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三转法轮 解读佛经的钥匙
佛教的产生,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佛教留下的经典浩如烟海,看似内容庞杂,其实脉络是非常分明的,掌握了佛经流传的脉络,对于解读佛教经典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转法轮是解经的钥匙
结集成文字的佛教经典,目前流传的有巴利文、藏文、汉文、蒙文、满文等多种文字。汉文大藏经差不多有八千多卷,藏文的《甘珠尔》(佛经)有一百零八函(约三千万字),《丹珠尔》(印度佛学大师的释论)共有二百三十多函(约七千多万字)。而藏传佛教各派历代高僧所著的显密经论仪轨,至少也有一万多函。这浩如烟海的佛教典籍,不但记载了佛教哲学,也包括有各种世间学科诸如医学、星相学等内容。面对如此庞大的学科体系,很多人除了感叹佛教的博大精深外,也深觉难以入手学习。
但内容庞杂的佛典,并非毫无规律可循,汉藏两系的大乘佛教认为,佛陀讲法一生所留下的典籍,根据当时不同层次的听众,其思想观点主要分三个阶段,佛教称为三转法轮。
三转法轮的内容
第一阶段叫四谛法轮,佛陀主要为五比丘等小乘听众,宣讲了以《阿含经》等为主的小乘经典,重点诠释四谛、十二因缘、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十七道品等佛教基础哲学,建立佛教的基本观点。从佛教的哲学观点来说,这个阶段重点诠释小乘哲学和建立基本佛教哲学构架,较少谈及大乘佛法。而《阿弥陀经》属于大乘经典,因此并不属于这一阶段。初转法轮的经典主要就是四部《阿含经》等,论典主要有《大毗婆娑论》、《俱舍论》等,律典有《四分律总论》、《律仪三百颂》等。
第二阶段叫无相法轮,也叫无自性法轮。其代表经典是《般若经》。《般若经》是佛教最核心的经典,佛陀甚至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来宣说。般若经的种类也较繁多,如《般若十万颂》、《般若二万颂》、《般若八千颂》、《金刚般若经》、《般若心经》等。从文字表面来看,般若经重点阐发了一切存在都没有任何自性,都是缘起、依赖条件的存在的空性观点,但在字里行间也隐含着修行的次第,特别是大乘道的修持次第。
三转法轮
三转法轮是佛陀讲法一生所留下的典籍,根据当时不同层次的听众,其思想观点主要分三个阶段,在三转法轮中,佛陀强调一切众生无有遗漏的皆具有佛性,诠释了佛性、圆觉的智慧,以及佛的事业活动。
玄奘法师
我国唐代的玄奘法师是大乘佛教唯识派的代表,玄奘自印度回国译出《成唯识论》后,汉传佛教依此建立了唯识学派——法相宗,即唯识宗。
由于《般若经》的意境高深、内容丰富,因此普通人根本无法直接读懂。在佛陀涅槃后四百年左右,佛陀预言能附顺佛意解释《般若经》的高僧龙树菩萨诞生,并著作了以《中观论》为首的中观六论,对《般若经》的空性学说加以阐释,开创了大乘中观学派。约在佛陀涅槃九百年左右,无著菩萨因难以读懂《般若经》而修持弥勒法门,后升至兜率净土,在弥勒菩萨前听讲了以《般若现观庄严论》为主的弥勒五论,传出了解释《般若经》隐义修道次第的大乘广行派。
第三阶段叫善辨法轮,其代表经典是《解深密经》。佛陀在第二阶段宣说的般若空性,是最彻底的究竟学说,但由于甚深难解,往往给人造成误解,从而否定现实的存在,走向虚无主义。因此佛陀在《解深密经》中阐释万物并非都是空性,而是有空有不空,确立了三性三无性的观点。后来无著菩萨根据此经,加上弥勒的《大乘经庄严论》、《辨法法性论》等,开创了大乘唯识派。
了解三转法轮的重要性
藏传佛教各派大都以中观为主要指导思想,而汉传佛教则以唯识思想影响较大。我国唐朝著名高僧玄奘法师就是唯识派的代表人物。
了解了三转法轮,就可以对众多的经典进行梳理,对各经典的主体思想也会有个大概的了解。作为大乘经典的《阿弥陀经》,有人依中观思想进行诠释,也有人依照唯识观点进行讲解,虽然《阿弥陀经》本身没有深入的哲学阐释,无法从经文本身判定哲学指向,但从经典所示来看,应属于第二阶段的经典,因为经中开显的极乐净土众生都会成佛的思想,属于中转法轮的思想。
对于佛经的分判梳理,除了这里提到的三转法轮说之外,汉传佛教也有五时八教等不同的判别,想进一步了解的读者可以自行研读相关典籍。
佛陀初转法轮
释迦牟尼成道后初次宣传他的学说为初转法轮。法轮是比喻,印度有个传说,谁能统治全印度,自然会有“轮宝”出现,它能无坚不摧,无敌不克。把佛的说法称为转法轮,即含有这种意义,同时也显示释迦所悟的为最高真理。
初转法轮
四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