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一诺之约【修订】

春寒料峭,寒风刺骨。

石勒麾下汉军趁着冬季,一路东进,渡过大河,兵峰直抵濮阳。

大军屯驻大河之边,稍作休整,一队使者匆匆而来,径直进了将军大帐。不一会儿,石勒急召众人入帐。

诸葛离与张宾领着大小副官一进帐篷,便瞅见将军坐在地上满面阴云,一言不发。

“胡将军,可有大事?”张宾先是一礼,开口便问。

石勒一手撑着脑袋,另一只手击打在地上,说道:“圣上驾崩了!”

众人皆惊讶不已,汉帝刘渊竟在此时驾崩而去!

“……继位的乃是圣上四子,刘玄明(名聪)。”

刘玄明?

众人一听更是目瞪口呆。即使陛下驾崩,也是太子刘和继承大统,为何是那四子刘聪登上至尊之位呢?难道是……众人不敢再想,人人心中有数。

那刘聪手握精兵十万,颇有战功,比起他的兄长们更有才略。支持他的人要远远多于支持太子的人,面对皇帝宝座的诱惑,谁能抵挡得住呢?恐怕弑兄夺位之事,也并非做不出来吧。

“那……”张宾小心翼翼地问道,“胡将军,我们如何是好呢?……”

“孟孙,你是个聪明人,你心里已经早有答案,不是吗?权术之事,我都听你的!”石勒反问道。

张宾毕恭毕敬地行了一礼,说道:“皇位之争,本就是宗室之事,我等自然不要参与进去。不管谁赢谁输,好处都是皇子所得,如是站错队伍,更是死无全尸的下场。依我愚见,我军只需遵循大汉旗号就可,谁当皇帝我等就效忠于谁,也不失忠君道义。”

说着,他在帐里来回踱步,又望了望四周武官,“如今我军兵强马壮,谁都想要拉拢,更是可以先作壁上观,以待后效。”

“嗯……”将军沉了一口气,点点头,“此事就照孟孙说的办,我先遣人上书以表顺从之心。我军地处东方,新帝在西,也暂时奈何不了我们。表面样子做做,也能叫他放心。”

说罢之后,石勒招呼众人入座,脸上严肃起来,说道:“新帝之事,尚远在天边。不过另有大难,已经近在咫尺了!”

“将军此番又是何事?”众人有些疑惑不解。

石勒摆出舆图,说道:“方才不久,斥候来报,洛阳的晋军几乎倾巢而出,号称八十万大军,就是冲我们来的。”

“八十万?”众人着实吓了一跳。

“没有八十万!”

一个声音说道,大家目光一转,说话的正是诸葛离,他沉着冷静,“晋军全部兵马也只有三十万,他们不可能完全放弃京城,此番出兵最多二十几万人马。”

一个人叫嚷道:“军师,二十几万也不得了了!我军如今进兵匆忙,只有数万兵马而已,如何应对?”

诸葛离看着舆图,略略思索,面向石勒,问道:“将军可知晋军此时在何地?领军之人是谁?”

石勒一指舆图,说道:“探子来报,晋军在项城停留,似乎要整顿一番。从军旗来看,有四十余藩王的大旗,不过主帅必是东海王司马越!那司马越一直以来是晋人的权臣,我听闻诸王之乱,他便是最后胜者,连晋人皇帝都要敬他三分!”

石勒说着,诸葛离心中一愣,他听到司马越的名字,心思便沉了下去……

司马越?司马越……

他深陷沉思,目光迷离,耳旁渐渐响一个熟悉的声音来:

“诸葛先生,这是我的仇恨……我早已做好觉悟,哪怕是和司马越同归于尽亦在所不惜……”这是楠娘子的声音。

“楠娘子宽心,我诸葛离立下誓言,必会助楠娘子大败司马越,报仇雪恨!”这是自己的声音。

诸葛离念念叨叨地自言自语:“楠娘子?……”他伸出手指,依稀还记得二人只见曾经拉钩而下的诺言。

……

“诸葛军师?”张宾低声叫唤,又伸出手臂轻轻一撞,把诸葛离从沉思中拉了回来,“胡将军问你话呢。”

石勒见诸葛离失神,便再重复一遍,道:“军师,此番晋人来势汹汹,你可有应对之策?尽可以说说,众人也好心中有底。军事之事,我自然要仰赖诸葛军师!”

诸葛离沉默不言,沉思良久,说道:“将军安心,东海王所率晋军并非冲我们来的。”

众将又惊又喜,“军师可是认真的?”

“嗯,”诸葛离点点头,一一解释起来,“我如此断定缘由有二。一来,如是晋军真的要与我军交战,理应顺江而下,不是更好吗?然而他们却去了项城,此等南辕北辙之事,岂不可疑?”

“那也可能是先去补给粮草……”一将说道。

“并非如此,他们之所以去项城,乃是为了东去东海国。”

石勒疑惑不解,“东海国?他们不守洛阳了吗?”

诸葛离点点头,“正如将军所言!这也是我的第二个理由。大家请看……”

说着,他在舆图之上比划着,“洛阳之急来自西方,虽然先前西方汉军三攻洛阳未能得逞,但是依然实力强大,又临近晋人京城,他们岂会轻视?如今司马越引主力东征,徒留城中防备空虚,岂是守城之道?他不过是找个借口弃城而逃罢了!”

张宾面露兴奋,向石勒进言道:“胡将军,如此甚好,真乃天赐良机!晋军东去,我等只需避其锋芒,取道颍川、襄城,便可逼近洛阳,趁虚而入了!”

众将也纷纷称好,“如此一来,我军便可轻取洛阳,最次也可与西方圣上所领汉军两面夹击,晋室便回天乏术了!”

诸葛离听着却一言不发。

“军师有何看法?”石勒当即点了名字,问道。

诸葛离兀然站起,深深鞠躬,正色道:“我提议将军立刻挥兵南下,追击司马越部!”

“什么?”众人又瞠目结舌,顿时帐中一片嘈杂,人人窃窃私语。

张宾却面不改色,他也站了起来,与诸葛离面对而立,问道:“军师,我观你指挥三军,皆是胜于兵势。以众击寡,避敌锋芒,不就是你常常告诉我们的吗?为何此时却一反常态,去追击强敌呢?”

“孟孙兄,此言差矣!”诸葛离说道,“胜者,乃是消灭敌军,而非攻略城池。晋军停驻洛阳一年有余,早已疲惫不堪,此时弃城奔走,更是如此!如果我们只顾眼前小利,却纵虎归山,待其休养生息,日后必定追悔莫及!好比秦末之乱,若无项羽巨鹿灭秦军之功,岂有沛公入咸阳之机?”

诸葛离转过身来,向石勒一拜,一字一句皆是义正言辞:“昔日,曹氏篡汉,司马氏代曹,皆是趁人之危,实乃小人作风!故他们毫无恩德,统治亦不得人心,天下要声讨他们的人数不胜数!曹魏短命而亡,晋室眼下也是摇摇欲坠,这就是对曹氏、司马氏不义之举的惩戒!如今我等举大汉旗号,岂能效仿他们!”

石勒一听,拍案而起,横剑伫立,目光炯炯有神,他豪气大发,感叹道:“诸葛军师所言极是!若我有幸遇汉高祖,必北面而事之,与韩信、萧何之属同列,辅佐贤主,平定天下!若我遇光武帝,便要与之并驾齐驱,逐鹿中原,尚未知鹿死谁手!大丈夫屹立于天地之间,成就大业,应当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岂能像曹孟德和司马仲达那样尽欺负孤儿寡妇,只知趁人之危,以阴谋诡计夺取天下!”

石勒扶剑而言:“传我军令,大军开拔,即刻出发,向南追击晋人司马越部!”

众人起身皆拜,“末将领命!”

……

等众人散去,诸葛离走出帐外,却陡然发现张宾已经在外头等候自己。

“诸葛军师,之前议事,我观你神情,必有隐情。”张宾是个口直心快的人,直接开门见山便说。

诸葛离顿了顿,说道:“孟孙是在怀疑我会陷害石将军?那大可不必多疑,此次出战我胜券在握……”

“哦?”,张宾依然追究不放,“军师一听司马越的名号就恍然出神,可不似平日的你啊。”

这回诸葛离沉默良久,才说道:“……我曾经应诺一小娘子,必为她取司马越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