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小无赖与大名士
- 绝版王朝 盗版君臣·曹操卷
- 婧婷
- 2367字
- 2018-11-05 15:37:18
夜劫新娘之后,曹操他又会去干什么呢?让我们看看这个广告总策划兼戏剧总导演的下一个举动。但是,在看这一伟大举动之前,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汉朝这个朝代和汉末的政治风气。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又一个伟大的朝代,也是汉高祖刘邦建立的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它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汉高祖刘邦至汉景帝刘启时期,一度成为东方第一大帝国。
到汉武帝时期,大汉帝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
“汉”从此在国内外成了华夏民族的代名词。但是,“汉”也不是一个会永存的朝代,它也有生有死,有头有尾。新旧更替是宇宙中永不变更的自然规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约定俗成的历史规律。大汉辉煌四百多年,但仍摆脱不掉生、老、病、死的朝代更替。
时光又到了一个岁末,大汉的一些政治风气依然在沿袭着。比如,汉朝的选举制度,也就是当时的举孝廉制度,它不仅存在着,而且还愈发得到了巩固。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不少有志青年特别注重名望,特别是一些闻名遐迩的大名士对自己的评价。可以说,重名望这是当时的一个时代特色。有时候,名人的一句评价就能立刻抬高一个人的身价。比如,乔玄与本文的主人公曹操。
曹操有见不得人的身世背景。在当时那个社会,一个出身低微的人功名再大,依然洗涤不了家族遗传的血统。所以,爷爷是太监的曹操,比一般人更看重名声。
在曹操的周围,在屡被人们骂作“阉宦遗丑”的唾液中,曹操这个能屈能伸、能沉能浮的人,却能够挺起高昂的头颅,摒弃传统的家庭门第观念,一举成为三足鼎立中举足轻重的一鼎,这实在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袁绍、袁术之辈,董卓、吕布之流,只能望尘莫及。
曹操的“志”,不在谯,也不在魏,而在整个天下。所以,他在乎的是天下有名的大名士对他的评价。像曹操这样的人,仅仅有小人物对他竖大拇指这是远远不够的。一帮泼皮、无赖、二杆子恭维他,显然更不值一提。
那么,谁才是曹操敬佩的大名士呢?在曹操眼里,宗承算一个。
这不,将满弱冠之年,曹操就去找南阳一个叫宗承的名士了。曹操“屡造其门”,很想和他交朋友。但宗承不予理睬:“薄其为人,不与之交。”这可是曹操第一次拜访名士啊。这位乱世中的奸雄,怎肯如此罢休呢?
宗承究竟何许人也?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士,出生于南阳(今河南南阳),与曹操是同时代人。其父亲是南阳太守宗资,因看不惯官场的腐败而弃官还乡。宗承后来也继承了父亲的品格,孤傲刚毅,不肯同流合污。
据说宗承还是一个孝子,在他父亲去世时,宗承亲自背土垒坟,一夜之间垒起了五尺多高,后来上面竟然长出了翠竹。也许是孝心感动了苍天,苍天让翠竹长满了宗承父亲的坟墓。
《世说新语》引《楚国先贤传》曰:“宗承字世林……父贤,有美誉”,亦可见其并非出自门阀显贵,只是一闲雅名士之后。史称他“修德雅正,确然不群,征聘不就,闻德而至者如林”。
像父亲一样,宗承在当时也颇有盛名。尚未成名的曹操很是敬仰他,但每次都因为他家的客人太多,曹操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正所谓“屡拜其门,不能得言”。后来,曹操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乃伺承起,往要之,捉手请交,承拒而不纳”,宗承为什么不理曹操呢?——说曹操为人不好。
这些在正史《三国志》中找不到蛛丝马迹,《三国演义》里也没有。不过,这却是实实在在的事实。不是演戏,也不是演义,而是还原了一个现实中也即是戏外曹操的真实形象。
试想,假如曹操是出自名门显贵世家,拥有所谓良好的门阀上品的高贵血统,宗承还会不接纳吗?宗承对曹操的态度,难道真是当时人们对血缘出身的一个侧面折射?宗承不搭理曹操,这究竟是因为曹操出身低微?还是因为曹操在十里八村是赖出了名的泼皮无赖?
早在曹操还没有得势的时候,宗承便看不起曹操,不肯与他交往。曹操还真以为宗承不与自己来往是因为自己是太监之后,出身不好。可是后来,曹操做了司空,独揽朝中大权。这个时候,宗承对他是何态度呢?愿意与他做朋友吗?
曹操又去找宗承了。我们可爱的“奸雄”曹操,再一次向宗承问道:“现在我们可以交往了吗?”宗承仍然毫不犹豫地答道:“松柏之志犹存。”
也就是说曹操虽然是升大官了,但是我宗承还是看不起你的为人。我坚贞不渝的志节还在,我不会因为你官至司空就与你结交。看来,这“单相思”是成就不了一对美好“姻缘”的。所以,曹操也只好死了这条心。
其实,就算宗世林再瞧不起曹操的为人,再不愿和他交往,但就冲着这片诚意,也不该做得这么决绝啊。没有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你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地去看待一个人或一个问题啊,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曹阿瞒凭什么还要原地踏步呢?
曹操以往是“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但现在不是了。水往低处流,可人,特别是有远大志向的人,是向高处走的。你宗承一介名士,怎么能连一个人的上进心也给“拒绝”了呢?好在,是雄鹰总会冲破重重阻力飞向蓝天的。
宗承不相信曹操,但是——曹操相信曹操!
这个时候的曹操,其实并没有宗大名士想象的那么泼皮无赖,也许那只是宗承对曹操小时候的印象罢了。不过,宗承虽然如此不给曹操面子,但是曹操的几个儿子对宗承还是非常尊敬的。每次当曹丕等兄弟来见宗承时,都是在宗承的座前行跪拜大礼。
从小混混一步步直逼大丞相,曹操的英雄史,可以说全是个人奋斗出来的结果。他没有刘备“汉室后裔那样的帝王血统”,也没有“父兄三代基业”孙权那样的深厚实力,更没有袁氏兄弟祖传殷实的家业。他所具有的只是一腔建功立业的热血和高人一等的智谋。在当时汉末群雄并起,并十分讲求出身门第的等级社会里,他依然能够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成为一代霸主。
宗承这一举,不是激将胜似激将;曹操这一步,没有走错,而且很对,尽管宗承最终也不愿意与他交往。但这一步,是他用行动告诉现实中死去的人、活着的人,以及未来的人:今日之曹操非昔日之曹操也;表面之曹操非内心之曹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