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十三五”时期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领域

“十三五”时期产业转型升级应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低成本发展中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等挑战,提高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工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工业增长由人力资本和物质要素总量投入驱动向知识、技能等创新要素驱动转型,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在保持传统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同时,积极抢占未来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并形成新的竞争优势领域,保持制造业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

(一)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

随着近年来生产要素成本的持续快速上涨,人口红利即将耗尽,中国制造业建立在低工资和劳动力无限供给基础之上的价格优势正在逐步削弱。兼之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回归制造业,周边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中低端产业,“中国制造”正面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双重挤压,如果不能顺利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将会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

1.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水平

尽管随着以工资为代表的生产要素价格的持续快速上涨,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正在逐步削弱,但是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在制造业中仍然占有很高比重,吸纳大量的就业,因此仍然不能放弃。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质量,从而破解原材料、基础零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和中国制造由大到强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实现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攀升,从而化解要素成本特别是工资上涨的压力,并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要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改进营销模式,打造知名品牌。

2.加强传统产业的装备升级和技术改造

目前中国有很大规模的落后生产能力存在,对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对资源造成很大浪费。技术改造能够实现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安全生产,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应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对现有企业生产设施、装备、生产工艺条件进行改造。严格能耗和排放标准,加强环境执法,促进企业采用节能环保的设备、工艺。设立重点行业转型升级示范工程,支持纺织、服装、电子信息装配等产业应用新工艺、新装备特别是信息技术,促进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价值。技术改造中要注意与技术创新的结合,一方面努力采用技术创新的最新成果,另一方面在技术改造中促进技术的创新,优化生产设备、工艺路线、生产流程和产品。新投资、新工厂、新产能要高起点,尽量采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先进、适用技术,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3.促进产业合理转移、优化产业布局

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经济率先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要求,综合考虑环境容量、能源资源、交通运输条件、产业配套基础、市场容量等因素,优化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重点推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等对运输条件要求高、环境容量要求大、依赖进口矿石资源的产业新增产能在沿海沿江地区布局;有序引导满足经济发展、城镇化推进和消费升级的投资在中西部地区落地;加快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劳动力培训,积极开展东西部产业对接,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因土地限制、成本上涨向外转移的产业;依托“一带一路”战略,促进在国内丧失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严重产能过剩产业向周边国家转移。重点推进京津冀、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地区和城市间的产业协同发展,打造一批新的产业增长极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基地。促进地方产业向重点产业园区集中,形成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内配套服务体系完善、园区间有效分工合作的现代产业集群。

4.促进制造业服务化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随着加工组装活动的标准化以及与制造业相关服务活动的复杂化,服务环节占制造业附加价值的比重不断提高。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不但成为提高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和附加价值的重要途径,而且有助于制造业减轻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促进制造业的服务化,要推动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在我国重点发展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商务咨询、服务外包、售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和品牌建设。促进制造业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产业组织模式,聚焦于核心业务,而将非核心业务剥离和外包出去,更多地从市场购买生产性服务活动。鼓励制造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开发、原型设计和系统集成能力,促进价值链向整体解决方案延伸,加强按照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和生产的能力。支持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企业管理软件产业的发展,提升制造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加工制造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5.支持重点产业领域的转型升级

装备制造业要抓住由我国劳动工资上涨推动的对自动化装备快速增长的需求以及由新一代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推动的工业物联网发展趋势,针对我国替代劳动的市场需求、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的替代市场需求,在提高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和加工工艺水平的基础上,重点提升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系统集成能力,开发适应我国制造业整体升级需求的成套装备,推动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汽车行业一方面要适应我国整体市场需求增长趋缓的新环境,加强对二三线城市市场的开发,加快整车出口、CKD全散装出口、SKD半散装出口和对外投资设厂步伐,另一方面要面对我国国内多元化的市场需求,重点开发市场需求增长较快的经济型乘用车、农用车和工程用车。加强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解决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和其他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瓶颈,提高零部件的国产化率,增强整车设计开发能力,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创新和市场应用的支持力度,促进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钢铁、有色金属产业要严格控制总量扩张,提高节能、环保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增加值率,在保持总产量不变甚至减少的情况下实现增长,并满足装备、汽车等行业升级对金属材料的需求。纺织服装行业要抓住“90后”一代成长为消费主体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机遇,提高设计能力、打造知名品牌、创新商业模式,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攀升。电子信息产业要适应工业物联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等新的市场需求,提高核心芯片的设计能力、产品架构设计能力、外观工业设计能力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能力,促进软件与硬件、互联网与服务的融合,提高对平台、系统和核心零部件的控制力,从依靠装配环节的低成本为主的价格竞争转向综合实力的竞争。

(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和产业发展的方向,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的重大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重大技术创新为引擎,能够对国家或地区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大引领和带动作用,不仅是世界各国和国内各地区产业竞争的焦点,而且决定了各国在未来世界经济、政治乃至军事格局中的地位和国家安全。

1.加快推进前沿技术发展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加大国家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通用技术领域的基础科学、产业核心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投入。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科技资金的核心引领作用,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通过建立工研院、企业界和大学共同参与的制造业创新研究所等方式,发挥政府资金对民间研发资金的带动作用,推进高端制造业的创新、研发和产业化。通过实施研发纳入GDP核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资金后补贴等制度,调动地方和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加大实施产业化示范工程、政府采购和国产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政策的力度,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成果产业化,通过市场应用带动前沿技术的成熟完善和产业的发展壮大。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一方面发挥军工企业的工程集成技术优势、充分利用民用领域的前沿技术成果,另一方面加快军工领域高精尖制造技术在民用领域的合理扩散与改造应用。

2.推动重点领域跨越发展

通过促进前沿技术开发、产业化和市场培育,促进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大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要重点服务于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空气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以及降低单位GDP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重点发展煤炭的清洁利用、节能、环境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的工艺、装备、产品和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要以“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依托,实现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的技术突破与赶超,大力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等产品和服务,提高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生物产业抓住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市场需求和医改深入推进的政策契机,加强基因组和蛋白质组为核心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重点发展原创化学药、基因药物、疫苗、转基因农产品、高效低毒农药、生物能源等产品。高端装备制造业一是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卫星及其应用服务、新一代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突破大型干线客气、大型运输机和第四代战斗机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提高整机设计开发能力;另一方面重点开发工业机器人、快速成型技术、工业控制软件,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装备,为智能工厂、智能产品的普及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新能源产业要服务于保障能源安全、实现节能减排国际承诺,重点发展新一代核能、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风电、智能电网的产品、技术和装备,促进薄膜光伏电池、OLED等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纤维和高性能膜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以及应用于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的其他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加强对高效固态锂电池、石墨烯电池、燃料电池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提升电池管理系统的技术水平,突破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电池、电机、轻型材料等关键零部件技术瓶颈,提高整车集成能力和电池的安全性、使用寿命,增加续航能力和降低成本。促进先进信息技术、无人驾驶技术与新能源汽车的结合,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水平。推进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标准化和充电桩建设,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建立良好的基础设施。

(三)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及其与工业化的融合程度已经成为决定工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推进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必须大力提高信息化水平。

1.加强信息化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对移动通信、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的新一代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标准制定,适时启动实验网项目、发放牌照和部署实施新一代网络设施建设。加快“三网”监管体制改革,统一互联网、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监管职能,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建设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国家干线传输网络等数字基础设施,加快4G网络的全面覆盖,满足商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发展和“工业4.0”战略所需的带宽和实时能力。实施“智慧中国”工程,实现主要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大学宽带入舍,核心商业区、商务区和大学校园实现Wi-Fi覆盖。支持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2.加快两化融合发展

加强作为电子商务基础的信用服务、网上支付等支撑体系建设,促进电子商务在生产企业采购和销售环节的应用、传统商业企业打通线上与线下并向电子商务转型。支持电子商务专业化示范村、镇建设,推动电子商务在乡镇和农村地区的普及。促进物流配送的信息化转型,提升物流体系的电子化、信息化水平,建立具有信息发布、交易撮合、资信评估、货物跟踪、物流金融等综合功能的现代化物流交易平台,打造集物流、仓储、分包、加工、检测、商贸配送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枢纽。鼓励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新和商业业态创新,支持众筹、众包平台型企业发展。加快推动电子政务在经济运行、财政管理、综合治税、海关监管、强农惠农、城市管理、国土管理、住房管理、应急指挥、信用监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加强电子政务网站建设,不断创新政务服务方式和手段,提高便民服务水平。借鉴“德国工业4.0战略”的经验,加快建立中国特色“工业4.0”服务架构标准,使企业在基本结构原理、结构和数据方面达成一致;加强对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设立数字工厂示范项目,及时总结经验,推广最佳实践。

3.推进信息公开、保障信息安全

积极推进基础信息资源、宏观调控信息、社会管理信息、公共服务信息的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完善信息共享的制度、程序和机制。大力推动政府部门掌握的海量数据资产开放与共享,根据特定的原则定期更新和公开数据,制定确保公正平等获取数据、开发利用数据的政策法规。加强数据安全和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完善信息安全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制定专门的隐私与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预警和应急机制。加强“工业4.0”安全体系建设,开发工业控制系统的安保架构和标准,建立关于产品、工艺和机器身份识别的安全标识,推动制造系统从“工业3.0”设施向“工业4.0”安全迁移。加强互联网安全的立法和监管,确保国家、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安全。

(四)促进工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部门,生态、环境的压力要求必须改变工业的粗放发展方式,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1.优化能源结构,建立低碳发展机制

随着气候变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及碳税和排放权交易等减排政策的广泛采用和实施,向低碳技术、低碳产业转型将成为决定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一方面,低碳意味着成本优势、符合用户需求,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人类社会必须转变建立在高强度碳排放基础上的发展模式而转向低碳的发展模式。随着世界各国对低碳技术、基础设施及产业的巨额投入,在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演进下催生出新的产业必将逐步成长为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的投入巨大,单靠政府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新能源的发展与企业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将碳价格体现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中,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推动经济的低碳转型。加强低碳技术的研发,将低碳技术的研发作为国家创新目标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对该领域R&D的公共支持力度。在低碳技术的选择上,既要着眼于近期有望实现产业化的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技术,又要密切关注氢能源、聚热式太阳能发电、核聚变等前瞻性技术。可以将低碳技术作为国家创新体系改革的试点,科研机构着重于基础科学和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企业着重于面向产业化的技术研究,并实现产学研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合作。支持低碳应用市场的发展,在政府财力可承受范围内,加大对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水电等能源应用的补贴支持力度、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同时完善法律法规,为低碳产品的采用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的无条件、优先上网,完善建筑节能标准和规范等。建立促进低碳发展的激励机制,加快推进碳税和排放权交易的试点,在此过程中积累管理经验,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发展市场制度。

2.推动工业节能降耗

严格限制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和控制高耗能产业的规模,如果未来国内对这些产业的需求超过国内供给能力,一方面可以直接从国外进口解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内资企业向国外转移产能复进口弥补。参考国内外相关环境标准,制定各工业产业的投资强度、环保、能耗、排放、安全等准入标准、排放限值。项目开工建设前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上控制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各种工业污染,减少和避免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同时,通过税收等市场化手段,调节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生产成本、产品价格和利润率,引导企业的投资行为。推广全生命周期能源管理,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推进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促进生产能力向大型企业和优势企业集中。

3.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建立并完善发电和用电价格由市场决定、输配电价由政府核定并严格监管的电价机制。完善《可再生能源法》及其实施细则,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推进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强山西、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东部地区、西南地区和新疆等国家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加快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进口油气战略通道建设。支持新一代核电装备的开发,在能源供应紧张的负荷中心适度发展核电。加大对页岩气、可燃冰等非传统化石能源的地质勘探,突破关键技术和装备瓶颈。继续推进煤炭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与产业化,减少煤炭利用的污染物排放、提高煤炭的综合附加价值。积极推动新能源、微电网、新能源示范区等综合应用示范工程建设,鼓励分布式光伏在公共建筑物、工商业设施、居民住宅、工业园区等领域的应用,探索可再生能源基地能源就地利用模式和输出模式。加快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发展,探索适应分布式电力发展的技术标准和政策体系,采用信息、控制和储能等先进技术,推进电网的智能化和能源互联网的形成。

(五)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海洋产业及其相关经济活动获得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成为各国经济和国际政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海洋经济不但有助于缓解陆域资源和能源短缺、形成经济发展的新支柱,而且是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和保障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手段。

1.加强海洋综合管理体系

健全海洋资源开发的有关法律法规,推进海洋综合管理体系改革,加强海洋资源开发的统筹规划、近岸海洋资源的一体化开发,打破海洋经济的条块分割、行政关卡和地方保护主义。建立统一的海洋综合管理部门,整合海事、海监、渔政渔监等海上执法力量,提高海上执法装备水平,强化海上执法与检查力量。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防止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建立健全海洋环保设施、生产安全监控网络及沿海和海岛防灾减灾体系,加强海洋岸线保护。重点海域实施污染物总量监控,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综合整治,促进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控制近海渔业资源捕捞强度,保护水生资源繁育海域,加强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物种保护,提高海洋生物资源的再生能力。制定和实施防治海洋污染的应急计划,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监视和执法管理能力,减轻污损事件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探索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生态系统观测与研究、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海洋灾害预警、海上救援等方面的合作。

2.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增加对海洋渔业基础设施、沿海港口基础设施、沿海与内陆相联系的交通基础设施、沿海岛屿基础设施及海洋能源、海洋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抓紧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全面的资源环境综合调查,为未来海洋开发、通过外交谈判或法律手段解决领海争端提供依据。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海洋渔业、海洋油气、海洋船舶制造、海洋运输、海盐和滨海旅游等传统产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对海洋环境保护技术、海水养殖优良品种开发技术、海水养殖病害防治技术、海洋生物制药技术、深海勘探技术等重大海洋科学研究项目和重大关键性技术的投入,培育和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化工、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新兴海洋产业;升级发展海洋监测服务、海洋救捞、海洋保险、海洋金融等海洋服务业。推进北部、东部和南部三大海洋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积极开展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重点推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广东横琴岛的开发建设,支持沿海地区建设特色鲜明的海洋经济区。

(六)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交通运输作为网络型基础设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推进的支撑,也对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缩小地区差距、实现产业空间的优化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推动交通管理体制改革

根据适度超前、布局合理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骨干运输网络、综合交通枢纽进行规划并提出运输能力提升、质量和服务改进的目标。做好运营车辆和船舶、装卸容器、装卸工艺、单据、基础设施、信息化等方面的标准制定和统一工作。加强交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减少交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鼓励发展公共交通,倡导节约型消费观,降低交通运输对资源的占用和消耗。加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提供货物和运输能力检索、货物识别、货物跟踪等服务,促进交通运输体系的智能化及其与现代物流业的融合发展。加快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在加大政府对综合交通体系投资的同时,探索以市场为主体的投融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和运营,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资金的多元化。

2.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一带一路”战略需要交通先行,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的优先和重点,要积极推进与沿线国家相连通的公路、铁路、航运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建设。加快高速铁路、国家高速公路网剩余路段和瓶颈路段建设,完善快速铁路网、重载货运网、高速公路网构成的国家交通骨干网络。推动机场有序建设,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建立通达通畅的国内国际航线网络。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加强长江干支流航道、码头、船闸等公共基础设施和支持保障系统建设,提高长江的通过能力,将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有序协调推进沿海港口建设和现代化改造,打造国际航运中心,提升能源、原材料等战略物资运输的保障能力。合理规划并加快建设超高压电力传输网、跨国石油和天然气输送骨干管道,优化区域间能源传输网络,提高跨区域能源调度与能源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协调发展和无缝链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降低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水平。

3.优化发展城市群和城市内部交通网络

统筹推进城市群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加快城市群之间的城际公路干线、轻轨建设,开通中心城市之间以及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公交线路,为城市群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奠定坚实基础。继续加大投入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覆盖广度和技术标准,开通农村客运班车,形成以城市为中心辐射到乡镇、农村的交通网络。优化城市道路网结构,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城市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完善地面公共交通网络,改善自行车、步行出行条件。按照“零距离换乘”的要求,将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共交通、市郊铁路、私人交通等设施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干线公路、机场等紧密衔接。强化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综合服务功能,加强交通换乘中心之外的商业购物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信息传递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