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响一个人成功程度的诸多要素中,人际关系占80%,专业技术占20%。
利益关系
没有永远的朋友 只有永远的利益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和空气没人收费以外,我们很难找到免费的午餐。没有为鱼饵买单的鱼儿变成了别人的午餐,不想付出代价的我们也经常得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未来。尽管是自然界里的高级动物,人类也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才能够活着。我们想要活得更好,就必须让自己不断升级的人性需求得到满足。
向谁要呢?谁会给呢?我们想要,别人也想!那些能满足我们需求的东西被统称为利益,我们也知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际互动的存在给我们提供了从外界获得补给的端口,利益的关联延伸出了人际的关系,关系网实际就是利益链。
通过满足(别人的)需求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是高人的高见。
之所以“善者不来”是因为你这里没有人家要找的东西;之所以“来者不善”是因为人家想从你这里拿走些什么。如果你愿意给,怎能不门庭若市?如果你给得起,也说明你没有错过利用别人的机会。
“你认识多少人”跟“多少人认识你”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如果你是财神,谁见你都笑。只要不断提高自己满足别人需求的能力,我们的身边就不缺少朋友。不同的朋友圈就是不同的利益体,不被需要就没有价值。
都想要的时候很容易你争我夺,我们也经常困惑于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有眼光看到未来利益的人才乐于割舍眼前的利益,“凹”跟“凸”见了面的时候都想要让对方先得到满足。
久而久之,利益共同体升级为命运共同体。我们无法做到跟每个人都称兄道弟,但一定要跟能满足我们需求的人打成一片。需要用一生来维护的关系实际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想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既要取之有道,又要有所不为。
不必执着于是看着人的面子还是看在钱的份上,因为利益变化的时候很可能就立场不同了。离开负债型的关系不算是不仁不义,因为没有永远的朋友。如果丧失了“给”的能力,谁也捍卫不了永远的利益。
我们关注别人的需求,别人才会打听我们在找什么。我们那么够意思,对方都不好意思不对着我们意思意思。互相“给”的动作滋养着相互满足的感觉,谁都期待着下一次的见面怎能不让友谊天长地久?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但钱也不是万能的。金钱能买到房子,但未必能买到家的感觉。作为交换的工具,它代表利益但并非利益本身,那份满足感才是利益的根本所在。与其紧盯着眼前的利益,不如问问自己:“不要未来的利益了吗?”
互通有无的易货贸易就是为了拿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并通过它来得到满足感。我们利用别人是想满足自己的需求,别人利用我们是想满足他们的需求。不想让自己的付出“肉包子打狗”就要在各取所需之前表达真实的需求、明确验收的标准,有言在先的压力会让坏人都不得不在自己的脑门上贴上好人的标签。
我们很难从感情上接受被人利用的事实,但自己也经常在有事的时候才登别人的三宝殿。害怕被别人利用的人通常会错过利用别人的机会,经常得不到满足的感觉让他们周围的氧气变得越来越少。
如果鱼儿离开了水,那么就只有死路一条。没有人在真空的环境里还能够活蹦乱跳。我们每天都离不开人间烟火,但求生的本能常常让我们把相互满足的关系变成了你死我活的斗争。
通过(给别人)制造问题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也是“高人”的“高见”。
想要的是同一个东西的时候难免会你争我夺。多数人执着于眼前的利益,似乎只有抓住当下才能拥有未来。他们很少想:当明天变成今天的时候,未来的利益也可以兑换成眼前的利益。多数人执着于自己的利益,似乎只有在自己酒足饭饱之后才有胸怀关照一下别人的需求。
我们不知道天上的哪块云彩会下雨,当风水轮流转的时候,也许才意识到:冤家宜解不宜结。快刀斩乱麻的动作也斩断了友好往来的通路,请我们推杯换盏的人也因此而变得越来越少了。没有人愿意做赔本的买卖,谁也不想让自己的酒钱“有去无还”。
“有借无还”也许能确保眼前的利益,但也断送了未来的利益。“只要不给”也许能确保自己的利益,但也损害了别人的利益。我们的利益是在关系的良性互动中得以实现的,让别人保持继续付出的能力才能让自己有机会继续地利用别人。这个时候,越自私的人应该越无私才对。
谁都知道“无功不受禄”的至理名言,但还是有人想不劳而获。我们不知道朝九晚五的生存状态是不是为了五斗米而折腰,不断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难道就不必再起早贪黑了吗?总是要付出些代价的,之前付出的代价应该比之后付出的代价小得多。
朋友关系
所谓朋友就是能满足我们需求的人
见面的次数多了似乎就变成熟人了,互动频繁的人互称朋友,但只有能满足我们需求的人才会被赞叹为“真够朋友”。超脱于温饱的情感需求是人类跟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说的就是这种能够满足我们情感需求的关系很难一直保持稳定。
相对稳定的关系构成了朋友的圈子,不同的人待在不同的世界里,那么关系到底是怎么相对稳定下来的呢?
人际交往的过程伴随着起心动念的碰撞,不谋而合的时候自然相见恨晚,道不相同的时候难免唇枪舌剑。照镜子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镜子还是自己?人际互动的时候,你以为看到的是别人,实际看到的是自己。别人怎样对待你,折射出他的内心;你怎样对待别人,折射出你的内心。
当被指责不够朋友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感受到伤心的感觉,但如果能意识到“他觉得你不够朋友”跟“你觉得你不够朋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时,我们就不必纠结于他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因为他不知道,他越想证明你有问题就越证明了他有问题。
自己已经不再是替罪的羔羊了,而朋友心中的许多冲突和不良情绪却无处宣泄。我们不再觉得必须哭泣了,但我们的朋友还需要关怀。怕被别人指责的人通常会先指责别人,而我们却能意识到他们正在用指责的方式来表达需求。
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需求而非表达需求的方式上时,一股温暖的感觉就会在你们之间冉冉升起。虽然人无千日好,但也日久见人心。拔刀相助的次数多了,肝胆相照的概率也就相应地提高了。很像我们的人变成了我们的朋友,彼此间越来越愿意而且越来越能够满足对方的需求。
相互滋养的氛围孕育着相对稳定的关系。虽然都得到了满足的感觉,但手中拿着的未必就是相同的东西。不同的朋友想从我们这里拿走的东西不同,我们也能够从不同的朋友那里得到不同的满足。
断了联系的朋友已经跟我们没有了关系。事实是,在外在产生距离之前,内在早就已经沟壑不浅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游戏驱动着人与人之间的分分合合,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的习惯很容易失去客观的认知,不断重复地犯相同的错误让我们越来越没有了可以推心置腹的对象。
朋友之间的恩恩怨怨由来已久,没有关系的人根本就撩拨不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波澜壮阔。很多时候,别人对待我们的态度直接决定了我们的未来。五毒不侵的灵魂需要修炼,内心强大的朋友可遇而不可求。
当我们认同了自己不够朋友的指责时,对方就会居高临下地宣泄他们的负面情绪,而我们就成了他们的垃圾桶。当垃圾桶越来越满的时候,我们也开始想倒倒垃圾了。我们好像已经习惯了碰到比自己高的人就俯首称臣,见到比自己矮的人就颐指气使。俯首称臣的时候衬托出了“和谐”的关系,颐指气使的时候除非碰到没有觉悟的人才会暂时不发生战争。
这样的朋友关系看似在各取所需,但内心深处那个真正想要的东西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得到过满足。每一次互动都在将彼此的心灵拉进更加幽暗的空间,持续积蓄的反弹力量不断撩拨着生命里尘封已久的心灵创伤。
当我们不认同自己不够朋友的指责时,越生气就越容易让对方觉得“说的就是你”。这个时候,我们被内心深处的某个东西紧紧地抓着,心里有鬼才能见到鬼。感觉无辜的人觉得自己理所当然应该离开,身边的自己人越来越少,请别说你有很多朋友。
斗智斗勇的关系不是人际关系的最高品质,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不算是真的朋友。不能在精神层面得到满足的人最渴望用物质利益来弥补损失。这个时候,钱比人更有面子,而当人不如钱值钱的时候,这样的关系也就岌岌可危了。
别人怎样对待你,多数情况下是被你教的。你怎样对待别人,多数情况下也是被别人教的。我们确实给过别人某些东西,但未必就是人家真正想要的。没有得到满足的人不觉得自己应该买单,觉得自己在付出的人好像越来越有理由说别人不够朋友了。
朋友聚会的场合似乎是个化干戈为玉帛的地方,但有时候我们忍不住想证明“我过得比你好”,聊得越来越深时你也会发现:对方想说的,你未必想听;你想说的,对方未必听得懂,最后不得不不了了之。已经不是一个世界里的人了,朋友的称谓越来越不像那么回事了。
虽然我们的手机上存着上千个号码,但真正能在关键时刻为我们两肋插刀的好像也没有几个。当别人给我们发短信的时候,实际是想达成他们的目标。当我们给别人打电话的时候,难道全都是由衷的祝福吗?
夫妻关系
家和万事兴
不认识的人肯定不会结婚,结了婚的人应该已经认识一段时间了。从恋爱到结婚的过程有长有短,但这个过程中谁都觉得找对了人,才会下定决心将朋友关系升级为夫妻关系。我们很羡慕那些老夫老妻相互扶持着共度余生,我们很好奇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把“人”这个字写得这么漂亮。
之所以恋爱中的女人最美丽是因为她们的自我在这个阶段被高度地认同,紧盯着对方所谓好的那一面可不就“情人眼里出西施”。就好像鲜花得到了牛粪的滋养而茁壮地成长,到了该开花结果的时候自然也就结婚生子了。
喜结连理的时候只是这两个人在场吗?不!双方的家庭也被裹挟了进来。只是这两个人结婚了吗?不!七大姑八大姨早已经各就各位了。虽然结合的当事人是一男一女,但利益的相关者却来自两个不同的家庭(家族)。我们不能离开这些错综复杂的需求来孤立地看待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关注命运共同体的系统建设不代表就是在亵渎纯洁的爱情。
当一个女人当众宣布愿意跟随一个男人的时候,这个男人应该能意识到自己必须用一生来担当。越来越负责任的老公很快变成了“信得过企业”里的老总,经济基础更扎实了,感情基础更牢固了。
亲密的关系提供着滋养的氛围,让彼此的自我越来越完善。我们开始敢于深入到每一段关系中,即使受到伤害也会相互疗愈而不是互相指责。我们越来越有能力走进家人的内心世界,我们也越来越愿意让家人进入我们的心灵深处。
想区分包容跟纵容是需要智慧的。我们争取理解别人的想法,但也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我们争取满足别人的需求,但也要求对方照顾我们的感受。皆大欢喜的场面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我们不愿意在自己笑的同时看着别人哭。
对方不足的地方正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机会,我们马到成功的时候也没必要追求高人一等。尊重自己的人更能够意识到别人也想要被人尊重,自取其辱的结果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不尊重别人的故事啊。
人的一生要经历风风雨雨,不是说天天刮风、日日下雨,而是相互理解和彼此认同的过程充满挑战。两性关系的和谐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唤醒了彼此的感觉才能实现相互的滋养。既然已经修来了同船渡,那么有什么理由不一起走?
荷尔蒙的大量分泌刺激着我们想找个对象,但那些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人看重的应该不只是我们这个人。谈婚论嫁是需要经济基础的,似乎只有门当户对才能推动交易的双方愿意主动地进行资产的重组。
有句老话叫“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我们不知道老祖宗是怎么提炼出来的这句名言,但如果只是因为利益的关系而发生关系,那么在利益发生变化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关系的变化。
恋爱中的女人更愿意打扮自己,而结了婚的女人却未必觉得还需要继续掩饰,不断放大着所谓“不好”的那一面,让女人越来越没有心情为“‘不悦己者’容”了。锅勺儿不可能一辈子不碰锅沿儿,叮叮当当的响声有时像合奏的乐章,有时像隆隆的战鼓。争吵的结果可以让彼此更了解对方,而争斗的目的大多是想让对方变成自己。
“夫妻相”曾经被人拿来形容“天生的一对”,但我们发现:他们在越来越像对方的同时也越来越不是自己了。放弃了自己事业的贤妻良母越来越要求另一半要养家糊口,越来越疲惫的战士经常忍不住说“自己一个人在战斗”。
让上一段关系结束的模式也会让下一段关系那样地结束,除非我们本身发生些什么变化。漫长的余生需要共同经历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阶段里想要的东西大多不尽相同。如果不能持续地提高自己,就会给对方带来加重的负担。另一半确实承诺过要照顾我们一辈子,但我们怎么忍心看着他们弯着腰走路?
同床异梦把彼此带进了不同的世界,只让别人担当的要求并不能体现自己正在担当。两个孤独的人相遇只能互相利用,不能相互满足。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需要心往一处想,劲使不到一块儿去的时候还不赶快共同成长?
再次被凝聚的共识是相互妥协的结果,心与心没有靠在一起说明中间还有隔阂。抱团取暖的刺猬需要保持距离,太近了容易扎到对方,太远了就不再感觉温暖了。相濡以沫的夫妻应该情感契合,互相理解。
为什么一个人的时候不觉得孤单?为什么有了伴侣的人还觉得孤独?单独的人不应该让自己的主心骨长在别人的身上,满足伴侣的需求不代表要让对方一辈子都离不开自己。帮助另一半变得因为他(她)自身的存在而感觉满足是个不小的挑战,让自己不再被需要才是真的很负责任。
亲子关系
孩子人格的健全程度来源于亲子关系的健康程度
没有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每个人都曾有过父母的陪伴。不管这段时间是长是短,都给我们的生命刻下了深深的印记。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在模仿自己的父母。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这种与生俱来的关系就像模板一样影响着我们同走进自己生命的每一个人的互动品质。
晋级为父母的家长还是别人的孩子。虽然无证上岗,但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借着当父母学会怎样当父母。孩子健康成长的指标不仅是身高和体重,还要有一个健全的人格,而孩子人格的健全程度来源于亲子关系的健康程度。
孩子真正想要的不是玩具而是陪伴。如果没有肌肤的接触,婴儿的夭折率高得可怕。如果一天到晚都见不到父母,孩子就很难对身边的环境产生安全感。多拿些时间来陪陪你的孩子吧,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从你这里学习怎样给别人带来安全。
稳定的亲子关系给孩子带来了安全感,带着安全感长大的孩子很容易交到天长地久的朋友,很容易找到白头偕老的对象。你们之间的美好时光越长就越能够提高孩子的幸福指数,值得吧?!
平等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个性,觉得自己是有别于他人的个体才不会成为别人的负担。再长寿的父母也无法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千万别让他们觉得离开了你地球就不转了。既然总有一天要离开父母,还不如从现在开始就让他们自由地活动。
平衡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孩子爱的能力。孩子会学着父母爱自己的方式来爱父母。如果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爱,父母也应该能从孩子那里得到满足的感觉。只是付出不求回报的父母很容易培养出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经常会碰到“坏人”,或者你的孩子会认为他们不像你那么好。适当地要求孩子给予你回报,不仅是你爱自己的表现,更能够让孩子有机会尝试着去爱别人。
问题少年在父母眼里是个天大的麻烦,殊不知现象在孩子身上而根源却在父母那里。每一个30岁的人都有过3岁的经验,但3岁的孩子未必知道30岁的角色该怎么演。让自己先于孩子发生变化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发生变化,儿童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父母的自我教育。父母好好学习了,孩子也就天天向上了。如果夫妻之间的互动没问题,就不会产生有问题的孩子。孩子不过是我们的一个复制品而已,老子英雄才能儿好汉。
孩子天生就是一张白纸,在上面涂涂画画的我们可得小心谨慎了。改来改去的动作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即使最后改对了,白纸也不像当初那么白了。
在孩子学会说话之前,我们不知道怎样跟他们沟通,但孩子的哭声通常能把我们吸引到他们的面前。渐渐的,孩子知道了怎样跟我们保持联系。问题少年的潜意识里希望出现个问题来吸引父母的目光,虽然家长觉得麻烦来了,但他们却觉得有人陪了。满脸焦虑的家长很难带来高质量的陪伴,不能双赢的局面持续发酵,早晚会让孩子发现父母也有个问题。
没有智慧的父母习惯于把孩子当成权力斗争的工具。你爱爸爸还是爱妈妈?如果我们分开了,你决定跟着谁走呢?制造分裂的本事炉火纯青之后,孩子就很难交到知心的朋友了,因为我们用这样的方法也没有得到另一半的青睐。
孩子的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如果只能认同一方,那么就无法从另一方的身上汲取能量了。当婆婆逼着儿子在媳妇和自己之间做选择时,不管儿子选择站在哪一方,最终都将变成一个牺牲品。真不知道这样的家长到底是爱自己,还是爱孩子。
很多家长困惑于孩子的叛逆,他们当年不是也很执着吗?觉得孩子有问题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这是自己亲手栽培的结果。越觉得孩子有问题就会看到孩子的越多问题,看到越多孩子的问题也就越觉得自己没问题。孩子的武功是从我们这里学来的,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问题,孩子可不就觉得自己总被外在的什么东西给控制着?
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对错,只有因果。生命中的大多数关系都是孩提时期跟父母关系的复制,这套自动化的反应模式既是指南,也是障碍。如果跟父母的关系良好,就会把相同的欣赏与感恩带进下一段关系;如果跟父母的关系缺失,往后就会一直带着这份不满而把下一段关系搞糟。关系中的伤痛使我们跟较低的意识同频共振,让自己“不假思索”地进入到“事与愿违”的自毁程序,最终“如愿以偿”地看到了人际关系中的诸多困扰。
让孩子害怕自己,看似可以很快地解决问题,但是你愿意看到一个越来越懦弱的孩子吗?幼稚的孩子不一定知道“爸爸不喜欢我这个人”和“爸爸不喜欢我这件事”有着本质的不同,一旦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一个失败的人就“成功”地出炉了。
该接受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不管我们的教育水平是否专业,我们都想成就自己的孩子。不管孩子的理解判断能力是强是弱,我们都是他们学习的“榜样”。与其冲着瑕疵发飙,不如让模板变得正确。产品跟模具之间是个整体的关系,你也得加油,别光让孩子一个人奔跑。
自我关系
我和我的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基础
我和我的关系就是“内在的小孩”和“内在的父母”的关系,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大约在6岁之前就已经定型。我和我之外的人的互动就是在这个模板的基础上不断重复地演出、相对不变地演绎。
所谓“内在的小孩”就是孩子一方角色的内化。所谓“内在的父母”就是父母一方角色的内化。这种内在的关系模式基本上是童年时期孩子跟父母等重要亲人的现实关系的内化。
每一个独立的身体里都激荡着两股此起彼伏的能量,我们的意识很难觉察这些潜意识领域里的暗流涌动。人与人的关系就是“这个我”和“那个我”的关系,就是“这个我”里的“内在的父母”“内在的小孩”和“那个我”里的“内在的父母”“内在的小孩”相互投射与认同的模式。
人际交往中,你只有一次机会来建立你的第一印象,而别人对待你的态度有时将直接决定你的未来。想要改善人与人的关系就要升级我和我的关系。通过重塑“内在的父母”,让“内在的小孩”真正长大。所谓重塑父母,不是让你回家修理自己的父母,而是修复你跟父母的这段关系。需要改变的是人类对于自己经历的解释,而不是赋予我们这段经历的父母。如果能在潜意识层面清楚地看到过去父母对于我们的影响,进而在内心深处塑造出给予我们支持性体验的、无条件接纳的“父母”,并且利用这些建设性的结论来指导我们的举手投足,那么我们也就有能力自我支持了。
“他怎么看我”是他的事!“我怎么待我”是我的事!连小孩子都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我又何必非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呢?外在的压力动摇不了自我的支持,这样的心灵才是真的强大。
内心强大的人通常外表平和。他们“内在的父母”有能力关心爱护“内在的小孩”,他们“内在的小孩”也知道如何回报“内在的父母”。有能力爱自己才能意识到别人也需要爱,有了相互满足的前提才能让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发生关系。
往杯子里倒水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水满了就会往外溢。已经很满足的人在跟别人的交换中才会舍得给而且给得起。谁不愿意跟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交往?(内在)没有问题的人才不会碰到(外在的)问题!
身体累了的时候,就让自己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心里累了的时候,就让内在的两个我面对面说说话。请你对自己好一点,因为只有自己每天都和你在一起。
我们不仅要从内在关系的角度看自己,也要从内在关系的角度看别人。如果学会了这一招,我们就会眼前一亮,原来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假自信、假自爱和假自尊。
外表强大的人内心未必强大。非要用别人的弱小来衬托自己的强大实际是在伪装,害怕别人知道自己并不真的内心强大才是他们如此执着的真正原因。在他们内在的关系模式中,“内在的父母”过于强大、“内在的小孩”过于弱小。在他们外在的人际关系里,让自己扮强大的父母、找别人演弱小的小孩。这一类人有个显著的特征:如果没有人哭,他们就笑不出来。人是有尊严的,当一方没脸见人时,另一方也就见不着这个人了。当彼此都无法面对时,关系也该就此结束了。
没有得到爱的人不知道怎样爱自己。当我们不爱自己时,就远离了能量的源头,越来越习惯于从别人的眼神中揣摩自己该卖个什么样的价钱。当别人对自己高度赞赏时,我们又不敢接受了,因为我们并不相信自己真的会有那么好。
不爱自己的人没有能力给别人爱。人际关系中的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我们战战兢兢,习惯性地把责任推卸给别人似乎就没有人说我们“该死”了。愿意把我们当朋友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们也越来越有理由不相信别人了。
之所以接受不了别人的所谓缺点,是因为自己就没有多少优点。只有接纳了自己,我们才会愿意接受别人跟自己的不同。如果自己的眼前都一片漆黑,我们怎么能看到别人人性中的璀璨光辉?我们没有必要跟黑暗斗争,只要让光明进来,黑暗自然就走了。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解决问题,只要我们没有问题了,我们也就不会再碰到问题了。
怎样让“内在的小孩”真正长大呢?我们可以尝试着自我对话,也就是让“内在的小孩”跟“内在的父母”自言自语。从人性层面上跟父母接触,可以让我们打开全新的视角来重新看待我们的父母以及我们自己。我们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父母也不过是个普通人,如果事先知道自己的某些行为会给你带来如此深刻而持久的伤害,那么之前他们肯定不会那样去做。他们已经交过学费了,我们就不要再重复地交了。“原谅”父母吧,虽然给的不是最好的,但拿出来的却是全部的。在这个充满关怀的氛围里,更新我们的认知体验,将过去的经历跟现在的体验分开,让自己从被压抑的童年生存规则中解放出来。
再小的孩子也有长大的一天,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习惯不再把孩子当孩子那样看待。虽然已经成人了,我们也有害怕的时刻。事实是,感受到惊吓的不是外在的大人而是内在的小孩。父母也并不是活在你的外面,而是活在你的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