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是如何分类的
在平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无论我们要干什么、要说什么、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等,都会按一定的思路进行。每干一件事、每解决一个问题都需要一条思路,因此如果按思路的条数计算,思路是不计其数的。那么该怎样才能从这数不清的思路中挑选出我们需要的思路呢?最好的方法是对思路进行分类。根据《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思维训练课》中的思路介绍,思路可以按五种方法进行分类:
1.根据思维类型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解释、讨论或仔细观察等。
2.根据某一学科领域应用最广泛、最常见的标准进行分类。
3.根据理解、创造、公平、真理将思路分成四类,这是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在最初实施“思维透明化项目”时进行的分类。
4.根据学习每个单元知识点的表现,将思路按最早出现、中间出现和高潮部分出现的顺序进行分类。这是为推进每个人学习每个单元的知识点、更好地执行单元学习计划而进行的分类,这类分类方法有助于你实现主线学习。
5.根据提高学习效率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需要,将思路分为三类:即引入和探讨型思路、综合和系统化思路以及深入和延展性思路。一般情况下,在学习新知识的最初时期,通常会选用引入和探讨型思路,目的是为了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提问的能力;在对学习内容进行初步探讨之后,再转换成使用综合和系统化的思路,以便有利于我们讨论、观察和阅读每个单元的新知识点;对新知识点熟知之后,再运用深入和延展性思路,以便使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并对问题的复杂性进行考察。
需要明确的是,各类思路间并不是孤立使用的,而是可以相互渗透、相互利用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思路,在运用每一种思路的过程中,我们不应简单、死板地进行模仿和套用同一种思路,而应该巧妙地利用各种思路并加以综合,但最重要的是对所使用的思路进行改进。一般情况下,在初次使用一种思路时,我们可以直接加以模仿,以确保我们能够逐步熟悉思考的步骤,并最终掌握这种方法,达到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当这种思路被我们熟练掌握和运用时,可根据解决问题的需求,巧妙地利用和综合各种思路,对使用的思路加以改进,以便更好地提高我们的思考和理解能力,这样思路就得到了升级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