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治与地方关怀

2012年,被媒体曝光的山西省文水县的王辉弃商从政案,颇有当代官场拍案惊奇的味道,也是近年来资本对地方政治过度渗透的缩影。王辉在当地民政局开始工作,然后长期经商,但保留工资,足见其在当地的深厚关系,也反映了地方编制管理的混乱。然后因为财富积累巨大,而以民营企业家身份,加入民主党派,进而关系网络扩大,担任省人大代表,再在家乡谋得实职,先任政协副主席,成为副处级干部,后因为年龄、性别、非党等多项优势,而转任副县长。一路走来的许多机缘巧合使王辉本人都说,“都是我命好”。

对王辉来说,这是“命好”,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则会质疑选人用人制度,进而对政治失望。凡是对地方政治知晓一二的人,都能举出几个类似“因商而官”或“弃商从政”的案例。虽然这些商场成功人士大多能力出众,熟悉经济管理,而且能给当地GDP增长带来某些好处,但是他们从政之路往往瑕疵颇多,从政之后又急于用权力来巩固和扩大自己所经营的产业,权钱交易,加剧了当地政治生态的恶化。

他们从政的方式通常有三种。第一种是利用当地政府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冲动,借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来进入当地政界。比如,在个别经济欠发达地区,甚至还出台专门政策,为吸引和留住外来投资,往往给投资者许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甚至副县长政治身份的承诺,以体现当地党委政府对于发展经济的高度重视,而投资者也乐得接受,可以为积累更广的政治人脉创造条件。

第二种是利用自己的企业家身份加入一些官方组织,比如妇联、青联、民主党派,进而再利用干部结构化选拔设定的原则来获得实际的政治职位。王辉显然就是属于这类。这些年来,获取加入这些组织的资格已经成为权钱交易的隐性形式,以至于一些企业家利用各种方式来充分利用这种制度的漏洞,也使这些正式组织的代表性受到了严重伤害。

第三种则是赤裸裸的买官,或者是给自己觅得一官半职,或者是出钱支持自己的子女、亲戚以及朋友在录用、升职、调动等方面获得特殊待遇,使自己的家族群体具有政治意义。

地方社会还是熟人社会,这些行为并不会隐藏很深,很容易成为街谈巷议、茶余饭后的话题。但令人深思的是,为什么当地公众对这种现象听之任之,以致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为什么相关人员竟敢肆意妄为,毫无遮掩?显然,这是更为深刻的社会问题和体制问题。按照一般的政治常识,越是基层,社会公众的监督越容易,官员也越珍惜自己的名誉,从而地方社会与地方政治能够更容易形成良性互动。遗憾的是,这些年来,相当地方的政治生态在恶化,社会风气在消沉,金钱、关系、“拳头”成为进入当地政治场地必备的条件,除了导致政治领域内部关系失衡外,更加剧了已有的社会不平等关系,对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产生了严重损害。

在中国,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地方社会中,关注更多的却是全国政治,乃至国际政治,形成了一种非常奇怪的错位现象。这种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的错位,造成地方政治经常处在焦距模糊的位置,既熟悉,又陌生;既关切,又无助。随着王辉这类地方事件的全国化,每个人的地方政治意识应该会得到激发和培养,这必然有益于国家—社会—资本这个三角关系在地方层面的更趋合理。

要使地方政治保持纯净,并没有什么秘药良方,但有两个基本的原则:一是要推动地方社会的成熟发展,树立社会的正气,形成“众口铄金”的舆论。社会越强大,公共权力的使用就会越谨慎。而社会的发展和成熟是在扩大公共参与的过程中实现的;二是要实现政府的责任,尤其是对当地社会的责任。要做到这点,除了要加强用人制度上的问责制外,更要在资本与权力之间建立“防火墙”,防止资本对政治权力的渗透,乃至俘获,使政府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用于服务当地社会,而非简单地追求经济增长。而从经济活动中脱离出来,也自然会拉开政府与资本的过密距离。