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健康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健康是个人成就、家庭幸福、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的基础及标志;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有着丰富深蕴的内涵。护理的目标是使每个人达到最大程度的健康。

一、健康及相关概念

1.健康的概念

健康是一个复杂、多维、综合且不断变化的概念,其意义相当广泛。对健康的理解受年龄、教育程度、生理状态、自我照顾能力、社会阶层、风俗习惯、价值观及科技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总体来看,健康的概念与人对健康的认识密切相关。此处将根据对健康的认识过程来说明健康概念的演变。

1)健康就是没有疾病

这是一种传统的生物个体健康观。此概念是对健康的消极定义,因为它没有真正回答健康的实质,也没有说明健康的特征,而是将健康与疾病视为“非此即彼”的关系。显然,这对于人们认识健康、研究健康、谋求健康,都没有实际意义。

2)健康是人们感到身体舒适

此定义从功利主义角度来认识健康。但必须注意,虽然健康的身体会给人带来舒适,拥有健康身体的生活较之不健康身体的生活更为舒适和愉快。但是,健康并不等于舒适,例如使用某些药物(如吗啡)后,能给身体带来暂时的舒适,但成瘾后则会从根本上破坏人的健康。

3)健康是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

此定义虽然古老,但它抓住了健康的重要特征,使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前进了一步。人通过其各种功能的发挥,从而达到与环境的和谐或平衡而生存。人体各部位功能如何,当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人体的健康程度,但这一定义却忽视了人体精神心理的作用与影响。

4)健康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

与上述健康定义相比,此定义增加了人的精神、心理层面,认为人的健康不仅只是躯体的健康,也应包括心理健康。这个健康定义比前者又进了一步,但它仍欠全面,只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健康,而没有把健康置于人类生活的广阔背景中,忽视了人的社会适应性。

5)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对健康作出的定义为

“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6)1978年,WHO又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

“健康不仅是疾病与羸弱的匿迹,而且是身心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并再次提出了“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性目标”。

7)1989年,WHO又提出了有关健康的新概念

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1)躯体健康:是健康的基础,指躯体结构完整和生理功能正常,能够顺利完成日常工作,具有良好的健康行为和习惯。如穿衣、吃饭、洗澡、行走、弯腰、爬山、登楼、搬重物等。

(2)心理健康(精神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相互协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3)社会适应能力良好:指人们参与社会活动时的完好状态。社会要求个人必须具备完成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能力。此功能的实现与两个概念有关:一是社会资源,即个人的社会网络与社会联系的数量和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二是社会接触,指个人的社会交往。

(4)道德健康:指每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还应履行对社会及他人的义务,即不违背自己的良心,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约束自己,并产生价值感和崇高感。因此,道德健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

WHO对健康的定义重点强调从社会公共道德出发维护人类的健康,要求每个社会成员不仅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责,而且要对社会群体的健康承担社会责任。WHO的健康定义把健康的内涵扩展到一个新的认识境界,对健康认识的深化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WHO对健康的定义,概括了当代健康的思潮和流向。和以往的健康定义相比,其定义有许多优点:①对健康的解释从过去局限于生物学范围,扩大到生物、心理、社会及经济等诸多方面,将人作为整体看待,克服了那种将身体、心理、社会诸方面机械分割开的传统观念,给护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为护理模式的转变提供了依据;②把健康看作是动态的变化过程,并说明健康可以有不同的水平;③从关注个体健康扩大到重视群体健康;④把健康放在人类社会生存的广阔背景中,指出健康不仅是医务工作者的目标,也是国家和社会的目标。

2.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是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此概念建立在WHO的现代综合健康观念之上,是指个体介于健康与疾病的边缘状态,临床检查无明显疾病,但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表现为身心疲劳,创造力下降,并伴有自感不适症状时。

引起亚健康状态的因素

(1)脑力和体力超负荷。由于竞争日趋激烈,脑力及体力长期超负荷的付出,身体的主要器官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非正常负荷状态。

(2)不良的生活习惯。摄入热量过多或营养不全,过量吸烟、酗酒等都可导致代谢功能紊乱。

(3)心理失衡。心理压力不断增加,精神过度紧张、忧郁、情绪不稳定等,引起睡眠不良,甚至影响神经、内分泌的调节,进而影响机体各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4)衰老。由于人体的老化,表现出体力不足、精力不支、神经的适应能力降低。

(5)疾病前兆,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的前期。在发病前,人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出现器质性病变,但在功能上已经发生了障碍,如胸闷、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等。

(6)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即使是健康人,也会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处于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具有动态性和两重性,其结果是回归健康或转向疾病。护士的责任之一就是研究人体亚健康问题,积极促进其向健康转化。个体也通过自我调控,加强体育锻炼,做好心理调节等,强化社会、家庭、营养、伦理和心理等因素对人体健康的正面影响,积极促进个体向健康转化。此外,亚健康状态需要与疾病的无症状现象(疾病的亚临床状态,或称亚临床疾病)相鉴别。后者本质上为疾病,虽临床上没有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但存在病理改变及临床检测的证据,如“无症状性(隐匿性)缺血性心脏病”。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体亚健康状态可能是疾病无症状现象的更早期形式。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为了有效地维护和促进人类的健康,护理人员应正确认识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三种: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

1.生物因素(Biological Factors)

人是一个复杂的、统一的有机整体,作为生物属性的人,其全部生命活动依附在生物躯体上。因此,生物因素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生物性致病因素和遗传因素。

(1)生物性致病因素。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感染性疾病。尽管现代医学已经找到了某些控制生物性疾病的方法,如预防接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但在某些发展中国家,病原微生物的危害依然存在,甚至有些国家和地区还相当严重。而且,新型病原微生物如甲型H1N1、H5N1型禽流感病毒、SARS、艾滋病病毒等的不断出现,给人类提出了新的挑战。

(2)遗传因素。遗传是先天既得性和后天获得性两者相互作用形成的,指由生物遗传因素导致的人体发育畸形、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和免疫功能异常,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一大因素。遗传病种类多,发病率高,且许多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因此给社会、家庭、伦理、道德、法制和医疗康复等带来了很多难题。目前主要在提倡科学婚配、婚前体检、优生优育与计划生育等方面运用法律手段和宣传教育等方式加以管制,以减少遗传病的发生。

2.心理因素(Psychology Factors)

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情绪、情感起作用。人的心理活动在生理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反过来,由心理因素产生的行为情绪变化能够使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以及骨骼肌肉系统发生生理性变化。

积极良好的心理因素,能够有效的促进身心健康。消极不良的心理因素则损害健康。良好的情绪有助于保持心态的平衡,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健康,延缓衰老;而不良的情绪情感的长期作用会引起激素分泌失调,免疫系统机能下降,各器官和组织的代谢和功能发生变化,导致疾病或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病概率。如焦虑、忧郁、恐惧等情绪因素可引起人体各系统功能的失常,导致失眠、血压升高、食欲下降、心率加快、月经失调等症状并进一步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3.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

环境是指围绕在人类周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活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之和。人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很大,几乎所有的疾病和人类的健康问题都与环境因素有关。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

是指围绕着人类社会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组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自然界中的空气、水、气候、阳光、粮食、蔬菜、动物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然而大自然中也存在着许多危害人类健康的因素,如水质的污染,空气中过高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厄尔尼诺现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粮食、蔬菜中残留的农药等等。有些地方性疾病已经被证明与当地的水质、气候和土壤成分有关。

2)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与自然环境相对的概念,指人的文化环境和各种社会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人口、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交、职业、家庭、婚姻状况、居住条件、福利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同样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的健康并在很多方面对健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与健康有关的社会环境包括:

(1)社会政治制度。一个国家或政府的政治制度,对公民的健康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社会制度决定一个国家的卫生保障措施,以及政府是否将公民的健康放在重要位置,是否积极采取措施以促进公众健康。一般卫生保障制度相对健全和完善的国家或地区,人民健康水平相对较高。

(2)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状况与个人经济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经济因素通过与健康有关的其他社会因素,如工作条件、生活条件、营养条件和卫生保健服务设施等影响人们的健康,如社会经济水平提高了,卫生经费投入增加,卫生保健服务设施得到改善,人们整体健康水平得以提高;个人经济条件优越,投向预防保健的费用相对增加。

(3)社会文化因素。包括人们的文化素质、价值观念、受教育程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也包括文化娱乐、新闻、出版、影视等大众媒介。文化教育因素是通过提高人的素质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意识。

(4)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规范,特别是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良好的习俗和行为对健康有促进作用;不良的习俗和嗜好对健康会带来危害。研究表明,许多疾病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有关,如暴饮暴食、吸烟、酗酒,吸毒、药物依赖、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过少、生活工作紧张、娱乐活动安排不当、家庭结构异常等。因此,国内外的科学家们指出应大力提倡良好的生活习惯。

美国科学家提出6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①不吸烟;②不酗酒;③节制饮食,控制热量、脂肪、盐与糖的摄入;④适当锻炼;⑤定期体检;⑥遵守交通规则,使用安全带。

我国科学家经研究提出的良好生活习惯包括:

①心胸豁达,乐观;②劳逸结合,坚持锻炼;③生活规律,善用闲暇;④营养得当;⑤不吸烟,不酗酒;⑥家庭和谐,适应环境;⑦与人为善,自尊自重;⑧爱清洁,注意安全。

(5)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指社会卫生医疗设施和制度的完善状况。社会应有良好的医疗服务和卫生保障系统,有必需的药物供应,有健全的疫苗供应与冷链系统,有充足的医疗卫生人员等。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主要工作是向个人和社会提供范围广泛的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医疗和康复服务,保护和改善居民的健康水平。当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中存在各种不利于保护、增进健康的因素,如医疗资源布局不合理,初级卫生保健网络不健全,城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悬殊以及重治疗轻预防的倾向和医疗保健制度不完善等,加之健康观念的落后、医疗质量低、误诊漏诊、医院交叉感染、服务质量差等都会直接危害人群健康和影响医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