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由于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其他专业相比,其在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受一些变动性因素影响较大,其在内容上调整的频率更高一些。但是,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又要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把握不好,就会引发一些教学中的矛盾和问题。从我们近年的教学实践来看,我们感到在当前的教学环节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学制问题

目前,国内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学制主要有二年学制、二年半学制和三年学制三种类型,其中比较普遍的是采用二年学制。二年学制的设立是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特别是博士生培养学制改革相关联的。缩短学制的更深层次的教学改革背景在于将硕士培养环节作为一个研究生培养的过渡阶段,将研究能力的培养作为博士阶段的培养目标,而硕士阶段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用现有成熟的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即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但是,我们目前的硕士培养仍对硕士研究生毕业有较为严格的学术论文要求,这实际上仍是对学术研究能力的要求,这就引起了培养单位在培养过程以及教学体系、课堂内容上出现迷惑,这样必然出现由于课程调整的不到位,以及受学术型硕士培养目标的限制和就业压力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学生在入学一年后,在刚刚学习完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后,即刚刚修完学分后,就开始了论文和就业实习、找工作单位等过程。虽然在论文阶段能够有机会面对实际课题,对某一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并将相关知识同实际工作或研究课题中的问题相结合,但由于受时间的限制,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就业环节,影响了课程学习和研究工作,导致在硕士学位论文中出现了一些难以令人满意的行为和现象,进而影响了培养质量。

所以,学制虽然只是个培养时间问题,但一定要从包括硕士、博士在内的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来考虑,充分考虑如何同专业硕士的培养区别,并考虑好学术型硕士如何在教学和培养上与博士培养相衔接,从总的教学计划、内容安排及培养目标、要求的调整进行设计。在这些问题考虑充分后,再确定培养学制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好硕士研究生培养这一手段,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

2.2 教学内容问题

目前,从我们的教学实践来看,由于种种原因,在硕士的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课程内容与本科生相关课程具有较多重复,一部分教学内容较为陈旧。在一些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反映压力不大,课程内容不具挑战性,对课程的期望和实际收获有一定的差距,知识学习和能力提高不显著。这些问题应该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只是可能在不同时期、不同课程中的表现程度有所差异。

实际上,以上问题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如上文所提: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是一类应用性、交叉性的学科,该学科提供了研究领域和要解决的问题,并大量使用和借鉴相关学科的技术和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应该说,近十年来,甚至是更长的时间以来,图书馆学、情报学要解决的问题领域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仍然是文献信息加工、整理、分析、服务等内容,而同时,专属于图书馆学、情报学自身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也相对稳定。而对教学内容冲击最大的学科变化基本来源于相关学科的发展,或相关学科理论和方法在图书馆学、情报学工作或研究中的应用。例如,信息科学与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了数字图书馆的飞速发展,引发了对元数据、资源的数字化、资源整合、跨库检索、开放链接、长期保存等;而对心理学、行为科学、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又促进了信息行为的研究,文献计量学以及信息计量也来源于数学方法的应用,包括当前在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中的较为前沿的本体研究,也是来源于人工智能研究中的知识表示,图书馆读者满意度研究的研究框架和范式也是借鉴了客户关系管理中的用户满意度研究,由于图书馆学情报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交叉性,因而也就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吸收相关学科技术方法的能力很强,因而这些内容都会很快成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要将这些内容向学生讲清楚需要老师能对相关内容掌握到一定的深度,并在一定层次上融会贯通,和图书馆学情报学的问题相结合,这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导师来说是一项很严峻的挑战。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也希望能在一定层次和深度上掌握相关的内容,并将其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对这些知识和方法的真正掌握可能又需要较为全面的相关学科基础,这给学生学习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在培养环节根据需要进行适度的把握。通过合作研究、导师组、跨学科合作等方式进行培养,或许能得到更好的结果。对于导师来说,要善于将新知识、新方法和自己的科研工作结合起来,从中发现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科的研究来说,相关学科知识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层次和范围,并以此来要求学生,根据需要进行讲授,学生就不会觉得教学中内容空洞,不会觉得教学中只有概念的介绍而没有真正实用方法的传授或训练,从而从课程中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内容上,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内容有四种类别:一是与本科内容有一定重复的;二是对本科生课程内容的深化与扩展(交叉衔接);三是全新的知识与方法体系;四是没有新的知识,但是对已有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其中,一些课程中有与本科内容重复的内容是不可避免的,有时甚至是必要的,它可以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强化巩固和从更深层上理解的效果。但是重复的内容一定要控制好重复的目标和数量。对于那些对本科生课程内容的深化与扩展(交叉衔接)的内容,如信息组织、信息检索等内容,这时应加入更多新的、学生在本科没有接触,或者没有深入接触和掌握的内容。全新的知识与方法体系也是必要的,研究生课程应该包括一些本科完全没有学过的东西,这些内容对相关学科来讲可能是本科层次的内容,但对图书馆学情报学科来说是在硕士层次上需要学习的,如数据挖掘等课程。这些课程可能需要根据实际的培养目标和研究方向,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出来。

2.3 教学方式问题

在研究生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学方式。在我们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反映课程教学方式单一,未体现研究生阶段的特殊性和要求。同时,课程教学关注知识灌输,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证分析、研究能力的培养没有一套可重复的、行之有效的办法。研究生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式、讨论式、课题式。从我们的教学效果来看,单纯采用其中的任何一种方法可能都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其中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从我们的教学经验来看,讲授式教学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造成教学内容与本科相似课程的重复,这是由讲授式需要显示课程体系和基础知识自身的特点所造成的。但是,完全抛弃讲授式教学又容易出现一些其他问题,如学生无法获得相关的基础知识,课堂讨论表面上非常活跃,但实际上讨论的内容都是在重复一些低水平的东西。实际上,讨论式教学如果没有一个成功的先期讲授式教学的引导和准备,很难达到一个好的教学效果。而课题式教学实用性强,但是往往忽略了相关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也容易带来一些问题。当然,这里边的一个问题就是:课程教学应在整个教学中占怎样的比重,是一个关系到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的重点在什么地方的问题,是仍以知识学习为主,还是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更多地进行知识运用的训练,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4 专业硕士培养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专业硕士和国外在研究生层面上设置图书馆学专业具有一定类似之处。其目的在于面向具有不同学科背景、有过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进行理论水平和工作的提高,为图书馆培养合格的工作人员。从学位制度设计来说,专业硕士培养应该具有很强的就业指向性。但是,目前我国的情况又稍有不同,我们的高等教育在本科层次上设有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期间具有学术型教育的特点,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在教学体系、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上区分学术型和专业型的教育,也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