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态环境

1.生态环境的概念

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因子(如植物、动物等)和非生物因子(如光、水分、大气、土壤等)。生态环境就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2.生态环境的构成元素

生态环境包括生态和环境两个元素。生态是指生物(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动物、真菌、植物五大类)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环境概念泛指地理环境,是围绕人类的自然现象总体,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生态与环境虽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但两者又紧密联系、相互交织,因而出现了“生态环境”这个新概念。它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是一个大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共同组成。

生态偏重于生物与其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更多地体现出系统性、整体性、关联性,而环境更强调以人类生存发展为中心的外部因素,更多地体现为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的广泛空间、充裕资源和必要条件。

3.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异同

人类环境一般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又称为地理环境,即人类周围的自然界。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和岩石等。地理学把构成自然环境总体的因素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和岩石圈5个自然圈。

社会环境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为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人工环境,如城市、乡村、工矿区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则从法学角度对环境下了定义:“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市和乡村等。”

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含义上十分相近,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

4.全球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生态环境中的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一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来比较稳定的状态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物质和能量输出输入不能平衡,造成系统成分缺损(如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结构变化(如动物种群的突增或突减、食物链的改变等),能量流动受阻,物质循环中断,一般称为生态失调,严重的就是生态灾难。全球生态环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森林破坏严重,二是土地资源丧失,三是淡水资源紧缺,四是生物种消失,五是人口激增,六是大气质量恶化。

5.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1)自然环境先天脆弱。

(2)水土流失严重。

(3)荒漠化扩大。

(4)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

(5)森林覆盖率低。

(6)天然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面临危机。

(7)气温呈上升趋势。

6.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1)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2)生态环境意识缺乏。过分强调工程措施,而忽视了生物措施,部分生态建设项目忽视了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3)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没有认真执行。

(4)监管部门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致使许多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屡禁不止,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

7.我国自然环境先天不足的主要表现

(1)我国土地总量虽然较大,土地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只有0.8公顷,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2)我国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演变迅速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如沙漠、戈壁、冰川、永久冻土及石山、裸地等面积就占国土面积的28%,此外还有沼泽、滩涂、荒漠、荒山等利用难度大的土地。

(3)我国山地、高原、丘陵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9.27%,所构成的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在重力梯度、水力梯度的外营力作用下易造成水土流失,再加上地质新构造运动较活跃,山崩、滑坡、泥石流危害严重。

(4)我国降水量地区有效期异和年内、年际变化大,导致全国范围内旱涝灾害频繁,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我国暴雨强度大、分布广,是易造成洪涝、水土流失乃至泥石流、山崩、塌方、滑坡的重要原因。

(5)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中国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季,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有专家分析认为,在我国独特的地质地貌基底上,一旦植被破坏,水热优势则立即会转化为强烈的破坏力量。

8.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

据国务院公布的遥感调查结果,1989年底,我国轻度以上的土壤侵蚀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8.2%,其中水蚀面积179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88平方公里,全国平均每年因人为活动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总量达50亿吨,占世界年流失量的19.2%,其中有33亿吨是耕地土壤。随着地表沃土的流失,带走了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土层越来越薄,直接导致土壤肥力降低,耕地面积减少。

新中国成立以来因水土流失而毁掉的耕地已达4000多万亩。经过几十年的治理,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好转,但总体上我国水土流失仍然严重的形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上世纪80年代末到1997年底,我国七大江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共12.49万平方公里,只占七大江河水土流失面积的7.76%。

9.我国荒漠化的现状

有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荒漠面积较大,也是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2%,其中风蚀荒漠化160.7万平方公里,水蚀荒漠化20.5万平方公里,冰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公里,土壤盐渍化23.3万平方公里,超过全国现有耕地面积的总和,有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全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

据综合评价,我国轻度荒漠化为95.1万平方公里,中度64.1万平方公里,重度103.0万平方公里,分别占荒漠化总面积的36.3%、24.4%和39.3%。我国重度荒漠化治理虽然取得一定成就,但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总体面积仍在扩大,且呈愈演愈烈的趋势,荒漠化扩展速度由50年代的每年1560平方公里,增至70年代的2100平方公里和80年代的2460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据卫星遥感监测,从1983年到1995年,内蒙古自治区草地面积扩大了近1倍,共净增17.4万平方公里。

10.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降水资源总量约6亿吨,平均年径流总量为27115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我国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按水资源总量考虑,我国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不到世界的1/4,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世界各国1997年排名中仅列第121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国际上认为人均水资源量2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边缘,人均水资源量1000立方米。为人类生存起码条件,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我国有15个省(市、区)的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严重缺水线,有7个省(市、区)的人均水资源量低于生存地起码条件。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将降为1700立方米,水资源紧缺的形势将更加严重。而且我国水资源量地区分布严重不协调,东南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82.2%,西北水量仅占17.7%。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缺水高峰将在2020年至2030年出现。

11.我国森林 盖的现状

我国森林面积为134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森林面积只占全国森林面积17.96%,华北和西北地区森林则更少。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13.92%(按郁闭度0.3计),为世界平均覆盖率的60.5%,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和蓄积仅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六分之一和八分之一,位于世界120位。广大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片森林退化,覆盖率还不到1%。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几十年来一直呈降低趋势,占长江流域上游面积56%的四川省,覆盖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20%下降到80年代的13%,三峡库区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森林面积减少了一半以上。据调查,1975年我国天然林面积为98.17万平方公里,到1985年面积降为86.75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减少1.14万平方公里。即使按照《全国生态环境规划(林业部分)》实现封山植树、退耕还林,禁止乱砍滥伐等破坏森林人为活动,到2050年实现宜林地全部绿化,我国森林覆盖率也才达到26%。

专家分析认为,我国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覆盖率低,且分布不均。

12.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丰富程度占世界第9位。我国的野生动物和植物分别占世界总数的9.8%和9.9%,我国陆地森林生态系统有16大类,区系丰富,生态类型多,为野生动、植物栖息和繁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我国陆地的野生动、植物有80%以上物种在森林中生存。然而由于天然林生态系统的破坏,致使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地日益缩小,加上人为乱捕滥猎,导致物种数量减少和濒临灭绝。据有关资料,我国有15%~20%的物种处于濒危和受威胁状态,包括4600多种高等植物和400多种野生动物。近几十年已绝迹的高等植物就有200多种,野生动物有10余种,还有20多种濒临灭绝。

13.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国家发改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定通过,于1998年11月公布实施。《规划》要求到2010年坚决控制住人为因素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努力遏制荒漠化的发展,生态环境特别恶劣的黄河、长江上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区以及严重荒漠化地区的治理初见成效。从2011年到2030年,在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基础上,大约用20年的时间,力争全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争取全国60%以上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黄河长江上中游等重点水土流失区治理大见成效,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4000万公顷,新增森林面积460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以上,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达到12%,新增人工草地、改良草地8000万公顷。重点治理区的生态环境开始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从2031年到2050年,再奋斗20年,全国建立起基本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全国生态环境有很大改善,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山川秀美。

14.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土地荒漠化

实施绿色工程,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土地荒漠化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应保护长江黄河源头,严禁在江河源头采金、挖草(甘草、虫草、发菜);加强长江黄河上中游森林植被建设、“三北”防护林建设;严格实施生态脆弱区的禁采禁伐、禁渔、禁猎,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还海,封山育林、风沙区造林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