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金山学校文化与办学特色的调研与启示

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小学 张蓓蕾

一、调研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基于金山教育新一轮发展的需要以及校长专业化发展和培养制度科学化的需求,2015年12月,金山区教育局成立了名校长工作室。工作室云集了上海市特级教师(校长)联谊会金山分会的特级校长,还有两位来自其他区的优秀特级校长。名校长工作室的成立旨在服务名校长,培养未来名校长,助推金山教育发展。笔者有幸成为工作室的第一批学员,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走访了名校长工作室中特级校长们所在的各所学校。

二、调研概况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通过实施“新优质学校”项目,旨在打造更加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重点是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每一所学校注重的是人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努力实现“教好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名教师,办好每一所学校”的目标。金山区在“让课程改革更深入,让师生关系更和谐,让学习经历更丰富,让教育服务更优质”的金山教育发展总要求的引领下,以“金山情”为主题开展教育活动,倡导“琴棋书画”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建立健全课内、课外两大体系,推动学校体育、艺术、科技教育,为学生搭建展示舞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设学校文化,就是形成学校特色,开展学校文化建设,最终目标就是要打造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办学特色鲜明、社会声誉良好的优质学校。学校特色建设不能为特色而特色,而是需要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与学校文化相一致、相匹配、相吻合的学校特色。

学校文化对学校特色办学至关重要,只有具有不同文化特质与风格的学校,才能形成特色、创立品牌、彰显个性,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办学特色的内涵必定有相应的学校文化来支撑,学校文化建设是办学特色的基础,办学特色必然要体现学校的文化建设。学校的办学特色,主要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在思想观念、价值规范上的特色;二是学校在制度、模式、结构等行为方式上的特色;三是学校在物质环境、校园建设等方面的特色。

三、调研对象与目标

调研对象为上海市特级教师(校长)联谊会金山分会的特级校长所在的金山区七所中小学。调研目标是通过观察这些学校的管理模式,体验校园文化的特色,近距离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认识和理解学校文化与办学特色。

四、调研结果

办学特色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学校文化上。校长的使命,就是通过学校文化的建设逐步形成学校特色,开展学校文化建设,最终打造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办学特色鲜明、社会声誉良好的优质学校。在七所学校里,笔者看到的是七位校长不断以学校文化引领特色发展的实践。

1.核心价值,达成共识,办学特色以理念文化奠基

“十二五”期间,在区教育局督导室的牵头和指导下,金山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都各自拟定了学校的章程,由此,进一步推动了金山区依法治校的新局面。在制订章程的过程中,各校对办学理念都进行了提炼、概括与升华,因为理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基础、中心和灵魂,是用来指引学校建设、教育教学与管理等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

校长作为学校的核心和灵魂,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提出并阐释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为什么办学?培养怎样的人?办怎样的学校?怎么办学校?形成怎样的风格?在实地走访中,笔者感受到的是七位校长对于学校回归教育原点,对于这些核心价值的系统思考,感受到的是校长们基于学校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着力于重新发掘、梳理、发现学校的历史文化资源,并由此形成鲜明的学校特色。

【案例1】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第三中学:“成事”中“成人”

1999年,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第三中学(以下简称“三附中”)以“新基础教育”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在“成事”中“成人”的办学理念。在十几年的办学实践中,干亚清校长基于“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四还”和“三性”,基于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特色多样化发展的思考和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办学理念,提炼出了“三个成事”和“四个成人”。“三个成事”,即成学校发展之事,通过有效管理,办有特色、有美誉度的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成教师发展之事,通过有效教育,让教师人人都强,实现教育理想;成学生发展之事,通过有效学习,让学生人人优秀,实现成才梦想。“四个成人”,即管理队伍,眼高,实干,精管理;教师队伍,德高,业精,会育人;保障队伍,敬业,爱岗,肯奉献;学生队伍,勤奋,善学,懂感激。“成事”与“成人”,是三附中的核心,是三附中人的共同价值观。在干亚清校长的身上,我看到的是心中每时每刻都想着青少年成长、社会进步、民族复兴和未来希望的教育家的情怀。

【案例2】干巷学校:创银杏乐园,育杏品少年

干巷学校郁利锋校长,有着强烈的特色意识、渊博的文化知识、独特的教育思想,这是笔者在干巷学校调研中的最大感受。在校园内饱经沧桑的老神树下,他想到的是要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寻找属于自己学校的文化之根,想到的是两棵古银杏树是干巷学校独特的文化资源,想到的是要把“创办银杏文化特色学校”作为学校今后“突破”的方向,想到的是要做“创办银杏文化特色学校”的传承者、引领者和践行者。他的办学思想和实践给笔者的启示是:在特色学校的建设中,学校文化建设要关注学校的历史传统、敬重学校的文化积累,也要关注学校的社区文化,因为这是构建学校特色的“社会土壤”。

2.明确目标,发展特色,办学特色以课程文化固本

课程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课程是学校育人目标的载体,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学校的课程文化上。说到底,培养怎样的师生,更多的是依托学校文化,围绕培养目标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以及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七所学校着眼于学校的培养目标,围绕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进入课堂和学科,基于课程文化,建设学校文化的举措更具实践意义。

【案例3】金山中学:走智慧教育之路

金山中学徐晓燕校长给笔者的感受是卓越的校长是学校精神的阐述者、体现者、追求者和实现者。从“县中模式”的管理、“加班加点”的现状以及“勤学苦教”的风格中,徐校长想到的是如何突破旧模式,在新起点上重新起飞;如何在减少教学时间的背景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她立足教育家思想与论著,从中得到启示:教育的本质在于启迪智慧,教育是为了人的智慧。于是,她提出了“走智慧教育之路”:在“智慧教育”办学思路引领下,构建智慧课程,打造智慧课堂,开展智慧教研,实施智慧评价,培养智慧师生。金山中学的智慧实践,让课程文化与每一个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联系在一起,与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教学品位和追求教学风格相结合,由此使学校文化建设成为全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常态性的学校生活。

3.整体布局,统筹谋篇,办学特色以环境文化护航

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渗透着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展示着师生的生活,散发着师生生命成长的气息。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能使人获得一种积极、向上和健康的精神力量。七位校长对于环境文化的重视毋庸置疑,七所学校的环境文化也是各有特色。笔者看到的是校长们从育人目标出发,将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与课程建设有机结合,将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建设成为校园文化一张有形和显性的名片。

【案例4】廊下小学:文渊德厚,志远行近

对于廊下小学,笔者的感受是,这是一座绚丽的校园“人文博物馆”,这是金山教育的一张文化名片。校园里的20个景点、“一阁一馆”,精致地分布在“五园三区”内。这些校园文化风貌,描绘了廊下小学启迪智慧、润泽生命的画卷,呈现了学校文化积淀、史迹流淌的长河,景景关情藏底蕴,点点砺志领后人。最让笔者感动的是廊下小学朱保良校长亲自创作的上百首拍手歌,他不仅口能言之,而且身能行之,是一个充满了教育理想,又愿意为之不断奋斗的好校长。

【案例5】石化第一小学:“点石成金”

如果说朱保良校长是一坛在教育岁月的历练中越陈越香的花雕,那么金山区石化第一小学(以下简称“石化一小”)的张悦颖校长就是更具现代教育特质、浓烈而香醇的红酒。她的独特气质,让笔者感受到:她是一位美丽与智慧并存的未来教育家。她具有广阔的价值视野、丰富的价值意识和卓越的价值领导能力,她的行动充分诠释了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这一年来,在她的微信中,笔者看到的是她对于金山教育毫无保留的爱,在促膝长谈中,笔者感受到的是她在特级校长成长路上的智慧与坚持。而最让人佩服的是她在对石化一小进行深入了解后提出的“点石成金”系统改革方案。围绕着“学校与教师同步发展,教师与学生双向成才”的办学理念,她带领全体石化一小人,以创新为本,整体规划布局,创环境育人的办学特色:构建团结协作的人际环境、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自主创新的班级环境以及尊重平等的课堂环境。

4.基于规范,创新管理,办学特色以制度文化保障

在学校办学过程中,通常需要制度来规范。七所学校的规章制度不仅仅是依法治校的具体实施范本,它更是一种文化,体现的是“以人为本”,从“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个角度出发,起到的是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案例6】金盟学校:攻坚克难,破局转型,持优创特

从罗星中学到西林中学到金盟学校,从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费建中校长总能从极其平凡的教育现象中摸索出教育的发展规律,依托制度文化等建设中攻坚克难,破局转型,善于提炼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金盟学校用教师手册规范教师的行为,用“善待学生30条守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常规视导”通过对不同学科教师的备课笔记、听课笔记、作业布置与批改、测试等方面的检查,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情况等落实,强化教师执行“教学五环节”的责任心和执行力。“一日研修”校本教研活动摆脱了教研活动空谈、形式主义的困局,用整整一天的时间“咬尾巴”听评课,一气呵成,真正是“磨人又炼人”。

5.凝心聚力,继承发展,办学特色以精神文化铸魂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为全部或部分师生员工所认同或接受的学校风气、学校传统和教职工的思维方式,是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的“魂”。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因此,校长是精神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七所学校的校长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抓好干部队伍、骨干队伍、青年教师队伍,在校长们的背后,跟随着一群目标明确、立足岗位,为金山教育奋斗的好教师。

【案例7】松隐中学:好校长与好学校

普陀区江宁学校特级校长吴庆琳曾说过一句特别实在的话:“校长做事,首先要做对事,然后再是做好事。”“做对事,做好事”,虽只有六个字,但需要的是校长的专业素养、开阔的视野和执着的信念。从松隐中学罗立新校长身上,笔者看到:她是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是一个善于提出系统的教育思想主张的人,是一个懂得创新,勇于进行教育改革的人。罗校长的办学思想和行为让笔者感悟到:校长,只有具备广阔的价值视野、丰富的价值意识和卓越的价值领导能力,才能担当起学校的“灵魂”;校长,只有善于从学校的教育实践、教师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提炼精神文化,让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参与学校文化的构建,才能让学校的精神文化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提供最为有力的保障。

五、调研启示

一年多时间,除调研名校长工作室七位校长所在的学校外,笔者还实地走访了枫泾中学、西林中学、金山区第二实验小学、海棠小学、新农学校等新优质学校,感受到金山区的校长们对“学校文化与特色办学”有着全面系统的认识和实践。同时,笔者借着金山区第一期校园长任职资格培训班的丰富资源,聆听了区内来自四十几所中小学、职校及幼儿园的学员的经验分享,对金山区学校文化建设与特色办学有了大致了解。

基于对多所学校的深入调研、了解和分析,笔者认为学校文化与特色办学有其科学的发展路径:一是通过理念设计,明确育人目标;二是通过课程建设,提升核心素养;三是通过教学改革,构建生态课堂;四是通过教师发展,促进专业发展,五是通过管理创新,保障特色发展;六是通过资源开发,拓宽教育功能。

笔者任职的金山小学前身是梅州小学、临潮小学合并而成的临潮小学。近年来,学校“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幸福人生奠基”办学理念日益显明,这个理念的产生凝聚着周梅校长办学的智慧,也显示着全体教师对教育的追求。它为学校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和理论基础,并作出了明确的发展规划。在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以培养“魅力教师”“活力少年”为目标指向,在传承中谋求发展,整合各方优质资源,不断完善、更新教育理念,办学质量显著提升。作为金山区新优质学校,“十二五”期间,学校同时还承担了共同体集群发展和城乡组团发展的引领示范重任,带领区内其他五所学校共同进步提高。作为一所芳龄不足30岁的年轻学校,金山小学没有农村百年老校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市区中心学校相比,支撑丰富课程的资源也显不足,该如何发展?一年来,在学习七位校长办学思想和成果的过程中,笔者不断反思并顿悟:唯有面向未来,整体规划,不断建设学校文化,形成办学特色,才是学校优质发展该走的路。

(一)科学分析学校发展现状

运用SWOT分析法,笔者尝试对学校战略环境进行分析,对学校办学中存在的优势(S)、弱势(W)、机会(O)、威胁(T)这四个因子进行了配对分析。

S-O(优势—机会)战略分析表明,学校能够以争创优质示范性小学为办学目标,并利用学校办学优势,抓住外部机遇,乘势而上。

S-T(优势—威胁)战略分析表明,学校构建了良好的教育生态,下阶段要进一步推进学校的课程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要有新的突破,应该形成多门强势课程,推动学校的课程整体建设,使课程改革有坚实的着力点,形成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机制。

W-O(弱势—机会)战略分析表明,学校师资队伍面临着学校优质化发展的高要求,在教师专业自觉上要有新突破,要克服中老年教师的职业倦怠,引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学校要应对由于学校规模扩大、一大批新教师的加入、成熟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职业信仰受到挑战等问题,学校必须引导教师改变“被成长”“被提升”的状态,唤醒教师内在自觉,实现整体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以适应学校新的发展。

W-T(弱势—威胁)战略分析表明,学校要消解规模扩容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抓住学校发展的机遇。在特色发展上,学校要进一步聚焦,让学校特色发展更鲜明,把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到新阶段,加强学校品牌发展,以期有新的突破,促使学校在发展上更上一层楼。

(二)学校文化与特色办学建设构想

在对学校进行了SWOT分析后,笔者试着对学校文化与特色办学提出一些不成熟的设想。

1.完善与发展课程体系

“十二五”期间,学校通过构建课程体系来推进课程改革,并形成了“金色童年课程”,按照学校培养学生素养的要求,分为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体育素养与身心素养等五大课程体系。未来,在课程建设上,学校要淘汰“数量”课程,做强“质量”课程、特色课程,既有“基于学科的课程开发”,又有“基于主题探究的课程开发”,最终形成“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并举的局面。学校要更关注课程的生命力和科学性,将课程建设的目的定位于不断探索课程与培养目标及学生成长需要的匹配,不断明晰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与国家课程的联系,实践课程的融合与统整,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素养。

2.深化与创新项目实施

在办学理念引领下,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以“医教”“艺教”“体教”相结合引领的学校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未来,学校更要坚定信念,坚持“完全融合、整体部署、家校共育、全员参与”工作原则,使“健康”理念深深地植根于师生及家长心中,让每个学生增强健康意识,养成健康习惯,提升健康技能,改善行为方式,同时,学校要做精做实学校教育品牌,坚持探索出一条“三教结合”的办学特色之路。

3.提升与发展专业素养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学校“魅力教师”培育体系已初步形成。未来,学校应该不断完善“魅力教师”评价机制,激励教师不断规划和调整自己的发展之路,并依托校本研修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核心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职业品质。在教师队伍中,学校要培养一批教师领导者,以其广博、深刻的知识和成熟的经验,在学校课程教学中起积极领导作用。而对于干部队伍的培养,学校要坚持“领导为先,管理跟上”的原则,贯彻“研究先于决策,服务高于领导,协调多于控制,观念重于方法,环境优于制度”的管理理念,不断增强理念建构力、愿景聚焦力、目标转化力和工作推进力。

4.规划与统筹环境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给予全体师生以一种积极、向上和健康的精神力量。但是,学校对于校园环境的建设是滞后的。虽然2016年学校以迎接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国家日”为契机,以健康校本课程体系为主线,完成了校园“一个中心”“一个广场”“三个小课堂”“三个功能室”的建设,但这是在任务驱动下完成的。2017年,学校将进行主体扩建,将建造5号楼,连通2号至4号楼。如何创设让学生茁壮成长并使其终身受益的育人环境,建设一个“人人会表现,处处皆平台”的金山小学全景式环境系统工程?这是必须完成的课题,需要以更开阔的视野审视学校未来发展的道路,以更严谨的态度总结学校已经获得的成绩,在学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有一个更系统、更全面、更客观的空间体系建设。学校要围绕“活力少年”的育人目标,充分利用现有设施与条件,整体设计、统一规划,使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与金色童年课程有机结合,与学生的拓展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有机结合,开展校本课程资源的研究。

六、调研结论

构建什么样的文化特色,需要校长们思考办学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因为这是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文化建设的最终成效必须要体现在人身上,构建学校文化特色,就是要培养出有较高文化素养和特色品质的人。这,是教育的原点。

围绕金山教育发展的总要求,越来越多的金山学校校长认识到,在广大中小学的硬件建设日益趋同的今天,校际竞争已经转向办学质量、办学特色、办学品位的竞争,可以说,学校的内涵发展就是特色发展,而特色发展也就要求学校要从自身的历史和现状出发,寻求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学校文化建设与特色发展之路需要的是校长这位总舵手的高瞻远瞩、统筹谋划。校长们对“学校文化与特色办学”有了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和实践之后,他们不再只局限于学校品牌课程、特色课程的建设,而是以“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为行为准则,以综合改革为抓手,系统性地进行着学校文化与办学特色的实践。

金山区名校长工作室七位教育家型校长的办学追求最终都体现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科学研究的水平以及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上,他们让笔者对“校长”这份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他们的情怀与智慧让笔者懂得:做教育人,就要有教育理想,有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有自己的价值观;做管理者,就要有统观全局的能力,有果断决策的能力,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这是实现教育理想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