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目标选择
学校始终处于变革的过程中,在学校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学校发展基础和现实条件的差异,学校需要以不同的发展目标来引领学校发展。寻求适切的学校阶段目标的过程与结果,都反映着学校领导力水平。特别是,一方面学校经过一个阶段的变革,达到一定发展高度而出现“高原现象”时,如何发现学校新的增长点,确定学校持续发展的新目标,需要学校领导力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学校发展“瓶颈”问题会限制甚至阻碍学校的发展,在学校破解发展“瓶颈”过程中,同样需要选择适当的学校变革目标与方向,这样才能引领学校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促进学校的发展。
一、“高原期”学校的目标选择
“高原现象”一词源于教育心理学中动作技能的练习曲线。在练习曲线中出现的某一时期练习成绩不随练习次数的提高而提高的现象,就是高原现象,这一时期就是高原期。如今“高原期”这一词已经泛化到各个领域,指人或者事物(含学校组织)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很难再进一步的困难时期。此时,作为学校组织,如何突破学校和教师发展的“高原期”,选择寻求学校和教师进一步发展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在上海,许多原来的市重点中学和特色高中经过多年的努力,都跨入了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的行列。这一跨越使不少学校进入了“高原期”。如何发展学校,才能进一步提高办学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继续扩大办学的示范和辐射效应?
“高原期”的到来一方面说明学校发展已经站在“制高点”上,制高点的占据有利于你看到发展的美好前景,同时也可以全面梳理多年来的办学思想和办学行为。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校发展进入了转折点,不进则退。因此面对“高原期”,学校组织如何引领广大教师开展新一轮学校发展目标选择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学校发展的“高原期”,首先必须理清学校的发展现状,对学校的发展状况和特点作出准确的诊断。华东模范中学在不同的组织层面(行政、年级组、教研组、研修班、核心课题组)开展大讨论,从办学目标、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等不同的角度进行诊断和分析,找到不足点,扬长补短,追求发展的边际效应(见案例2-1-1)。
案例2-1-1 “高原期”学校发展状况的诊断
华东模范中学被命名为上海市示范性高中之后,就围绕下列问题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讨论,并举行了多次专家咨询会:
1.学校过去十年“双通道”改革教育理念、教育价值和文化精神是什么?
2.作为上海市示范性高中未来立足之本是什么?学校新一轮发展的定位和目标是什么?
3.目前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困难在哪里?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经过广泛讨论和咨询,全体工作人员对学校发展现状逐渐形成共识:
1.“双通道”十年教改体现的教育价值主要表现为:学校教育要适应社会现实和未来的发展需要;学校教育要适应并促进学生发展的要求;学校教育必须着力于提升学校的核心能力。这是“双通道”十年教改所追求的根本目标,这是学校新一轮发展的精神动力。
2.“双通道”十年教改塑造了学校的文化精神,主要表现为:“以人为本”的敬业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团结协作”的奉献精神。这是学校新一轮发展的精神支柱。
3.随着上海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的入学率逐年提高,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也在不断上升。1995年,华东模范中学高中毕业生的高校升学率大约在55%左右,到2006年,学校的高校升学率已上升到95%以上,高中的扩大办学和高校的扩招,以及教育发展大环境的变革,已经使升学成为学生和家长的重要选择,甚至唯一选择。这一教育形势的变化,使华东模范中学的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问题。
4.华东模范中学学生整体上的学业状况处于普通高中中等水平,他们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心理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环节不完整,学习缺乏计划性,不求甚解、知难而退的心理等方面,造成了他们的“偏”和“浅”。所谓“偏”,就是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偏科、偏态度或偏方法的不良习惯。所谓“浅”,就是认识上的浅,能力上的浅。当然长期学业状况还隐藏着在我们现阶段学习环境中不易展示的又一种“潜”,即潜力或潜能。
5.基于“双通道”的改革的成果,示范学校的申办成功使学校的生源状况悄然发生了变化,有部分学生的优异的学业成绩和学习能力等都是近几年来在我们学校很少见到的。他们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兴趣浓厚,需要异于传统的培养教育模式。
在对学校发展现状进行准确诊断的过程中,不一定能够立即对学校的发展定位和目标作出选择和判断。华东模范中学在对学校诊断的基础上,先选择一些吃得准的项目,进行探索性的实践,在寻找学校新一轮发展路径的过程中,逐渐使学校的发展定位和目标清晰化(见案例2-1-2)。
案例2-1-2 学校发展路径的探寻
通过对学校发展传统和现状的诊断,华东模范中学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项目,试图在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学校新一轮发展的路径,逐渐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在学校新一轮发展定位和目标明确前主要推进的项目包括:
1.关注学生学业,落实“四环节十六字”。华东模范中学大部分学生的学业成绩处于学生群体的中等水平,这些学生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种类型是“学习比较认真,但学习方法需要进一步改善”;另一种类型是“脑子比较灵活,但学习习惯需要进一步改善”。针对学校学生的实际,要根本性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心理、习惯和方法的指导。于是,学校通过一年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全面落实学生学习习惯与方法的“四环节十六字”,即:预习环节的“读、查、思、问”;上课环节的“听、说、记、练”;作业环节的“温、纠、习、疑”;复习环节的“忆、理、联、研”。旨在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并使其终身受益。
2.关注教师成长,建设学习共同体。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学校发展的根本要素。学校在新一轮发展中,积极倡导并发扬“双通道”十年改革所培育的学校精神,凝聚教职工团队,以建设学习共同体为学校发展的基本路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具体的工作策略和措施为:分层培训,让教师学有目标;科研引领,让教师学有方向;项目驱动,让教师学有动力;平台构建,让教师学有所用;专家引领,让教师学有高度;自我反思,让教师学有成效。
3.关注教育技术,探索教学诊断法。教育技术的运用,是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教师工作成为专业工作的重要标志。科学、先进、有效的教育技术的运用,必然有利于教师教学效能和学生学业效能的提高。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教育科学和教育过程中的“硬”技术的应用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然而教育研究和实践中的“软”技术还少见突破性成果。信息技术等“硬”技术可以转化为“软”技术,关键是要在“硬”技术与“软”技术之间建立一项“解释”工具。因此,我们试图借鉴医学诊断技术,在引进“网上阅卷系统”和“质量分析系统”的技术基础上,通过建设并完善试卷的“双向细目表”等制度,尝试对学生和班级的学业状况的量(成绩)作出教育解释,探索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诊断中来。
4.关注文化精神,提升学校领导力。学校文化精神是学校品质的核心表征,“双通道”十年改革中进一步培育的华东模范文化精神(敬业精神、创业精神、拼搏精神和奉献精神)是学校新一轮发展过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不竭动力。学校在寻找持续的内涵发展过程中,必须发扬和发展学校的文化精神。由此学校确定以提升学校领导力作为促进学校文化变革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路径。学校以国家级课题“在组织变革中提高学校领导力的行动研究”为统领,探索提高学校领导力(包括校长和行政人员领导力、教师领导力和学生领导力)的方法和途径。试图通过学校组织变革的不断推进,提高学校领导力,从而变革学校文化,实现学校可持续的内涵发展。
5.关注优秀学生,试行学生导师制。一所学校的发展高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这所学校最优秀学生的培养高度。因此,优秀学生的培养问题是每所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学校优秀学生实际,学校慎重地开始对部分学生实施导师制教育方式,努力探索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优秀学生教育与培养之路。学校试图通过学生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促进优秀学生的更佳发展,从而引领并带动全校学生超越自我,实现更好发展,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华东模范中学基于对学校传统和现状的诊断,以符合学校发展方向的项目实践,应对“高原期”的学校发展路径逐渐清晰,学校新一轮发展的定位和目标在“高原期”学校发展路径的探寻中逐步得到了确立(见案例2-1-3)。
案例2-1-3 学校发展定位的确定
通过对学校传统和现状的诊断,并对学校所处的区域背景的全面分析,华东模范中学确定了学校新一轮发展的基本定位:
1.依法办学,与时俱进: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规律,确定学校改革与发展方向,努力体现中国特色,上海特点,反映静安“区域国际化”和“教育精品化”的时代要求,努力成为静安区打造素质教育最佳实验区过程中率先实验的学校之一。
2.弘扬传统,持续发展:继承学校文化传统,弘扬“双通道”教改精神,追寻教育的本质与价值,探索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环境条件的学校发展之路,促进并实现学校持续的内涵发展。学校持续的内涵发展,包括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集中体现在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品质的提升。
3.“双通”理念,引领实践:坚持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和通能教育的理念,坚持以“双通”理念引领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实践,以通能教育的研究为重点,探索并分阶段实施“双通”课程教学模式,不断改善学校中的学习行为、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提高学校效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根据学校新一轮发展的基本定位,华东模范中学进一步确定了相应的学校发展目标:继承和发扬“双通道”教改精神,积极探索中等学生的发展规律,致力于普通高中学生通识教育和通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以“双通”教育为特色的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从华东模范中学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学校发展的“高原期”,推进组织变革,选择学校新一轮发展的目标,主要应该做好下列工作:
首先是对学校传统和现状的诊断。通过对自己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诊断和分析,找到不足点,扬长补短,追求发展的边际效应。
其次是学校建立反思性研究团队,形成支持学校发展的氛围,通过专家的指导和引领,通过自我发展探索,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转化与整合,构建起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富有成效的教育行动理论,实现“高原期”的突破。具体做法是:
第一,学校建立新一轮办学模式改革和课程改革两个团队,作为改革的先锋。同时初步拟定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思路。
第二,成立新一轮发展规划专家组,定期召开咨询会议和研讨会议,调整学校发展思路、聚焦学校发展主要问题。
再次是规划,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对学校进一步发展进行合理设计,明确发展定位,建立相应攻关项目,制订发展规划。
第一,确立了学校发展的龙头课题“在组织变革中提高学校领导力的行动研究”,并建立子课题组,研究龙头课题下的九个核心子课题。
第二,在龙头课题指引下,形成学校新一轮五年发展规划:“坚持‘双通’教育理念实践通能教育促进师生发展——华东模范中学五年发展规划”。
在目标的选择过程中,从学校方面看,强化引导、组织参与、充分协调,是一个充分体现学校校级、中层和各级组长领导力的过程。学校运用从点到面、循序渐进的推进策略,注重团队建设与协作。重视在目标的选择过程中要让教职工理解学校办学目标的内涵,且使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办学目标保持一致,从而顺利突破学校发展的“高原期”,为学校在各方面的进一步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校面临“瓶颈”时的目标选择
“瓶颈”,一般用来形容事业发展中遇到的难以突破的状态。这个阶段就像瓶子的颈部一样是一个关口,再往上便是出口,但是如果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也有可能一直被困在瓶颈处。表面上看,“瓶颈”状态的出现表明事业进行得不是很顺利,但是换一个角度思考,“瓶颈”时期恰恰是一个最好的反思自己、寻求突破的机会。作为学校组织,如何选择学校进一步发展目标,突破学校发展的“瓶颈”,是每所学校都可能面对的问题。突破学校发展的“瓶颈”的过程,既是对全体教职员工整体素质的全面检阅,更是对学校领导力水平的综合考验。
华东模范中学在1995年前后,处在一个学校发展的十字路口,面对学校的发展“瓶颈”,学校领导者分析了当时学校与社会发展的现状,富有前瞻性地提出了“双通道”改革思路,通过十年改革实践,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从普通高中跻身于上海市示范性高中(见案例2-1-4)。
案例2-1-4 单一升学教育向“双通道”的转型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静安区基础教育结构布局作了调整,全区普通高中形成了两所市重点、两所区重点、两所普通完全中学的结构格局。调整后的华东模范中学为一般完全中学,学校的生源发生了很大变化,原先以升学预备教育为特征的办学模式暴露出许多弊端。
于是,学校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在对1993年到1995年就业市场的需求的调查研究中,发现75%以上初级工作岗位,需要兼有高中文凭及专业证书的人员;在对静安区的500位应届初中毕业生与家长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有75%的初三学生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升入普通高中。其中,又有相当数量的家长(约33%)希望自己的子女在高中毕业时,能获得普通高中和职业中专两张证书;对静安区有代表性的企业负责人和区财办各科室负责人进行意见征询后了解到,具有电脑、办公自动化、美工、英语口语专长的高中毕业生比较受欢迎。同时,文献研究发现:一些发达国家较早地探索了高中阶段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在广泛调研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学校大胆地提出了“双通道”的改革思路,积极探索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预备教育的“双通道”办学模式。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学校“双通道”办学模式改革的出发点是:着眼于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和学校发展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考虑到社会需求的多层次性和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在学校教育中,要为学生创设两条“通道”,即使学生在高中毕业时,有可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也可能直接就业,或留校接受一年专业教育后就业。升学的学生,有一定的职业技术技能、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就业的学生,有较扎实的普通高中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在职业岗位上有持续发展的潜力。
1995年起,学校引进和开设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多门职业课程,并通过滚动实施方式在全校高中各年级全面试行“双通道”办学模式的实验,并从招生方法、分班分流、课程设置、教法改革、评价手段、心理调适,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社会资源利用、教学设备配套、现代教育环境营造等方面着手,基本完成了“双通道”办学模式的构建。
华东模范中学通过十年的探索实践,不仅破解了当时学校发展的瓶颈,而且在普通教育领域取得了学生发展由一条通道拓展为两条通道(即“双通道”)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突破,很好地体现了教育个性化、多元化的要求。经过十年“双通道”的实践,华东模范中学实现了当时提出的“合格+专长”的学生培养目标,于2005年9月被正式命名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再加上高校的扩招、上海生源的减少和家长的寄望等因素的影响,华东模范中学成为上海市示范性高中的同时,实施“双通道”改革的现实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校的升学率已经超过95%,而且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升学率的看重有过之而无不及,“双通道”实践中为高中毕业直接就业的学生设计的“第二通道”的教育,失去了存在的现实基础。因此,作为学校成为上海市示范性高中的学校核心能力——“双通道”的实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校又一次面临发展“瓶颈”:在上海市示范性高中这一平台上,“双通道”如何继承与发展,才能实现学校的持续发展。
在破解这一发展瓶颈过程中,华东模范中学首先对学校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见案例2-1-5)。
案例2-1-5 “双通道”转型的社会背景
华东模范中学成为上海市示范性高中的同时,实践“双通道”的现实条件不复存在,面对这一瓶颈问题,学校首先对所处的社会背景进行了综合考察:
1.世界经济与中国的发展: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全球,成为上世纪20年代大萧条之后最严重的国际经济危机。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及由此而重建的国际经济和国际金融新秩序,必将对教育产生直接的影响。国际的激烈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关键是教育的竞争。经过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正在走上复兴之路,中国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是继北京奥运会后又一次展示国力、科技和人才的舞台,必将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2.中国2020年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订:当时,国家和地方正在制订教育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标志着中国教育正在研究和寻求变革与发展之路。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围绕建立健全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的制度和机制,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等问题,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确立了综合发展的观念,指出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课题,推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和政策客观上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新任务。
3.严峻的就业形势: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和大学扩招的滞后效应,当时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就业的严峻考验,这不仅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客观上同时要求我们对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任务和模式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深刻的反思并寻求变革。中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动力主要是在中学阶段形成和确定的。如何针对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与最佳发展,为学生今后的持续发展做好必要的准备性教育,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华东模范中学在面临学校发展“瓶颈”时,对学校所处的教育生态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范围涉及世界的、国家的、社会的、教育的、政治的、经济的……所有这些都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华东模范中学对学校发展的现实条件进行了全面分析(见案例2-1-6)。
案例2-1-6 “双通道”转型的学校现实
华东模范中学在面临学校发展“瓶颈”时,发动全体教师对学校发展现实展开广泛的讨论,最终在学校文化、教师状况和学生状况等方面,取得了共识。
1.学校文化传统的分析。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和谐、合作、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特别是通过“双通道”的十年改革,教师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拼搏精神和奉献精神得到大力弘扬,这是学校新一轮发展的文化基础。同时,教师也要以严谨的教育态度,为学生教育严格把好关。因此,在学校新一轮发展中如何更好地把握“宽严结合”的原则,即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如何为学生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2.教师状况的分析。当时,学校教师已步入年轻化阶段,4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已超过三分之二,其中30—40岁的教师和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分别占40%和25%。一方面,他们的教育行为和规范有待进一步完善,教育经验有待进一步积累。另一方面,他们也是使学校充满活力的最能动的因素,是学校变革与创新的基础与源泉。而且,他们普遍喜欢教师职业,对学校发展满怀期待,具有相当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历,愿意在一种富有实践价值的教育理念引领下,开展教育的探索性实验与研究。
3.学生状况的分析。当时,学生的综合水平处于学生群体的中等状况。在学习行为方面,学生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种是“学习比较认真,但学习方法需要进一步改善”,一种是“脑子比较灵活,但学习习惯需要进一步改善”;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计划与安排、合作与交流、选择与处理、应对与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普遍较弱,而这些能力恰恰是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的通用能力。针对学生实际,需要我们确定科学的培养目标,建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探索并寻求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
面临学校发展的“瓶颈”,华东模范中学经过四年的不断探寻,在对学校所处的社会背景和学校现实条件全面分析、思考、研究的基础上,终于给出了答案(见案例2-1-7)。
案例2-1-7 “双通道”向“双通”教育转型
针对教育形势的发展、世界政治经济的变化、国家和地方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精神、大学对中学教育的认识、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及毕业后的状况、家长对中学教育的建议等方面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学校试图体现上海市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实验价值与示范意义,在重新审视渗透职业教育为出发点的“双通道”改革后,确立了继承“双通道”改革精神,实践“双通”教育的新思路,努力以“双通”教育理念引领学校变革,重点推进通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建构通能教育的课程体系,探索通能教育的教学模式,不断适应学生发展要求,促进教师共同发展,提高学校效能和核心能力,实现学校的持续发展。“双通”教育的相关概念如下:
1.通识教育:通识,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意识。通识教育是指遵循国家课程计划,体现高中学习的基础性和持续性,对学生未来工作和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和基本意识的培养。高中阶段是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的重要时期,实施高中阶段通识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国家课程计划中的基础型课程的教学。
2.通能教育:通能,即通用能力,通能教育是对学生在今后社会生存所必备的基本的、通用的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在高中阶段已经具备可能、应该培养的通用能力主要包括:计划与安排、合作与交流、选择与处理、应对与创新等能力。通能教育是我校分阶段探索“双通”教育过程中最近五年的重点研究与实践内容,它主要通过一系列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实施来体现。
3.“双通”教育:通识教育与通能教育统称“双通”教育。通识和通能是学生基本素质的两个不可割裂的组成部分,它们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是学生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通识教育与通能教育分别侧重于通识的拓展和通能的培养,应该是高中教育不可或缺的任务。通识教育与通能教育共同着眼于学生发展,它们既有差异、有不同的关注点,又互相影响、互相转化,构成了对学生教育统一的两个部分。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应试教育或者是升学教育使这样的一所学校无法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求,遭遇办学“瓶颈”。学校通过调研,探索“双通道”办学模式,实现了“升学就业两相宜”。而经过十年,教育形势又发生了变化,学校再次面临发展“瓶颈”,学校又提出了“双通”教育,实现了学校发展思路的突破。学校“双通道”和“双通”教育的模式都是以“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确立学校组织变革的价值追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学校与外界环境息息相关,外界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学校组织的变化。学校组织要想继续生存并持续发展,就必须使自身同变化的环境条件相适应。这种适应就是要在稳定性、持续性和革新性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学校组织变革有其一定的目标和任务,这种变革的目标及任务的确立,是适应其所在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的,是以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其次学校组织所发挥的作用,体现了学校组织结构和内外条件对学校组织的满足程度。面临学校处在转型时期、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的现状,如何用好当前有限的教育资源来满足广大学生、家长的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摆在学校组织面前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校长立足长远,放眼全局,能站在时代的高度,能准确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对创建有特色的学校教育与管理有足够的认识,在对学校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组织与领导好学校教师来制定学校的战略管理目标,拟定、优选战略管理方案,并组织实施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