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的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
经络是中医理论的基石,而中医理论的基石是阴阳五行学说,所以要想了解经络,就必须了解阴阳五行学说。
中国人眼中的宇宙
古人经过对各种自然现象的长期观察,认识到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于是用“阴阳”两个字来概括它们。一般说,日常最容易见到的东西,也就是最先认识到的东西。日和月是古人最常见的天体,于是古人将白天的太阳定为“阳”,那么,阴自然是与太阳相对的月亮了。这就是古人最初的阴阳观念,当时,阴阳观念是十分的朴素,仅指日光的向背。随着后人观察角度的拓展,观察深度的增加,阴阳的思维而引申出若干相对的概念。
于是世间向上的、温热的、明亮的事物统称为阳,世间向下的、寒冷的、灰暗的事物统称为阴。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协调平衡的。后来,这种世界观与中医相融合,逐渐地成为中医的基础理论。
阴阳五行学与中医的融合
中医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命赖以生存的外在环境,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及其组成部分,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应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而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与天地日月共存,达到颐养天年的最终目的。
阴阳学最早与中医学相融合的经典理论非《黄帝内经》莫属,《黄帝内经》认为,阴阳是对立统一的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则,所以,要想治好病,就必须从根本法则的角度求得答案。人体疾病的产生和发展,也超越不出阴阳这个道理。如果我们想要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探求疾病的本质,就必须探求人体的阴阳变化情况,即运用阴阳之间相反相成的关系来指导疾病的诊察、辨识、预防和治疗。
内经中除了将阴阳与中医相融合,还将五行与学说应用于中医。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类物质的运动。它是用来阐释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抽象概念,其对应到人体就是,在人体内部脏器运转正常的情况下,有规律地活动,在病理上,便是对正常规律性的破坏。
中国人朴素的阴阳观
阴阳属性分类表
事物的阴阳属性
经络与阴阳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其中的“二”指的就是阴阳二气。阴阳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经络也不例外。
经络讲究阴阳,那些跟脏直接相连、与脏有很密切关系的经称为阴经。相应的,那些跟腑直接相连、有密切关系的经称为阳经。如同阳气所代表的一样,阳经在人体中也代表着那些积极的、向上的因素,阳经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外侧,起着护卫人体的作用。阴经则分布在四肢的内侧,代表着较阴暗的层面。但是只有阴阳二气相互作用才会有万物的生成。无论是阴气还是阳气,任何一种的失衡都会引起人体的不适,因此要保持人体阴阳二气的平衡。
阴阳学说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指导着临床诊断和治疗。
经络与五行
五行是中国古老的对世界构成元素的分类,五行分别是金、水、木、火、土。五行相生,其顺序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同样的,五行又是相克的,它们相克的顺序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人体的经络腑脏也有五行之分,其中金对应肺经、水对应肾经、木对应肝经、火对应心经、土对应脾经。腑脏之间也有相生相克之说,比如:心属火,火具有阳光、生命、温和等象征意义,而心的功能是为学业运行全身提供动力,相当于人体中的太阳一般为万物生长提供动力。而肝属木,木生火,人体胚胎第8~12周的主要造血器官为肝脏,它在人类生命之初就提供了养料。
五行学说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协调平衡的。这一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研究肌体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五行属性和相互关系,以及阐释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因此,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既用做在理论上的阐释,又具有指导临床的实际意义。
阴阳失调产生疾病
正常情况下,阴阳对立统一运动有度、有序、适时、当位、和谐;如果阴阳运动失度、失时、失序、错位、失去和谐,这样便是阴阳失调了。
阴阳失调的基本表现:“寒”、“热”
阴阳失调,主要是指:
● 阴/阳的过剩——阴盛/阳盛; ● 阴/阳的不足——阴虚/阳虚
阳过剩=阳盛;阴过剩=阴盛;阳不足=阳虚;阴不足=阴虚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寒”、“热”是阴阳失调的基本特征和表现!
从自然现象和生活体验看:
● 夏天=阳盛,阴相对不足——热; ● 冬天=阴盛,阳相对不足——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