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音感知视角下的英语外国口音研究
- 李景娜
- 1012字
- 2021-03-28 09:12:03
1.3 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语言的语音系统由不同的范畴组成,在每个范畴中都有一个原型,它是这个范畴的中心成员,而范畴中的其他成员都围绕在原型的周围。本研究主要以语音范畴感知模型为理论依据来解释听者对外国口音的感知。与语音范畴感知有关的模型主要有三个:母语磁吸模型(Kuhl,1991)、感知同化模型(Best,1995)和言语学习模型(Flege, 1995)。这些模型旨在对学习者/说话人如何感知二语语音做出解释,认为学习者只有在能够正确感知二语语音的情况下才能正确产出二语语音。本研究将语音范畴感知模型应用于说者/学习者的交际对象,即听者一方,尝试利用这些模型来解释听者的自身因素对他们自身感知外国口音的轻重程度的影响。笔者认为,听者对外国口音轻重程度进行感知判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他们把听到的语音信息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目标语语音范畴相比较的过程。如果听觉输入中的语音特征与自己头脑中相关语音范畴的原型接近时,听者会认为外国口音程度较低;反之,如果与原型的距离较远时,他们就会认为外国口音的程度较高。
本书的感知语料是按照英语中的基本句式从中国英语学习者语音数据库的三个子库中选取出的,选取的每个对话/句子分别由数据库中的两位说话人朗读。通过利用Praat声音分析软件修改音高参数的方法合成新的语音形式,再加上英语本族语者的朗读,最终共获得每个对话的五种语音形式,为方便起见,我们分别简称为音好调好、音好调差、音差调好、音差调差和英语原声。随后,笔者利用这些语料考察了四个不同组别共90位听者对外国口音的感知判断,这四个组别分别是英美教师组、英美学生组、中国教师组和中国学生组。
本书的研究工具大体分为三类:语音处理和程序设计类、定量数据分析类和定性数据分析类。语音处理和程序设计类工具包括用来进行语音复制、剪切和文件类型转换的Adobe Audition 3.0,用于语音标注、修改音高参数以合成语音的Praat5.3.40声音分析软件以及进行口音感知实验程序设计的E-Prime 1.1软件;定量数据分析类工具包括SPSS 18.0和Excel数据统计软件,用于分析发音和语调在听者对口音程度感知中的作用、听者的自身因素对其感知外国口音程度的影响以及听者在口音程度判断中所需反应时的差异,定量数据分析类研究工具还包括问卷调查,这主要是用来考察听者对口音的语言态度;定性数据分析类工具即访谈法,主要是考察听者对口音的语言态度、口音感知的认知方式以及口音轻重程度的判断标准。
语音范畴感知模型在本书第2章的文献回顾部分进行了详细介绍,而研究方法的详细说明可见本书第3章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