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河边上的文明霞光

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的代表性遗址之一,先后经过三次规模较大的发掘。

大汶口文化 地理位置示意图及大汶口文化分布范围示意图

1959年5月,宁阳县兴修津浦铁路复线工程,在汶河南岸宁阳县堡头村村西一带,暴露出一部分遗物。济南市文化局根据宁阳县文化部门的反映,立即派济南市博物馆的同志前往,发掘证明此为一处集中的氏族公共墓地。这次发掘主要在整个遗址东南部进行,也是一次抢救性发掘。发掘工作自1959年6月24日始,8月底结束,揭露面积5400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133座,时代属于大汶口文化中期和晚期阶段,绝对年代在5500〜4600年。出土了一批特征明显的随葬器物,其中陶器1000多件,红、黑、灰、白陶都有,还有精美的彩陶,石器、骨器也十分丰富,特别是一部分玉器和象牙器,制作相当精美,这批遗物的出土,一度引起考古界的普遍关注。60年代前期依据这批资料,确立了“大汶口文化”的命名。

时隔15年,1974年,为配合泰安至兖州公路的修建工程进行了第二次发掘。此次发掘主要集中在今卫家庄村南紧靠汶河北岸一带,即遗址的西北部,出土了一批年代较第一次发掘更早的房基、灰坑、墓葬等遗迹,以及丰富的陶、石、骨牙器等文化遗物,为探索大汶口文化的渊源及其谱系提供了一批新鲜资料。

1978年春、秋两季,在该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这次发掘工作是在泰兖公路汶河桥北端引桥的东西两侧进行的。发现了大汶口文化早期墓地中存在着分组埋葬现象及出土了一批随葬器物相当丰富的早期大墓,为研究大汶口文化早期的社会结构和形态变化提供了新线索。

大汶口遗址的发现、发掘,不仅确立了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为海岱地区龙山文化找到了来源,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仰韶、龙山文化相互关系的传统看法和观念,而且对于引导人们关注史前时期的社会形态和阶级、文明、国家的产生等,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考古学文化通常是指属于一定时期、分布在一定地域、具有一定特征的实物遗存的共同体。一个考古学文化包括不同的文化因素,例如某几种特定类型的住宅、墓葬、工具、陶器和装饰品以及某些特定的工艺技术等。每个考古学文化的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显示其背后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山东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先后有:

大汶口遗址1959年发掘场景

大汶口遗址1974年发掘场景

大汶口遗址1978年发掘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