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关系史(近代卷)(上下)
- 方连庆
- 2785字
- 2020-07-09 17:32:40
第四节 欧洲1830年革命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法国七月革命与欧洲大国的态度
19世纪20年代发生于欧洲大陆的革命运动,先后遭到俄、奥、普三个神圣同盟国家的镇压。但是,反动的封建势力无法扭转历史的发展规律,一场规模更大的革命运动又在欧洲大陆上爆发了。
开始于18世纪上半期的英国工业革命,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至19世纪上半期,使英国最先成为世界上最大工业国。英国的各种工业品行销世界各地,并受到各国的欢迎。在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大陆各国也都相继开始了本国的工业革命。19世纪30年代,随着工业革命自英国扩展至欧洲大陆,各国的自由与民主运动也都在兴起并有了较大的发展。因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占据重要地位后,必然进一步要求政治上的民主与自由。这一时期,在法国、波兰和比利时等国都先后爆发了这种性质的革命,其规模和影响都远超过了20年代发生于欧洲的革命运动。其中,对其他国家革命具有推动意义的是法国的七月革命。
法国波旁王朝于1815年第二次复辟后,路易十八重登王位,大力在国内恢复革命前的旧制度。1824年9月,路易十八死后,其弟即位,称查理十世。查理十世在国内推行比路易十八更为反动的政策,激起法国各阶层民众的强烈不满。1830年7月25日,他颁布新法令,禁止群众集会,实行报刊预审制度,以及限制选举权等。结果,导致七月革命的爆发。经过三天的战斗,查理十世被迫退位,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力普被推上法国王位,建立起“七月王朝”,开始了金融贵族的统治。这个“七月王朝不过是剥削法国国民财富的股份公司;这个公司的红利是在内阁大臣、议会、24万选民和他们的随从之间分配的。路易·菲力普便是这个公司的经理……”
法国七月王朝的建立,是资产阶级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胜利,因而遭到以俄国为首的欧洲封建大国的仇视与反对。
于1825年12月即位俄国沙皇的尼古拉一世,极端仇视法国七月革命。七月王朝建立后,他打算断绝同法国的外交关系,并与其他君主国家共同采取干涉行动。为此,尼古拉一世曾派专使分别前往维也纳和柏林,商讨共同干涉计划,以便帮助法国波旁王朝重掌政权。然而,“1830年,当尼古拉皇帝和普鲁士国王蓄意重新进攻法国以实现其复兴正统王朝的计划时……波兰革命挡住了他们的道路”。由于波兰起义的爆发,这就破坏了尼古拉一世干涉法国革命的计划。
此外,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也十分仇视法国的七月革命,他虽有意派兵进行干涉,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下,德意志和意大利的一些邦国也爆发了革命,奥地利不得不将自己的主要精力集中于国内。至于普鲁士,腓特烈·威廉三世本想参与俄国的干涉行动,但考虑到其国土与法国接壤,若干涉行动一旦开始,普鲁士必将先遭法国的攻击,结果,只得放弃干涉法国革命的打算。
英国对法国的七月革命采取了与俄国迥然不同态度,一方面,英国的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欢迎法国革命;另一方面,英国政府为了拉拢法国以抵制俄国向巴尔干和中东的扩张,遂率先承认了七月王朝新政府。奥、普两国既无力干涉法国革命,只得步英国的后尘,先后承认了路易·菲力普政权。最后,尼古拉一世为避免外交上的孤立也不得不承认七月革命后的法国政府。
比利时革命与五大国伦敦议定书
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下,根据维也纳会议被强行合并于尼德兰王国之内的比利时,也于1830年8月25日在布鲁塞尔发动起义,反对荷兰人在政治上和宗教上的压迫,并于10月4日成立了临时政府,宣布比利时独立。
比利时革命爆发后,尼德兰国王威廉一世于10月2日请求英、俄、奥、普四国派兵帮助他恢复“秩序”。同年11月4日,英、俄、奥、普、法五大国集会于伦敦,讨论比利时问题。会上,俄、奥、普三个神圣同盟国家同意威廉一世的请求,愿意派兵进行干涉,但是,它们的主张遭到英、法两国的反对。建立在革命基础之上的路易·菲力普政府自然是支持比利时革命的,因此,法国宣称:如果其他大国一旦对比利时动武,法军将立即开赴比利时以维护其独立。英国外交大臣帕默斯顿于1830年上任后,未改变其前任坎宁的政策,对于小国的革命继续给予支持,以利于英国商业在该国的渗透。因此,他建议出席伦敦会议的五国代表承认比利时的独立。这时,在德意志、意大利以及波兰也先后都爆发了革命,俄、奥、普三国无力再过问比利时问题,终于不得不做出妥协。最后,英、俄、奥、普、法五国于同年12月20日达成协议,承认比利时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关于比利时的国王人选问题,路易·菲力普欲使比利时接受其次子为国王,但遭英国的强烈反对,并以战争相威胁。最后,比利时国民议会推选英王乔治四世的女婿利奥波德为国王,称利奥波德一世。尼德兰国王威廉一世拒绝承认比利时的独立,并于1831年8月派兵入侵比利时。利奥波德一世在法、英两国的支持下击退了威廉一世进攻。
同年11月15日,英、俄、奥、普、法五大国在伦敦签订议定书,承认比利时王国独立,并宣布比利时为永久中立国。但是,威廉一世迟至1839年才承认比利时王国。
波兰革命与俄国
在法国和比利时革命的影响下,波兰于1830年11月发动了独立起义。“维也纳会议把波兰王国给了俄国,因此,过去波兰的领土现在差不多有十分之九已并入俄国。”在波兰王国成立之初,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虽然允许波兰人民实行自治,但是,波兰人民依然无法忍受俄国的高压专制统治,并不断进行秘密的反俄斗争。在法国七月革命的鼓舞下,波兰人民终于在1830年11月29日发动起义,并于次日解放了华沙。1831年1月,波兰议会废黜了沙皇尼古拉一世的波兰国王王位,同时宣告波兰民族政府成立。
1831年2月,尼古拉一世调集10余万大军开赴波兰进行镇压,波兰人民奋起抵抗。波兰起义曾赢得各国人民的普遍同情与支持,但是,这些国家政府的态度却完全不利于起义军。仇视一切革命的奥、普两国政府非常担心波兰的独立将导致它们各自吞并的那部分波兰领土被收回,故站在俄国一边,反对波兰独立。至于英、法两国,它们正在关注比利时革命问题,两国都不愿因波兰而影响同俄国的关系,以免妨碍比利时问题的解决。因此,它们仅限于劝说尼古拉一世尽可能与起义者和解,对于起义者方面并未给予任何实际援助。结果,俄国军队终于在同年9月8日攻入华沙,尼古拉一世废除了波兰1815年宪法,将波兰完全并入了俄国的版图。
1830年的波兰起义虽然最终遭到俄国的镇压,但是,它对维也纳体系和神圣同盟的原则毕竟是一次有力的冲击。特别是由于波兰的这次起义,牵制住了俄国兵力,使它无力干涉法国和比利时革命,因而得到恩格斯的高度评价:“这个起义把俄国牵制了整整一年;波兰就这样再次以自我牺牲拯救了欧洲的革命。”在法国七月革命的推动下,意大利和德意志的一些邦,如汉诺威、萨克森、帕尔马以及摩德纳等也都爆发了民族、民主革命运动。这些革命虽然最终都失败了,但是,它们也大大牵制住了普、奥两国的力量,这对于法国和比利时革命的胜利,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正是在这些革命(成功的与未成功的)的冲击下,维也纳会议后建立起来的反动体系已然摇摇欲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