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的本质:数字化时代的精准运营法则
- (比)史蒂文·范·贝莱格姆
- 1685字
- 2021-03-27 00:48:01
前言
“科技是矢量。”凯文·凯利在他的佳作《科技想要什么》中这样写道。我20世纪末与凯文相识,那时他还是数字界的必读杂志《连线》(Wired)的老板。他每期的《连线》都为数字化高唱赞歌,同时也发布最新趋势和最新设备信息,讨论这些设备对人和公司产生的影响。这本杂志很棒。可是有一年凯文却干烦了。他跑去拜访住在阿米什(Amish)族群里的一位朋友,过了整整一个月没有网络、没有电话和没有电的生活,这是完全远离技术的一个月。
“科技是矢量”这句话却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按照凯利的观点,人仅仅是微不足道的玩家,在数字革命中,人不过是跑龙套的。那种认为人改变了科技的想法不过是个幻觉。事实上,倒过来才对。科技需要人的帮助才能发展到下一个阶段,凯利对此也赞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是关键因素。在这出科技还原其本来面目的戏剧里,我们人是附加的小角色。这个理念真是不同凡响,它让我陷入了沉思。
2015年,网络泡沫破灭已经过去了15年。那时候,纳斯达克的科技股价大跳水,许多人因此认为数字革命很快就要寿终正寝了。可他们大错特错了!15年前还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平板电脑,没有推特,没有脸谱网。那时候你只能通过发出怪声的调制解调器上网。可是时至今日,数字革命不但没有寿终正寝,反而更加活跃且生机勃勃。
科技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没有科技什么都玩不转了。对新生代来说,科技已经成为第二语言(或者,有时候是第一语言)。这些新的进步在未来几年不会放慢脚步,可能正相反。认为我们已经走到科技的穷途末路的想法是荒谬的,认为脸谱网、推特、Instagram(照片墙)、Snapchat(阅后即焚的照片应用程序)是科技发展的巅峰同样是荒谬的。我们才刚刚起步。科技是矢量。我们会帮助科技继续向前发展,永不止步。
我们生活在一个迷人的时代。这是一个“亚人类智能”(sub-human)时代。这意味着科技仍然比我们人类要笨那么一点点。但这种状况不会持续太久。最近我数了数我家里的智能电器:一共三个。报警系统真的很智能,无人机也不赖,还有割草机器人。割草机器人让我的生活轻松了不少,我再也不需要每周六下午割草了。这个割草机器人甚至知道哪天会下雨,或者什么时候草坪太湿。它还知道哪片草坪需要割草,知道什么时候该充电了。它真的非常智能,就是总卡在草坪上的桌子下面的同一个地方。愚蠢的机器人。我家院子里的鼹鼠都比它聪明。
但是这些很快就会发生变化。机器的智能化日新月异。一般来说,它们的智力水平每18个月就会增强一倍。这也就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它们会变得比鼹鼠还要聪明。用不了几年,它们会变得比我们人类还要聪明。这太可怕了。我至今还记得我们家的第一台电脑,那是个不能联网的机型。可现在每个家里都有至少3台上网设备。科技是矢量——而我们人却比我们周围的科技进化得慢。
亚人类智能时代要结束了。过不了多久,你的新电脑、机器人或无人机上的包装就能告诉你这些电器已经变得多么智能。你将看不到处理速度、内存大小这样的说明。这样的规格指标都将成为过去。你将读到“10%人类智能”这样的说明。这就是智能机器大致的现状。但不久这个指标就可以提高到50%。也许神不知鬼不觉间我们就将与“一倍人工智能”“两倍人工智能”的机器生活和共事了。比你聪明两倍的割草机,你能想象吗?
显然,在这样一个数字新纪元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将处于劣势。但是这样的互动也因此变得更加弥足珍贵。读者可以看看银行界的变化。现在,我不需要去实体银行了。我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以任何方式来完成银行类交易。一切都可以在网上搞定。过去我用电脑上网,现在用智能手机也能做到。这给我带来了100%的便利。但是如果有问题需要我电话告知银行,我绝不愿意跟一台计算机讲话。“想做这个请按2,想做那个请按3”,我的天哪,是的,数字化的完美毋庸置疑,但是我有问题时,还是愿意跟一个真人讲——一个能跟我有人性化接触的真实的人。
数字化世界主宰我们生活的那一刻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将会越来越少。当这些成为现实的时候,人性化情愫将变得愈加重要,因为人性化情愫能给数字世界的用户和企业创造附加值。当数字化来临,用户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种人性化情愫。
彼得·欣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