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国

【天府之国】指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的地方。现特指我国四川省。《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敬说是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三八:“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中国成语大词典》)

由词典解释可以看出,“天府之国”这则成语原来只是指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的地方,后来才成为四川省的特指。为何四川省会独享这个美誉?说来得益于都江堰。

都江堰兴修于秦昭襄王时期,完成此大业的是蜀郡太守李冰。李冰初到成都平原,阔野无边,土地肥沃,却人烟稀少。即使有人也非常贫穷,种植的田地夹杂在茂密的草丛里。这么多土地为什么少有人开垦种植?李冰一打听才知道,岷江时常泛滥,淹没庄稼不说,淹没人畜也不少见。李冰打定主意要从岷江下手,除害兴利。变水患为水利,必须有正确的方略,李冰没有急于求成,而是沿江考察,摸清实情。他倾听民众的意见,记取往日的教训,吸收先前的经验,形成了中流筑堰,分隔江水,达到化害为利的目的。即把江水分为两股,一股分走多余的洪流,一股专门用来浇灌农田。

如今走近都江堰,可以看见宝瓶口,这是灌溉使用江水的入口,也是内江的开端。外江当然就是分走洪水的那条河道。将岷江一分为二的是李冰带人筑起的堤堰,其形状有点像鱼头,人称鱼嘴。滔滔江水奔流到此,经过鱼嘴,自然分流,两股都不过量,再也不会泛滥成灾。不仅不会泛滥成灾,而且流入宝瓶口的内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渠道增多,良田增多,千里沃野,林茂粮丰。

纸上讲述,轻松简单,李冰实施,却经历了无数艰难。宝瓶口要凿开坚硬的山石,那时候没有炸药,要靠手工一下一下凿开,难度可想而知。这还不算难,凿一下,或大或小,都会有效果。在岷江中心筑堰则不是这样,往往无功而返。好不容易将卵石装满船,运到江心倾倒下去,堆积成坝,可是大水一冲,卵石溃散,随水漂流,堤坝化为乌有。再返工,还是如此。失败的教训开辟了成功的通道,既然卵石散着堆筑不行,那就集中起来增重。人们编成很大的竹笼,装满卵石,连接起来,放进江中,层层堆积,江水再也无力冲溃。过去的教训变为智慧,分水堰堆筑成功了。分水堰前端是鱼嘴,后面逐渐加宽,加长,像个金字一样向两边扩展,大家称之金字堤。

这是都江堰的主体工程,周边还有附属工程飞沙堰。飞沙堰建在内江金河堤的南端,堰顶比金河堤的顶部要低,用来调节水量。如果内江水位过高,洪水会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保证进入宝瓶口的江水适量,不至于淹没灌区农田。更为精巧的是,水流漫过飞沙堰进入外江,与直接流来的江水相撞,产生了旋涡,泥沙随之飞起,甚至巨石都会被抛过飞沙堰。这就减少了泥沙在宝瓶口周围的沉积,减少了清理淤积的工作量。

淤积可以减少,不能杜绝,要保证都江堰长期使用,必须适时进行清理。清理淤积,要截断江水,这无疑也是个难题。李冰集中群众的智慧,采用了杩槎挡水法。杩槎是个三脚架,由三根六至八米长的木头扎成,再用装满石头的竹笼卡住下面,便坚如磐石,岿然不动。而后一个一个连在一起,在迎水面挂上竹帘,糊上泥巴,形成一道临时堤坝。每年霜降时节,江水减少就可以拦水清淤。先使用杩槎截断外江,清理完毕,再截断内江,深挖河床。为此,还形成了整体使用和管理的三字经:

深掏滩,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鉴。挖河沙,堆堤岸。砌鱼嘴,安羊圈。立湃阙,凿漏罐。笼编密,石装健。分四六,平潦旱。水画符,铁椿见。岁勤修,预防患。遵旧制,勿擅变。

在内江边,还可以看见江中有3个石人。为何要放置石人?这是用来观看水位变化的。一般来说,内江水不能低于石人的脚,再低水量就难以满足浇灌的需求;不能高于石人的肩,再高就会造成洪水泛滥。不只通过石人可以观测,宝瓶口的石壁上还凿有24格刻度,每格大约是一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水位标尺。通过石人和标尺观测水流变化,便于及时调剂水量。

都江堰将一个连年水患的地方变成了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无论朝代如何更替,都江堰始终如一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蜀中人民缘此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年代最久、唯一仍在使用的无坝引水工程。李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被四川人尊为“川祖”。建造都江堰时,李冰的儿子也参与施工,宋、元两代皇帝先后敕封他父子为王,人们兴建“二王庙”祭祀他们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