亡過之人,一七已過,萬竅蛆鑚,臭氣逼人,淫心頓。”(17頁)
(2) 變換字形結構
“夷”字中有“大”“弓”兩個部件,故俗寫作“”。《集成》清刊本《隋唐演義》第五十六回:“因外移一種木蘭樹,培養數年,不肯開花,忽其女分娩時,此樹忽然開花茂盛,故其父母即名此女曰木蘭。”(1400頁)《集韻·脂韻》:“夷,古書作。”
《集成》清刊本《北宋金鎗全傳》第二十五回:“倘有不測,使我依於誰?”(402頁)同前第四十八回:“劉青黄昏左側,秘密出籠原,望見番兵雲屯霧集圍守,遂變成一青犬,跑出營來。”(758頁)“”即“靠”的俗字,變上下結構為左右結構。
4. 簡省
豆 “頭”或簡省作“豆”。《集成》清刊本《異說反唐全傳》第九十二回:“薛剛認得自家豆目,只做不知。”(958頁)“豆目”即頭目。同前第九十三回:“短甲全身護貼胸,纏豆花錦氣如虹。”(963頁)同前:“豆裹扎巾鸚哥綠,軟甲遮身虎皮束。”(964頁)同前:“濃眉大眼氣軒昂,白馬高豆纓一撮。”(964頁)《集成》清刊本《綠牡丹全傳》第四十二回:“那人專(轉)過馬豆,問道:‘前面騎馬者莫非余謙麼?’”(410頁)同前第六十二回:“却說胡理來至關前,抬豆一看,見關上燈球火把斉明,就知是武卯聞報,領了人馬守關。”(581頁)《集成》清刊本《癡人福》第八回:“船到馬豆,早見文武官員、士宦鄉紳,紛紛迎接。”(333頁)《集成》清刊本《常言道》第十回:“賈斯文道:‘此牛能知殷琴,斈生若彈時他便顛豆顛腦,深会我意。’”(203頁)上揭“豆”均是“頭”的俗寫。
《集成》清刊本《大清全傳》第七十三回:“徐勝聽罷,這話裡內有情,連忙的進房內來。”(986頁)“”即“隱”的簡省俗字。“隱”俗寫作“隐”,進而或作“”。《集成》清刊本《女開科傳》第十一回:“只得而不言,各各待緣覔巧罷了。”(370頁)再由“”而省作“”。
《集成》清刊本《大清全傳》第七十三回:“〔徐勝〕過去請了一個安,問:‘兄長好!你那裡來?’”(989頁)“”是“從”的簡省俗字,省略了“止”旁。同前第七十四回:“他就把與花珍珠定計搶刘鳳歧之妻,自刺身死、移屍之故,又頭說了一遍。”(1004頁)同前:“忽背後过來一人,正是高通海。”(1004頁)同前:“把燈新改換一看,衆人都是穿的唱戲的衣服。”(1004頁)
《集成》清刊本《大清全傳》第七十四回:“花得雨,你還往那裡躱。”(1004頁)“”即“避”的簡省俗字。
粦 《集成》清刊本《走馬春秋》第一回:“雲移雉尾開宫扇,日繞龍粦識聖顏。”(1頁)“粦”是“鱗”的簡省俗字。
“龍”簡省作“”。《集成》清刊本《大清全傳》第三十四回:“話說周應听了楊香武說那九龍玉杯是御用之物,他一陣冷笑。”(407頁)
《集成》清刊本《後宋慈雲走國全傳》第十六回:“衆文武大驚,萬一圣上病不能痊,太子年幼,怎能繼江山?”(294頁)同前:“且慈雲乃係東宫嫡子,汝須年略長些,論嫡原該册立于他,今找覓不回,出于不得已而立汝继江山,倘他回朝,汝須相讓。”(304頁)同前第十七回:“並不見衆妾一人再孕,想必乏無疑。”(325頁)“”即“嗣”的簡省俗字。
卂 《集成》清刊本《萬花樓演義》第十六回:“当日路花王还要再卂詰他幾言。”(222頁)“卂”是“訊”的省寫。同前:“狄青不語,暗言:這太后娘娘卂問得大奇了,因何卂詰起我的世家来?”(224頁)
古籍中有一些簡省俗字,過分簡省會影響語義的明晰。如“惡”或簡省為“亞”,《集成》清刊本《醒夢駢言》第一回:“高堂縱有不然心,子女却毫無憎亞,又何苦去違拗天工,生嗔怒。”(1頁)“磕”字俗寫或簡省為“砝”,《集成》清刊本《醒夢駢言》第四回:“孩兒在關帝廟裡砝了頭,通诚过了,為什庅还只是舊時一般,不見大起來?”(157頁)這個“砝”即磕字,但它又是另一個詞的寫法,如“砝碼”。
在簡省俗字中,有一類屬於符號化簡省,或者說是通過符號化簡省形成記號字或半記號字,值得重點探討。具體可分為以下几種情況:
(1) 繁筆用簡單的點畫代替
《集成》清刊本《繡鞋記警貴新書》第一回:“凡一切損人利己之事,任意糊行,鄉曲閭閻,旡不咬牙切。”(2頁)“齒”的下部,用符號化的“米”代替。又如“斷”俗寫作“断”,“繼”俗寫作“继”,“幽”俗寫作“”,均是符號化簡省。《集成》明刊本《唐三藏出身全傳》卷一《猴王得仙傳道》:“祖師道:‘你去不許説是我的徒弟,若説把你剥皮剉骨,將神魂贬在九,教你萬仞(劫)不得番身。’”(19頁)
覌 《集成》明刊本《唐三藏出身全傳》卷一《猴王得仙賜姓》:“看罷多時,跳過橋中間,左右覌看。”(4頁)“覌”即“觀”字。
《集成》本《換夫妻》第七回:“孫興之妻唤三元商议道:‘方闻神仙之言,毛骨悚然,有姻缘,前生所定,不可遲了,即当遣人到彼,打听明白,迎取來家,早完大事。我老身也放心。’”(52頁)“”是“既”的俗字。
(2)重文符號的使用
重文符號本是一種抄寫文字的省便方式,當在上下文中兩個或幾個字重復出現時,為了抄寫的快速簡便,重復出現的文字採用重文符號。重文符號的寫法有“匕”“く”“ン”“ㄡ”“ニ”“ヽ”等。我們舉一些例子。《集成》明刊本《近報叢譚平虜傳》卷一《奴酋率虜入寇》:“旹村曲百姓,紛匕逃竄。”(12頁)“紛匕”即“紛紛”。同前卷一《奴酋布梯陷遵化》:“後生驀地來一個大房子後門曠僻處躱,忽見一個女子輕ㄡ悲啼。”(18頁)“輕ㄡ”即“輕輕”。同前:“忽然黑地裏隱ㄡ見泥墻子背邊兩個漢子,手中拿了两條朴刀。”(19頁)“隱ㄡ”即“隱隱”。《集成》清刊本《海公小紅袍全傳》第五回:“主僕三人進店一看,只見客人紛又,十分鬧熱。”(33頁)“紛又”即“紛紛”。這種重文符號,俗寫又拿來作為省略一字裏面相同的部件,如“棗”字,上下各一“朿”旁,則俗寫為“枣”,下兩點是重文符號。
《集成》清刊本《忠烈全傳》第十六回:“喜得新秋天氣,暑已銷。”(252頁)“”就是“炎”的俗字,這是用重文符號“又”表示下一個“火”旁。
《集成》清刊本《大清全傳》第十八回:“陳福說:‘在家,正同那錦毛虎張秉成、左喪門孫開太、烏雲豹李世雄三位爺在廳房喫酒话,我去回稟一聲。’”(192頁)“”即“談”字。同前第七十一回:“見大人與那莊民話,他暗中跟隨後边。”(965頁)《集成》清抄本《雅觀樓全傳》第四回:“難得費兄未到,我合你靜處一。”(71頁)同前第八回:“次日尤進縫代同費人才會頑船把市,定出五十兩銀子。”(149頁)
摄 《集成》明刊本《唐三藏出身全傳》卷四《唐三藏收妖過通天河》:“行者道:‘這又是昨日那灵感妖怪摄去師父,我和你且把行李、白馬寄在陳家,再来尋取。’”(238頁)同前卷四《覌音老君收伏妖魔》:“舉目一看,又不見那边先前屋宇,知是那處必是妖怪,把他三人摄去。”(243頁)《集成》明刊本《兩漢開國中興傳志·王莽弒平帝立子嬰》:“至居摄三年十二月,莽復弒子嬰,遂自即位為皇帝,國號新,改元建國。”(337頁)“摄”字的兩個“又”,就是重文符號,代替“耳”旁。
《集成》清刊本《後三國石珠演義》第二十六回:“某聞豪士襟懷,自是烈烈。”(446頁)“”即“轟”的俗字,蓋兩個“又”是重文符號,代替“車”旁。
劝 “勸”或俗寫作“劝”,《乾隆抄本百廿回紅樓夢稿》第二十回:“宝釵忙劝道:‘好兄弟,快别说这话,人家咲话。’”(241頁)同前:“宝玉見了这樣,知难挽回,打叠起千百樣的軟语温言来劝慰。”(243頁)《集成》明刊本《詳情公案·寬宥卜者陶訓》:“宜寬罰僭之條,用為义激之劝。”(246頁)或俗寫為“”,《集成》清刊本《大清全傳》第二回:“彭公一想,心中说:我何不借此他,不知他心下如何?”(27頁)同前:“一生所為,是不聽人,中年運氣平常。”(28頁)同前第三回:“话说李八侯一聽彭公给他相面,他幾句良言,他反不樂。”(29頁)或將俗寫“”中的“又”換為“夕”,因“又”“夕”均可作重文符號,成為“”,同。《集成》清刊本《大清全傳》第二回:“他说小人擠了他拉,我並不曾擠他,這位先生在旁邊還呢!”(21頁)
(3) 對稱的部分用簡單符號代替
“單”俗寫作“单”,“讓”俗寫作“譲”,“喪”或作“丧”,是其例。還有分别用兩點來代替對稱的部分的,我們再舉一些例子。如“變”俗寫或作“”。《集成》清刊本《大清全傳》第九回:“彭公一聞此言,心中犯想说:我昨天也是目睄眼見的亊,看見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人,為何至今了?其中定有緣故。”(91頁)“變”字俗寫把兩邊的“糸”,用“冫”代替。同前第十三回:“那李氏一听此言,心中一,暗说:‘不好。’面色更。”(137頁)“”即“變”字,“”為“動”字。又如“幾”字上部的兩個“幺”旁用兩點代替,《集成》清刊本《大清全傳》第十三回:“彭公说:‘你男人一年次來家中?’”(137頁)“”即“幾”的俗寫。這種符號代替應該跟草書有關。
對稱的帶框結構兩邊分别用一點代替。如“重”或作“”,《集成》清刊本《大清全傳》第十二回:“兩旁人役等立時把那左奎按倒在地,打四十大板,只打的皮開肉爛。”(118頁)同前第七十四回:“你要不說寔話,我就嚴刑治你,我还要辦你四个人呢!”(996頁)“連”俗寫或作“”,同前:“他那跟人也給我帶上來,我要細問他。”(118頁)同前第十二回:“小人到家,越想越不是,怕受他的累,我今天一早起來,要進城告他。”(125頁)當然,這種符號化代替的出現,跟草書寫法有關。“陣”或作“”,《集成》清刊本《大清全傳》第十六回:“小人進了房內,不由一被色所迷。”(166頁)《集成》本《壺中天》第七回:“陶老道:‘老朽技業疎庸,不堪師範,尊帖也不敢領。’”(11頁)“”是“連”的俗寫。“車”旁寫作“丰”的形狀,是草書楷化的結果。敦煌卷子中有不少“車”旁字就寫為“丰”旁的。
又如“坐”或作“”。《集成》清刊本《大清全傳》第三十七回:“案前八仙桌兩边各有太師椅子一把,達木蘇王與王中堂分賓主落。”(462頁)同前第四十二回:“惡太歲張耀聯親身到馬棚之外,在一把椅子上。”(535頁)同前第六十九回:“次日天明,彭公起身八人大轎,高、刘、徐三人騎馬跟隨。”(937頁)“坐”在漢代隸書中或作“”“”。《孫叔敖碑》:“若冠章甫而塗炭也。”《張公神碑》:“公神赫兮東方。”而俗寫中,“口”旁或用點代替,如“單”或作“单”,故“”或作“”。
《集成》清刊本《綠牡丹全傳》第三十回:“修氏道:‘便將手断去,也不肯恩將仇報。’”(301頁)同前第三十九回:“欒一萬共請了四個壯士,兩次打坏了二,好不灰心喪氣。”(384頁)“”即“雙”的俗字。
(4) 簡化偏旁
“言”簡化為“讠”。敦煌卷子斯4473《第六表》:“頃者皇帝陛下初及洛都,方開晉祚,慎求良輔,误取庸材。”(6/95)“”作“误”。斯4474《西方讚文》:“虔心终畢,福難计度。”(6/102)“計”作“计”。《集成》清刊本《鳳凰池》第一回:“话说前朝河南府洛陽縣有一才子,姓雲,名剣,表字鍔穎。”(2頁)“話說”俗寫作“话说”。有的字形還能看出“讠”旁來自草書“言”,我們看《集成》清刊本《錦香亭》中的“說”“詩”“計”等字:
(7頁) (9頁) (16頁) (17頁)
“糸”旁簡化為“纟”。《集成》清刊本《錦香亭》第一回:“纷纷覓翠尋芳,畫橋烟柳,鶯與燕争忙。”(1頁)同前:“丰神绰约,態度風流。”(6頁)
5. 增繁
《集成》清刊本《續西遊記》第一回:“有的笑道:‘假惺惺,故裝。外面如此,心裡不知何樣?’”(9頁)“”即“呆”的俗字。《集成》本《三教開迷歸正演義》第五十九回:“恰似僵尸,母瞪痴,言語蹇澁。”(906頁)《集成》清刊本《前明正德白牡丹傳》第十一回:“那夫人忽见是一位美貌女子,倒癡了。”(137頁)或作“”,同前:“夫人氣得目瞪口。”(136頁)
《集成》清刊本《野叟曝言》第七回:“候了他一日,没處下手,那知被昭慶寺裏接去,祝由治病,正值寺裏火,連那生病的和尚,一齊燒死。”(159頁)“”即“着”的增旁俗字。《集成》明刊本《新平妖傳》第十一回:“將他竈中火炊起,用松毛在艸棚上燒,只看棚倒在那一方,便向這方向走路。”(307頁)
6. 草書楷化
“車”旁草書往往寫為“”,故楷化為“丰”或“”。我們可以類推出一系列字。如“轟動”或作“”,《集成》清刊本《後三國石珠演義》第四回:“慕容廆道:‘劉兄少年豪傑,聲名久著天庭,那得無有德能,神明如此!’”(66頁)《集成》清刊本《大清全傳》第十六回:“这一套文書,了三河縣那些个軍民人等。”(170頁)“”即“轟動”。兩邊帶有“口”狀的筆畫用兩點代替,還有類似的字,如“鍾”或作“”,“團”或作“”,《集成》清刊本《錦香亭》第五回:“却說景期一高興,一殷勤,來拜葛御史。忽見門閉鎖,並旡人影。”(69頁)“”即“重”的俗寫。“軰”或作“”,《集成》清刊本《錦香亭》第五回:“我在窓下的时节,聞得此弄权囯,屠戮忠良,就有一番憤懣不平。”(72頁)
兩點連在一起,成為一横,如“氣”或作“”。《集成》清刊本《後三國石珠演義》第九回:“陳榮聼說,怒填胸,更不荅話,提刀便砍。”(147頁)
沵 《集成》清刊本《玉支璣小傳》第十八回:“若不沵信,乞至舍一覌。”(328頁)“沵”是“深”的俗寫,草書楷化所致。《集成》清刊本《繡鞋記警貴新書》第二回:“但見禅院沵沉,寂旡人声。”(13頁)《集成》清刊本《後宋慈雲走國全傳》第三回:“陸公子紛紛下泪,沵感恩官大德,又害著夫妻分散,父子别離,吾之罪咎沵矣。”(44頁)
7. 同化
(1) 上下文的同化
掚 《集成》清刊本《後三國石珠演義》第八回:“俞魁道:‘既已承任,自然竭力。肰成敗聼之于天,我等但當盡其技掚而已。’”(130頁)同前:“回到裡边,埋怨俞魁道:‘聞得石珠兵馬,都有異人在內,技掚與我等大不相同。今哥哥許了杜茂,幫他厮殺,倘然不能取勝,豈不枉害了性命?’”(131頁)“技掚”的“掚”即“倆”的俗寫。《集韻·漾韻》:“掚,整飾也。《春秋傳》:‘御下掚馬。’”上文“掚”顯然跟整飾義無關,蓋“倆”字受上文的“技”字影響而同化為“掚”。
《集成》明刊本《牛郎織女傳》卷一《天孫論治》:“但臣之錦脩短有定度,幅有定尺,有經以主其分,有綸以司其合。”(17頁)同前:“陛下今日之域,其脩短猶錦也;其幅猶錦也;至於組織成治,不能如錦也。”(18頁)《集成》明刊本《孔聖宗師出身全傳》卷一《周齊君臣服聖》:“秦繆公幅不開,土地不廣,僻處方隅,又伯天下,茲何以故?”(7頁)《集成》清刊本褚人穫《隋唐演義》第八十二回:“楊國忠道:‘高麗遼遠,原在幅之外,與其兵連禍結,爭此鞭長不及之地,不如將極邊數城棄置,專力固守內邊地方為便。’”(2078頁)“”是“員”的俗字,受上文“幅”字同化而增“巾”旁。
胗 《集成》清刊本《續西遊記》第六十五回:“小子也請了個良醫胗脉,他道肝脉只是有餘,腎氣只是不足。”(1149頁)“胗”是“診”的俗字,受“脉”字影響而同化。
《集成》明刊本《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九十回:“道犹未了,只見金都督就粗起來,說道:‘今日之事,有進无退,怎麽說得仔細兩個字?’”(2456頁)“粗”就是粗笨,蓋“”字受上下文影響而同化。
挮 《集成》清刊本《續西遊記》第十七回:“我等已簡擇吉日,來與你披挮。”(298頁)“挮”即“剃”之俗,受“披”字影響而同化為“挮”。
“麼”字俗或作“”。《集成》清刊本《隔簾花影》第二十九回:“昨日趙老爺來,他曾叫你請二官人出來?”(503頁)同前:“趙老爺說:‘原來你家老爺還有一位二奶奶?’”(504頁)同前:“趙老爺道:‘此刻在家?’”(504頁)又同前:“即便喚聯元到來,問道:‘二官人近來日日在書房裡念書?’聯元道:‘在書房裡念書。’靜菴又問道:‘不出來的?’”(505頁)《集成》清刊本《紅樓幻夢》第一回:“只聽林公、夫人齊說道:‘兒呀,你怎不在人世了?’”(7頁)“”字的來歷是可以解釋的,蓋“麼”俗作“么”,而“么”字經常“怎么”連用,受上下文“怎”的影響,增加“心”旁為“”。
(2) 受潛在字形影響而同化
受占優勢字形的同化。有的字使用頻繁,一些常用的字或者偏旁,往往會同化那些不太常見的字形或偏旁。如“羨”字的下部是“”,但因“次”的使用頻率非常高,故“羨”被同化為“羡”。
《集成》清刊本《金蓮仙史》第五回:“今生雖不能成真,轉世可大道之徑也。”(76頁)“”就是“涉”字,蓋跋涉必須用足,同時也受“跋”的潛在影響,故作“”。《集成》清刊本《五虎平南後傳》第九回:“二位將軍一路回來,関山跋,劳苦不堪,畧用几杯解悶懷。”(110頁)同前第二十五回:“料想婚事不成,枉費賢妹一番的與我跋,用尽机謀,空成画餅充飢。”(314頁)
《集成》清刊本《大清全傳》第六十八回:“到了京都打聽,方知彭公北廵大同府,查叛臣傅國恩拐印兵,搶了軍裝庫。”(922頁)這個“”字跟“馬耳曲”的意思沒有語義聯繫,它明顯是“誆”的俗寫,蓋是騙的含義,受潛在的“騙”字影響而俗寫作“”。
糸 《集成》清刊本褚人穫《隋唐演義》第七十五回:“在廷正人,如張柬之、桓彥範、敬暉、袁恕己、崔糸暐等,又皆仁傑所薦引,與宋璟共矢忠心,誓除逆賊。”(1921頁)“糸”就是“玄”的俗字,蓋“玄”的古字作“”,楷化為“”,因受占優勢的“糸”影響而同化。同前:“仍立韋后為皇后,封后父貞為上洛王,母楊氏為榮國夫人。”(1926頁)“貞”即玄貞。同前第七十六回:“燈事畢後,漸漸春色融和。中宗與后妃公主,俱幸武門,觀宫女為水戲,賜群臣筵宴,命各呈技藝以為樂。”(1946頁)“武門”即玄武門。同篇小說中有大量的“”寫作“糸”的,如《集成》清刊本褚人穫《隋唐演義》第八十九回:“頭上糸冠翅曲,腰間角帶圍圓。”(2245頁)同前第七十八回:“糸宗急令高力士回奏,言太平公主結黨謀亂,今俱伏誅,事已平定,不必驚疑。”(1988頁)同前:“明日九公主入宫見駕,糸宗已傳旨,着御史中丞同赴中書省究問張說私交親王之故。”(1992頁)又同前:“原來糸宗於兄弟之情最篤,嘗為長枕大被與諸王同卧,平日在宫中相叙,只行家人禮。薛王患病,玄宗親為煎藥,吹火焚鬚。左右失驚。糸宗道:‘但願王飲此藥而即愈,吾鬚何足惜。’其友愛如此。”(1992頁)此例中“糸宗”“玄宗”互見。小說中還有許多寫作“糸宗”的例子,不備舉。“”字同化為“糸”,出現較早,敦煌卷子中就有這一情況。故“”字,既是“玄”的古字,又是“糸”的古字。明代陳士元《古俗字略》卷二《先韻》:“玄:胡涓切,黑也,幽遠也。:古。”黄侃《說文略說》云:“一也,既以為玄之古文,又以為糸之古文。”注81澤存堂本《宋本廣韻·先韻》:“弦:弓弦。《五經文字》曰:其琴瑟亦用此字,作‘絃’者非,《說文》作‘’。”(113頁)而此“”字,黑水城殘卷《廣韻》作“”注82,是“”的俗寫。叢書集成初編本張參《五經文字》卷下《弓部》云:“、弦:上《說文》,下經典相承隸變作弦。其琴瑟弦亦用此字,作絃者非。”“絃”實際上也是後起俗字,《廣韻·先韻》:“絃:俗。見上注。”據《說文》“弦”的小篆作,楷化為“”。黑水城殘卷《廣韻》“”字已同化為“”了。《說文》“玄”字條下云:“,古文。”故、即“玄”字,楷化則為“”。因漢字體系中“糸”旁字占優勢,故“”同化為“糸”。
8. 使用古字
也有使用古寫的,如“窗”或作“囱”。《集成》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卷八《定三分亮出茅廬》:“草堂春睡足,囱外日遲遲。”(1211頁)同前卷九《羣英會瑜智蔣幹》:“某自幼與周郎同囱交契,如親昆仲。”(1470頁)《說文》:“囱,在墻曰牖,在屋曰囱。象形。窗,或从穴,,古文。”
9. 新造
“調”俗寫或作“”。《集成》清刊本《大清全傳》第十回:“語說彭公審問那移屍換看屍的官人,嚴刑拷問,魏保英纔说出真情實話。”(97頁)蓋“調換”的“調”俗音如“條”,故俗寫作“”。
倴 《集成》清刊本《夢中緣》第九回:“悟真道:‘是了,貧僧眼力最倴,别了幾年,便一時認不出。這位女娘,莫不是蘭英小姐?’”(228頁)“倴”就是“笨”的俗寫。
《集成》清刊本《金蓮仙史》第六回:“你可與師父商議,另外創造一座廟宇,與師父並及道友們俱可安。”(105頁)同前:“丹陽道:‘汝所言正合我意。必要如是,方可安。’”(106頁)“安”即“安單”,凡僧侶遊方到寺,皆可請求掛單暫住,如掛單已久,知其行履確可共住者,即送入禪堂,此即稱為安單。按照造字原理,“”字應該從“衤”,“丹”聲,這裏已訛為從“礻”了。同書也有寫“”的,《集成》清刊本《金蓮仙史》第十六回:“那玉蟾拜謝起來,遂收拾行,即日起程。”(278頁)
10. 字形異用
即是借用已有的字形表達另一個詞,借原有的字作為一個詞的俗寫。
斦 “欣”或作“斦”。《集成》明刊本《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伏魔羅漢》:“乂(叉)手向尊者作礼,懺謝前過,尊者斦而受之。”(21頁)同前《伏虎羅漢》:“囯人見其慈和徧洽,功德弥天,舉斦斦有喜色。”(202頁)同前:“斦斦喜色人相告,德化之成定可期。”(203頁)同前《焚佛羅漢》:“且往後槽供役事,斦斦供執不推辞。”(270頁)《集成》明刊本《牛郎織女傳》卷三《老君議本》:“及聞牛女二人各處俱有保本,斦斦喜曰:‘此天意欲助我成功也。’”(121頁)“斦”不是正字字典所列的音和義,而是借用來作“欣”的俗字。又如“掀”或俗寫“”,《集成》明刊本《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賦花羅漢》:“揭地天稱偉器,虗無寂滅豈能同。”(27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