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运输气血的中转站

腧穴是人体输注气血、反映病候、防治疾病的重要部位。

腧穴是气血流注于体表的部位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针灸推拿等疗法的主要施术部位,腧穴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人体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互相疏通、内外相应的。其不仅能从内向外反映病痛,还能从外向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说,腧穴又是疾病的反映点和刺激点。腧穴是经络上的点,它们共同隶属于某一脏腑。

寻找腧穴的方法

中医选取穴位一般使用“同身尺寸”法,分为骨度分寸法和指寸定位法。

骨度分寸法是以体表骨节为标志,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成若干等份,然后将周身各部规定为若干尺寸,根据各部尺寸比例作为选穴的距离标准,此法最早见于《灵柩·骨度篇》,随着历代医家结合临床经验不断修正,其数据已经有所改变,由于此法定位较为准确,所以今天医书均以此法标注穴位相距的尺寸。

我国古人很早就有“布手知尺,布指知寸”的说法,就是以本人的手指为标准,进行测量定穴的方法,又称手指比量法。

具体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中指同身寸,将中指弯曲,指尖触及拇指,以中指节侧面两横纹尽处为一寸。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一寸。横指同身寸,又名“一夫法”,是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测量为三寸。此法需在骨度分寸法的基础上运用,否则会长短失度。

腧穴的作用

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道路,腧穴就是使经脉和络脉相互贯通的枢纽,经脉中的气血要通过腧穴输注于络脉,流到人体的四肢百骸,所以说腧穴是输注气血的中转站,具有输注气血的作用。

当人体发生疾病时,相应的腧穴就会出现异常反应,这时,可以通过针刺、火灸、按摩、刮痧、敷药等方法,对腧穴进行刺激,来调整经络气血,疏通邪气出路,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如何寻找腧穴

指寸定位法

中指同身寸

拇指同身寸

横指同身寸

指寸定位法是以手指骨节作为尺寸的比例,进行选穴的方法,可分为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三种测量方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是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

腧穴的命名方法

《干金冀方》中说:“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了解腧穴名称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掌握腧穴的部位和治疗作用,加深我们对腧穴的理解。总起来说,古人根据腧穴的位置、特性等,运用以下四种方法加以命名:

比拟法:这一方法广泛地借用了天文、地理、人事等现象作为参照,进行相类比较,有人观察到人体经脉气血的循行,犹如流水,因此借用泉、池、泽、海比拟,如水泉、阳池等穴位。

象形法:是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骨骼、肌肉以及皮肤皱纹等形象特点,假借他物,而象形命名的。如以动物来命名的龟际、鸠尾等。

会意法:是根据腧穴本身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位置等特点.通过会意的方法命名,如耳前的听宫、鼻旁的迎香,都可会意理解。

写实法:此法是直接以腧穴的功能用作名称的,如气海、命门、血海等。

这四种方法,既可单独应用,又可合并应用,比如阴陵泉穴,为脾经之合水穴,中医脾为阴中之阴,所以用会意的方法,命名为“阴”、“泉”,又根据此穴凸起有如丘陵,故用比拟法命名为“陵”,合起来就是“阴陵泉”。

腧穴的分类

人体上的腧穴大体上可以分为经穴、奇穴和阿是穴。

经穴:是指属于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的腧穴,又称为“十四经穴”,因为它们分布在十四经脉的循行路线上,与经脉关系密切,不仅能主治本经病症,而且能反映十四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病症。

奇穴:指不归属于十四经的腧穴,因这些穴道有奇效,故称“奇穴”,又称“经外奇穴”。其中有确切位置、有具体名称的,称为“有名奇穴”,一些只有明确位置但尚未定名,称为“无名奇穴”。要注意的是,有些奇经是由多穴位组合而成,如十宣、八风、八邪、华佗夹脊等。这些奇穴多数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疗效,其主治作用一般比较单纯。

阿是穴:指既无具体名称,也无具体部位,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点、敏感点作为腧穴的部位。刺激这些地方,效果往往比那些固定的经穴明显。

颇具深意的腧穴命名法

人体中有许多腧穴,关于腧穴的命门主要有比拟、象形、会意、写实等四种方法,以及四种方法的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