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拉马普特拉河水资源开发利用
- 徐学军等
- 9541字
- 2020-06-25 23:01:32
2.4 水系分段介绍
根据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河道特征,如河宽、河型、坡度、河流流量以及主要支流河口,将整条河流分成相应的10个河段,按顺序对各河段(从源头到入汇口)的主要特征进行详细介绍。
2.4.1 源头—彭措林段
从源头到彭措林(东经88°02′,北纬29°25′),是布拉马普特拉河的第一段,位于西藏境内,长约650km。该河在藏语里叫做雅鲁藏布江,靠近源头的地方叫马泉河(Mastang Tsangpo)或当却藏布(Tamchok Khambab)。按照当地人的说法,该河源头位于靠近公珠错(Konggyu Tso)、海拔达5300m的冈隆岗(Kanglung Kang)冰川(东经82°10′,北纬30°30′),当地叫当却藏布岗日(Tamchok Khambab Kangri)。多条融雪形成的溪流从马攸木拉山口(Maryum-La,海拔5150m)和马尔尼亚克拉山口(Marnyak-La,海拔5303m)汇入干流。这些山口位于玛旁雍错东南大约60km处,也是另外两条大河——印度河和萨特莱杰(Sutlej)河的源头。
向东流80km后,雅鲁藏布江与两条同源河流——马攸藏布(Mayum Chu)和杰马央宗曲(Chema Yung Dung)相汇。雅鲁藏布江继续向东流经两座巨大的山脉——北边的勒布琼(Lapchung)和念青唐古拉山山脉以及南边的喜马拉雅山脉。流域北部边界由位于不同山脉的数座冰川构成,冰川融水补给了河流。这些山脉由西向东包括冈仁波齐山(海拔6100m,东经82°~84°)、兰卡山(Lunkar,海拔6000m,东经84°~84°05′)和念青唐古拉山(海拔7088m,东经86°25′~95°00′)。雅鲁藏布江流域南边以喜马拉雅山为界,并没有形成一个集水区。干流从喜马拉雅山以北大约160km处流过。然后,集水区扩大,南边距雅鲁藏布江最远达80km,北边最远达135km。除了小溪流汇入外,汇入该河段的较大支流有左岸的来乌藏布(Nau Chu)、柴曲(Tsa Chu)、门曲(Men Chu)、加塔藏布(Chatra Tsangpo)和多雄藏布(Raga Tsangpo),右岸的库比曲(Kubi Chu)、江曲(Kayang Chu)和萨迦冲曲(Sakya Trom Chu)。在这些支流中,来乌藏布、加塔藏布和多雄藏布为大支流。
加塔藏布发源于桑莫佩尔里克(Sangmo Perlic)山口(海拔5818m),河流向南流入勒布琼错(Lapchung Tso,疑为惩香错,编译者注),从该湖开始,河流叫加塔藏布。然后,河流从萨嘎(Saka)之西流过,并接纳右岸主要支流如角藏布(Rukshok Tsangpo)。来自勒布琼山、冈宗岗日(Kangchung Kangri)以及冈仁波齐山的冰川融水为该河提供源源不断的河水。
多雄藏布发源于格布克(Gebuk)山口附近,向东流90km与栋马曲(Dongma Chu)相汇。加木曲(Ksham Chu)向南流经安觉错(Amkyok Tso)后改称栋马曲。美曲(Myi Chu)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普金里(Pubchenri,海拔6200m)地区附近,布曲(Bup Chu)是其主要支流。接纳美曲后,多雄藏布向前流约50km后在日喀则以西汇入雅鲁藏布江。
2.4.2 彭措林—加查段
该段河道自西向东流向,下切不深,河谷宽窄相间。在彭措林以东大约15km处的卡如(Karu)附近,河道变宽。在日喀则正北,从年楚河(Nayang Chu)河口到香曲(Shang Chu)河口之间,河宽超过3km,以下130km河段一直保持这个宽度。然后,河道缩窄,水流不变,向下流85km到昌达(Changda),在这里河道又变宽,之后向前流170km到桑日(Sangri)县。该段河道平均宽度超过2km,可以通航,是世界上通航条件最佳的内河航道之一,船只可以在海拔3659m以上的航段内来回通行。
在长约490km的河段里,沿途汇入的主要支流有:右岸的夏布曲(Shap Chu)、年楚河、让曲(Rang Chu)、雅砻河(Yarling Chu)以及33条叫不出名字的河流,左岸的塘河(Tong Chu)、香曲、吉曲(Kyi Chu)以及36条无名河流。在这些支流中,年楚河和吉曲较大。
年楚河的上游是冲巴涌曲(Tumbayung Chu),发源于冲巴雍错(Yu Tso),该湖位于卓木拉日峰(Chomo Lhari)(海拔7314m)之北的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托马拉山口(Toma La)以西。该河沿途接纳了左岸支流康如普曲(Kangrupo Chu)和右岸支流谭就曲(Tran Chume Chu)。流过江孜以后,该河改称年楚河。然后流向西北,接纳左岸支流仁拉浦曲(Laraphu Chu)后,从西藏著名的商贸中心日喀则东边流过,最后汇入雅鲁藏布江。年楚河是一条融雪补给河流。
吉曲又名拉萨(Gya)河,是雅鲁藏布江在西藏境内最大的一条支流。河流全长约300km,流经西藏首府拉萨市。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香格斯隆(Shang Slung)山口(海拔6410m)处冻错(Dong Tso,东经91° 0′,北纬31° 0′)西南附近的麦地藏布(Miggi Tsangpo),是吉曲的源河。河流向南流,沿途接纳左岸的纳布曲(Nab Chu)和杜贡曲(Dugong Chu)以及右岸的乌鲁龙曲(Uri Rong Chu),之后改名为拉萨河。流经拉萨后,接纳右岸的堆龙曲(Tobing Chu,该河为融雪补给的支流),之后汇入雅鲁藏布江。
2.4.3 加查—墨脱段
加查(东经93°附近)位于雅鲁藏布江左岸,从东经92°30′起,雅鲁藏布江进入地形最为复杂的河段,峡谷众多,山高坡陡。从加查到墨脱(东经95° 00′,北纬29° 12′),河段长约485km。该河段直到1924年才被揭开神秘的面纱。令人惊奇的是,沿喜马拉雅山北坡继续向东北方向流淌的雅鲁藏布江,在流入两座相邻的高耸入云的山峰——加拉白垒峰(海拔7150m)和南迦巴瓦峰(海拔7755m)之间的大峡谷后,似乎不见了踪迹。河流转了一个发卡式的急弯,先向南横穿喜马拉雅山,然后向西南穿过喜马拉雅山。该河段右岸有40多条知名支流、左岸有24条知名支流,包括尼洋河(Giamda Chu)、帕隆藏布(Po Tsangpo)以及金珠曲(Chindru Chu)汇入。
从加查到林芝(东经94°附近),该河段南岸散布着无数的冰川,部分为雅鲁藏布江补给水源,部分为在印度境内汇入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支流——苏班西里河、鲍罗里河和马纳斯河补给水源。在北岸,从念青唐古拉山到念青唐古拉山卓木(Chomo)峰(东经90°~97°),宽阔的河段上也有众多冰川为河流补给河水。
河流改变流向,由东转向东北方向流,大约流过50km后达到林芝。河流继续东流,到派镇(海拔2950m)河宽仍有600m左右,水流极为平缓。然后,河流突然转向东北—北流,流经巍峨的加拉白垒峰和南迦巴瓦峰之间连绵不断的峡谷。穿过这些深切的窄峡谷后,雅鲁藏布江急速跌落流经瀑布群和激流。帕隆藏布在共布尼(Gompone)从北岸汇入。然后,河流逐渐转向东,再转向南,最后转向西南,到达墨脱。在到达墨脱之前大约1.6km处,干流上有一处落差约24.40m的瀑布。从林芝到墨脱,河流长约260km,落差达2200m,最大落差位于派镇到墨脱上游50km处之间。
尼洋河在林芝汇入雅鲁藏布江。其源河叫康曲(Kam Chu),流经江达(Giamda Dzong)后改称尼洋河。其主要支流是朱拉曲(Drukla Chu),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的松曲(Song Chu),然后在巴河镇与尼洋河相汇,汇合后河流向东南方向流大约100km后汇入雅鲁藏布江。
帕隆藏布是一条山溪性河流,其流向刚好与雅鲁藏布江相反,与雅鲁藏布江相汇时是一条宽约70m的急流。额公藏布(Ngagong Chu)与波堆藏布(Poto Chu)在卡达(Khata)相汇后形成帕隆藏布,其中后者较长,发源于尼木卓木(Nyimo Chomo)山脉(东经95° 30′~96° 40′)南坡的冰川。曲宗藏布(Cho Dong Chu)和亚龙藏布(Yu Chu)分别是额公藏布和波堆藏布的支流。夏曲(Sya Chu)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从阿拉多曲(Alado Chu)汇入帕隆藏布。阿拉多曲流经易贡错(Yigrong Tso)后叫易贡藏布(Yigrong Chu),从北边汇入帕隆藏布。荣曲(Rong Chu)是另外一条从西边汇入帕隆藏布的支流,在易贡藏布下游15km处汇入帕隆藏布。
虽然雅鲁藏布江在流经喜马拉雅山之北时河道走向向东,但汇入该河的大小支流都是向西流,即从反方向汇入该河,从而形成了一个倒钩形水系。其中较大的支流有萨迦冲曲、热曲(Rhe Chu)、年楚河和雅砻河。这一情况导致人们推测,雅鲁藏布江可能本来是向西流的,它选择哪条流径是不确定的,原来可能是沿着现在的喀利根德格(Kali Gandak)河(印度北部恒河的一条支流)或格尔纳利(Karnali)河或萨特莱杰河流的。有证据表明:最有可能的或许是喀利根德格河,因为将喀利根德格河和雅鲁藏布江分开的普多(Phuto)山口,是一处只比雅鲁藏布峡谷高75m的神奇洼地。但是,穿过主喜马拉雅山的喀利根德格峡谷太深,该河不可能穿过峡谷流出去,峡谷以上集水面积很小。后来,迪汉河通过溯源侵蚀将雅鲁藏布江袭夺过去,然后使雅鲁藏布江逆向而流。
2.4.4 墨脱—巴昔卡段
雅鲁藏布江先向西南流经喜马拉雅山,但是与右岸昔勒帕挺河汇合后向右转了个急弯向东南方向流,最后朝南横穿地质层组的走向。该段河道的平均坡度为1∶515。在巴昔卡正上游的罗隆(Rotung)与仁更(Rengging)之间,河道蜿蜒,长15km。在英肯(Yinkiong)到巴昔卡河段,河流阶地到处可见,一些阶地比现有河床高程高250m。在巴昔卡,雅鲁藏布江最大、最小流量分别为29643m3/s、1076m3/s。
大量的山溪性河流从两岸汇入,其中来自喜马拉雅山南坡的河流河网密度较高。从墨脱到巴昔卡,自上而下汇入雅鲁藏布江的右岸支流依次有锡伊(Siyi)河、林松(Rinsong)河、雷崩(Rebung)河、宁贡(Nidgong)河、安贡(Angong)河、锡博德(Sibot)河、锡布(Sipu)河、锡灵(Siring)河、锡博(Sipo)河、昔勒帕挺河、锡萨姆(Sisam)河、锡尔纽格(Sirnyuk)河、梅崩(Mebung)河、希芒(Shimong)河、锡约姆(Siyom)河、耶姆崩(Yembung)河、锡丁(Siding)河、锡冷(Sireng)河、锡尔巴科龙(Sirpa Korong)河和锡莱科龙(Sille Korong)河。同样,在墨脱以下入汇的左岸支流包括仰桑曲(Yang Sang Chu)、锡里(Siri)河、锡林(Sirin)河、锡巴德(Sipat)河、锡贾尔(Sijar)河、锡格尔(Sikar)河、锡格姆(Sikem)河、埃崩(Ebung)河、比亚崩(Pyabung)河、锡伦(Sileng)河、亚宾(Yapin)河(又名亚木乃(Yamne)河)、锡博德科龙(Si bot Korong)河、索巴科龙(Sopa Korong)河以及锡固(Siku)河。其中,昔勒帕挺河、锡约姆河和仰桑曲比其他河流都大得多。
2.4.5 巴昔卡—莱加卡德段
虽然该河段仅长56km,但河道呈网状。雅鲁藏布江在巴昔卡流出中国国境进入印度境内,改称迪汉河或西昂河。迪汉河从重丘区向下流进阿萨姆河谷,然后有两条著名的河流——鲁希特河和迪邦河在科博(Kobo)之东附近和莱加卡德之北附近汇入。至此,迪汉河始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迪汉河在巴昔卡附近流入平原,然后向东—东南方向流,河道呈网状。水流被分成两股宽窄不一的河道,主河道就是迪汉河,另外一条河道叫锡比亚(Sibia)河,该河在迪汉河以东4~5km处向东南方向流。河中形成了许多巨大的冲积洲,如贝克尔(Pekar)洲、拉利(Lali)洲和科博洲等。锡比亚河接纳了一条名叫塞塞里(Seseri)的小河流,再往前流23km后在迪邦河干流河口处与鲁希特河汇合。在缓慢下降途中,迪汉河接纳了凯米科龙(Kemi Korong)河、里比昂科龙(Ripiang Korong)河、锡莱(Sille)河和莱科(Leko)河等支流,另外右岸还分出一条名叫布里(Burhi Suti)的汊河,在锡比亚河口以西20km处与鲁希特河汇合。在迪汉河、鲁希特河和迪邦河三河汇合处,迪汉河流量占布拉马普特拉河总流量的31.63%左右。
在古代,人们认为鲁希特河是布拉马普特拉河的干流。按照印度的传统说法,布拉马普特拉河发源于著名的圣地——布拉马贡德(Brahmakund)。布拉马贡德圣地位于鲁希特河河床处的米什米山(Mishmi Hills)山麓。鲁希特河源河名叫察隅曲(Yayul Chu),发源于中国境内,进入印度后改称鲁希特河,在莱加卡德附近汇入迪汉河。察隅曲河网密度大,支流众多,主要有沙夷弄巴、卡阴弄巴、果拉曲、堆普曲、尺古曲、贡日嘎布曲和杜莱曲等,较大支流多在右岸。进入平原地带后,鲁希特河有一条汊道,河宽2~6km不等,河里分布着很多大型沙洲和河间岛。鲁希特河及其众多支流为常年融雪补给河流,该河流量占布拉马普特拉河总流量的7.80%左右。
迪邦河是该河段另一条重要支流,发源于中国境内岗日嘎布南侧,源河名叫阿尊(Adzon)河,以下始名丹龙曲(达兰河),河流向南流,河道顺直,进入印度后称迪邦河。主要支流有恩姆拉(Emra)河、唐工河、因通河、德利河等。迪邦河下游45km长的河道完全是分汊性河道,河道分成两支,西支名叫根戈(Gango)河,该河在主汊河口上游2km处与鲁希特河相汇。迪邦河流量占布拉马普特拉河总流量的6.64%。
2.4.6 莱加卡德—迪兴河口段
该段河长仅97km左右。河流向西流至迪布鲁(Dibru)河口,然后向西南方向流,流出迪兴河口。河道呈辫状,有许多沙洲和河间岛。河间岛最大长度及平均长度分别为14.00km和3.75km。莱加卡德—迪布鲁格尔段和迪布鲁格尔—内阿默蒂(Neamati)段的河道坡降分别为1∶700和1∶5595。
该河段全程通航,南岸是重要城镇丁苏吉亚(Tinsukia)和迪布鲁格尔。在莱加卡德下游大约14km处,北岸分出一条名叫布里(Burhi Suti)的汊河,该汊河向下游流60km以后汇入干流。锡西(Sisi)河和登格尼(Tangani)河是直接从北岸汇入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两条支流。在南岸,布拉马普特拉河还接纳了多条小支流,如莱加金(Laikajan)河、莫赫莫拉金(Mohmorajan)河、迪布鲁河、迈金(Maijan)河,以及该河段最大支流——布里迪兴河。布里迪兴河由纳姆普格(Namphuk)河、纳姆吉格(Namchik)河、梅根申(Megantion)河、凯克(Khaikhe)河、蒂拉布(Tirap)河、迪格博伊(Digboi)河、丁赖(Tingrai)河和塞萨(Sessa)河汇集而成,长360km,流域面积约6000km2,流量只占布拉马普特拉河总流量的1.87%。
布拉马普特拉河在阿萨姆河谷的一大特点是支流、汊流(当地人叫“Suti”)众多。上面提到的支流布里汊河,流向几乎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平行,相距仅3~5km。许多小支流,如亚格隆(Yagalong)河、拉扬(Rayang)河、杰(Je)河、代宾(Debing)河、格利(Gali)河、代比(Depi)河、纳代(Nate)河、迪加里(Dikari)河、纳拉德(Narad)河、索姆孔(Somkhong)河和锡门(Simen)河,陆续从东岸汇入布里汊河。此外,布里汊河在行进过程中还分成三条汊流与布拉马普特拉河相汇,其中勒克米汊河(Lakhmi Suti)最大。在该地区,各河流河道变化无常,形成错综复杂的河网。
2.4.7 迪兴河口—滕西里河口段
该段河长约130km。河道呈网状,河中大型沙洲密布。在洪水期间,河道宽达15km。沿岸重要城镇有北岸的北勒金布尔(North Lakhimpur),南岸的锡布萨格尔(Sibsagar)、焦尔哈德(Jorhat)和戈拉卡德(Golaghat)。
汇入该段的北岸主要支流有吉亚托尔(Jia Dhol)河和苏班西里河。卡奇卡达(Kachikata)河、莫拉迪格龙(Mora Dikrong)河和宾焦拉(Pinchola)河是北岸小支流。从南岸汇入布拉马普特拉河的较大支流有迪桑(Disang)河、迪库(Dikhow)河、钱济(Jhanji)河和滕西里(Dhansiri)河,小一点的支流还有巴拉马(Balama)河、多里加(Dorika)河和吉吉拉(Kikila)河等。
吉亚托尔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最低坡,以洪灾频发、河道频繁改道而闻名。
苏班西里河是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最大支流之一。直到近年,一直在该河的砂积矿床上进行黄金开采,因此又叫“黄金”河(梵文中subarna为黄金的意思)。该河横跨喜马拉雅山,是一条融雪补给型常流河,由西藏境内的西巴霞曲(Lokong Chu或Char Chu)及其支流坎拉曲(Chayal Chu)汇流而成,进入印度境内后称苏班西里河,最后汇入布拉马普特拉河。苏班西里河全长442km,流域面积37700km2,最大流量18799m3/s,最小流量131m3/s,其流量占布拉马普特拉河总流量的7.92%。
迪桑河发源于帕特凯山(Patkai Bum),河长230km。古代最著名的圣河迪库河以及钱济河都发源于那加丘陵。扬蒙(Yangmun)河和纳姆登(Namdang)河是迪库河的主要支流,米通(Mitong)河是钱济河的主要支流。发源于平原地区的一些小河,如代奥格(Teok)河、穆多伊金(Mudoijan)河和加戈金(Kakojan)河,汇集在一起经戈基拉(Kokila)流入布拉马普特拉河。
滕西里河南支发源于巴拉利(Barali)山莱雄(Laishong)峰(海拔1868m)西南角。主要支流有山脚附近的迪扬(Diyung)河、河口附近的加利亚尼(Kaliani)河和格拉比尔(Gelabil)河。波格多伊(Bhogdoi)河和加戈东(Kakodong)河是两条较大支流,通过格拉比尔河流入滕西里河。滕西里河长354km,流域面积12250km2,流量占布拉马普特拉河总流量的1.03%。
该河段马久利岛面积达1250km2,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河间岛。马久利岛将布拉马普特拉河分成两支,一支是北支凯尔格迪亚(Kherkatiya)河或卢伊特汊河(Luit Suti),另外一支就是南支布拉马普特拉河,也叫迪兴(Dihing)河。马久利岛不是在布拉马普特拉河道内正常形成的一座冲积岛。它曾是卢伊特河南岸的一块陆地,名叫马贾利(Majali),直到1750年,它还位于支流迪兴河(又叫布里迪兴河)之北。1750年发生的特大洪水使卢伊特河改道,在马贾利岛以东向南流,而后与迪兴河相汇。后来,布拉马普特拉河干流改道流经迪兴河下游河段,而这两条河之间的陆地则形成了马贾利岛,现名马久利岛。
2.4.8 滕西里河口—班度段
该段河长约210km,流经冲积层,一些冲积层上还有岛山。内阿默蒂(Neamati)到班度段河道坡降是1∶6571。在班度河流缩窄成一条宽仅1.2km的单河道,这是整个河段最窄的一段,其余河段均为网状河道。该河段全年可以通航,北岸重镇有提斯浦尔(Tezpur),南岸重镇有瑙冈(Naogaon)和古瓦哈蒂市。
该河段有大量的大小支流汇入。在北岸,从东边汇入的支流依次为克罗伊(Kharoi)河、布拉马金(Brahmajan)河、布罗伊(Buroi)河、比哈利(Bihali)河、金吉亚(Jinjia)河、博尔根(Borgang)河、布里根(Burhigang)河、萨达鲁(Sadharu)河、基拉塔里(Ghiladhari)河、鲍罗里(Jia Bhareli)河、德布塔(Deputa)河、吉亚加珀鲁(Jia Gabharu)河、贝尔西里(Belsiri)河、班杰诺伊(Panchnoi)河、滕西里河北支、多伊珀姆(Doipham)河、莫拉滕西里(Mora Dhansiri)河、滕西里河、格伦迪(Galandi)河、诺阿纳迪(Noanadi)河、纳奈(Na Nai)河和伯尔纳迪(Barnadi)河。
其中最大的支流是鲍罗里河,又叫卡门(Kameng)河。该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成果日东麓,是一条融雪补给型河流,向南流入印度境内后,在提斯浦尔附近汇入布拉马普特拉河。鲍罗里河长264km,流域面积14450km2,流量占布拉马普特拉河总流量的4.90%左右。
在该河段南岸,依次从东边汇入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支流有迪珀卢(Diphalu)河、莫拉迪珀卢(Mora Diphalu)河和小博尔科普(Tiny Borghop)河。之后,河道在古古拉格达(Kukurakata)山附近分出一条汊流,名叫格伦(Kalang)河。格伦河虽是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一条汊河,但它不是网状河流,而是一条弯曲型河道。格伦河长约160km,接纳了一些小支流,如纳奈(Nanai)河、米萨(Misa)河、迪久(Diju)河、哈里亚(Haria)河和迪格鲁(Digaru)河,还接纳了一条大支流——格皮利(Kopili)河。在格伦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之间,有格德姆(Kadam)河、莱代里(Leteri)河、索奈(Sonai)河和莫拉索奈(Mora Sonai)河等支流汇入。出了格伦河口以后,有两条小支流——安昌(Amchang)河、珀拉卢(Bharalu)河在古瓦哈蒂市附近汇入布拉马普特拉河。
格皮利河发源于阿萨姆邦境内海拔1630m的北卡恰尔(North Cachar)丘陵,全长297km,流域面积15868km2。主要支流有迪扬(Diyung)河、贾木纳(Jamuna)河、博尔巴尼(Borpani)河和吉灵(Kiling)河。格伦河流量与格皮利河流量之和占布拉马普特拉河总流量的1.47%。过去,布拉马普特拉河提斯浦尔—比斯瓦纳特(Biswanath)段是一段向北流的河道,现在却向南流经瑙冈的索奈以及阿萨姆邦的莫里冈(Morigaon)。
2.4.9 班度—图布里段
该段河长189km,平均河宽7.93km。最窄处位于索阿尔古吉(Soalkuchi),只有2.4km宽。汛期河水冲刷河岸,河流最宽处达18.5km。班度—戈瓦尔巴拉(Goalpara)段河长115km,坡降为1∶8875,戈瓦尔巴拉—图布里段坡降为1∶14650。
该河段有11条支流从北岸汇入,包括布蒂马里(Puthimari)河、巴格拉迪亚(Pagladia)河、马纳斯河、贝基(Beki)河、古吉亚(Kujia)河、坚巴默蒂(Champamati)河、瑟拉尔彭(Saralbhang)河(也叫高朗(Gaurang)河)、桑科希(Sankosh)河、格达特尔(Gadadhar)河、苏利彭吉(Sulibhangi)河和根加达尔(桑科希)河。除了古吉亚河之外,苏利彭吉河和格达特尔河及其他支流均发源于不丹境内的喜马拉雅山脉。还有许多重要的二级支流,如著名的塞萨(Sessa)河和博罗洛亚(Boroloia)河,分别是布蒂马里河和巴格拉迪亚河的支流。巴格拉迪亚河有一条名叫布拉迪亚(Buradia)河的支流,相继有莫拉巴格拉迪亚(Mora Pagaldia)河、蒂胡(Tihu)河、格尔迪亚(Kaldia)河、伯胡默拉(Pahumara)河和伯拉(Palla)河汇入。汇流之后,河流与马纳斯河支流贝基河相汇。
马纳斯河是该河段最大支流,发源于西藏库拉岗日峰(Kula Kangri)北坡(东经90°35′,北纬28°15′)的一座冰川,源河名叫洛扎雄曲(Kuru Chu)。在西藏和不丹境内河长分别为90km、140km,河流在印度边界附近分成两支形成贝基河。马纳斯河和贝基河在阿萨姆河谷内独自流淌112km和198km后,再汇入布拉马普特拉河。在不丹境内,马纳斯河主要支流当梅(Dongma)河汇入后,称为卡尔(Kar)河。马纳斯河全长375km,流域面积38176km2,最大流量为7641m3/s,其流量占布拉马普特拉河总流量的5.48%。艾(Ai)河是马纳斯河在印度境内的主要支流。
该河段另外一条较大的支流是阿萨姆邦境内最西端的根加达尔(桑科希)河,河长约240km,流量占布拉马普特拉河总流量的2.81%。
与北岸支流相比,该河段南岸支流相对较小,其原因是靠近南部梅加拉亚高原。南岸支流有卡纳(Khana)河、格尔默尼(Kalmani)河、格尔波格(Kalbhog)河、古尔西(Kulsi)河、代奥西拉(Deosila)河、哈布里(Habri)河、克里希奈(Krishnai)河和巴尔巴拉(Balbala)河(也叫吉纳里(Jinari)河)。
有一条著名支流——金吉拉姆(Jinjiram)河从该河段发源,该河分成两支,其中一支在印度—孟加拉国边界附近汇入贾木纳河,另外一支在孟加拉国迪万甘杰(Divanganj)附近与布拉马普特拉河老河相汇。
古尔西河和克里希奈河是该河段两条有名的河流,拉尼(Rani)河是古尔西河的主要支流,杜特诺伊(Dudhnoi)河是克里希奈河的主要支流。
该河段可以全年通航,较大的城镇有南岸的戈瓦尔巴拉和北岸的图布里。公元16世纪之前,布拉马普特拉河在哈焦(Hajo)以北还有河道,位于现有河道以北6km处。
2.4.10 图布里—瓜伦多段
该段布拉马普特拉河转向南流,河道分成3支,即锡亚尔多赫(Sialdoh)河、博阿尔默里(Boalmari)河以及图布里以西大约12km长的主河道,然后作为印度—孟加拉国界河奔流30km。从图布里开始,河流取了一个新名——贾木纳河(孟加拉语),在瓜伦多汇入恒河。这两条大河汇合后,河流就有了双名,即博多(Padma)河或恒河。
博多河朝东南方向流淌大约105km后,有一条较大水系从东北方向汇入,该水系始于印度曼尼普尔(Manipur)丘陵地区的伯拉格(Barak)河,流经阿萨姆邦和孟加拉国的峡谷后,在坚德布尔(Chandpur)附近与博多河汇合后改称梅克纳(Maghna)河。梅克纳河向南流大约50km汇入孟加拉湾。但是,在18世纪之前,布拉马普特拉河流经孟加拉国的河道不同,是从梅加拉亚高原加罗(Garo)丘陵之南向东南方向流过杰马勒布尔(Jamalpur)、纳西拉巴德(Nasirabad,又名迈门辛)和霍赛恩布尔(Hosainpur),然后在派罗布巴扎尔(Bhairab Bazar)附近直接汇入梅克纳河。那时,还没有贾木纳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早期的河道叫布拉马普特拉老河,现在是孟加拉国境内干流的一条大型分支河道,还有一条分支河流名叫伯纳尔(Banar)河或拉克亚(Lakhya)河。
在图布里—瓜伦多河段,从左岸汇入贾木纳河的著名支流只有金吉拉姆河,还有几条分流河道从左岸分出。除了布拉马普特拉河老河之外,另外还有一条很大的支流名叫托莱索里(Dhaleswari)河,该河流经马尼格甘杰(Manikganj)和纳拉扬甘杰(Narayanganj)与梅克纳河相汇。从右岸汇入贾木纳河的支流也有很多,依次是多尔萨(Torsa)河(也叫赖达格(Raidak)河)、焦尔塔加(Jaldhaka)河、蒂斯塔河、阿德赖(Atrai)河、卡卡德(Ghaghat)河和戈罗托亚(Korotoya)河。
多尔萨河在印度境内最后一条支流——根加达尔河下游15km处汇入贾木纳河。多尔萨河发源于唐(Tang)山口(大约为东经89°11′,北纬27°49′)之下,流经不丹春丕河谷(Chumbi Valley)145km,在不丹境内叫阿莫曲(Amo Chu),而后在兰加马蒂(Rangamati)附近进入印度。河流在孟加拉国北部长达100km,名叫多尔萨河,流过巴拉布尔(Balampur)后汇入贾木纳河。其主要支流有格尔贾尼(Kaljani)河、焦扬蒂(Jayanti)河和赖达格河。
焦尔塔加河发源于锡金邦,向南流大约50km后进入印度平原。该河流经不丹、印度和孟加拉国,总长186km,最后在孟加拉国阿里布尔(Alipur)附近、多尔萨河口下游大约15km处汇入贾木纳河。其支流包括杜图亚(Dudhuya)河以及几条小支流,流域面积为4883km2。
蒂斯塔河在焦尔塔加河口下游35km处汇入贾木纳河,是贾木纳河最大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的洛纳格(Lhonak)河和拉冲(Lachung)河在甘托克(Gangtok)之北大约80km处相汇形成蒂斯塔河。蒂斯塔河的主要分支发源于中国西藏境内的吉德姆(Chitamu)湖(东经88°44′,北纬28°2′)。河流穿过大约138km的狭窄河谷段,在锡沃格(Sivok)进入平原,稳定地向东南方向流至杰尔拜古里(Jalpaiguri);过了杰尔拜古里,河道变化无常。沿途多条支流入汇,多数是山溪性河流。著名的支流有伦格尼(Rangni)河、伦格博(Rangpo)河、大伦吉德(Great Rangit)河、雷利(Reli)河、利什(Lish)河、吉什(Gish)河和杰勒(Chel)河。蒂斯塔河河长309km,流域面积为12540km2,在孟加拉国朗布尔(Rangpur)以下汇入贾木纳河。直到18世纪末,该河都是汇入恒河,但是1787年发生的一场大洪水使其突然转向东流,改道汇入贾木纳河。
阿德赖河发源于印度西里古里(Siliguri)附近,向南流80km到代比根杰(Debiganj)。然后,河道转向西南方向流16km到门德拉(Mandla)。在门德拉,河流分出一条河道,名叫锡布(Sib)河,直接汇入恒河。之后,河流转向东南方向流,分出另外一条河道,名叫博拉奈(Baranai)河,也汇入恒河。在接下来的130km流程中,相继接纳了贾木纳河、戈罗托亚河和伊贾默蒂(Ichamati)河等支流。阿德赖河在托莱索里(Dhaleswari)汊河口下游大约20km、蒂斯塔河口下游90km处汇入贾木纳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