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是喜还是忧——人民币升值

2011年4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达到6.499,一举突破了6.5这一重要整数关口。其实,自2011年4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一路急升,势不可挡,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连续攻克6.55、6.54、6.53、6.52、6.51、6.5六大关口,这种速度是自2010年6月19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所罕见的。

人民币更“值钱”了,而且是这么快就变得如此“值钱”,这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我们知道,凡事都有两面性,且让我们分别研究一下升值的好处与弊端。

首先,人民币升值使国内消费者受益,增加我国的进口贸易。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上升,意味着我们手中的人民币对国外商品的购买力增强,我们可以用更加便宜的价格购买到国外的产品,这无疑给我们消费者带来了实惠,继而刺激了我国进口贸易额的增长。而进口商品的价格下降,又可以起到稳定物价、抑制物价总水平的作用。

其次,所有依赖进口原料的行业其生产成本降低。和第一点的道理一样,由于进口材料的价格变得更加便宜,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就可以降低,利润增加。

例如航空业,以海航为例,它的业务中很大一部分需要美元贷款,人民币的升值将会减轻公司的负担,海航完全可以利用这一契机,把原来的美元贷款和人民币贷款做一些置换,尽量用美元直接支付境外资产和设备采购等。

造纸业也可以从中获利,人民币升值后,进口纸浆、废纸等重要原材料就会变得更加便宜,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同时,由于近年来我国造纸业大量引进国外生产线,人民币升值将会减少这部分成本。据专家统计,以我国造纸业现状来看,人民币每升值5%,造纸企业相应的毛利率将提高约2%。

金融行业也将获得更好的发展,因为拥有巨额人民币资产,汇率上升会提高银行业对国际国内资金的吸引力,吸引大量资金流入银行体系,将对其业务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第三,人民币的升值有助于吸引外资。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垂直型投资,即公司把生产的不同环节分别安排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以便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另一种是水平型投资,是指把类似或相同产品的生产安排在不同国家,以便降低交易成本,规避该投资国的贸易限制。

从它们的区别上我们可以推断,垂直投资所追求的是各个生产环节的最低生产成本,而水平投资所关注的对象则是投资国的市场前景。那么人民币升值虽然不利于吸引垂直型投资——因为这会导致他们的投资成本增加——但却有利于吸引水平型投资,因为随着货币升值,当地消费者购买力提高,整个市场将得以扩大。

第四,有利于我国获得更好更多的优秀人力资源。我国贸易结构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在高科技领域落后于国外。这一现状的改变必然有赖于吸引大批的高科技管理人才,而人民币的汇率过低,使得以美元计算的工资偏低,无法吸引留学国外或者外国的优秀人才。而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以外币计算的工资上升,使在外企工作的员工工资增加,这将有利于国内的优秀人才安心工作不向国外流失,也可以吸引留学海外的各类人才回国工作,并吸引外国优秀的技术专家来华。

第五,中国外债压力减轻。当人民币升值以后,相对没有变化的外债数量,我们需要支付的人民币数量减少,例如原先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现在只有6.5元,我们需要付出的钱变少了,因而债务负担变小。

按照常规,一个国家货币的表现应该与其经济运行状况相适应。适度的升值实际上表明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良好,反映在货币上就是表现为坚挺、升值;状况不好时,则表现为疲软、贬值。然而,升值并不是一件稳赚不赔的事情,这个“适度”的范围一般在5%左右,不超过10%为宜,大幅度的升值仍然有着非常令人担心的弊端。

如果人民币出现大幅升值,可能会使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原因有这么几方面。

首先,人民币升值会影响到我国的出口贸易。相对进口商品的价格降低,人民币升值会提高我国产品的价格,迅速的大幅度升值会造成我国生产企业的投入成本骤然加大,由于我国的贸易结构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出口的多是技术含量较低、价格优势占主导地位的产品,随之而来的必然是这些产品的竞争力下降,而且大幅度的人民币升值使得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很容易受到反倾销措施的限制,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从而引发国内经济的不景气。

在历史上,日本就曾经有着极其深刻的教训。1985年,为了遏制廉价日货出口狂潮,美、法、德、英的财政首脑迫使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逼迫日元升值30%。此后,在1985—1996年的10年间,日元兑美元比率由250∶1猛增至87∶1,升幅近三倍,而“广场协议”被公认为引发日本经济衰退的罪魁祸首。

其次,大幅度的升值还会影响到我国很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虽然“中国制造”已经在世界市场上随处可见,但中国产品的一个致命弱点始终是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目前所占的市场份额,主要依靠中国具有廉价劳动力、高技术水平和廉价的货币三大优势,我们的制造业始终处于生产链的末端,在竞争中并不处于主导地位。升值后会使得劳动力成本升高,货币不再廉价,从而使我们的制造业逐步丧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根据一些业内资深人士的统计,人民币升值10%,就相当于出口价格提升10%,而国内制造业中业绩突出的利润也只有5%左右,加上一些财政贴息,中国企业平均利润率只有不到3%,无法抗击10%的价格提升压力,必然造成大面积的亏损。

第三,短时间内大幅度的升值可能导致投机盛行。人民币的升值使人们手里那些以外币计价的财富迅速增加,骤增的财富使人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股市或者房地产业中,对我们最直观最有切肤之痛的便是如今房价的飙升,这都是“泡沫经济”的显著特征,它将导致国内各阶层的两极分化继续扩大,投机活动不可避免地盛行起来。

第四,升值使得我国的海外投资成本增加,外汇储备缩水。投资成本的增加可能会使新增的海外投资减少,从而使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大大降低。而我们上一节曾经讨论过的外汇储备在兑换时也将受到影响,当外资撤出中国时,必然要用人民币兑换回外币,此时带走的外币将会大幅增加,使得我们的外汇储备减少。

假如几年前人民币汇率是8∶1的时候,某企业投资1亿美元进入中国市场,兑换到人民币8亿元。撤资离开时如果人民币升值到了4∶1,央行就得兑换给他2亿美元,我们的外汇储备减少了一半,这样一来我们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就下降了。

第五,国际游资可能会趁机而入,进行人民币的投机活动,将我国金融不断推向爆发危机的边缘。为什么呢?我们打个比方,人民币迅速升值就好像是穷人遇到了一个富裕的亲戚,因而突然也沾光“阔”了起来,出去和人借钱也容易了,因而获得很多借款,不料有一天这个富亲戚突然消失了,由于之前“阔”的资本并非自己的,转眼之间穷人又恢复到了一无所有的境地,唯一增加的只有高额债务,还连累了借给其巨债的朋友,一时间双方都陷入了危机之中。

可见,人民币升值,原本内部的资金并没有实质性的增加,又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游资流入,一旦它们撤出,就好像那个不仗义的富亲戚突然消失,给我国经济埋下了货币危机的隐患。

近期以来,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已经成为国际上一个十分关注的话题。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先在七国财长会议上提出要求,美国财长斯诺紧随其后发表讲话,印尼召开的亚欧会议也发布声明,都呼吁人民币升值。最近,美国的“健全美元联盟”又提出通过“301条款”来促使人民币升值。

这场人民币升值与否的争论,从本质上来说,仍是贸易之争。美国之所以迫切希望人民币大幅升值,是因为这样一来,美元就自然相应贬值,“中国货”价格上涨,从而“美国货”的竞争力就得以增强,能够夺回被“中国货”抢占的销售份额。与此同时还能为国内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改善就业环境。尤其是在2002年,即使在美元贬值的同时,美国外贸仍然创下了4352亿美元逆差的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对华贸易的逆差就达到1031亿美元。因此美国格外迫切地希望通过迫使人民币升值,来阻碍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美国。

综上所述,之所以在美日货币竞相贬值的时候,有着如此高的呼声要求人民币升值,这和近几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在国际经济普遍疲软停滞的大环境下显得一枝独秀是分不开的,但是权衡各种利弊,它的升幅不宜过大。只要我们能够看清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抓住它所带来的利益与机遇,趋利避害,一定可以让我们的国家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步入先进国家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