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将第八

【题解】

本篇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古代命将出征的礼制。《六韬·龙韬·立将》中说:“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北面而立。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柄,授将其刃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将已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君许之,乃辞而行。”将这段话与本文相比较,不难看出,本篇所讲内容基本与《六韬》相同。

第二部分是讲大将的操守,涉及大将的品格、言行、能力、素质等方面,也包括治军、作战等方面的能力。按照这样的标准,可堪委任的大将一定要具备如下条件:忠于君主、爱护士卒、仪容庄重、情操高洁、虚怀若谷、深谋远虑、英勇善战。这个标准未免太高了一些,对照古往今来的大将,似乎没有什么人能达标。孙子心目中优秀的将领要具备“智信仁勇严”五德(《孙子兵法·计篇》),要有“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惟人是保,而利合于主”的气节和担当(《孙子兵法·地形篇》)。许洞的标准显然比孙子还要高,他要的是完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从根本上讲,还是因为大将位高权重,又有便宜行事的权力,对大将的任命关系到战争的胜负、王朝的兴亡。如果将领没能力,会覆军杀将,失地丧国;如果将领有能力而不忠诚,则会功高震主,危及王权。后一点在封建皇权专制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对大将的标准设定自然也就越来越高,对将领“忠”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王者既审定大臣之可否以将之,于是居正殿,召之曰:“今某地不臣,愿烦将军应之,社稷安危,亦在将军。”乃使大史氏择吉日〔1〕,授之斧钺〔2〕。王入大庙〔3〕,西面而立,王操钺,持其首,授之柄,曰:“从是以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其柄,授之以刃,曰:“从是以下至地者,将军制之。”将既受命,拜而报曰:“臣闻国不可以从外理,军不可以从中御,二心不可以共济,疑心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乃辞而行,凿凶门而出〔4〕


【注释】

〔1〕大史氏:即太史氏。

〔2〕授之斧钺:古代大将出征,君主授以斧钺,表示授以兵权。

〔3〕大庙:即太庙,帝王的祖庙。每遇国家大事,皇帝亲自祭祀。

〔4〕凿凶门:古代将军出征时,凿一北向门而出,犹如办丧事一样,以示必死的决心。语出《淮南子·兵略训》。

【译文】

君王慎重选定了大将人选后,在正殿召见大将,宣告说:“现在某个地方有叛乱,烦劳将军前去处理,国家的安危,就全靠将军了。”然后让太史氏选择吉日,授予将军斧钺。君王进入太庙,面朝西站立,拿起钺,持着钺头,将钺柄授予将军,说:“从这以上至天的部分,由将军管制。”再持起钺柄,将钺头授予将军,说:“从这以下至于地的部分,由将军管制。”将领受命以后,拜谢说:“臣听说国家不能从外部治理,军队不能从朝廷统御,有二心就不能成功,有疑心就不能应敌。臣既然领受了命令,专有斧钺的威权,不敢败而生还。”于是辞别君王,凿通“凶门”而出。


是以将之行也,不问妻子,示其忠于国;君之命将,不敢轻其礼,示其崇于用。将之于外也,君命有所不受,唯逐便利国家是务。其于己也洁,其于人也至。是故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者去,善恶等则贤愚混,赏罚乱则纲纪散。多喜则不威,多怒则人心离,多言则机泄,多好则智惑,宽则众懈,暴则众怨。将专权则下归咎,将自善则下无功,将纳谗则正人离,将好赂则士卒盗,将内顾则士卒淫〔1〕。贬声挥色〔2〕,所以自洁;避嫌远疑,所以自持;沉机远虑,所以不失;委时顺变〔3〕,所以逮功〔4〕;恕物笃行〔5〕,所以归爱〔6〕;昵善斥谗,所以来远;先度后作,所以应卒〔7〕;先信后言,所以伏下;信赏必罚,所以正人;明今鉴古,所以照众;卑色贵人,所以保终;去私循公,所以存国。其神欲正,其形欲端,动欲如风,止欲如山,斗欲如雷电,机欲如鬼神,思欲如照影,令欲如雪霜。苟有此者,可以当国之大命矣。


【注释】

〔1〕内顾:向内看,指顾念家室。

〔2〕贬声挥色:远离声色。贬,减少。挥,驱赶。

〔3〕委时顺变:顺应时势,随机应变。委,随顺,顺从。

〔4〕逮功:成功。逮,及,赶上。

〔5〕恕物笃行:仁爱待物,行为淳厚。恕物,推己及人,仁爱待物。恕,指儒家的恕道。《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笃行,行为淳厚,纯正踏实。

〔6〕归爱:使众人爱戴。

〔7〕卒:同“猝”,突然。此指突发情况。

【译文】

因此,大将出征,不过问妻子儿女,以示忠心为国;君主任命将领,不敢轻慢礼节,以示尊重将领。大将出征在外,对君王的有些命令可以不接受,只追求如何对国家有利。他要自奉廉洁,对他人则要关怀备至。所以说,如果大将拒绝下属的建议就会使英雄散去,如果不听从谋士的建策就会使谋士离开,如果善恶不分就会使贤人与愚人混同,赏罚不明就会使纲纪散乱。多喜则无威严,多怒则人心背离,多言则容易泄密,多嗜好则心智迷失,过于宽松则部队松懈,过于严酷则众人怨恨。大将专权,下属就会推卸责任;大将自以为是,下属就得不到功劳;大将喜听谗言,正人君子就会远离;大将好收贿赂,士卒就会偷盗;大将顾恋妻妾,士卒就会淫乱。大将远离声色,是为了洁身自好;躲避嫌疑,是为了保全自己;深谋远虑,是为了杜绝失误;顺时而变,是为了成就功业;仁爱待物,行为淳厚,是为了赢得爱戴;亲近好人,排斥谗言,是为了让远方的人归附;先考虑成熟再行动,是为了应对突发情况;先确立威信再发布命令,是为了使部下顺服;信赏必罚,是为了端正人的行为;明鉴古今,是为了明察众生;谦逊有礼,是为了保全自己;克己奉公,是为了保全国家。大将应该精神端正,形态庄重,行动如风,静止如山,战斗如雷电,机智如鬼神,思考问题像水中照影一样清晰,下达命令像霜雪一样肃杀。如果能够做到以上这些,就能担当国家的大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